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这群知识分子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事情,几乎贯穿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大多数历史。

    东汉王朝之所以陷入皇权受到威胁,而百姓民不聊生的境地之中,正是由于这帮士大夫的贪婪无度。

    这个阶层,也是最早的垄断组织之一,只不过他们垄断的是知识,还有权力,而不仅仅是经济。

    周群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曾经受到过苏宁的耳提面命,对于这一点,还是认识得比较清晰的。所以当他听到荀攸荀公达的这个问题,他在第一时间就向对方投去了警惕的目光。然后对方很快的就讪讪地笑了起来,似乎已经放弃了追根刨底的意思,换一种角度来讲,他这次的试探是极其盲目和突然的,就连接下来的套路,他都没有准备好,那么说,他很可能没有掌握自己致命的弱点,否则,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问题,就将是连珠炮一样的接连不断。

    拿准了对方的这个属性,周群也就可以从容不迫的慢慢应对他的提问了。

    “探索星空啊,那就是观测,观测你懂不懂?不懂?那我也没法给你说明白,反正很复杂,就是能把星星看得更清楚一些。”

    其实周群想说的是,能把你们这群国家的寄生虫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这话他是不方便说出口的,毕竟这是斗争形势的需要,并不是他一个年轻人在激愤之下就能够戳穿的事实。

    但是他的话,还是让荀攸深深的思索起来。他总感觉对方的这番话有什么深意隐藏在字面的意思之后。然而一时之间,他又琢磨不透隐藏在背后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最后他只好放弃思考,讪讪的笑着,结束了这段对话,默默的等待着下一场考试的到来。

    接下来的考试实在没有什么亮点,除了报考国防专业的,孩子们在外面风一样围着操场不断转圈,然后经历了无数个奇怪的体能测试之后,终于从考官们的眼中,看到了满意的神情。

    不同于参与笔试的那些青年学子,赵县邮政局效命疆场的孩子们,在体能测试结束之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部分分数。赵轩分数虽然不能代表他们在本次考试当中的所有表现,但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能否在入学之后踏上怎样的发展之路。

    由于这一制度实属草创,所以苏宁在招生方面并没有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只要能够在档案中体现出与他相似的思想,哪怕分数实在考得惨不忍睹,他也会予以酌情录取。

    这一工作花费了他不少的时间,首先他要等待笔试的结果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就需要花费考官们不少的时间,去批改试卷并誊录分数。然后就是消耗时间更加长的逐一评定。

    其中更是有些奇葩的人物,需要让他花费额外的时间去认真的思索究竟该怎样处置才好。

    比如说徐福和郭嘉,虽然从幼小的年龄来看,应该建议他们去学习小学内容,和马超成为同学,但他们的国学功底和智慧显然不应该在小学当中蹉跎。所以苏宁不但允许他们参加汉阳大学的招生考试,并且根据他们的分数,予以破格录取。

    而另外一位大才,苏宁就不准备让汉阳大学录取了,这个人,正是荀攸荀公达。从他递交上来的试卷来看,他的回答极其不认真,显然就连应考指南都没有读过。一个准备不充分,就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无疑是对这场考试的极其不尊重,这也是苏宁,不准备录取她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他在试卷当中所流露出的价值观念,与苏宁现在所想要传播的理念,有着巨大的冲突。荀攸虽然不是卫觊周游大汉带回来的人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但他的观念,却是极其守旧的一个,就连他的叔叔看上去也没有她那么保守,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年龄还要比他的叔叔大上七岁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保守的观念,就是苏宁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的每场考试的结局,就这样被敲定了。

    荀攸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几乎已经将考试的那点事情给忘记了,正如同苏宁所猜测的那样,他对那场考试其实并不关心,按照他的才华,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得到重用,这本来是大汉价值体系当中理所应当的事情,更何况是在这个人才匮乏的凉州地区,然而事情的进展却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苏宁不但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反而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就连小小的入学考试,他都没能顺利的通过,而他的叔叔荀彧荀文若,德意志轻轻松松的获得了一张入学通知书,就连那七八岁的小孩子郭嘉郭奉孝,也是如此一般。

    这样他的内心显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他很想找到苏宁理论一番,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的使节从洛阳星夜赶来,带给了整个凉州,一个极具震撼的消息。

    由于在之前针对鲜卑人的战争当中,苏宁及其部下表现得十分出彩,所以他们无一例外的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苏宁本人如愿以偿的成为武威太守,北地郡太守皇甫嵩挤掉盖勋成为汉阳太守,后者则十分不情愿的,前往北地郡上任。关羽德接替苏宁成为拥节长史,赵云则因为战功卓绝,而越级成为汉阳郡都尉。马翼也因为战功成为兰干县尉。就连卫觊也跟着沾光,得到了一个小官的封赏。至于在战争当中表现出色的杨大眼和黑塔等人,更是成为了大汉朝廷重点培养的将才。

    由此一来,苏宁的势力几乎笼罩了整个凉州,他荀攸想要上门去找茬,似乎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第147章 成年小学生与少年大学生—6() 
身处凉州的荀攸,此刻还不知道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对于大汉王朝以及参与战斗的各级将领来说,是一件何等重大的事件,他只认为,基本来犯的北方蛮族,只是一场可歌可泣的胜利而已,然而他没有注意到,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足够当今天子刘宏告慰太庙感谢上苍。

    同时,世家大族逐渐把控地方权力的现状,让刘宏也急切的需要一支新兴力量来平衡他们。于是这次的赏赐非常之丰厚,多名参与这场战争的将领都被越级提拔,就连老迈的雁门郡太守叶望,都被紧急召回朝廷出任选部尚书。战功并不算特别出众的张绣,也得到了一个酒泉郡都尉的官位,钟繇则因为筹措后勤有功,升为张掖太守。曹操也因着有战功在身,而得到了一个金城郡长史的头衔。

    由此,凉州2/3的区域,都已经被苏联的势力所触及。其在核心地带的威望,更是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

    然而这一切,巡游都没有明确的意识到,他只是模棱两可地感觉到后年的声势在与日俱增,本能的觉得现在与他对抗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果断放弃了由于愤怒而带来的冲动。

    没有得到宣泄的苦闷情绪,就这样一直挂在他的脸上,于是很快就被他的叔父荀彧发现了。两人虽然名义上是叔侄关系,但是对象的情谊却如同亲兄弟一般,每当遇到什么痛苦的事情,两人更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所以在这件事上,荀攸也没有打算瞒着荀彧,在对方的询问之下,很快就告诉了他。

    荀彧显然比这位侄子显然更加了解当下的局势,苏宁的威望在凉州已经如日中天。而他所推崇的学问,也因之而倍加受到重视,更何况,追寻他的学问而创立盘古教的周群,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表现突出,不但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封赏,还受到了凉州刺史梁鹄的特别青睐。

    而这个盘古教在民间的声势,更是迅速的扩展开来。凡是知道他们在凉州城头那次惊艳表现的民众,几乎都在不自觉间成了他们的信中。这种在百姓中间的迅速传播,让世家大族出身的荀彧,隐隐约约之间感到了莫名其妙的威胁。

    如果有朝一日它们被用来掀翻世家大族的统治,那么天底下的门阀,恐怕将陷入一场巨大的腥风血雨之中。而苏宁的学问之中,已经多次流露出对世家大族的厌恶。他推出的几个学校,都不主张招收平民子弟入,无形之间,便与世家大族对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世家大族看不上他的教学内容所致,毕竟他所崇尚的工商咨询,在豪门眼里简直就是不屑一顾的学问,交给那些平民百姓,倒是再合适不过的定位。

    然而荀彧还是不放心苏宁的志向,所以他还是决定让荀攸去探查一番,于是他和他的这位先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第二天一大早,赵云如同他在战前那样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学校的门口,汉阳大学附属小学,以种花家的名义在汉阳郡之中已经打出了名堂,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之中,马超和他的同学们,像童年的孩子们展示了种花家教育的成果。虽然他们最终还是依靠赵云才全身而退,然而马超的英勇已经在凉州境内传播开来,就连远在老家的马腾,也对此有所耳闻,不过那时还是拉不下架子来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接回去,所以此时的马超依旧住在马翼家里,和马岱兄弟几个一起生活。

    马岱虽然还没到上学的年纪,但是身体条件也很出众的他,已经开始练习武艺。苏宁似乎已经看到了马家军称霸凉州的场面,只不过在本时空之中,他苏宁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帅。

    不过那支军队,目前还只存在于纸面上,如今他手底下,已经掌握有渭水义从、黑马义从,第一纵队等数支力量。就连北宫伯玉的湟中义从,目前也还有两万骑兵掌握在赵云的手里,苏宁临时还没有归还这批借兵的想法,他的借口自然也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在长城以外的战斗还没有结束,目前现在不是还不还在做着负隅顽抗的尝试,所以包括苏宁在内的高级将领都还不能掉以轻心。

    北宫伯玉对周一点没有表达丝毫不满,自他的角度看来,如果苏宁能够将他的孙子培养到周群的那个高度,那么他手底下的不重,便可以平稳的交接到孙子的手中,至于他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在他看来显然不足于掌握10万余部众。

    赵云对他的这个打算,隐隐约约之中也有所察觉,所以双方几乎是形成了一股默契。虽然他知道手下的这支湟中义从并不忠心于自己,而且他们贼性难改,时刻都有造反的可能。但他还是准备尽可能的尝试掌握这支部队,以便让苏宁接下来的发展计划都以平稳推行。

    就在他一边和孩子们说笑,一边心中盘算着未来计划的时候。一个让他出乎意料的人物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雕饰精美的种花家门前,荀攸竟然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的向门前的雕塑鞠躬。那是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上面的浮雕是世界地形的形状。他在中华家投入使用的那一刻,就已经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当时远道而来的并州刺史董卓,甚至也曾经为之而惊奇过。

    后来这个雕塑就成为了中华家的标志性之一,它代表着无尽无穷的学问,以及广阔无垠的天地,所以,每一个在这里求学的孩子,都要虔诚地向这座雕塑鞠躬致意,这象征着他们在无边无际的学问之海中,只是虔诚的一滴海水。他们决不能反正你面前放肆,在学问面前自大。

    但这在以往,都是孩子们才会做的事情,要知道这里,都是些七八十来岁的小孩,却没有荀攸这个年纪的人。

    那么他来到这里是做什么的呢?难道他真的是来求学的吗?这不禁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