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馥一听这话,当即就吓了个半死。于是连忙问他们该怎么办。

    于是就有一个叫做荀谌的家伙站了出来,对韩馥说道:“这问题解决起来其实非常简单,您只要把冀州让给袁绍就可以了?”

    韩馥一时半会儿之间没能反应过来,不知道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逻辑,于是疑惑的问道:“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可讲?”

    “主公,你本来就是袁氏的旧部,而且先前又和袁绍等人结为同盟,有这层关系在,我们当然不能便宜了公孙瓒那个小子,更何况,袁绍那厮的才华,虽然只是略略的超过主公,但完全可以用来抵挡公孙瓒,如此以来,冀州的百姓便可以无忧,主公便可以悠哉悠哉的生活在这里,与此同时,你主动让出冀州的行为,也会被天下人所称道,像您这样的雅量,恐怕全天下的人都没有几个能做到。袁绍在得到几周之后,便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自然会非常感谢,主公,哪里又不会厚待你呢。如此以来,您不但得到了名声,还可以完成夙愿,在自己熟悉的冀州颐养天年,岂不妙哉?”

    韩馥一听他的话,当即就拍着大腿称赞起来,并且决定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但是消息传出之后,立刻引起了另外一部分首相的反对。冀州长史耿武,治中李历,别驾闵纯,都跑到韩馥的面前陈说利害,要求他收回成命。

    但是韩馥却像是铁了心肠一般,非得要把冀州让给袁绍不可。他给出的理由则是:“老夫本来就是袁家旧部,如今把冀州让给袁绍,有何不可?”

    李历等人当然不愿意放弃努力,于是便询问了韩馥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韩馥就把荀谌的那番话说了出来,却不料当即就被拆穿道:“公孙瓒固然可畏,但是他们所处的幽州,并不如冀州人口众多,兵力也不如冀州强悍。所以主公根本就不需要惧怕于他,至于袁绍,那就更是不值一提的存在了,如今的他,虽然扛着一个渤海太守的头衔,但其实只不过是远道而来的客军。在我们强大的冀州面前,就像是个挥舞触角的蚂蚁一般,这种货色,根本就没有惧怕它的必要。”

    但韩馥并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固执己见,准备让儿子将自己的印绶送到袁绍那里去。

    这时在外领兵,驻守孟津的赵浮等人听到消息,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韩馥身边,并且劝说道:“我以前曾经带兵路过袁绍的营地,对他们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如今的他们早就已经粮草不济,原来的部众也开始逃散,虽然有张扬的投奔,但是根本不足为虑,毕竟他们也是被击溃之人,投奔到袁绍那里,寻了个安营扎寨的地方而已。老公如果担心他们,大可以让我这个小小从事带兵去阻止他们,就算不明着开战,只要坚持个三五天,他们自然会因为粮食断绝而土崩瓦解。这整个过程之中,将军都可以高枕无忧,完全不需要担心那群小子的影响。”

    韩馥又听到有人贬低袁绍的战力,其实心中便已经有些动摇,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是否正确,但是,他心中的怯懦,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总想找个地方安度晚年的他,还是决定派遣儿子送上自己的印信。

    于是在渤海郡驻扎了一段时间的袁绍,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的,得到了冀州牧的印信。

    他兴高采烈的准备前往韩父那里,彻底的接受冀州的行政权力,但在这个时候,历史的进程却发生了小小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变化,其实早就已经开始积累,比如说,原本在这个时候也会投靠他的于扶罗。我就已经被苏宁消灭在并州地区,而原本应该是在讨伐董卓那场战斗之中的上将潘凤,此时却依旧站在的韩馥身后。

    “连你也想劝说老夫吗?”

    韩馥对潘凤非常信任,如果潘凤也开口劝说的话,韩馥真的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坚持原来的想法。

    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交情也都是相互的,韩馥对潘凤信任有加,潘凤当然也不可能不体谅他的处境与心情。

    所以,面对韩馥的这个询问,他的回答却是这样的。

    “不,我不是来劝说主公的,虽然耿长史他们来找过我,并希望我能够阻止主公。但我只希望主公能够达成愿望,能够顺利的找到一处安居之处。”

    韩馥听到他这么说,立刻变得老怀大慰起来,心道还是自己的这个心腹,比较了解自己的心情和处境。

    但是潘凤的话却还没有说完,只听她继续道:“可是,主公把冀州让给袁绍之后,却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一处安居之所。”

    “我准备搬到十常侍赵忠的故居里去,那里的环境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潘凤摇摇头说道,“栖身之处当然是容易找到的,但能不能安稳的过下去,却要取决于和袁绍部下们的关系。”

    韩馥闻言,立刻惊异的转过头来,他好像发现了一个之前从未考虑过的角度。

    “这话怎么说?”

    潘凤叹了一口气,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自家主公的这个问题,而是讲起了之前的一点旧事。

    “年前我曾经追随主公讨伐董卓,期间,与当时的凉州牧苏宁有过一番交谈。他说,主公你虽然心存仁爱,但却有几分书生之气,对于那些自视清高的人,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看不上,故而肯定在无意之间得罪了某些人。比如说魏郡审配、巨鹿田丰、河内朱汉。但袁绍入主冀州,这群人肯定会得到重用,这是拉拢人心的基本手段,主公不屑为之,但袁绍此人雄心勃勃,一定会那么做。只是那样一来,这三个人在得势之后,难免就会要算计主公。巨鹿田丰是一个真君子,所以不用担心他,魏郡审配是个伪君子,但表面上装的道貌岸然,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所以也不用担心他。只有河内郡的朱汉,曾经被主公无礼对待,而且是个喜欢逢迎投机的小人,如果他心怀芥蒂,决意报复的话,又认为袁绍早晚会除掉主公的话,肯定会对主公加以迫害,如此一来,主公想安居于冀州,恐不可得矣!”

    韩馥闻听此言,立刻吓得大惊失色,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第424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3() 
    ♂? ,,

    潘峰是一名武将,可不是一个善于拿主意的,他来这里只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担忧告诉韩馥,至于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置,那他这个武将当然是习惯听主公的意见。

    可是见他主公这副模样,他就知道这件事指望不上了。于是他只好说道:“不如请张师他们来和主公一起商量。或者直接向苏宁的部下球员吧。”

    韩馥闻听此言,立刻选择了第二个建议,原因无他,小家伙虽然是个性情懦弱的家伙,但也非常要面子,之前已经拒绝了属下们的劝谏,此时便不便再当着他们的面反悔,所以,潘凤的第二个建议,才是他愿意选择的上策。

    好在,苏宁再将自己的主要兵力调往西线战场,对付波斯人之前在东部地区就已经部署了足够强悍的武装力量,要不然还附带寻求支援的时候,恐怕要派人跑到关中甚至天水郡去才能找上苏宁的人。

    韩馥对于苏宁的这些布置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河内郡按照常理来讲,应该属于他的地盘,但康采恩借助当地几个氏族的帮助早就已经在那里扎下了根。深垒加浅攻的策略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不过那里毕竟是四战之地,压根没有人太放在心上,至少目前的各路诸侯,都在忙活自家地盘上的那些事儿,以便为对外扩张做准备。

    但他这位冀州牧在内部本来就比较得人心,除了北边的公孙瓒那个外患之外,也没有什么值得揪心的事情,数来数去,也就只有苏宁的这个部署,最为让他担心了。

    倘若袁绍得到冀州,那么肯定会对原来属于冀州的河内郡发动进攻,到时候,驻扎在洛阳的关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与关羽的利益是相同的。

    想到这里,韩馥立刻敲定了自己的具体行动方案,只听他召唤一声,还有一名下人出现在潘凤的身后,恭敬的等待着他的吩咐。

    韩馥也不再多做犹豫,立刻休书一封,交给那人说道:“即刻前往洛阳城,将此信交予关羽,路上一定要小心,如果被袁家的人盯上,一定要保证不能让这封信落到他们手上。”

    那人恭声应了一声,立刻就带着书信走了。

    而在这个时候,身居在洛阳城中的关羽也得到了第五纵队等各个情报机构送来的密信。

    由于苏宁知道未来的历史究竟会发生什么,所以他可以精确的安排各个情报机构每年的工作重点,一来监控原有的历史,是否因为蝴蝶效应而发生了改变,二来他也很有兴趣知道,那些隐藏在历史记录背后的具体细节。

    关羽也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情报,最近这几天,有关渤海太守袁绍的忽然多了起来,这让他知道,下一个关注的焦点,很有可能就是这位关东诸侯的所谓盟主了。

    不过这位关东盟主的胃口也未免太大了一些,他竟然想要吃掉。给我激动而且。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竟然是北边的幽州,东边的青州和西边的并州。

    幽州和青州还自罢了,那并州可是掌握在集团的手中,他袁某人想要虎口夺食,恐怕还要掂量一下自己的爪牙够不够犀利。

    不过要是能让他连冀州都拿不到的话,估计以后也就造不成更大的威胁了,可是关于进攻冀州的计划,他在之前就曾经想苏宁提出过,可惜的是,苏宁以双线开战,对我方不利为由,坚决的阻止了他的用兵想法,并且一再重申最初的那条原则,就是十年之内不要对关东诸侯动手,因为他需要十年的时间,为大汉王朝的江山拓宽出足够的发展纵深。

    对于关羽来说,错过这么一个统一天下的绝佳机会,当然是个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但他同时也非常理解苏宁的想法,要知道,比起别人的事业来,他一直觉得苏宁的胸怀,能够容纳更宽广的世界,区区东汉的故土,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野心,或者说按照他的说法,根本无法满足我大汉王朝未来发展的纵深,所以,整个文明都需要一个穷兵黩武的家伙,为未来打下足够宽阔的缓冲空间。

    显然,苏宁是把自己当作了那个穷兵犊武的人,而他,的确如同最开始设计的那样,一步一步践行着自己的方案。

    既然有这样伟大的志气,又有如此坚定的信念,那么关于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阻止他去做这件宏伟的事情。

    于是他决心将苏宁划下的规规矩矩,彻底的执行起来,然而,就在他下定这种决心的时候,老天爷却仿佛不满意般的为她送上了一个巨大的馅饼。

    韩馥竟然派了个手下前来,为他奉上了一封希望能够避难的书信。

    他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韩馥的确因为袁绍手下的迫害而逃离了冀州,但他最终的归宿,却是跑到了张邈那里。

    而这一次,他和某人显然看到了更安的地方,如今已经控制了关中地区,并且拥有凉州合并州的苏宁无疑是比袁绍更加强大的势力。

    他的想法当然没有错,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袁绍的巅峰状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