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华路-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卷非是山水画轴,反而是大唐另一种影像记录,李世民和长孙同时一阵,脱口而出道:“照相机?”

    原来这副画轴分明是一张放大的照片,和当初韩跃在关外互市送给小兕子的那张《晋阳公主的微笑》如出一辙。

    那张照片叫做《晋阳公主的微笑》,这张照片却叫做《一家人原型》,但见照片上拍的是一处大河,韩跃站在河边仰首回望,他身边站着豆豆,罗静儿,唐瑶,韩笑。

    豆豆怀里抱着小襁褓,罗静儿听着大肚子,唐瑶和韩笑身穿布衣,四个女人都带着温柔满足的微笑。

    照片下方有一行字,那是似磅礴又似惆怅的诗句,缓缓读来,令人心中生颤: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众人惊叹不已,崔老丈手抚长须,好半天才忽然道:“今读此时,老夫也想杀人了。王珪那些蠢货,逼走了一位圣人!”

    长孙眼泪婆娑,哽咽不能出语。

    李世民缓缓走到门口,负手望着天上明月和繁星,喃喃道:“他,走了!”

    皇帝脚下忽然一个踉跄,强如李世民这等雄才大略的帝王,这一刻也显得心中伤感,他缓缓摇头,眼角隐隐有泪水滑落。

    “跃儿说过,他此生不会回大唐了……”李世民慢慢闭上了眼睛,感觉自己失去了比皇位更加重要的东西。

长辈去世,非我之罪() 
昨天山水就提前跟读者说了,长辈去世,要去守灵,但是我实在没想到,竟然有读者留言咒我,让我家中老人都去轮回。

    这世界上,竟然有人能说出这种话,山水很震惊……

    是你不懂事?

    还是你的父母没教好你?

    人为什么能称为人,是因为人有感情。

    山水生活在农村,农村的情谊是最重的。去世的是我大伯,在我幼小的时候,经常光着屁股蛋跟在他后面玩耍,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大伯和三叔各自给我父亲送了三千块钱,当学费。

    山水今年34岁了,15年前的三千块,在农村是个什么概念,我想很多人应该能懂,那是卖粮食卖猪卖鸡鸭的钱。

    这样一位长辈走了,我去守灵尽孝道,不行吗?

    且不说你是不是订阅了我的书,就算订了难道我就是卖身吗?长辈去世,不能请个假吗?难道踏上写网文这条路,就不准断更一天?哪怕是爹娘老子去世,我也得乖乖坐在电脑前为你写书,只为了你那几毛钱的订阅,况且你还未必订阅了。

    如果你回答必须让我如此,那么,山水做不到。

    一会我还要去守灵,这是农村宗族的规矩,长辈走了,小辈就得送。唯有做到如此,等我将来老了,死了,下一代才会送我。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专门写给那个留言咒我父辈轮回的朋友,你既然不懂,山水给你上一课,我不是什么专家教授,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穷保安,但是,我今天就给你上一课。

    如果因为这篇文,导致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弃书不看,我,无怨无悔。

    以上,用手机仓促写出,情绪激动,诸位莫怪,今日守灵,山水明日准时更新。

第449章 有种东西,叫做债券() 
东北到长安,路途有三千。

    彼时已是深秋,距离韩跃在朝堂发飙杀人已有两个多月,那日他一剑砍了太原王氏族长王珪,随即将天子剑往大堂一插,然后带着家小飘然而去。

    人虽然走了,天下却为之震动。

    从韩跃离开的那一天起,整个中原陷入了诡异的动荡之中。

    逼宫一方的世家在作乱。

    忠君一方的世家在守成。

    世家的乱不是起兵叛乱,而是软刀子割肉一般的乱,是从根子地上开始乱。上一次五百世家辞官逼宫还有回旋余地,然而这一次直接是不死不休之局。

    大唐十二道三百六十府,所有的府衙县衙全都陷入停滞。

    无论关中陇西山东还是岭南,只要是中原天下,到处一片萧条。天下有八成产业掌控在彼方阵营,这一次对方发力猛攻,将所有的产业都停了。

    烧砖的产业停了,百姓们再没有雇主。

    大布匹商不再收购布匹,让许多小农小户的妇女痛苦万分,她们熬夜织造的粗布再也不能换钱,以前虽然卖的廉价,但是至少还有人买,现在想卖都卖不出去。

    此外还有茶商,盐商,米商,菜商等等等等……

    仿佛一夜之间,天下再也不缺这些东西,以前百姓们痛恨世家廉价收购他们的劳动所得,现在却连恨都不敢恨了。

    以前被压价,至少还能卖了换钱。

    现在价不压,人家直接不要了。

    仅仅两个月时间过去,大唐这个刚刚建立不久的帝国竟然有了死亡的迹象。

    百姓们茫然不懂,然而朝堂上有人懂。

    这是世家发动的经济战争,要从根子上掀翻天下,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逼迫百姓揭竿而起。

    因为世家有钱有粮,哪怕一年不做产业也能扛住,但是百姓扛不住,只需要半年时间,举国百姓就会陷入困顿。

    想想看,你家徒四壁,好不容易妻女熬夜织了一匹布,正要盼着用这批布换点炒米油盐,结果忽然不能卖了,你会怎么样?

    想想看,你辛辛苦苦种的菜,养的蚕,晒的盐,打的铁,流血流汗做出来的东西,忽然要扔在那里等着烂掉,你会怎么样?

    大唐百姓是忠厚的,但是再忠厚的百姓也需要吃饭,一旦吃不饱饭,再被有心人稍微挑拨,到时天下必然烽烟而起。

    李世民今年才四十三岁,按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然而皇帝一日比一日憔悴,短短半月竟似苍老了十年。

    “皇家扛不住,李世民扛不住,惹了我们世家,吾等就掀翻天下……”对方阵营放出话来,有人于琅琊郡仰天叫嚣,狂傲道:“皇帝若想挽救大唐,必须杀掉韩跃,如若不杀韩跃让我们消这口气,那么大唐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好狂……

    此话传到长安,李世民一举掀翻了桌子,暴怒道:“朕倒要看看,大唐会不会一直存在。”

    皇帝双目血红,半月来憔悴无比,然而这一次李世民没有退让,他知道退了也没用。

    “传朕旨意,掏空国库,收购天下百姓所产物资,只要大唐还有一分钱,就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李世民一方也有世家,对方要打经济战,皇帝豁上去也要干。

    便在这种天下风云涌动的时候,一辆特制的巨大牛车出现在河北道最北方,一路迤逦而行,缓慢但是坚定的向着东北行进。

    这牛车也不是特别豪华,但是就占了一个大,需要五头犍牛才能拉动,车上有厨房有卧室,分明住着一家六口。

    大唐的道路并不平稳,哪怕是官道也崎岖不平,但是这辆牛车却一点也不颠簸,因为它的轮子全是特制而成,外面装着橡胶轮胎,里面则是充气内胎。

    除此之外,车上还装载着大唐无法制造的减震弹簧,车轮的轴承里涂抹着润滑的黄油。

    这样一辆神奇的牛车缓缓而行,它像个移动的家园,它上面住着一家六口人,它从出发的时候就聚集着天下目光。

    从长安到这辆牛车之间的官道上,每天都有疯狂奔驰的健马,有的健马奔向长安向皇帝汇报,有的健马则是世家派出的探子。

    “臭小子今天走到哪里了?”这是皇帝每天都要问的话。

    “那小子今天走到何处了?”这是世家每天都要问的事。

    皇帝和世家每天都关注着一辆牛车,然而这辆牛车依旧迤逦而行,悠忽又是半个月过去,牛车缓缓出了河北,慢慢踏过山海关。

    再往前走,就是白山黑水。

    再往前走,等于出了中原。

    “哈哈,那小子终于走了,他这是恐慌,他这是害怕!我呸,说什么什么天生奇才?面对我世家还不是望风而逃……”

    世家疯狂叫嚣,皇帝却黯然轻叹,李世民在宫中揽着长孙的肩头,夫妻二人怔怔看着天际,忽然同时喃喃一声,伤感道:“他终于走了!”

    此时距离韩跃出离长安正好三月,深秋已过,初冬来临,忽然一场北风呼啸而来,仿佛一夜之间天地都变得肃杀。

    中原地界越发萧条,皇族在世家的逼迫下慢慢显露败像。

    李世民掏空了国库,依旧不能挽回颓势,虽然皇帝有一百多世家支撑,但是对面却有四百……

    都是传承千年的门阀,相互之间实力差距不大,一家两家或者还看不出来,但是一百家对阵四百家,这种悬殊可就太大了。

    这场经济战争注定要输。

    关中北风吹,白山黑水却迎来一场大雪,就在那大雪飞扬之时,那辆牛车忽然停了。

    韩跃负手站在车上,目光回望长安方向,天上雪花在他头顶漂亮,这个连续三月担当车夫的青年终于缓缓吐出两个字:“动手!”

    渐渐淡淡两个字,却似震动天下轰鸣之音。

    长安城中,李世民茫然不解,喃喃道:“天下已动乱三月,那孩子莫非留有后手不成?”

    中原各地,无数世家心怀警惕,暗自猜想道:“此子行事想来不择手段,莫非他留有后手不成?”

    皇帝和世家不断猜测,偏偏韩跃说完两个字之后再次沉寂,他赶着牛车继续向前,似乎将自己说过的话全都忘了。

    白日慢慢行进,晚上逗逗孩子,偶尔停下车辆带着妻子们踏雪赏景,仿佛这一趟只是游玩。

    世家慢慢放下心思。

    皇帝渐渐失望丛生

    然而三日之后,天下风云突变。

    先是一道消息从牛车上缓缓发出,由跟随牛车的李风华抄写数十份,然后委托皇帝的红翎急使带回长安,再用飞禽传书散布天下。

    “今有东北鞍山铁矿,每年可产矿石万万斤,又建冶炼钢厂一座,每年可出精铁巨万,首批五百万斤已然出炉,欲行销天下,廉价售卖之。天下百姓但有所需,可用家中物资换取,无论粗布,茶叶,草药还是菜米,只要百姓所产一律作价换取,每斤精铁,只售五文……”

    五文,连运费都赚不回来吧?

    从东北到关内至少三千里路,哪怕是运到河北那也得七八百上千里路,先别说钢铁从采矿到冶炼的本钱,光是运费就能亏个底朝天。

    世家一方不屑而笑,纷纷造谣言曰:“韩跃此子,技止于此矣,离开了李世民的支持,他终于开始出昏招。”

    然而第二天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赵郡李氏的李博然突然跳出来发声,传书天下道:“钢铁运输之事,我们赵郡李氏亏本接了。”

    亏本接了?

    竟然亏本接了……

    世家一方悚然而惊,忽然生出一股不妙之感。

    李世民趁机下令,言称天下十二道皆有钢铁销售代理商,赵郡李氏只要把铁运回中原,半个月时间就能散布大唐。

    朝廷对此次百姓物资换钢铁的交易不设税收,不但不设税收,而且鼓励多换,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