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逐鹿-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听着张扬有些激进的话语,很吃惊,但细细品味,却觉得很有道理。是啊,如此一年一年的劳作,到头来什么也没留下,如今确实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

    于是三人又仔细的商量了一遍,尽可能的查缺补漏,完善计划,直到夜深人静之时才作罢。

    看着眼前相对完善的计划,萧氏仍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扬儿,此事关乎李家庄一年生计与希望,我们不能鲁莽。人多力量大,不如明日召集村里有名望之人再商讨一番,看看是否还有什么缺漏之处,然后再做决定。”

    “母亲,正该如此,儿也是这么想的。”张扬面对母亲的质疑,内心没有任何的不快,爽朗的回答道。

    萧氏看着年幼的儿子,一瞬间觉得对方真正的长大了。儿子不光思维活跃,更难得的是处处为他人着想,拥有一颗仁者之心。

    第二日,张家小院内人头攒动,大伙都不明所以,互相打听着。此刻,正屋厅堂内跪坐着一些人,他们大都是李家庄德高望重之人。

    村长是李家庄最富有学问之人,也最受村民尊敬与信任。见在座诸人都看向自己,为了解决自己心里的疑惑,也为众人起个带头作用,他最先发问,问出了大伙心里最为在意的问题,“小扬儿,听你母亲说,你有一些新的想法,能够缓解李家庄粮食短缺的问题?不知是否如此?”

    “是啊。扬儿,你果真有办法?”李老爹听后,便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扬儿,只要是对李家庄有益的事,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说吧,只要合乎情理,我们大家百分百的支持你。”李跃鼓励道。

    “是啊。”

    张扬见大家伙都很支持此事,也很支持他,心底深处莫名的流淌过一丝暖流,这份信任值得他一辈子感动,“首先谢谢各位叔叔、爷爷的信任。其实我的想法就两条,一个是大范围的狩猎,一个是提高农物的长势,进而提高粮食收成。具体的想法是这样的、、、、、、”说完后,他停顿了一下,细细的观察了一下众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其实这个想法也是我昨日才想出来的,至于具体的实际效果如何,没有经过尝试,我也不敢十分保证。”

    预知后事如何,请等下一章节。

第二十四章改变思维() 
大伙听后,纷纷陷入了沉默当中。对他们这些大秦底层生活的黔首来说,张扬所说的这些方法简直就是奇闻怪谈,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与想象空间。

    村长认为今日不会有什么收获,要不是萧氏当时说的在理,恐怕他不会来此。但听张扬叙述后,他却觉得对方说的头头是道,很有道理,内心非常震惊。经过短暂的适应之后,他还是快速的反应过来,抬头看了一眼在坐的众人,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咳咳”,村长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众人的沉思,提醒道:“诸位,大家都是李家庄种地能手,如今小扬儿已经将自己全部的想法都说了出来,还请大家伙仔细想一想,然后讨论讨论,看看此法是否可行,是否值得推广?”说罢,村长朝张扬点了点头。

    “扬儿,这污物臭气熏天,岂能给农物营养?如果大家伙真这样做了,那种出的粮食岂不是臭死了,还如何能够吃?”

    夏侯婴怕张扬不认识,便在他耳边偷偷的解释道:“扬哥,这人是李水井叔,为人比较古板,不过心肠却不坏。他也是就事论事,不是故意针对你的,你可不要介意啊。”

    张扬听后,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晓。

    待李水井说罢,左边挨着他的另一个人立即赞同道:“是啊,我们吃了粮食,将污物排泄出去,给农物施肥。然后将种出的粮食再吃下去,再排泄,如此循环反复。一想到这些,我吃到肚子里的东西都快要吐出来了,还如何能够再吃得下去?”说罢,他还摇了摇头,显然他内心不看好此事。

    此人刚刚说罢,顿时就引来其他人的呼喝声,“是啊,此法从古至今都没有被人提及,也没有任何的官方记载,可见不怎么适用。”

    夏侯婴正准备给张扬解释,谁知道李老爹突然插话,说道:“李阳兄,话可不能这么理解。大家都知道,我们吃进去的粮食,可都是精华,那么为什么排泄出来的污物却臭气熏天?这里面肯定发生了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变化。如果我们嫌它臭,就一致认为它不能给农物提供好的养分,甚至会将种出的粮食给带臭,这样想未免有些偏激了。”

    夏侯婴听后,实在忍受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顿时引来了众人异样的目光。

    “婴儿,不得无礼,还不赶紧道歉。”萧氏呵斥道。

    夏侯婴很无奈,不过看着母亲严厉的眼神,有些心虚的说道:“各位叔叔、爷爷,对不起。是婴儿鲁莽了,还请见谅。”

    大家都浑不在意,不会跟他一般见识。

    其实张扬前世对农业没有太多的接触,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是他了解到现如今的耕作之后,发现大秦的农物种植都很简单,只是单一的将种子埋在土里,待其发苗后,拔拔草,就任其成长。在这整个过程中都不施加任何的肥料,何况大秦也不可能有化肥等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如此一来,那粮食的收成肯定要低很多。

    可是具体该如何解决?他也暂时没有好的方法。

    昨日,尿急,一瞬间,他想到了后世的掏粪工人,这个每天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工种,他们每天将这些天然绿色的肥料施给蔬菜与农物,供其养料,促其生长,其不仅长势喜人,而且种植出来的味道也比施加化肥的要好很多。

    不过这些在后世看来天经地义之事,但在大秦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此举还是有辱斯文。毕竟粮食与排泄的污物循环在一起,这样的观念他们实在难以接受。

    此时,既然有人将此事提了出来,而且很有代表性,张扬就不能不认真对待。

    他想了想,认真的朝大伙解释道:“其实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各家各户茅厕附近的杂草长势都强于其他地方,这是为什么?虽说采用污物给农物施肥,此等方法太过于骇人听闻,更是闻所未闻。不过污物只是提供养分,供给农物成长吸收,整个过程都经历很复杂的变化。就如我们吃进去的是粮食,结果排出来的确是臭气熏天的污物,等同于一个道理,所以我觉得它还是不太可能将臭味带到粮食里。”

    村长听后,点了点头,从内心深处他是认可的张扬的,但具体到落实上面,他还是不得不有所保留。毕竟作为一村之长,他不能依据自己的感情用事,他需要对李家庄全体村民负责,不能有任何的冒失与过错。一旦出现问题,对他们这个小山村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他想了想,权衡利弊之后,说道:“诸位,依我看,不如待会儿将此方法公之于众,让村民自由决定,自愿选出一丁点田地作为试验田,然后等秋收结果出来,互相对比一下,我相信到时候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嗯,我同意村长的意见。”

    “我也同意。”

    大家仔细考虑之后,纷纷赞同。目前这个法子相对来说要稳妥得多,毕竟谁也不敢贸然一下子就将自家全部的田地给施上肥,要知道这可是他们来年生存的全部希望啊。

    见大家意见达成一致,村长适时的抛出另一个问题,“对于大范围狩猎,大家意下如何?”

    夏侯婴上山打到山鸡这件事,早已经传遍了李家庄大小角落,大家对此都议论纷纷。而且昨日,大家都看到李老爹与夏侯婴一路相随,在坐诸人都纷纷看向了他,觉得他最具有发言权。

    李老爹看着大家跃跃欲试的表情,不动声色的缓缓说道:“婴儿昨日狩猎的方法确实很新怡,很省力,而且效果也出奇的好。不过对于扬儿新提出的大型狩猎之法,老汉没见过,具体实际效果就不从得知。不过依据前面的方法来看,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众人听罢,议论纷纷,都觉得此方法确实很新怡,与现如今大秦的狩猎之法完全不同。此法分工更加明确,细致,更有目的性,一致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张扬见大伙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愚昧之人,相反他们都很通情达理,只是对一些未知的东西比较恐惧罢了。看着大伙满脸高兴的神色,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将昨晚思考好的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了出来,提前透露给他们,希望他们能有所准备,不至于到时出了问题,手忙脚乱的没有任何应对措施。

    此事关乎大家的生命安危,由不得他们不重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确实如此,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就想出了多种解决办法。

    商讨完毕,大家都很激动,很兴奋,摩拳擦掌,纷纷准备大干一场。不过他们不时看向张扬的眼神都怪怪的,总觉得这孩子至从受伤之后,变了许多,变得更加的睿智,心思也更加的慎密,不过内心大家都非常佩服他。

    几人统一意见之后,走到厅外,向李家庄的村民详细叙述了此事,然后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村民对他们很信任,纷纷表示采取村长的建议,将自家的田地预留一点,作为试验田。如果秋天收成确实好,而且粮食没有任何难闻的气味,来年定当全部推广。至于狩猎,大家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成果,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于发生的可能意外,充分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让大家仔细的查缺补漏,直至中午时分才将一切都定了下来。

    预知后事如何,请等下一章节。

第二十五章查探情况() 
考虑到现如今农物正开花结果,急需养分,而张扬伤势还未痊愈,因此给农物施肥成了李家庄现如今最最重要的事。经过半个多月来的努力,李家庄男女老少观察到,施肥后的农物长得一片葱绿,非但没有任何坏死,反而长势强劲、壮实,远比没有施肥的要高出一截。看到这明显的对比,李家庄的村民个个都喜笑颜开,内心里对今年的秋收期盼不已。

    各家各户也没有忘记张扬这个创始人,不断前来给他报喜。

    听着他们传来的好消息,张扬内心也非常高兴。所幸自己内心的担忧终于没有发生,最困难时的煎熬已经过去,后期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今年的收成应该能超过往年。不过没有到最后之时,张扬还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毕竟他深深的知道,笑到最后时刻才能算是胜利。

    农物长势喜人,符合张扬的判断。按照他的想法是将自家全部农物都施一遍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虑到茅厕里粪便数量有限,而且他母亲萧氏心里还存有一丁点顾虑,因此母子三人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还是将自家的试验田扩大一倍。

    秋风瑟瑟,此时节气已经到了农历八月,距离张扬来到大秦已经过去三个多月。

    这段时间以来,李家庄也组织过两次大型狩猎,但每次都没有什么收获,反倒是夏侯婴带领李仲等少年郎隔三差五的打回来不少山鸡和野兔。大家商讨之后,觉得还是先让夏侯婴带领部分村民去狩猎,这样虽然不能解决李家庄的根本问题,但偶尔打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