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岭南兵败,冒出了一个大南国,朝野震动,这时候满世界找替罪羔羊,你是巴不得让文彦博看到杨家吗?你可别忘了,文彦博刚当上首相,就要裁军八万,他对将门可丝毫不会留情!去找他,找死还比较快!”

    这几句话,把杨宗瑛说的瞠目结舌。

    穆桂英在一旁看着,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想救儿子,只能靠着王宁安了。

    “王大人,既然文彦博如此狠辣,靠着贾相公能行吗?”

    “唉,贾昌朝当然不行,不过他能争一争就好。”

    杨家人还是不明白,杨九妹焦急道:“二郎,你就把话都说明白了吧!要不然,老身放不下心。”

    “也好。”王宁安也生怕杨家的脑残坏了大事,只好说道:“贾昌朝只要能说几句话,就暂时动不了杨伯父。朝廷面对侬智高叛乱,最初肯定是愤怒震惊,等这个劲儿过去了,就要想着平叛!岭南的人马废了,江南的人马也不堪用。遍观大宋,能用的人马无非是和辽国打过仗的那几支。刚刚我见贾昌朝的时候,陛下降旨,召集所有相公去皇宫议论军情,我就向贾昌朝推荐了狄青,这次平叛,多半要从西北和河北调兵,这些地方的人马和我多少有些情分,而且怀玉兄也和他们并肩作战过,只要怀玉兄能主动请战,南下平叛,到时候朝廷还能拿杨伯父如何?最多降级罚奉,等打几个胜仗,又能官复原职,甚至高升一步。”

    和那帮老狐狸打交道,王宁安都习惯了高来高去,十分的话只说一分,正话要反说,反话要正着听,总而言之,从来没有规规矩矩的时候。

    可是在杨家这里,他不得不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掰开了揉碎了,生怕他们弄出什么误会来。

    道理讲清楚了,杨怀玉涨红了脸,心说他怎么就没想到啊,上阵父子兵,老爹战败了,他这个儿子就该毫不犹豫顶上去,还用人家提醒吗?羞不羞啊!

    激动地杨怀玉猛地站起,“姑太,奶奶,为了我爹,孙儿立刻上表请战,绝不当孬种,不给杨家丢人!”

    穆桂英十分感动,“好孩子,总算杨家还有个男子汉!”

    这话等于是打了杨宗瑛好几个嘴巴子,这位不但蠢,还没骨头,连个孩子都不如,真是给杨无敌丢人!

    事到如今,杨宗瑛也傻了,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闷头生气。

    王宁安冲着杨怀玉微微一笑,“杨兄,你先别急,去是要去,但是怎么去需要再看看。”

    “我爹还受苦呢,我等不了!”

    “没事的,回头我去告诉曹佾一声,他们曹家的人到处都是,肯定能照顾好伯父。这一次侬智高叛乱,来的真不是时候啊,文彦博会狠狠砍我们一刀,老东西的心黑着呢!”

    杨九妹惊问道:“二郎,这又是怎么回事?”

    “河北的仗打得好,把岁币给免除了,可是也打了朝中诸公的脸,文彦博肯定担忧河北的那些文武联起手来,和他作对。这不,正好出了叛乱,他就可以光明正大派遣人马南下,把好不容易抱起来的一团给拆散了。”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一次有人向杨文广发难,其实同河北的战事是连着的。

    废除岁币,贾昌朝和欧阳修进京,标志着一股庞大的势力正在形成,在朝有宰辅坐镇,在野还有几位相公,坐拥六艺学堂,士林众望所归,还有狄青、折继闵、种诂、王良璟一班猛将。

    如果让这伙人站稳了脚跟,从上到下,铁板一块,文彦博几个还能睡得着吗?

    从杨文广下手,就是攻击这个联盟最薄弱的一块,突破一点,把所有人都牵扯进去……这是杨家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前辈请放心,杨伯父的事情我一肩扛起,不会有事的。时间也不早了,晚生告辞。”

第198章 面圣() 
本来还想去拜见折老太君,但眼下这种情况,也不方便过去,等杨文广的事情解决了,再过来补上就是了。

    王宁安从杨家出来,没有回馆驿,而是直接去了曹家,既然出来了就不能不见见国舅爷,再说了,还要让他帮忙,照顾杨文广。

    看着王宁安远去的背影,杨家的几代人五味杂陈,除了尴尬,就是尴尬。同样的一件事,到了他们这里就抓瞎了,拜庙都找不着们,还想着和王素结亲,又要求文彦博,丢不丢人啊?

    杨九妹哼了一声,“我早就说王二郎非池中之物,你们就是不信,这回见识了吧,京中一团乱麻似的局面,他却能洞若观火,把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连贾相公那般的人物,都要供他驱使,试问这大宋的年轻人,有几个能比得上王二郎的?”

    穆桂英苦笑摇头,更加感慨,“别说年轻人,就算是上了年纪的也不成啊!”说着,她扫了一眼杨宗瑛,这位羞愧满脸,只能赶快败走,不敢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经过这一次,杨家上下全都改变了心思,原本还存着别的念头,现在却都巴不得能和王宁安把亲事订下来,甚至还觉得有些高攀了。

    “怀玉,你和王二郎年纪相仿,说话比我们方便,有空你去探问一下,看看他有没有那个意思?”

    杨怀玉点了点头,他转身离开,只是他没去找王宁安,而是到了后院,去见杨曦了。

    “咱家的人都被那小子给镇住了,巴不得要把你嫁给他。”

    杨曦听完,丝毫没有喜色,反而小脸惨白,紧紧咬着嘴唇,突然抱住了脑袋,泪水顺着眼角流下,不一会儿衣服都湿了。

    杨怀玉最见不得妹妹哭泣,急得手足无措,来回踱步。

    “曦儿,你,你不是也有意思吗,干嘛哭啊?”

    杨曦抬起小脸,挂满了泪痕,犹如梨花带雨,让人心疼,心碎。

    “哥,现在还能提亲事吗?”

    “这,这为什么不能?”

    杨曦痛苦万分道:“咱们求人家帮忙,然后再谈什么亲事,成了什么样子?让别人怎么看,是,是他挟恩图报,还是咱们杨家的姑娘不值钱,要去巴结人家?哥你要是心疼我,就再也别提什么亲事,我,我这辈子也不嫁人了!”

    ……

    从曹家回来,王宁安就接到了旨意,说是让他次日进宫面圣。王宁安吓了一跳,见皇上啊,九五至尊,一举一动,都要讲究规矩,什么三跪九叩,言谈话语,错了一个字就要掉脑袋的……好吧,那是别的朝代。

    太监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然后让王宁安一切照着流程走就是了。

    不过王宁安还多了一个心眼,见皇帝的时候,谁知道要多长时间,总不能见到了一半就尿急吧!对了,饭也要少吃,干脆,就别吃了!

    他手上有几颗人参滋补丸,龙眼大小,吃一颗能顶一天。

    到了次日,有小太监带着,王宁安步入了传说中的大内皇宫。

    进了皇宫,王宁安就笑了,难怪有五鼠闹东京,还跑到皇宫偷宝贝,折腾天翻地覆,这大宋的皇宫也太不讲究了。

    历代的皇宫几乎都是推到重建,务求辉煌大气,尽显皇家威仪,倒是赵宋的宫殿,是沿袭五代的旧宫扩建出来的。

    拿旧房子翻修,哪能比得上新建来的气派,只能务求功能完备,勉强应付也就是了。

    当然了,赵宋的皇宫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许多细节上面,匠心独具,汉白玉的雕刻,细腻华美,让人叹为观止。

    王宁安一直微低着头,也无暇观看太多的东西,他被领到了垂拱殿,这里是赵祯平时听政的地方,小太监进去禀报,很快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监走了出来。

    “果然是年少有为,一表人才,王知县,快随着咱家去见圣人吧!”

    王宁安这才抬头,扫了眼对方,连忙笑道:“有劳陈公公了。”

    “嗯!”陈琳呵呵笑着:“圣人昨天晚上就念叨你了,这么多地方官吏,你可是头一份。”

    “多谢陛下关心,唯有竭尽心力,效忠陛下,不敢丝毫怠慢。”

    陈琳见王宁安彬彬有礼,丝毫没有少年得志的轻狂,也很是满意,至少自己的眼光还不差。

    进入大殿之中,王宁安连忙躬身施礼,半天没有动静,王宁安就这么撅着,虽说年轻人腰好,也不能这么玩人啊!

    正在王宁安迟疑的时候,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

    “快免礼吧,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你。”

    王宁安抬头,见对方是个中年男子,四方大脸,很有福相,也十分和蔼,就好像邻家大叔一般,没错,这就是大宋的九五至尊,皇帝陛下赵祯。

    王宁安只敢看了一眼,就有低下了头。

    “哈哈哈,早就听说你的胆子很大,都能跑到辽国杀一个七进七出,怎么到了朕这儿,反倒拘谨了?”

    王宁安心说能不怕吗,你老是天子啊,一言定生死,听说过哪个员工不怕大老板的吗?其实王宁安也是多余,大宋的皇帝不是面,而是真面!

    多少次被喷得满脸吐沫星子,甚至龙袍都被扯碎了,也不敢把大臣怎么样。那些下场很惨的大臣多数都是被政敌弄的,才狼狈不堪。文人起狠,那才叫生不如死呢!

    赵祯笑呵呵道:“以后咱们君臣见得多了,你也就不用这么谨慎了……要说起来,朕还要谢谢你啊!”

    说着,赵祯指了指崭新的家具,笑道:“这些东西都是你给朕挣来的,眼下和辽国的贸易如何,榷场怎么样了?”

    王宁安连忙说道:“启禀陛下,榷场一切都在草创,微臣也不敢说成绩如何,倒是那几家钱庄不错,微臣离开的时候,已经接受了5oo万贯存款。”

    “哈哈哈,不少啊!”赵祯更加高兴了,他想仔细询问,却现王宁安站着,个子很高,和他说话要仰着脸,很不舒服。

    “陈伴伴,给他搬个墩子。”

    嚯,不但不用下跪,还有座位,诸位想要穿越的筒子们可要注意了,能来大宋可千万别去大清……

    王宁安坐在了绣墩上,和赵祯距离很近。

    “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宋物阜民丰,商贸繁荣,正是对付四方蛮夷的最有力武器。与其用兵锋加之,不如以利诱之。钱庄一开,存款有息,交易方便,有此两条,足以吸纳辽国的货币,纾解我大宋钱荒之局,等于以辽国的血肉,滋养我大宋之国力,不出一二十年,辽国必定国力大衰,民生凋敝,沦为大宋附庸,不值一提。”

    赵祯笑道:“很有志气,朕也看了你的扎子,还有些东西尚不甚清楚,既然钱庄有此功用,若是辽国也学了去,又该如何?”

    “陛下,微臣斗胆比喻,钱如水,水就下,这是天地规律,辽国人改不了的。”王宁安笑道:“存款有息的前提是有人贷款,而且这个贷款还能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就拿平县来说,过去的数月之间,地价就攀升了十倍不止,正因为如此,商人才敢借贷,钱庄才敢放贷,有了收入才能派利息。试问辽国有什么投资价值?牛羊?还是牧场?即便是值得投钱,最后还要把产出卖到大宋,如果没有大宋这个市场接着,投资辽国只会血本无归……总而言之,微臣斗胆请陛下对大宋的百姓有信心,论起挣钱存钱的本事,没有人能赢过大宋,是吧?”

    赵祯听到这里,开怀大笑,十分满意。

    “朕果然没看错,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