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迁都,原来花成千上万贯买下来的房子,立刻就贬值,3000贯的小四合院,可能连300贯都不值。

    几乎所有在京的官吏都面临一个状况,要么忍痛割肉,换一点小钱儿,重新去新的都城奋斗,要么,就选择辞官不做,守着京城的房产……可即便守着也没用,房产还是会贬值的,而且就算现在想要出手,人家也不会接盘。

    “二郎,不光是文官如此,还有那些宗室,将门,甚至宫里的太监……谁不是一大堆的利益,房产,铺面,田亩,这都是搬不走的东西。这两天就有人找到我哭,说原本一间铺面,1万贯不愁卖,自从迁都的风声传出来,3000贯都没人要!”

    王宁安脸很黑,“你和我说这些干什么?”

    贾昌朝探着身体,“二郎,你理财有道,看看能不能拿出一点钱,补贴一下……”

    “呸!”

    王宁安气得站了起来,“贾相公,你想什么呢!光是迁都,建皇宫,动用人力物力,就要几亿贯,这是你们算过的。如果再补贴这些,就算10亿贯,20亿贯,也不够用!你看看,是皇家银行有这些钱,还是我有这些钱?”

    贾昌朝也料到了这个局面,他把手一摊,“二郎,这不过是迁都诸事当中的一项,其他的事情更麻烦。你让我怎么办?”

    老贾说的可怜巴巴,王宁安竟然有些同情他了。

    的确,迁都不光代表着权力重心转移,也代表着财富重心转移,的确是太麻烦了。

    历代几乎只要定都之后,就不能迁移,除了朱棣从南迁到北方之外,其他人都没做成过,而且当时朱棣还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在一帮将领的支持之下,才压制住了南方的士人集团。

    大宋皇帝素来软弱,赵大当初尚且没法迁都,到了赵祯这里,权威所剩无几,利益纠葛却大了无数倍,究竟该如何迁都,真是千头万绪,没有一点办法!

    “老贾,你琢磨着要怎么办?”

    贾昌朝满脸的不好意思,真是难得,这个老货也会羞愧!他的良心不是早就没了,什么时候又长出来了?

    诧异之中,很快王宁安就清楚了,这位不是羞愧,而是心虚了……

    “那个……二郎,我们想了个主意,能不能在大内的右边,辟出一块土地,建造一处新的园林,作为皇家休养游乐之所……平时呢,朝廷有什么庆典,朝会,依旧在大内举行。等到没事的时候,就去园林休息这样一来,又能照顾圣上的龙体,还能减少扰动,二郎,你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老贾还真能憋出办法来。

    王宁安想了想,其实也有道理,他在京城投资的产业可是不小,如果迁都,损失也是难免的……当然了,他不在乎,新的都城不管迁到哪里,都离不开皇家银行的帮忙,王宁安损失多少,都能成倍补回来,

    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本事,人家反对迁都,也不能说他们错……只是这事还要赵祯下决断。

    “老贾,你要是觉得行得通,你就去找陛下说,反正我是不会管的!”

    “你?”贾昌朝把眼睛都立起来了,“你不去,陛下能听吗?”

    老家伙情急之下,把心里话都说出来。

    王宁安气得昏过去,“你个老东西,还想让我背黑锅,你休想!”

    说完,他一甩袖子,直接就走,谁也拦不住。

    回到了家中,王宁安就下令府门紧闭,除了宫里来人,他谁也不见。钻进了儿子的房间,专心逗孩子玩。

    其实王宁安也没有料到,迁都居然会如此复杂,的确是有些冒失了,反正也不管了,就看赵大叔怎么办吧!

    反正是他住,又不是自己住。

    ……

    赵祯很喜欢妥协的,他向文官妥协了几十年,没准这一次也会妥协……所有贾昌朝只能带着几位相公,去面见赵祯,想要劝说他回心转意。

    赵祯面对着几位重臣,只是微微一笑,“诸位爱卿的难处朕心里知道,朕也想了一个主意,你们帮着参详一下。”

    “恭请陛下圣训!”贾昌朝谦卑道。

    “你们看这样行不,学学邻居。”

    “邻居?”

    赵祯笑道:“没错,就是辽国,他们虽然设了五京,但是却采取四时捺钵,皇帝居无定所……朕想着,我大宋不妨也如此,诸公留在京中办公,朕呢,绕着京城各处巡视,遇到了紧急公文,朕自会亲自处理,你们意下如何?”

    噗,噗,噗……

    几位相公全都吐血三升,直接被击倒!

    我的陛下啊,开什么玩笑,大宋的事情比辽国复杂一万倍!每天各种政务,多如牛毛,皇帝到处游逛,天下还要不要了?

    再说了,大宋可不能是马背上的民族,四处迅游,要花费多少钱?浪费多少人力?

    那是断然不可行的!

    赵祯呵呵两声,“诸位爱卿,你们不认同朕的办法,想必有更好的办法……只是谁再敢让朕,还有朕的家人回皇宫,朕就办谁谋逆弑君之罪!”

    嚯!

    天雷滚滚,雷到了一片。

    贾昌朝带着内伤,从军营回到了政事堂,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赵祯的坚决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么多年了,这是赵祯最拧巴的一次,他是断然不会听大家的……这可怎么办是好?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奏疏。

    送的人名叫田方,他是侍御史,知审官院。

    这个人素有清名,官声很不错。

    展开了他的奏表,几位相公都是眼前一亮。

    这位真是有才啊!

    田方开宗明义,按照丹家之说,汞铅为性命,为阴阳,铅乃天地灵气,汞乃自身元神,只要铅汞调和,便可成就元婴,离地飞升。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

    田方认为,所谓铅毒致命,根本是无稽之谈。王宁安是哗众取宠,他还说,自己早年身体不好,接触了一些道士,服用丹药,近些年身强体健,精力充沛。

    铅不但不会致命,相反,还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陛下若是觉得身体不妥当,可以请几位仙师道长,替陛下指点,修习功法,必然能去疾病,强筋骨。

    面对这份奏表,贾昌朝傻眼了,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诸公,你们怎么看?”

    欧阳修哼了一声,“什么怎么看?分明是胡说八道!铅汞有毒,早就是人所共知,历代炼丹妖道,有谁长生不老了?”

    王拱辰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毕竟远有彭祖,近有吕纯阳,都是修炼有成之士。”

    欧阳修冷哼了连声,“王大人,莫非你想让陛下修炼金丹大道,白日飞升吗?”

    王拱辰连忙摆手,“我当然没有这个意思,我是说如果铅的害处没那么大,或许可以另外想办法。”

    他们又吵了许久,也拿不出主意。谁也不知道,田方已经等不及了,这位带着5名老道,还有十几个道童,顶着几卷丹方,跑到了静塞军大营,给赵祯献宝了。

第393章 神农精神() 
赵祯有些发愁,他面前摆着一堆泛黄的古卷,显得神秘感十足。田方拍着胸膛,对天发誓,铅绝对没有毒。

    虽然赵祯不认同,但是世上的神仙之说不少,就说他自己吧,民间还说他是赤脚大仙转世,赵祯也欣然接受……

    毕竟这世上有太多说不清的东西,到底该如何处置吗?

    曹皇后抱着小太子过来,离开了压抑的皇宫,小太子的身体都好了许多,精神头儿很足,嘴里咿咿呀呀说着只有曹皇后能听懂的话。

    儿子学说话了……赵祯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抱着儿子,开心地转了好几圈。

    曹皇后扫了一眼桌上的道书丹经,只是轻轻一笑,“圣人,臣妾听说一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然他们说铅汞无毒,那就让他们试试吧!”

    赵祯把儿子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头也不抬道:“听这话像是王卿所言……知行合一,不错不错……梓童,你看要如何实验,是直接把铅汞之物喂给他们?”

    曹皇后一愣,“陛下,水银沉重,服下去必死无疑,这么做未免有杀人的嫌疑,臣妾以为还是请王卿过来,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自从王宁安推荐钱乙救了儿子之后,曹皇后对王宁安那是另眼相看,没事总在赵祯的面前说好话。

    没有多大功夫,王宁安,连国舅曹佾都来了。

    “臣以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上古至今,神仙方术流传不息,历代帝王,为求取长生不老,求仙草,炼仙丹,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可是这么多年来,只见到有人服食铅汞而死,没见人得道飞升。”

    王宁安笑道:“不如这样,臣说铅有毒,他们说铅汞能成仙,就让我们比试一番。臣给他们布置一个满是铅的环境,让他们在里面炼丹修道,时间限定三个月,如果他们身体健康,甚至修炼有成,那就算他们赢,如果他们得病了,中毒了,臣也想请陛下以此为警戒,广而告之,从此之后,大宋之下,不准神仙方术横行,不管什么人,宣扬长生不死,一律严惩不贷!”

    赵祯听完,欣然笑道:“这个办法好,就按照王卿所说办!景休,你和王卿一起去操持。”

    “是。”

    曹国舅老老实实答应,话说曹佾接触过一些道士,总觉得他们仙风道骨,很不一般。他不认为这个赌局,王宁安能获胜。

    但是曹国舅依旧屁颠屁颠,想要看看王宁安打算怎么办。

    找来了一些工匠,又从大牢里面弄来20名犯人。

    王宁安站着老远,指挥着他们,把宫中的铅管搬到了大相国寺,选择十间闭关用的房舍,然后把一些铅管埋在地下一尺左右。

    王宁安又觉得不够,他下令把铅管砸碎,和着泥,抹了一遍墙。被褥下面也放了铅板,水缸,锅碗瓢盆,能放的地方都放了。

    花了两天的功夫,王宁安制造出一间地地道道的铅房。

    做完之后,他把赵祯,还有朝臣们都请了过来。

    “启奏陛下,田大人极言铅汞无毒,臣为他制造了这几间屋子,只要他在里面三个月,没有一点损害,臣就认输,陛下如何治罪,臣绝无怨言。假如田大人果然中毒了,也好向天下昭示,铅汞之说不可信。为了吾皇的安全,必须迁都!”

    王宁安笑着看了一圈,“诸位大人,陛下的安危重于一切,迁都是我提出来的,闹得朝廷沸沸扬扬,心里过不去啊!不妨就用这个实验,决定是否迁都,总比空口说白话要好!诸位以为呢?”

    王宁安刚说话,欧阳修立刻站出来,“启奏陛下,老臣以为王大人的主意很好,就该怎么办!”

    “臣附议!”狄青躬身道。

    “臣也附议!”包拯也跟着说道。

    四位重臣一起开口,还是很有分量的。

    素来以不要脸著称的贾昌朝看得明白,走到了这一步,不实验是不行了,他冲着田方一笑,“田大人,假如你对道术深信不疑,不妨就实验一番,你以为呢?”

    “我……”田方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故作为难道:“为君解忧,乃是臣子的本分,奈何下官身上挑着审官院的重任,唯恐耽搁了朝廷大事。”

    “不会!”

    赵祯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