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顿还在继续,但是也不无好消息。

    比如金融家族的庞大资产!

    具体有多少,只怕没人能说得清楚。

    光是大宋前50大的城市,就有140亿的地产,几乎相当于岁入的7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黄金白银,各种股份,票据,商行,仓库多如牛毛,更是无法计算。

    这是一笔让任何人都垂涎三尺的财富。

    包括苏辙,都没法淡定,他找到了姐夫的书房。

    “这笔钱应该拨一部分给礼部,用作办学经费!”

    还没等王宁安开口,王韶就风风火火赶来。

    “不成,办学可以徐徐图之,眼下朝廷要整顿海外殖民地,哪里离得开将士?必须增加预算,打造战船,我认为有必要建造3000艘大船!”

    噗!

    苏辙直接吐血了,开玩笑,狮子大开口,这也太大了吧!

    他们两个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

    面对着一块巨大的唐僧肉,不只是这俩货,其余人也都加入进来。

    一个个花白头发,朝廷重臣,争吵起来,就跟小孩子要糖果似的,别提多热闹了。

    最后大家伙只能把目光落在王宁安的身上,请求王爷裁决。

    “这些钱我不会交给任何衙门,也不会拿来分了。朝廷政务,自有预算支持,这笔钱你们谁也别想打主意!”

    王宁安的坚决让大家吓了一跳,不拿出来?

    那要干什么?

    秦王也不是小气的人啊?

    难不成是觉得财富太多了,要中饱私囊?

    王韶是领兵的出身,胆子大,性子直。

    “王爷,下官斗胆请教,这笔钱王爷要怎么用?”

    王宁安呵呵一笑,“这些钱本王要用来投资。”

    “投资?”

    “没错。”王宁安道:“银行落入私人手里,产生了庞大的金融力量,破坏力之大,你们也都见到了,不只是银行,一些其他行业,落入私人手里,也会产生问题。”

    王宁安随便举了两个例子,比如目前遍布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共马车如果掌握在私人手里,肯定是哪里的客人多,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去,而一些赔钱的区域,没有人会去,哪里的老百姓怎么办?他们的出行便利,谁来负责?

    还有,城市中的自来水,如果是私人掌握,距离水源越远,水管花费越多,老百姓承受的水费就越高,行不行?

    再有,不远的将来,大宋一定会进入电力时代,针对偏远地区输电,中途损耗就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怎么办,收偏远地区量倍以上的电费?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当然行不通!

    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朝廷补贴,让商人去做,只是这么干成本太高,商人要求获利,而且是成倍的利润,户部有几个钱,能去填补窟窿?更何况王宁安也不愿意拿着百姓的税收,去满足商人的无底洞。

    那就剩下一个办法,用朝廷的力量,去建立起统一的路网,水网,公共运输网,还有日后的电网,也包括粮食啊,食盐啊,煤炭啊这些民生基本物资,都要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粗略估算一下,至少要成立50个超大型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才能把这么多的任务承担下来。

    而从金融势力手里拿来的资产,正好能作为所有公司的启动资金!

    如果随随便便就给分了,实在是太亏了。要说这样的傻瓜有没有呢?还真有,比如和宝宝好不容易攒了相当于国库20年岁入的巨款,他跌倒了,嘉庆吃饱了。

    可吃饱了之后呢?

    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富可敌国的财富哪去了?打水漂也要听个响啊!

    对不起来,王宁安可不是那样的傻瓜,一定要让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你们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负责这笔资金的使用。”

第1160章 技术突破是关键() 
    上百亿的财产支配运用,要按照朝廷的要求,组建公司,惠及亿万百姓,还要严防贪腐,责任之大,可想而知。这个人选必须再三推敲,要是再弄出一个司马光,或者曾布式的人物,坏了大事,只怕连王宁安都没有脸面继续留在朝堂了。

    “我推荐蔡京!”

    第一个开口的是章惇,“蔡京是工程师出身,有很强的政务能力,有目共睹,也懂得办工厂,运作经营,这一次他还负责查抄有罪官吏,立功不小,试问,还有人比蔡京更合适吗?”

    他刚说完,韩宗武居然站出来反对。

    “蔡京是不错,可是他家中兄弟众多,有很多不好的风闻,我实在是担心,他会成为第二个曾布!”

    章惇怒了,“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家中有兄弟的,就不能做事了?简直岂有此理,你看看,要不要把我也给罢免了?”

    韩宗武黑着脸道:“我的意思是要注意留神,难道不应该吗?”

    这两个人还要吵,吕惠卿开口了,“师父,我以为这笔钱的运用,虽然是办公司,但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负担起职责,协助朝廷,更好治理天下。”

    王宁安颔首,显得很赞同。

    吕惠卿得到了鼓励,“既然是这样,经营能力反而要放在次要位置,关键是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贪钱财,一心一意,替百姓做事……我斗胆推荐一人。”

    “谁?”

    “范纯仁!”

    吕惠卿说的很干脆,这个名字出来,大家伙都无话可说。

    虽然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子,也算是名门之后,但是范家家规严苛,他们不接受土地,也不经商,出来做官,全靠着俸禄为生。而且范仲淹还将许多俸禄捐给了家乡的穷学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范纯仁比他爹也好不了多少,这几年范纯仁也在地方跑,每年领的津贴,绝大多数都捐给了各地的穷人,替孩子购买书籍,笔墨,还有帮着山村修路,打井,建水渠……他的作为大家伙心里都有数,当吕惠卿提出来之后,谁也没法反对,就这么顺利通过。

    ……

    从政事堂出来,章惇追上了吕惠卿的脚步,感慨一笑,“吉甫兄,你是真有眼光,居然推了范纯仁,够厉害!”

    吕惠卿呵呵一笑,“我也是为国举才,倒是子厚兄,你准备下注了?未免太早了!”

    章惇没有否认,而是抱着肩膀,冷笑道:“那咱们就看看,谁的手段更高明!”章惇要推蔡京,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蔡京倒是无所谓,可是他背后牵着秦王二公子,师父年纪也不小了,天竺平叛,两位公子都大展拳脚,绽放光彩。接下来的朝局他们肯定不会缺席,章惇已经做好了和小彘联手的准备。

    不把蔡京推上去,就绝不罢手。

    初次受挫之后,章惇立刻重整旗鼓,户部在苏轼和晏几道整顿之后,已经焕然一新,正需要一个新的尚书接任,把工作纳入正轨。

    蔡京不负众望,接任了户部尚书。

    章惇很得意,总算赢了吕惠卿一局,户部在手,他的力量瞬间膨胀起来。

    可还没等享受胜利成果,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天竺平叛有功的柳羽被调入京城,接掌了兵部,原兵部尚书王韶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主管军务和外交。

    柳羽和大少爷狗牙儿更亲近,而王韶则是吕惠卿的盟友。

    好一个厉害的吕吉甫!

    老子才拿了一个,你就用两个还回来,够狠,真够狠!

    这俩货不断扩充势力,拉拢人马,渐渐地,整个朝堂都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吕惠卿领衔,一派是章惇为首。

    隐隐的,这两派背后,站着秦王的两位公子。

    一场大戏刚刚落幕,新的争斗又来了。

    人在宦海,身不由己。

    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王宁安心知肚明,他突然很羡慕一些穿越前辈,到了最后,功成身退,甩一甩袖子,不带走一片云彩,跑到海外,逍遥自在,什么都不管。这个路数,在武侠里面也不少见,一走了之,多幸福啊,很可惜,王宁安是没本事做到。

    人们就像是关在一起的螃蟹,当有人想往外爬的时候,立刻有人拉住你的手脚,就这样,一个拉着一个,谁也不肯放手,想要潇洒海外,做梦去吧!

    两个小子想继承自己的事业,那几个弟子想要成为首相,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改变大宋,且让他们斗去吧,只要能守住分寸,别坏了大局,权当做猴戏儿!

    没错,天下间的事情,在王宁安的眼里,差不多都是猴戏了,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的实验!

    在开阔的场地上,停着两个东西,一个是三个车轮,一个是四个车轮。

    蒸汽拖拉机早就成熟了,几乎每个人都见过。

    眼前的东西一定是车辆,大家都非常确定,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个头太小了,还不足蒸汽拖拉机的三分之一。

    三轮车上只有一个座位,在座位前面,有一个横把,用来控制方向。王宁安看在眼里,都差点吐血了。

    好好的机动车,弄个方向盘行不?偏要做成自行车,也不嫌寒碜!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相比颜值,王宁安更在乎能不能动。

    负责设计制造汽车的工程师们,也是满手心的汗水,紧张地浑身发抖。终于,伴随着一声令下,汽车发动了。

    为这辆汽车提供动力的是一台二冲程内燃机。

    三个车轮缓缓转动,汽车跑了起来。

    相比起硕大复杂的蒸汽机,内燃机个头小,动力强,又节省原料,好处简直说不完……这辆汽车也算争气,居然一口气跑了20里。

    观看实验的人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都露出了贪婪垂涎的目光,好东西啊!

    以蒸汽机驱动,车辆庞大,而且需要带着煤炭,要有专人烧锅炉驱动,用来当做工程机械没有问题,要是给私人出行用,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哪怕蒸汽机问世好多年,四轮马车依旧是城市运输的主力。可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出现,四轮马车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王宁安观看了汽车的实验之后,兴高采烈,回到家中,主动多喝了两杯酒。转过天,他就让人制定了一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纲要,并且拨出了专款,作为扶持基金,还要求在学校设立相应的科系,培养人才。

    目前的大宋,太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了。

    铲除金融集团,整顿吏治,平定叛乱……一轮接着一轮的乱子,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宋的经济发展。

    而且蒸汽机的红利也吃得差不多了,一味依赖煤炭,西京很荣幸获得了雾都的称号。是该发展出新式的动力系统了。

    内燃机的发展已经早就安排下去了,现在是享受成果的时刻。

    在实验成功之后,工程师们火速给汽车加上了罩子,又大大提升了舒适性,总而言之,适合民用的小汽车终于出现了。

    虽然还很简陋,但是富裕的大宋商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下单购买!

    汽车算是很复杂的机器。

    首先造汽车需要钢铁,需要铜,需要木材、皮、漆等等材料,还需要最关键的石油!

    一个汽车产业,能带动钢铁、冶金、石化、机床等等,一大堆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能消化无数劳动力。

    这些年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