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天子陛下,赏他们几口饭吃!

    为什么要让皇帝陛下请他们吃饭呢?因为皇帝陛下昏庸无能啊,那厮竟然派了一个叫做卢植的北中郎将,并做了一些养寇自重的事情,而真正能打仗的南中郎将苏宁,竟然受到了诬陷!要知道这位将军,可是曾经在西北战场上大破敌军的,一并来到了豫州和冀州,他的战绩也足够彪炳史册,这样一个人物,怎么会是通敌卖国的坏蛋呢?那为什么他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的时候,没有选择通敌卖国呢?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类似的想法,开始跟随着苏宁前往洛阳,他们当中甚至有人组织起来,准备用类似黄巾军的组织手法,来抵抗黄巾军。

    一路之上,就连一些黄巾军见到这幅场景,也不敢轻易向他们动手,因为他们的人数越聚越多,即便是经过的郡县,也没有人胆敢阻挠他们。

    知道洛阳成绩在你面前的时候,这些跟随苏宁的难民,才被守卫这里的军队给阻挡下来,但苏宁却没有停止脚步,他径直的进了洛阳城,真的去向天子负荆请罪了。

第230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20() 
苏宁把一路上跟村民说过无数遍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一位皇帝陛下说了一遍。

    结果皇帝陛下勃然大怒,立即下诏,罢免了北中郎将卢植的职务,并命令左右羽林,立刻派人将他押解进京,听候发落。

    卢植作为海内大儒,不然在朝廷中也有很多同情和支持的,刚刚上任的司空张温便是其中之一,听说皇帝之后,司空张温赶紧进宫求见,询问皇帝陛下为什么要捉拿卢植。皇帝陛下将风铃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张温,然后气氛的总结道:“这个家伙只顾着党争,竟然错过了抓捕张角的绝佳机会。我大汉王朝的百姓们,就因为他的小肚鸡肠,而要遭受更加持久的伤害了,要知道,前些阵子,如果不是苏宁对宦官发起进攻,他卢植早就被左丰所陷害,如今他却反过来,倒打一耙,陷害他的半个恩人苏宁。”

    司空张温听到皇帝的这番话,心中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左丰的确曾经向卢植索贿,但是遭到拒绝之后,好像并没有在洛阳城里闹出什么事儿来,然而根据陛下所说,此人是显然准备闹出什么事,不过刚好遇见苏宁兑换国美发起进攻,所以才最终不得已放弃。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他北中郎将卢植,的确欠了苏宁一个巨大的人情。依照司空张温的想法来看,皇帝陛下是没有必要欺瞒于他的,所以这个人情,八成是已经欠下了,而且他恩将仇报的骂名,恐怕也早就已经背在身上了。

    所以她只能最终哀叹一声,转身离开了皇帝的宫殿,而站在他一旁的苏宁,脸上却一丝委屈的表情,他只是淡淡的询问皇帝说道:“那么微臣,现在可以回到前线了吗?那边的张角还在等着我呢,说不定他还在幻想着与我们和谈,可是我的两个纵队,就要到达战场了,臣可以向陛下保证,不出两个月,臣一定将张角的首级,献于陛下阙下,如果不成,那么出现在皇帝陛下面前的,就是乘着大脑袋。”

    皇帝陛下嗤嗤的冷笑一声,忽然感觉自己与苏宁之间有一种君臣相得的默契,他大手一挥,嘹亮的呵斥道:“我要你这颗头有何卵用,且去为寡人征战,一个张角算得了什么,他还有两个弟弟,以及无数党徒,你的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我这就下旨,命令东中郎将董卓接掌当地的州郡兵,而北军五营,则直接划归由你指挥。并且命令,东中郎将董卓听你节制,依旧是你使持节的加衔,拥有便宜行事之权。”

    苏宁躬身领命而去,将随身携带的荆条,丢在了出宫的路上。

    皇帝命令左右内侍,将那些荆条捡起来,然后在明日早朝的时候传阅百官,虽然没有宣扬苏宁精忠报国的壮举,但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朝廷上下的文武官员,今后任何人不得干预苏宁的行事。

    目前还在朝廷上任职的文武官员,大多是经历过党锢之祸的人精,他们岂能读不出皇帝陛下的暗示!因此,对于苏宁这个人,开始变得敬而远之。

    皇帝对于自己的政治手腕,已经越发的拥有信心,他只是略施小计,又能够让臣子们又惧又怕的明白自己的心意,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所说出的话,在臣子们心中,更加具有威慑力,这比平铺直叙的告诉他们,不要影响苏宁的计划,还要来得更加有威慑力,并且令他们更加印象深刻。

    就在天子刘宏为他的举动而洋洋自得的时候,苏宁已经率领着他那两个纵队到了冀州的前线上,这边厢董卓已经根据皇帝陛下的圣旨,收取了北中郎将卢植的兵权,如果北军五营当中的长水营,因为曾经与苏宁发生过矛盾,而不愿意按照圣旨上的安排,听从苏宁指挥,所以这帮人立即发动了叛乱,好在董卓反应速度极快,当即将他们镇压下去,这帮胡人骑兵的脾性,对于董卓来说并不陌生,他很好的处理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拉拢了一部分人的同时,也将另一部分人送去见了盘古。

    说起来,董卓在并州的时候,也曾经深受牌股价的影响,他甚至险些皈依到了那个周群所一手建立的教派之中,最终之所以没能成行,是因为当地有很多博学鸿儒,都非常抵触周群的那个学派,搞笑的是,包括叶望在内的很多人,都很支持周群等人的教义,尤其是那句且自行善,勿问神佛,更是让他们高呼,这才是谨守本心的君子之道。

    不过盘古教虽然极力推崇这一条,但他们本身却是有一个神灵的,这就是令人搞笑的原因所在了,虽然自家的教义,让当地的很多博学鸿儒都大为赞赏,但也正因为自家有一个神灵,所以才让他们成为对方无法接受的存在。

    说起来,并州这个战乱频仍的地方,有很多人的生存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本事,这就让他们的地域文化之中,更多的充斥着无神论的色彩。他们当中有更多的人,曾经有过深刻的体会,那就是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也不要去膜拜神佛,因为神佛根本就不会帮助他们。

    可是苏宁和周群的盘古教,又不能不有一名神灵,因为大多数地方的人,都容易受到明星的影响,而且,这个宇宙的运行机制,设计的实在是太过巧妙,以至于后世有科学家曾经写下一本书叫做大设计。他认为有个超越宇宙客观存在的意识,亲手敲定了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那个意识,大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帝了。而苏宁在他的宗教之中,说不出来那个叫做耶稣的上帝的,而且,他就连华夏传统文化当中的昊天上帝,也不肯承认,他唯独可以承认的,就是盘古。

    他甚至还曾经有过一段尖锐的话,修改源于恩格斯和伊比鸠鲁。

    神灵都是人类所创造的,而膜拜神灵的人类,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只不过,盘古因为牵扯到开天辟地的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基本参数的设定,而显得更加真实一些,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在设计申请的时候,顺便还把我们周围的宇宙参数设定一遍。所以,盘古是唯一有可能真实存在的神灵。

    而且,盘古将遵从的,也不是盘古这个人物,而是他所定下的规律与他的意志。

    了解他定下的规律,便可以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盘古教的核心价值观念。

    只是不知道广宗城里的张角,如今是不是明白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他董卓甚至想要和张角谈一谈。

第231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21() 
事隔半个月之后,张角又一次接到了来自汉军高层的邀请信,由于他被围困已久,消息闭塞,所以还不知道上次事件之后,苏宁如今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是董卓在信中表达出的意思,似乎比苏宁和谈的诚意还要大!为此,张燕一直认为张角应该再次冒险,去会一会那位东中郎将董卓,然而,他得到了回复却极其让他失望,因为他的老师,大贤良师张角,竟然在这个时候病倒了。

    广宗城的守卫战,如今正是关键的时候,想不到老师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操劳过度而逼病不起!如果这种状况继续持续下去的话,那么对于黄巾军的士气来讲,必然会形成巨大的打击,就连他的黑山军恐怕也不会例外,那么,摆在眼前的和谈机会,恐怕是能够保住性命的最后机会了,所以,他张燕决定亲自赴约,去会一会那位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东中郎将董卓。

    巧合的是,他们两个人约定的地点,正是前些日子苏宁被抓走的地方,这一次他们两人都非常小心,在周围洒出了数量不等的斥候,如果再有类似卢植的人物,跑过来破坏他们的商谈,那么一定会被他们提前发现。

    而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这番布置的确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在他们还没有商谈几句的时候,双方的斥候,就匆忙赶来,向他们报告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那就是在他们的身后,出现了一股5000名左右的轻骑兵。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得知这一消息的,于是又同时疑惑的看向对方,纳闷是不是对方安排了伏兵,但是看到对方疑惑的表情之后,便知道是这股骑兵恐怕不是属于他们当中任何一方的,也就是说,他们再一次遭遇了苏宁和张角遭遇过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来者是谁却不得而知。

    于是双方的之后再一次展开了抵近侦察,他们需要知道那股骑兵打着的是谁的旗号,结果很快被反映到了两名主帅的面前,只不过他们显然有些大惊失色,因为那一股骑兵竟然是苏宁的部下。

    张燕和董卓一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想不明白,苏宁的部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难不成他并不同意这场和谈?可是在此之前,周涛率先主张要讲和的,而且还为此特意邀请了张杰过来谈判,并且还中了北中郎将卢植的**,被迫走了一趟洛阳。

    既然已经为和谈之事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努力,难道他会在这个时候出来阻挠吗?这怎么想都是一件令人觉得蹊跷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说,苏宁都不是一个值得他们怀疑的人,至少他们大可以等到苏宁前来,亲自将这件事情讲个清楚,再做结论。

    果然不久之后,苏宁带领着自己的私人部曲,来到了他们两人会见的地方。

    两人看到苏宁前来,纷纷起身向他行礼。即便是在官场上更具有资历的董卓,在那场比武之后,也在名义上成为了苏宁的部下,不过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公之于天下,只是在并州和凉州范围内传播,朝廷对那件事情也不太注意,毕竟,这是两名武将之间的思想比斗,与朝廷的制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更何况胜出的苏宁,的确在战略和战术上更胜一筹,至少那一场最吸引人的战争,就已经将他的能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朝廷其实还是乐于看到,这样一名年轻的将领,尽早的掌握足够的实力,将来他可以成为朝廷的仪仗,尤其是在面临不可避免的混乱之时。

    至于张燕,他在凉州的时候,可以说与苏宁有半师之谊,他所学习的很多理念,都间接或者直接的来源于苏宁的教导,他对苏宁的很多说法,比如保持的赞同的意见,不同于张牛角对于张角的忠心耿耿,他和张角之间的联系,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