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法。这样必然会造成了农耕好的地方那官吏升迁更迅速,而农耕条件不好的,那必然会让他们无法得到升迁。”

    “所以给予他们更大的松绑,有利于让他们有更大的创新的想法,结合当地的条件进行创新,让百姓不在拘泥于农业,而且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生产。这样也是在考验当地官吏真正的能力,而不是考验当地是否适合农耕。”

    荆谋言立刻点头,回答:“我知道了,看来是我之前疏忽了。虽然我制定了相应的以致富为第一标准,可是却有些疏忽了我们大唐对于县一级官员的权力授予并不大,如果一直都是以农耕作为致富渠道,那这样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官吏的能力。如果被圈定为种植粮食,这样必然会让适合耕种粮食的县的官员升迁,这样其实依然是和过去一样,没有多大区别。只有进一步给县一级官员更大的权力,这样才是真正的让他们能够发挥才能,真正的能够体现他们致富才能的手段。”

    荆谋言接下来跟这个张行成商讨了一下关于这个以县为基础,授予地方县官更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权力。这样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县域经济的翻版,这样给予县一级关于更大的自主权,然后结合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考核指标,这样可以让他们挖空心思去发展经济,带领百姓走向致富。不然单一耕种粮食,这样其实也是在僵化了,反而让那些适合耕种粮食的地方的官员升迁,这样其实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个并不代表当地官员的能力,只是代表了那些地方更适合耕种粮食。

    “张行成,你下去吧,我会考虑的!”荆谋言说。

    荆谋言拿着这个跟张行成探讨好了的思路找到了武士Γ可是武士σ豢凑飧龇桨福明显也就是很为难了。

    “荆谋言,这份方案却是不错,给予地方县官更大的授权,这样确实可以让官吏更好的带领百姓致富。可是这样做,你想过了吗?一旦这份方案送到了尚书省,那会引起多大的波澜。如果是之前我们实行了那个以地方官员以生产总价值作为考核第一标准,这样也许那些士族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政策的最大漏洞。可是如果这份方案一旦送上去,等于是你把这份漏洞给暴露在了士族官员那里,他们会拼了命的阻止的。”

    “以我大唐目前的官吏的情况,如果不给他们进行更大的授权,

    这份以生产总价值作为考核的标准,那其实也就是一个一纸空文。这个是一个天大的漏洞,士族官员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漏洞,这个漏洞士族官员哪怕想要发现,也要动辄十几年之后啊!可是你这份加大对于地方官员的授权,这样等于是把这份漏洞彻底的暴露在了士族官员那里,这样他们还不明白应该怎么做吗?”

    武士Φ慕馐停让荆谋言明白了之前那份以经济发展作为考核标准,其实这个是一个有不小漏洞的政策。后世之所以能够实行,那是因为后世的官员已经不在被传统农业思想所束缚,因为被外国的坚船利炮所攻打,这样让中国人的思想从固有的农业社会进步到了工业社会。所以对于发展工业和别的行业,并不会因此排斥。

    可是唐朝不行,唐朝的官员还是农业思想万分严重,如果不给予更大的授权,那这份以经济发展为考核标准的选拔官员制度,那必然会有天大的漏洞。到时候大唐中央逼迫当地耕种粮食,这样只有适合粮食生产的县的官员能升迁,这样等于是这个考核标准已经彻底作废,已经无法客观考核县官。

    现在士族官员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经济学思维其实也是还是非常落后的。可是一旦荆谋言这份加大对于地方官发展的自主权一旦递交上去,那等于是给士族官员一个重要的提醒,让他们会飞快的意识到这份以经济发展为考核标准的方案,是有着一个天大的漏洞的。

    这样士族官员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荆谋言当然随便都可以想出来,那也无非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然后故意勒令限制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自主权。进一步收缩地方官员的权力,进一步高喊保障粮食生产的旗号,以粮食关乎于国家安全的名义,控制地方经济发展的自主权。这样等于是把荆谋言这份以经济发展作为考核的标准给彻底作废,这个漏洞可是天大的漏洞。

    “武尚书,你说得对!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直接捅出去,不然我们会非常被动。这个漏洞我们已经发现了,可是士族并没有发现,这个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绝对不能让士族知道了,所以我们不能主动去提醒他们。”

    这次也轮到荆谋言头痛了,如果这个考核标准的漏洞,不是那么容易填补的。这个其实表面上看是一个漏洞,可是那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一个矛盾,想要实行这个经济发展,必须要授予地方官员,尤其是县一级官员的更大的自主权。可是士族在封建时期一直都是提倡中央集权,一旦荆谋言主动提出授予更多权限给地方,那这样士族官员必然会顿时警觉过来,然后瞬间发现了这个考核标准在这个农耕时代,其实是有着巨大的漏洞的。

    那个时候士族必然会想着增加中央集权,然后进一步的限制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可以把州县限制在农业之上,甚至进一步限制在粮食上,限制了地方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特色经济的权力,有利于遏制百姓致富,保障士族的权力,延缓士族的衰落过程。

    “如何在不惊动士族的情况下,进行加大对于地方官吏的授权,这个才是最大的难点啊!想要加大对于地方官吏的授权,必然要通过尚书省,甚至通过整个朝廷的审议。这个对于地方官吏授权,这个不是我们吏部能掌握的权力,那可是朝廷的最大的事情。这个别说是我们吏部,就算是尚书省,甚至是皇上,都不敢擅自决定的。所以在不惊动中枢士族官员的情况下加大对于地方官员的授权,这个简直是绝对不可能的!”武士λ怠

    在武士p劾铮这个在不惊动中枢的情况下加大对于地方官员的授权,完全是天方夜谭啊!因为这个加大对于地方官员的授权,这个关系到大唐的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这个可是一个莫大的改革,尤其是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方面的改革,这个可是让任何王朝都非常警惕的。

    古代一直都是讲究中央集权,可是荆谋言和武士o胍加大对于地方的授权,这个不是不可以。可是这个想要通过加大对地方官员的授权,那必然要着急朝廷很多官员进行讨论。这么大规模讨论的同时,必然会将暴露他们这个以经济发展考核的最大漏洞,士族必然会反对了。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如果想要加大授权,必然要整个朝廷一起讨论。可是一旦整个朝廷一起讨论,那反而会暴露我们的漏洞。一旦漏洞暴露,那士族必然会拼了命的反对对于地方官员的加大授权,这样同样是一个难题。这个压根无法解决,我们怎么办?”

    听到了武士Φ哪烟猓荆谋言不得不思考中国历朝历代对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斗冲突的手段,进行了思考。

    “唐朝时期为了加大对于地方控制,实行了观察处置使制度,为了加大对于地方兵权的控制,实行了节度使制度。可是令人吊诡的也就是本来是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观察处置使和节度使,最后成了地方分裂的军阀。宋朝实行了知县知府,知县知府制度是中央官员外派到地方‘临时‘代理当地职位。可是这个知县和知府,虽然名义上仍然是‘临时’的,可是却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了长期的官员。到了后期的军队的总兵,文官的总督巡抚,都是作为中央集权的产物。可是后期却都吊诡的成了地方诸侯。”

    “由此可见,其实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争斗,那可是一直都没有朕停歇过。哪怕换了一个官职名称,最后依然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这个不是换一两个官职就可以解决的,因为地方想要分权,这个是一个历史大势,不是换了几个官职也就可以彻底解释的。”

    想到了这里,荆谋言突然哈哈笑道:“武尚书,我想我有办法了。谁说集权和分权,无法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着集权的旗号,行分权的实呢?”

第一百九十四章 观察处置使() 
“皇上,根据之前吏部通过的关于派遣专员分派各道去进行朝廷书吏考核,臣以为可以特别派遣专员前往。并且臣以为可以一事不烦二主,这个特派的专员也都将会授予一定的巡查当地官吏政绩,进行初步审核的上奏吏部的权力。并且如果遇到严重违反朝廷规矩的低级官吏,可以暂时勒令其停止职务,然后上报中枢吏部予以审核。“

    “当然,他们也只有暂时停止职务的权力,并没有当场免除官员的权力,具体免职还需要得到吏部进行详细审核,然后才能够进行真正免职。所以此职务可以命名为观察处置使,专门授予被分配到各地的临时差遣。”

    “这样我们朝廷可以加强对于地方官吏的监督和控制,让天下官吏更加的凝聚在我们大唐朝廷中枢。“

    荆谋言很快给出了这个相关的方案,他提议设置这个观察处置使,这个观察处置使的权力无外乎也就是监督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对于不合格的地方官员进行暂时停止职务。不过却并不能免职,必须要经过吏部审核之后,这样是避免这个观察处置使权力太大的因素。

    当荆谋言这个关于观察处置使的方案提出来之后,房玄龄在这里面仔细思考,这个观察处置使到底有什么猫腻。因为房玄龄已经知道了荆谋言是什么玩意,荆谋言的套路可是一套又一套的,房玄龄知道这个当中肯定由猫腻,可是具体猫腻在哪,这个也是让房玄龄短时间之内无法想出来。

    “荆谋言想要做什么,这个观察处置使明显是在加强了中枢集权,加强了对于地方官吏的监督掌控,这个看起来挑不出什么毛病?并且这个关于考核书吏,那也是之前就已经通过的方案,这个并不算是什么问题啊!”房玄龄皱眉想道。

    房玄龄感觉自己脑子顿时不太够用,他左思右想都想不出这个方案当中有什么猫腻所在。这个方案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这个方案对于中央集权是有着巨大的意义,可以帮助中央控制地方权力,如果有人不合格,可以当场停止职务。

    甚至这个观察处置使级别很低,多半也就是七品以下,还是临时差遣的职位,这样随时可以更换人手,不用担心长期在地方任职造成尾大不掉。所以房玄龄左思右想,都无法能够猜测到这个观察处置使到底是在做什么。

    “皇上,你看如何?”荆谋言再次问李世民。

    李世民心里也是纳闷,这个议案里面到底有什么想法,让李世民脑子也是琢磨不透了。李世民也算是明白荆谋言的作风,这个荆谋言可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政客,尤其是荆谋言代表的可是地方利益集团,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支持加强中央集权的事情?

    可是以李世民的脑子,他也是被历史局限的,他短时间之内,甚至是这辈子,都无法弄明白这个政策里面到底有什么阴谋!

    “克明,你有什么想法吗?”李世民对杜如晦问道。

    杜如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