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杨九妹断然说道:“这些年我们都是与人为善,从不结仇,在京城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冲突,只是想不到贾昌朝竟然如此无情,简直可恶透顶!”

    杨九妹咬牙切齿骂着,王宁安沉吟一阵,他思前想后,发觉贾昌朝没有必要找杨家的麻烦。而且从欧阳修那里听来只言片语,贾昌朝在对付庆历诸公的时候,立下大功,却被赶出了京城,他和夏悚之间已经闹翻了。

    贾昌朝的首要任务是找机会杀回京城,把夏悚干掉。偏巧发生了黄河决口,如果运用好了,贾昌朝绝对能够搅动风云,这时候把杨家牵连进来,殊为不智。

    杨家不算什么,可是他们毕竟也算是将门之一,京城的地头蛇,激起将门的反感,老贾回京之路就会坎坷不断……

    “前辈,恕晚辈直言,此事应该是误会,贾相公不是存心对付你们。”

    杨九妹哼了一声,“他不想对付我们,那为什么不放人?”

    “我的姑太奶啊!”王宁安满心苦笑,人家不是成心对付你们就不错了,还指望人家给你帮忙,简直笑话一样,贾昌朝这种级别的大佬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各方关注,他帮你们杨家,万一让有心人误以为他要和将门结盟,那可就不好办了……

    官场上的微妙和细腻,粗枝大叶的杨九妹是体会不到的。

    王宁安也是集合两辈子的智慧,加上之前看过的宋史和资治通鉴,磕磕绊绊,才猜到了一些东西。

    “前辈,在这里干坐着也没有用,我陪着你去大名府,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杨九妹有些迟疑,小小的王宁安,能办成自己都办不了的事情吗?

    “前辈放心,我会尽力而为,实在不行,我给陛下上奏,看在马场的份上,陛下应该会帮忙的。”

    “那,那你怎么不立刻上书?”杨九妹情急之下,脱口而出,说出来也后悔了,这不是弱智吗!

    这个节骨眼,王宁安要是上书,不是告了河北大小官员的黑状吗!到时候不管如何,事情闹大了,人未必救得出来,杨家和王家都落不到好,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冒险。

    杨九妹老脸很红,很羞惭,她终于体会出了差距,难怪杨家败落,要是没了祖宗的功劳,他们还不一定多惨呢!

    杨九妹决定把杨怀玉叫着,让他跟在王宁安的身边,好好学学怎么做事。

    王宁安辞别了老爹,带了十个部曲护卫,急匆匆离开沧州,赶往大名府,人马到了半路,竟然遇上了包拯。

    包黑子带着公孙策,王朝、马汉等人,也匆匆赶往大名府。

    原来包拯也因为治理沧州有功,被提拔为瀛洲知府,还没等走马上任,就发生了黄河决口,道路淤塞不通,本来要接任沧州知州的迟迟不到,老包无奈,只好身分两地,不停奔波。

    这不,又要去大名府,同河北诸官一同商讨救济灾民的事宜。

    “王二郎,你不在家里,怎么也跑了出来?”包黑子沉着脸道:“别又是打什么算盘吧?”

    包黑子对王宁安的成见可谓是根深蒂固,从来不往好处想。

    王宁安也是无奈,“我也是没办法,上次我和醉翁谈到凡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当务之急是要清理尸体,集中焚烧,提供百姓干净的饮水,清除淤积的泥沙。醉翁让我写个东西送给他,这不,东西就在这里。”

    王宁安说着,把一份野狼谷的卫生管理办法送给了包拯。

    想让人家帮忙办事,就要有打动人心的东西,王宁安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哪怕欧阳修也未必在乎他,没有筹码,可以争取筹码!

    现在河北最重要的就是防灾救灾,王宁安把马场的卫生办法稍加改动,就是一篇防疫的手册,这玩意在平时作用不大,如今却是价值万金!

    包拯草草翻了几页,就呼吸急促,眼球突出,恨不得把每个字都刻在脑袋里。

    “好,真是好东西!”

    “包大人,反正醉翁看过也是要公布的,你要是觉得有用,就提前抄录一份吧!”

    难得王宁安大方了一次,弄得包拯反倒不好意思了,心说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总是和一个小孩子过不去,真是不像样子。

    到了晚上,老包主动邀请王宁安一行和他们都住在了同一个馆驿,公孙策去抄录防疫办法。

    包拯和王宁安喝茶闲谈,王宁安装作随意请教,“包大人,这么大的灾,要怎么救啊?”

    “还能怎么办,老法子呗,凶岁荒年,有叛民而无叛军,朝廷要征兵。”

    王宁安装成什么都不懂,疑惑道:“这次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受灾,朝廷能征多少兵?再说了,有歹人混入军中该怎么办?”

    此话一出,老包意味深长一笑,“自然是先除掉一些刺头儿,让他们知道王法的厉害!见到了脑袋,也就老实了!”

    王宁安听到这里,突然一惊,他终于猜到了杨家悍卒倒霉的原因了……

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 
包拯说完之后,见王宁安陷入沉思,他不知道杨家的事情,自然以为王宁安心有所感。老包难得和颜悦色,道:“历代以来,我大宋朝廷最是亲民仁厚,然则大灾之下,无有完卵。几百万人遭灾,天崩地裂,山河哭泣,日月无光。以朝廷之力,断然救不了所有人,只能竭尽人事,不砍几颗脑袋,是不成的,纵然难免有冤枉,朝廷也是一片好心,为了苍生百姓,不得不……”

    包黑子说到这里,突然像是被掐住了喉咙,老脸憋得紫红,愣是说不下去了。是啊,朝廷多有无可奈何之时,更遑论寻常百姓了……反躬自省,他对王宁安的成见或许从一开始就有了,这小子太奸猾,做生意狡诈,为人更狡诈,小小年纪,就会巴结皇帝,逢迎君上,要是让他长大了,那还得了!

    防范压制王宁安,老包觉得理直气壮,可是此刻他动摇了,设身处地,假如自己和王宁安交换位置,自己又会如何?

    王家那个处境,几乎分崩离析,不懂趋利避害,家族就要完蛋了!

    换成任何人,也未必比王宁安做得好了。

    真是可笑啊,自己竟然去苛责一个少年,实在是太丢人!心结打开,再回过头看王宁安的作为,不论是养马,还是酿酒,刚刚还给了自己一份卫生防疫的办法,哪一件都是为国为民,无可挑剔。

    哪怕朝廷命官都未必有他做得多,还找他的麻烦,实在是不应该。

    老包想要和王宁安把话挑明,奈何他脸皮薄,不知道怎么说。王宁安见老包不说话,只当他厌烦了,急忙起身告辞,留下了摇头叹息的包黑子……

    “怎么样了,包拯愿意帮忙?”杨怀玉大声问道,杨九妹也一脸关切,焦急无比。

    王宁安微微摇头,“这事还不好说。”

    “有什么不好说的?”杨怀玉拍案而起,“姑太早都说了,这一次来的全都是杨家的心腹人,平素军纪严明,断然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是有人冤枉了他们!就算闹到了京城,也是我们有理,我就不明白,怎么就不好说,是不是你不想帮忙?”

    “大哥!”

    杨曦低声喝道:“你怎么说话呢,王公子多辛苦,你又不是没看到,瞎说什么!”

    杨九妹迟愣一下,也说道:“怀玉,你快向宁安道歉!”

    杨怀玉梗着脖子,不吱声,显然还不服气。

    王宁安懒得搭理他,只是对着杨九妹道:“前辈,天大地大,水灾最大,这一路上咱们也看见了,千里泽国,百姓流离失所,需要救济的民众不下百万。别说河北诸路,整个大宋都动了起来。地方官吏需要展现果断,稳住局面,杀鸡骇猴,铁面无私是他们必须要做的戏!不管真假,也不管对错,谁没有动作,谁就是昏庸无能,就要滚蛋!至于朝廷,什么事都不如赈灾重要,这时候闹起来,只会让人家认为不懂事,非但救不了人,还会适得其反。”

    说穿了,就是需要人头祭旗的时候,杨家撞到了枪口上。偏巧杨家名气大,可实力弱,一家上下,老的老,小的小,都拿不上台面。典型皮薄馅大十八个褶儿,能不拿他们开刀吗!

    杨怀玉还不明白,兀自怒道:“不能大水把王法都冲没了吧!我们杨家也不是面捏的。”杨九妹到底年长一些,她一摆手,让杨怀玉闭嘴,然后盯着王宁安,斟酌道:“你可有办法,哪怕是出钱,老身也愿意啊!”

    王宁安苦笑道:“老前辈,只怕不是银子的事情,这样吧,咱们赶快去大名府,如果钱能解决,晚生一定出钱,断然不会让杨家破费。”

    ……

    转过天,王宁安天不亮就起床,早早赶路,他们早,包黑子居然比他们还早了半个时辰。

    紧赶慢赶,赶到了大名府,王宁安先去寻找欧阳修,打听消息。杨家三位到了馆驿下榻,住下之后,一直到了晚上,王宁安都没有回来,杨九妹焦急吃不下饭,杨怀玉气咻咻的,满腔不平。

    “姑太,我就想不明白,那么多人的生死,干嘛寄托在一个小屁孩身上?”

    杨九妹低着头,不吱声。

    似乎得到了鼓励,杨怀玉更加大胆了,“姑太,王宁安就是胡说八道,他懂得什么朝廷的事情。照我看这一次就是贾昌朝没安好心,想给咱们家一个难堪。”

    杨九妹满心疑惑,“他为什么如此?”

    “还用问为什么?人家都说贾昌朝为人贪婪残暴,准是想从咱们家手里敲一笔钱。只要出钱,就能把人救出来。”

    “那要出多少钱?”杨九妹迟疑道。

    “至少……一万贯!”杨怀玉想了半天,伸出一根大拇指。

    杨九妹沉吟道:“破财免灾,若是能用钱把人救出来,也是不错,只是……”杨九妹还有些犹豫,杨怀玉急切道:“姑太,被抓的是咱们家的人,王宁安不会真心出力的,还要靠着咱们自己。”

    关心则乱,杨九妹见王宁安迟迟不回来,又觉得杨怀玉说的有些道理,杨家纵使再落魄,也轮不到一个小孩子来拯救啊!

    “这样吧,你去找人,如果能成,就赶快把人救出来,钱不是问题!”

    杨怀玉得了承诺,乐颠颠跑出去了。看着大哥的背影,杨曦跺了跺脚,她总觉得心里毛毛的。

    大哥说的信心满满,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情况都弄不清楚,就贸然捧着钱去打点,万一出了错,岂不是要连累那些人……

    她有心拦着大哥,但是人微言轻,加上她总是替王宁安说话,弄得大哥很有成见,或许只有让他吃点苦头了……

    烦躁的杨曦抽出了软剑,在院子里练了起来,她身形修长,剑法高妙,宛如舞蹈一般,只可惜,除了天上的星斗,院子里的松柏,别人可无福观赏。

    练了一阵,杨曦猛然收手,她竟然学着王宁安的样子,专心拔剑,一次一次,枯燥乏味,可是渐渐的,杨曦似有所悟,都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王公子虽然没有练过武术,却把这么高深的武功道理领会了,他真是厉害!

    练着练着,杨曦的嘴角弯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弧度。

    “呵呵,好兴致,居然练功啊!”

    少年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杨曦急忙回头,见王宁安快步从外面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