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大军阀-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被身子紧紧绑着的身体突然剧烈的抽搐起来,头部也左右晃动想避开那源源不断的水流,可惜越是挣扎,水流进鼻腔的越多。

    “饶了我,我说!”这回他的声音低不可闻,几乎如同蚊子哼一样。

    “放开他把,再敢耍花样,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第七十九章 美人恩重() 
“说吧!是谁指使你们的?”

    “是罗指挥使的亲眷,他们答应事成之后赏钱五百贯,并且做完后就帮我们爷俩远走高飞。”老头边咳嗽边说道,水刑把他的脸都快要憋紫了。

    “罗指挥使,他亲眷不是在晋阳嘛,怎么会这么快得到消息。”王进有些不解,这个年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有些名不副实,就算不间断的换人换马,也还要考虑一下道路情况。破败的官道坑坑洼洼,一遇到刮风天便烟尘弥漫,下雨天则泥泞不堪,在快的骏马遇上这种路也只能老实的收起自己狂奔的心。

    “不是,罗指挥使家的三郎正在晋州,他想要为他的家兄报仇。”老头解释道。

    至于罗克敌的兄弟是谁,在哪里这个他就不知道了,也许早就跑了吧。

    从老头这里得到的信息虽然不多,但是足可以让王进有了发泄愤怒的对象,怪不得古代喜欢杀人全家,一个不留。这个时候的亲族关系网络十分复杂,罗氏家族只要还有力量就会不断的找人来为罗克敌报仇,就算是暂时不动,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积蓄力量。

    “娘的,进哥儿,我这就带人灭了这劳什子罗三郎,给您出气。”李柱子眼睛通红,处于暴走的边缘。

    王进心中一阵温暖,好兄弟就是好兄弟。心中总是为了对方着想,这次遇刺,李柱子比王进还要愤怒,倒不是因为自己,而是替王进的安危着想。

    李柱子思想单纯,在跟着王进一同被党项人掳走的这段时间以来,见证了王进如何从一个小小的书生,到如今一方大员,官拜刺史,这升官速度简直如同坐火箭一般迅速。在他的眼里,王进就是正确与正义的代名词,敢和进哥儿作对的都是大反派。

    要是在今天,他这种人妥妥的就是个人崇拜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不过在时下,就是衷心的表现。

    看着被折磨的快要崩溃的老头,怕是从他口中也问不出什么的有价值的东西出来了,就让侍卫直接将老头带到刺史衙门好生看管。

    …………

    今日出门,家中两个女人都是不同意的,特别是小蝶,担忧与嗔怪的神态表露无遗。晋州的情况她们都看在眼中,到处都是混乱无比,秩序崩坏,王进此时的身份又十分的重要,况且还得罪不少人,不知道被多少有心人盯着。

    按照王进本来的想法,是想跟李柱子两人偷偷跑出去巡视一番晋州的情况,做多为了安全稍微化妆做些掩饰。可是玉儿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让他带上护卫,以防不测。

    幸亏听了玉儿的话,要不然今天不一定能够这么从容的从刺客的刀下逃生。

    刚回到府邸,得到消息的二女便急急的跑了出来,一声娇呼,王进便感觉一阵香风迎面而来,瞬间抱了个温玉满怀。四周的侍卫都调转过头去,王进也感到有些尴尬。

    原来是玉儿听到王进遇刺的消息后,担心的不得了,几次在房中落泪,却无法出去,急的不得了。王进刚回来,得到消息的她便放下了一切矜持,主动的将王进抱住,一张俏脸贴在王进的胸前,泪水不断往下流着。

    王进在她耳边轻声的安慰着,语气温柔无比。

第八十章 混乱局势() 
女人都是感性动物,当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为他付出全部,也能包容他的一切。这种生活已经让王进拜托了刚来五代时候的恐惧与彷徨,任何时候,有家人的地方总是温暖的,能够让人产生依赖与安全感。

    王进很满足,这种感觉是前世都没有感受,没想到来这五代却能深深体会。

    与自己的两个女人一番甜言蜜语后,王进站起身来。

    “我还要去前衙一趟,最近大乱初平,事情多的很。”王进略带歉意的看着小蝶与玉儿,眼神中尽是柔情。

    “老爷公事要紧,还是快快去吧。”玉儿拿起罗帕擦了擦眼角,站起身来道。

    王进一只脚已经迈出了房间,听了那婉转莺啼,又生生的定住了脚步。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古人诚不欺我。在大的英雄,遇见了美女也难以完全度过这一关。

    王进又走到玉儿身边,俯身下去在她耳边低声细语一番。谁知道,刚才还梨花带雨的玉儿,瞬间脸色通红,娇羞无比,只是片刻脸色煞白,泪水就滚落在白皙的脸庞上。

    “郎君,你…你怎么能如此轻贱妾身?”玉儿似乎想起了什么难以启齿的往事了。

    王进早就把玉儿出身青楼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本来就不是很在乎,而且玉儿平日里的表现完全不带有一丝风尘气息,完全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典范。

    王进刚才一番耳语本事闺房中的羞羞事,只是有些大胆,想要摘取了玉儿的后庭花。

    青楼中一些老嫖客总有些特殊爱好,有些人喜欢兔相公,连带着**的时候也喜欢走后门。青楼中那些以色娱人的小娘就要耻辱的接受这折磨人的世情。

    在后世这可是情侣间爱到深切才会用的姿势,平日里哪能这般。谁知道就踩中了玉儿的痛处。

    小蝶在一旁看的莫名其妙,刚刚还情谊无限的二人转眼间就一个哭哭啼啼,一个愁眉苦脸。

    王进这回美誉太过于手足无措,只是轻轻的把玉儿拉近怀中,还是低声的解释着。不一会儿,刚刚还羞愤欲死的玉儿脸色逐渐恢复正常,但还是一副悲戚戚的模样。

    外面的侍卫已经再催促王进去前衙议事,只能松开怀中的玉儿,走向门口。

    “郎君!”本以为会不理他的我、玉儿突然大声喊道。

    “妾身答应你了!”说完,捂着脸,一跺脚快步走进了内室中。

    本来已经放弃的王进,小腹处突然一热,胯下小兄弟不自觉的抬起了头……

    …………

    前衙已经聚集了一众晋州文官武将,罗克敌死了以后,军中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只是靠着军官们的弹压和原本严谨的军纪勉强保持着没有崩溃。但是情况仍然十分的危险,千余人的军队总要有个拿主意的人,罗克敌的事情早已经上报了晋阳方面,只不过还没有消息,李存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还不得而知,不过王进知道,他的义父张承业会帮他说话,自己应该不会受到什么重大惩罚。

第八十一章 猜忌与抛弃() 
朱温的皇位是怎么来他的下属和他自己全部都清清楚楚,天复元年(901年)他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

    天祐元年(904年)他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把他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他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梁开平三年(909年)正月迁都洛阳,因袭隋唐洛阳城,开平五年改元乾化。

    这短短十年间,发生的事情远远不能用这么简单的话概括。

    天佑元年,朱温商议将被李茂贞烤制的昭宗皇帝接到洛阳,当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后来担心唐室大臣反对,于是命令养子朱友谅假托昭宗诏令,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再上奏表坚决请求昭宗到洛阳,昭宗不得已听从了。朱温便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

    唐昭宗到达洛阳时,唐廷的六军侍卫之士,已经散亡殆尽,昭宗身边卫士及宫中之人均为朱温派来的人。从长安至洛阳途中,昭宗身边尚有小黄门及打球、内园小儿二百多人,对于这些人朱温也不放心,命人灌醉后全部坑杀。然后换上年貌、身高相当的二百人顶替。

    昭宗一开始根本没有发现这些人的异常,后来相处就了才有所察觉,这些人平日里都是一副恭敬无比的模样,然而经常偷偷的窥探自己的一些事情。

    此时的昭宗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相信的人,随时可能成为朱温的俎上之肉。

    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后,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等地方实力派组成了联盟,以兴复唐室讨伐朱温为名,倡议天下共伐之。

    朱温决定举兵西讨,又担心昭宗会有所举动,于是决定杀死昭宗以除后患,有学董卓一般另立新君。

    这年八月,他指示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及蒋玄晖等人,乘夜暗之际,以入宫奏事为名,率兵进入内宫,杀昭宗后宫河东夫人裴贞一,闯入昭宗所在的何皇后椒兰殿,昭宗身穿单衣绕殿柱而逃,被追上杀死,年仅三十八岁。

    保护昭宗的昭仪李渐荣也被杀。蒋玄晖本来还要杀何皇后,何皇后苦苦哀求,才因朱温只下令杀昭宗而免其一死。

    这件事情无疑是大逆不道的,朱温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大唐臣子,杀死君父会让天下人共讨之。只好把这黑锅全部转嫁给为他辛苦办事的臣子们了。

    史书关于这段鸟尽弓藏的记载只有一段简单的话,却可以深刻体现出朱温的薄情寡义。“天复中,(朱友恭)为武宁军留后。天祐初,昭宗东迁洛邑,征拜左龙虎统军,以卫宫阙。寻与氏叔琮同受太祖密旨,弑昭宗于洛阳宫。既而太祖自河中至,责以慢于军政,贬崖州司户,复其本姓名,与氏叔琮同日赐死。”

    朱友恭还是他的义子,氏叔琮也是他得力手下,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去做。不过朱温心理面恐怕早已经把他们列为可以抛弃的棋子了,要不然这种十死无生的人物是怎么可能让他们去办。

第八十二章 朱温的意志() 
烦躁不安的朱温看着这些大臣在下面的精彩表演,心中烦躁无比。

    如同菜市场一般的朝堂旗帜分明的成了两派……支持出兵伐晋和不支持伐晋。

    朱温也不是个感性的人,想法他理性的有些冷血,虽然很想杀向晋阳手刃李存勖,以发泄积攒多年的心头之恨,但理智告诉他并不能如此草率的作出决定。

    出兵在古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出征之前各种仪式繁多复杂,每一项都有着深刻寓意,就算是最嚣张的枭雄也不敢无视。之所以会这般重视,全因为一旦用兵吗,无论胜败,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正常国家用兵之前都会生死熟虑,规划推演再三,绝技不会胡乱做决定。如同日本那样赌上自己的国运和民族命运穷兵黩武的国家几乎不存在,一旦失败,前景必将十分凄惨,有可能百十年被人压制。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后梁就是在唐末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作为创始人。朱温十分明白战争的残酷性。在与最凶残的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