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专员前往各道组织并且监督考试,避免当地官吏作弊。“

    听了荆谋言这话。吏部的官员纷纷一个个眼前一亮,这个可是增加吏部权力的好事啊!过去吏部只能负责入流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可是现在居然参加这个书吏的录取考试,这样对于吏部可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如果今后凡是天下各地的书吏岗位的设立裁撤都要经过吏部批准,这个首先也就是在扩大了吏部的权力。而接下来的考核和选拔也都是要由吏部的人去组织监督,这个不是吏部在扩大了很大的权力。今后吏部的权势可以说是进一步的扩大,不但可以影响到中枢,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地方。

    “糟糕,不好,中计了!”房玄龄心里立刻大为着急,这次居然又被荆谋言给算计了。

    杜如晦也是咬了咬牙,这次荆谋言居然是阴谋和阳谋一起用,这样让杜如晦也是非常无奈。这次荆谋言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不但通过这个优待书吏的方案来收拢了各种书吏的人心。可是他又抛出了让吏部负责审核官职岗位还有组织考核的权力,这样意味着吏部今后的权力可以说是进一步扩大。

    过去的吏部只能够负责中央和各地九品到七品的官职的选拔调动,可是现在在荆谋言这么弄之下,吏部的权力可以进一步向下延伸,直接掌握到了基层的书吏身上。这样吏部可以决定大唐数以十万级的个级别的书吏的前途和任用,决定了各地方的书吏的选拔,那这个不是权力大了很多吗?

    “房玄龄,这个可是阴谋里面夹带了阳谋,阳谋里面夹带了阴谋,看你们怎么办!”荆谋言心里偷笑想。

    荆谋言这一招可以说是让吏部所有官员和他的这个有优待书吏的政策给绑定了,如果这个优待书吏的政策实行之后,必然紧跟着要实行所谓的地方书吏考试的政策。实行了地方书吏考试的政策,那意味着地方书吏的选拔权力被收归中央监管。

    而这个直接负责部门也就是吏部,负责人事选拔的部门,可是这个吏部目前掌握在武士彟还有荆谋言手里,那等于是让武士彟还有荆谋言的权力扩大了很多倍。

    “是否要反对呢?”房玄龄心里犹豫了。

    如果从短期利益来看,房玄龄必须要反对荆谋言这个方案,毕竟如果这个政策一旦实行,那会增大吏部的权力,同样也都会增大身为吏部尚书武士彟的权力,也会增大考功员外郎荆谋言的权力。这样对于房玄龄非常不利,短期内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长期影响,房玄龄很快也都在心里默默估算。如果他一旦阻止了这个政策,那必然会得罪吏部所有官员。吏部官员虽然有一部分是士族,可是政治也就是这么奇怪。虽然有一部分吏部官员也是士族,可是他们却未必愿意跟房玄龄站在一起。荆谋言身为“吏部”的官员,是“吏部”自己人,所以荆谋言这个方案对于“吏部”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吏部这个部门整体利益的扩大有着巨大的好处。

    所以在吏部的官员不管是什么出身,不管是士族还是寒门,不管是靠着设呢么渠道入仕的官员,都必然要支持荆谋言这个方案。这个方案对于士族的眼前利益损害并不算太过于严重,可是对于吏部自己的内部利益却有着非常巨大的扩大。

    “房玄龄,我看你敢得罪吏部所有官员吗?我这个方案可以说是大大的扩充了吏部的权力,把吏部的权力触手直接伸向了基层。这样哪怕吏部有一部分官员是出身于士族,可是他们却也都绝对不会趁机反对,毕竟这个对于士族直接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损失并不大,可是对于吏部自己的部门的内部权力却非常有好处。如果你房玄龄敢反对,那你也就是吏部的公敌。”荆谋言想。

    杜如晦很快赶紧出来说:“皇上,我认为荆谋言此言有道理。我们大唐朝廷的书吏需要长期稳定的人,不然经常轮换不利于朝廷施政。并且如果能够把地方书吏的招收权力统一收回朝廷,这样有利于加强我们中枢对于地方州县的影响,有利于天下心向我大唐中枢!“

    那些士族关于一个个也是开始思考起来,虽然从短期利益来看这个优待书吏和相应的扩大吏部权力,其实不利于士族。

    因为如果这样做是有利于武士彟,会增加武士彟和荆谋言的权力。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从全局来思考,这样做其实也是在增加中枢的影响。只要试想一下如果全国各地的书吏都是由中枢来选拔,并且分配的岗位。日后的各种书吏岗位的设立,裁撤,录用审核等等都要有中枢来负责,这样其实是在增加中枢对于地方的影响力。

    “皇上,我认为可行!”房玄龄难得的赞同了荆谋言的议案。

    “皇上,我们赞同!”“没错,皇上,我们赞同!”

    朝廷上的士族官员,一个个也是纷纷选择了赞同,因为这样固然短期之内不利于士族而有利于武士彟跟荆谋言,可是从长期来说对于士族的利益损害并没有想象中的大。甚至士族主要官员集中在中枢,提高中枢对于地方的控制力,这样有利于维护中枢的权威。

    “大唐中后期,地方庶族地主崛起,再加上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商业流通。经过了一系列的经济基础的变迁,士族固然在中枢能有影响力,可是在地方却已经是寒门和商人还有军阀的天下。整个唐朝时期的格局,基本上是士族主要在中枢为主,而寒门和新兴阶层在地方为主。”

    “唐朝末期的分裂,跟不同阶级之间的取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宋朝的官员制度来看,无非也就是提高了庶族地主也就是士大夫的地位,并且采用了不故意遏制商业发展,甚至暗中鼓励商业发展的方式,及时的转变成了商品经济社会,再加上重视地方官的政策,这样让宋朝彻底稳定了下来。”

    “唐朝时期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绝对不在少数。我这个方法,有利于你们士族掌握的中央,有利于增加中央权威,你们士族当然不反对了。”

    荆谋言非常清楚在唐朝时期官员的成分非常吊诡,中央以世家大族为主,地方以寒门和新兴阶层为主,唐朝后期分裂也许阶级矛盾不是唯一的,可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荆谋言清楚这个情况,房玄龄他们同样也是清楚的,甚至比比起荆谋言也都要清楚更详细。所以荆谋言这个通过控制地方书吏的考核和录用,从短期来看是帮助武士彟和荆谋言提高权力,可从长期来看反而是有利于士族掌握地方。

    所以在权衡了一下之后,杜如晦和房玄龄并没有阻止这个议案,相反还支持了这个议案。房玄龄和杜如晦选择舍弃短期利益,维护了士族的长期利益,这个是他们权衡之后的结果。

    “既然如此,优待书吏,并且设立书吏考试,增加吏部职权的方案可以通过了?“李世民问道。

    “臣附议!”几乎所有大臣一起同意了,这个对于士族长远利益有利,他们自然不反对了。

    “着中书省草拟诏书,准备颁布于天下!”李世民说。

    “皇上英明!”这次难得的朝廷上,不管是房玄龄所代表的士族官员,还是荆谋言和武士彟一起同意了一个议案。

    荆谋言再次奸笑,小声念道:”房玄龄,我抛出的鱼饵你们终于咬钩了!既然你们咬了鱼饵,那也就别怪我要继续出手了!“

    荆谋言再次站了出来,说:“皇上,臣荆谋言还有有一个方案,请大家商议!”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杀招在后() 
荆谋言提出了那个优待书吏的方案之后,再次拿出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让房玄龄心里紧张起来,他感觉自己好像要中计了。这个荆谋言居然这个时候提出方案,明显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尤其是这个之前没有半点征兆,并没有放出任何风声,这样让房玄龄更是感觉到了荆谋言的不安好心。

    “皇上,我最近观察我大唐的文人,每年日益复一日的选择来到了我大唐长安参加科举。而这样一路上行程浪费时间很多,不利于我大唐百姓。并且我也发现我们大唐很多书吏每日做的最多,可是却收益最低,前途最差。我认为应该给予书吏更长远的前途,这样让他们懂得珍惜,主动的珍惜名声。”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取消过去的流外入流内的考核,只要需要我们可以从一些符合条件的书吏里面选拔出从九品的官职。这些书吏不但熟悉基层事务,并且熟悉各种官府办公流程,直接提拔可以直接任用,不用担心重新适应。也可以尽快的磨合,避免朝廷公务上的因为人员更迭造成损失。”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是官吏合体,从今以后我们官和吏彻底合体,吏可以直接晋升为官员,打通书吏和官员的晋升通道,不再是过去的那么艰难和流程复杂,吏部应该直接可以有权从书吏当中选拔九品官。并且地方官吏也可以进行适当推荐,免除考试,然后由吏部安排官职。”

    荆谋言这个方案,立刻让房玄龄心里破口大骂。

    “混蛋,荆谋言,你这个是在偷袭,偷袭!”房玄龄心里骂道。

    房玄龄当然知道荆谋言的用意了,荆谋言之前故意抛出了所谓的优待书吏的方案,这个优待书吏的方案其实是可以让朝廷有一批稳定的书吏,不至于让书吏的流动性太大,保证政策执行到了连贯性。并且通过集中书吏选拔的考核权力,可以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

    所以房玄龄当时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妥协,因为这个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对于房玄龄他们这些士族官员也是有利的。

    本来房玄龄以为荆谋言也就是这个目的,可是荆谋言接下来的这个议案,这个才是真正的杀招,之前不过是用来掩盖自己真实想法的伪装。

    “该死的,中了这个荆谋言的连环计了。他之前那个优待书吏,简直是一石二鸟。不但迷惑了我们,让我们误以为他只是希望单纯优待书吏,希望收买人心并且扩大吏部的权力。这个优待书吏和书吏的考核,虽然短期对于我们世家大族不利,可是相反长期是有利的,这样我们必然会选择同意。可是他接下来突然抛出了这个真正的杀招,之前我们同意了那个优待书吏,反而成了他后续的铺垫。这个可真的是要麻烦了!“房玄龄心里骂道。

    荆谋言露出了奸诈的笑容,他的计划很简单,他之前故意抛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个优待书吏的方案,其实荆谋言当然看得出来这个方案短期之内对于吏部有利,可是长远来看对于世家大族对于中央掌握地方,有着更大的好处。

    所以荆谋言敢笃定,房玄龄他们这些士族官员必然不会反对,甚至一定程度上支持。毕竟房玄龄能够当到了一国宰相,当然不是什么彻头彻尾的傻子,看事物的目光更长远。所以他当然应该看得出来这个好处,所以荆谋言笃定房玄龄他们必然会选择舍弃短期利益,然后换取长远利益。

    可是他们却中了荆谋言的阴谋,因为如果要说长远目光,在场的任何人都比不过荆谋言这个穿越者。虽然房玄龄目光已经算是长远了,可是比起荆谋言明显还不够。也许在细节方面房玄龄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