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怀刀行-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想起北地还有徒单钧、常遇春、赵继祖的大军恭维庐州,留守的张破虏、施耐庵、穆有才、刘伯温,都是自己最信得过的人,便也不在犹豫,一撩披风,头也不回的登船远航。

    郝仁的都帅的中军宿卫军,自巢湖入长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再入洞庭湖,由洞庭湖沿着沅江逆流而上,直奔蒙元故地顺元宣抚司(大约后世的贵/阳一代)。

    自从入了沅江,便入了蒙元旧地的湖广行省南部,时下乃是百夷之地,崇山峻岭,道路艰险,就是蒙元强盛时期,也未在此处行使有效的管辖。

    各地都是家族势力形成的土司,接受蒙元的册封,名义上归顺蒙元,实际上都是各行其事,郝仁的势力未曾到来前,湖广南部一度权利真空,各土司名义上被元梁王控制。

    先前抵达的征南元帅付友德,早已经将湖广南部的播州宣抚司、顺元宣抚司、南丹宣抚司三地招抚平定完毕。

    宋军的一年免征政策,对各土司很有吸引力,而且早有莫布里组织半商半间的商人,早早潜入各地,进行鼓动宣传,各地纷纷倒向大宋。

    自然也有那么二三处冥顽不化者,被付友德的大军打的臣服。

    郝仁都帅的兵马远远在付友德的后面,一路上连刀都没摸一下,郝仁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接见四处闻风而来的各地土司首领,郝仁参照蒙元旧制,依旧册封他们为土司,负责管理手中的土地百姓,顺带着送给各土司们一些汉地的物品,算是赏赐也算是收买吧。

    各土司也不急着回归自己的辖地,而是一直跟着郝仁,想在南征的过程中,再立下战功,郝仁赶到顺元宣抚司时,跟随的土司首领居然有七十二家之多,各土司随同出征的兵马,也有数万之众。

    一路上最忙的是户部尚书俞通源和吏部尚书廖永安。

    根据郝仁的授意,俞通源除了负责清查各土司的人口外,还要是组织修修路、建建桥,以沟通与内地的沟通,还要办免费的学堂,教当地的百姓识字,还要打造大批的农具,以提高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水平。

    廖永安自然也闲不住,在原有的三处宣抚司的基础上,要重新建立宋的宣抚司,以加强对湖广南部的管理,廖永安自然筹备各处官员的任职问题。

    郝仁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从庐州敢到顺元宣抚司,与征南元帅付友德设置在该处的大本营汇合,西路军邓愈、东路军的俞通海,早已经派出信使,汇报各路情况。

    邓愈军出巴蜀攻击乌蒙,中军先锋杨通知攻曲靖,东路军已经平定东南沿海,进兵南宁路,从南洋返回的沈茂,以肇庆为基地,逆珠江向前线运送军粮。

    “我朝大军已经将元梁王三面合围,元梁王杀了大理总管段功,失去后援,臣征南元帅邓友德,请旨进兵!”郝仁的中军大帐,付友德抱拳道。

    “你是征南元帅,负责节制各军,仗怎么打,你说了算,我不过是跟在元帅后面,平靖一下当地的百姓吧了!”郝仁轻描淡写道。

    郝仁依旧年轻,可是依旧有很多仗要打,他不能每一次都自己亲自挂帅,他把作战的权利下方给付友德,因为他认为付友德已经具备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考虑问题已经相当周到,没有必要郝仁事必躬亲。

    “那臣决定明日帅军南下,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付友德知道,这是郝仁对他极大的信任,自付友德与郝仁相识以来,郝仁几乎是每战必亲临前线,郝仁突然挂刀不上前线,付友德反而不适应,赶紧又追问道。

    “付将军自我起兵时便给随我,战功赫赫,能力超群,你带兵,我放心,有两句无关紧要的话,付将军问起,我就唠叨两句!”郝仁摸着浓密的上须道:“其一,以招抚为主,除了不肯归附的,能少杀人,便少杀人;其二,不可丢掉一寸蒙元的土地,惹后世子孙骂;其三,倘若遇见一个叫马和马三宝的小贵族,千万不要阉/割,一定完完整整的给我带回来,不许加以残害!”

    “臣领旨!”付友德抱拳领命,又疑惑的反问道:“这个马和马三宝年纪几何?是谁家的孩子?相貌特征如何?臣如何去寻找啊?”

    “我也只知道他是色目人,年纪十岁左右吧!”郝仁对著名的大航海家、大外交家郑和,也只了解这些。

    (。)

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夷首领() 
元梁王的老巢在中庆路,付友德与元梁王的最后决战在此处打响,郝仁说‘付友德办事他放心’,其实这是宽慰他的话,决定自己宏图霸业大战,郝仁不关心才怪。斥候每天都从中元路奔腾而来,将付友德三路大军的战况进展送往郝仁处。

    元梁王已经失去后援,在数倍强敌的打击下,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郝仁不过是焦急的等待战役的最后结果罢了,而这结果,也是郝仁早就预料到的。

    付友德何许人也?颍川侯,论将功第一!这是某个平行时空的某人给他的评论,用在郝仁来评价他,也一点不为过,郝仁几乎是与付友德一起成长起来的,只不过一直被郝仁压着罢了。

    顺元宣抚司被改名为大宋黔州府,郝仁算准付友德胜利消息到来的日期,在此处大宴各方来朝贺的土司,也是为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最后的收口总结工作。

    丝、竹、笙、芋吹奏出欢快祥和的氛围,地方特色的‘跳菜’、‘打歌’、‘山歌’纷纷登场,郝仁在张定边、张必先、万胜、徐达登人的陪同下,大宴百夷首领。

    “一年免征,闻所未闻,陛下有此仁德,乃黔地万民之福气啊!”水西土司高唱赞歌道。

    “黔地民生凋敝,根源在于道路艰险,陛下仁义之师,铺桥修路,对黔之恩惠,光照千古!”黔南土司道。

    “汉地农耕方法深入黔地,对黔地农业发展,大有增益,各地的学堂,当为本地培养大批人才,黔地发展,全赖陛下浩荡皇恩!”黔右土司道。

    “我等受蒙元野蛮压榨进百年,都听闻其在遥远的大都坐殿,今日得见真龙,某家死而无憾!”黔北土司高唱赞歌道。

    郝仁挂着十足的笑意,似乎是在享受这种万民拥戴,而眼睛里却仔细的打量每个土司的眼睛,想从土司们的眼神中,看出哪个是虚情,哪一个是假意。

    郝仁道:“昔年蒙元为了统治黔地,挑起各土司间的矛盾以便于统治,今日众爱卿既然已经归顺大宋,此等暴政将不复存在。昔日个家族间的矛盾,朕已经一一为尔等解开,日后各家族之间倘若再有矛盾,切不可轻易兴兵复仇,可将自身委屈诉诸公堂,我在黔州设置的太守,将会为各家主持正义。”

    “我等遵从陛下号令,但有争执,全凭太守衙门裁决,我等毫无怨言!”百夷首领握胸齐道。

    “众爱卿也没必要豢养那许多军队,空耗自己府库中的钱粮,让百姓们增加沉重的负担,当适宜的裁撤军队,以减轻治下百姓负担!”郝仁又道。

    黔东土司握胸道:“陛下为我决断了与黔南土司只见的百年世仇,某家豢养那许多军队也是无用,臣愿意奉旨裁军!”

    众土司中,以黔东土司势力最大,黔东土司如是说,其他土司,纷纷附和。

    郝仁只是提出意见,至于最终各土司裁军的结果,也只能交给黔州太守后期监督执行。

    对于黔地土司来说,辖地的百姓全是兵,有作战需要时候,招之即来,没有战事,自然也就解散了。

    “朕虽然在各处设置了学堂,不过都是开蒙的小学堂,算不得大学问,如今真正的大学问,在大宋的最高学堂太学,众爱卿的家族若想长盛不衰,还当是有学识的世子承袭土司之位方为上策。”郝仁又建设性的提出道:

    “庐州的太学堂需要经过小学、中学的两级考试,朕念众爱卿一片忠心,特网开一面,准许各家选派一名世子,无须经过层层考试,直接可到太学求学!”

    “敢问陛下,太学在什么地方!”黔东土司问道。

    “现如今在庐州,要不了多久,就会迁移到建康!”郝仁道。

    “这”百夷土司们陷入一片沉默。

    百夷土司嫌弃道路远是一方面,关键是,这是明明白白的索要人质,百夷土司都是人中龙凤,这么浅显的伎俩,还是看的透彻。

    百夷土司中大多数人是心如明镜。黔地地处偏远,大宋设置的太守府衙和蒙元的宣抚司没有太大的差别,先在郝仁出讨得了封赏,等大军北归之后,各土司将重新回归道天高皇帝远的时代,只要按期缴纳赋税,便又可以放开自由搏击,想打谁便打谁,大宋也不会劳师动众来征讨他们,必然是最终的胜利者,能够得到更大的封赏。

    倘若有人质在郝仁手中,各土司的手脚,将会被牢牢的束缚住,土司们不想束手就范,倘若有朝一日,元梁王再打回来呢?

    “朕是一番苦心,难道众爱卿不愿意吗?”郝仁虎着脸质问道。

    “嗯这”黔东土司久有兼并黔南土司的志向,不肯轻易被束缚手脚,摸着眼泪打出感情牌道:“不是老臣不愿意,老臣就这么一个儿子,关山路远,倘若有个闪失,我我”

    “你是怕我怠慢了你的世子吗?庐州乃京畿之地,吃穿用度,好歹要比这山区好上许多,难道爱卿不愿意让世子到京城长些本事吗?”郝仁道。

    百夷土司嚅嚅啮啮,谁也不肯将自己的世子,送到太学学习。

    “报——”斥候快马奔来,远远的便喊道:“征南元帅付友德将军,在中元路全歼蒙元大军,元梁王自戕而死,特别差属下前来报捷!”

    郝仁早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表情非常平静,抬手挥退斥候,身边却传来几声深深的叹息声,郝仁循声望去,却见江州伯张定边,如同火烧了屁/股一般,一脸的失望。

    “江宁伯为何叹息啊?难道付友德将军在前方打了胜仗,你不高兴吗?”郝仁反问道。

    张定边等几位随军的伯爵,被郝仁当着花瓶摆出来,几位将军早就按捺不住,都想在南征中建立功勋,郝仁却偏偏不让他们上战场,真真是急死这几位急于用战功来证明自己的能人。

    “付大人破敌可喜可贺,臣只是慨叹,此次南征,恐怕已经没有臣立功的机会了!”张定边虎目重髯,直言道。

    “北地尚未平靖,还有很多打仗要打,江州伯自然有很多立功的机会!”郝仁安慰张定边一句,回头又问道:“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自从蒙元之地被郝仁南北切断,百夷便奉元梁王为主,昔日令百夷首领畏惧的元梁王都已经死在宋军之手,哪一个还敢不服?宋军荡平他们的山寨,还不是如同捏死一条蚂蚁一般的容易。

    “臣愿意送世子去太学求学!”百夷首领们,稀里哗啦的跪了一地。想有异志者,必然也得先蒙混过这一关,等哄走了郝仁再说。

    “众卿家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朕只是和你们商议,朕要尊重你们的意见!”郝仁又摆出假仁假义的脸孔,想把自己点缀得高大上。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安南不服() 
东宋南征的三十万大军,既平定彩云之南,分兵平定四方,郝仁之黔州移驾大理,派使臣南下招抚中南半岛诸番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