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怀刀行-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手边第一位,安庆太守施耐庵,江南总制廖永安、寿州太守余阙、歙州太守刘伯温、庐州太守罗本、元帅府长史穆有才,马铁等一应参军,列作其后。

    右手边第一位,扬州太守付友德,前军统帅徒单钧,后军统帅杨通知、火器营总管焦禄、步兵总管俞通渊、安庆军总管李宗可、车兵万户徒单斛、骑兵万户俞通河、骑兵总管胡大海等,列坐其后。

    郝仁与江北的各镇守大员已经接触过,对江北的情况已经全面了解,廖永安作为江南总治,也是江南过来的镇守大元,廖永安第一个发言,将江南的情况,向郝仁进行详细的汇报,其次是刘伯温汇报歙州情况。

    廖永安、刘伯温所说的大体情况,郝仁都已经听江北的付友德讲述过,廖永安、刘伯温说的与付友德说的大体一致,只是具体的详细了些。

    “自本帅东击扶桑半年有余,庆丰军全赖诸位大人勠力同心,庆丰军的地盘得以稳固和扩大,如今朱重八攻破宿州,如今督兵围攻我蒙城,今日召集各位大人远道而来,劳烦诸位大人随我北上救援蒙城,彻底击败朱重八这头虎狼,诸位大人有什么意见?”郝仁朗声道。

    施耐庵、廖永安等人久镇地方,不知道郝仁为何要召集他们一同出征,他们可都是文人,打一个朱重八,他们文人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众位文人目目相觑,不知随军目的何在。

    众人却一同起身,异口同声抱拳道:“愿随主公一道破敌。”

    “庐州已经动员四万辅兵,随时可跟随主公一同出征!”庐州太守罗本起身道。

    “运兵车已经集结完毕,可以随时出发!”车兵总管徒单斛汇报道。

    “寿州经过三年的屯垦,潦草充足,大军的潦草可直接从寿州的府库调拨,保证供应充足!”寿州太守余阙道。

    徒单钧、李宗可等驻扎江南的将领起身告罪,主将先到,兵马尚且两日才能集结完毕。

    “蒙城有吴六玖坚守,蒙城一时半刻,敌人难以攻破,这一点,我有信心,怕就怕敌人分路进兵!”郝仁分析道:“三日后,本帅亲自都帅大军,从庐州出发,击败朱重八大军!”

    “今天我的夫人们也都在,我还有一事与大家商议!”郝仁客气道。

    “主公有事尽管吩咐,何必如此客气!”施耐庵抱拳道。

    郝仁直接切入正题道:“自庆丰军大元帅开府以来,本帅时常征战在外,我虽分别设置江南之手和江北之手替我管辖,其中难免有掣肘的地方,我想跟各位大人商议,由政绩和功勋卓著的将领中,挑选几位大员,组织内阁,替我管理事物,不知诸位大人们有什么意见?”

    郝仁曾经在江南和江北,采取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江南之地,采取廖永安一言堂方式,由廖永安一人总督江南一切军政。

    江北之地,采用施耐庵、余阙、付友德、罗本四人互相制约的机制,由四人进行协调管理。

    两相政绩以比较,还是北方治理的颇的章法,只不过四人分散各地,政令执行起来,太过费力,所以郝仁想采取江北的模式,分调几个政绩突出的大员,组织内阁,商议管理庆丰军所有的军政,如此一来,就算郝仁在与不在,庆丰军的军政都能够对下面形成有效管理。

    而且郝仁几个镇守大员,都是做过庆丰军的参军,如今分镇四方,有足够充足的基层经验,一旦抽调回来组织内阁,各个都能了解下面的情况,政令能够更贴近现实,至少不会出现拍脑门的政令。

    徒单钧起身道:“主公,征战历来乃武将之事,主公只需坐镇庐州,遣我们这些武将四处征战就是了,无须劳动主公长途远征。”

    “我们的敌人多而且请打,有些时候,本帅是必须亲自去砍掉敌人的脑壳,何况我正值壮年,我出现在军阵前,会大大提振我方士气,挫败敌人的锐气!”郝仁反驳道。

    “主公已有三位公子,主公何不在公子中选出有贤德者立为世子,世子虽然年幼,只需派几位干练的大臣辅佐,就算主公长期征战在外,有世子坐镇后方,可保后方稳固,早立世子,乃是庆丰军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施耐庵进言道。

    郝仁本意是想,让几个镇守地方的大员,组织一个中央机构,对庆丰军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中央集权,不能再对下边进行粗放型管理,时间久了,容易形成新的割据势力,搞不好容易造成内部分裂。

    结果被施耐庵曲解为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一点,是郝仁始料不及的。

    庆丰军最终走向什么体制,郝仁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但是,他本心不想这样!

    不过,按照施耐庵等儒士的思想,父子相传,乃是正统,倘若提出一些后世的思想,恐怕这些儒士也未必接受得下。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搁置争议() 
“诸位大人,本帅所说的是成立内阁,并非是商议立世子问题,诸位大人不要误会!”郝仁抬手让众人安静,再次解释道:“本帅的子嗣尚且年幼,也未曾树立功勋,此时谈及立世子之事,为时间过早,本帅信任诸位大人,有内阁替本帅管理政务,本帅相信诸位能够在我外出之时,将庆丰军军政治理好,此次本帅远征扶桑,江北的诸位太守大人,做的就是很好嘛,本帅建议,日后就要采取这样的模式,组织内阁,正是基与此事!”

    “主公!”施耐庵离席,普通一声跪倒在地上道:“主公虽然正值壮年,立世子乃是庆丰军长治久安的根本,有世子坐镇,方能让百姓安定,就算是世子年幼,其精神作用,要远远大于实际统帅作用,我等愿意在主公外出征战之时,辅佐世子管理军政,政令出而有名也!”

    “呵—!父传子,家天下吗?”郝仁不削的反驳道。

    郝仁在庆丰军经商所得,百分之二十的收归自己所有,郝仁已经为自己选好了多种后路,他想自己功臣而身退,将一统的华夏,交给有贤德的人去治理。

    这个人可以是自己的儿子,不过,必须得等到自己的儿子成年后,在各方面具有足够承担大任表现,郝仁才能方向的将手中的权利交接出去。

    此时将自己的江山,托付给一个孩子,倘若将来孩子不成才呢?岂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要白白的葬送,华夏要再次陷入内忧外患吗?搞不好,自己的家族,甚至会因此灭亡。

    一个孩子,怎么具有足够坚强的肩膀,去承担这一切,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太过于残忍了,弄不会,会混成汉献帝、龙凤帝等等,与其那样,还不如做一个普通的民家百姓自在快乐。

    刘伯温摇着羽扇,仙风道骨,慢声细语道:“我等具是主公的家臣,今日庆丰军的事业,乃是主公之家业,自然父子相承,此乃天道也!”

    施耐庵跟随谁郝仁最早的文人,出发点完全是以他的眼光看问题,考虑让庆丰军长治久安,他再次进言道:“华夏自古有立嫡与立长之说,杨夫人所生的庐生,既是嫡子,又是长子,立为世子毫无争议,请主公立庐生为世子!”

    俞通渊是文人兼任步兵总管,起身反驳道:“按照我们草原人的习惯,家族外出作战与打猎之时,幼子是留在家中看守炉灶的,主公的家业应该由最小的幼子来继承,至于立与不立世子,幼子杭生,都有无可挑剔的继承权利!”

    寿州太守余阙一个长揖道:“俞总管所言不差,不过,所谓的守灶之人,指的是嫡出幼子,目前主公只有嫡子一人也!”

    施耐庵此时尚且跪在地上,郝仁在几位大人说话的时候,也没有时间插话,只是摆手,示意施耐庵站起来。

    如今各位大人纷纷插言,郝仁也感觉立世子的问题,确实引起了诸位大人们的共鸣,由不得郝仁不认真考虑了。

    “余大人所言差异,我的四位夫人都坐在这了,我迎娶他们的时候就有言在先,四位夫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生的孩子,都算是我的嫡子!”郝仁阻拦余阙道:“我的子嗣太年幼了,尚且无法看出贤良,待他们成年之后,再商议此事吧!”

    庐州太守罗本道:“虽然我跟随主公的日子长,与杨夫人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世子乃承继庆丰军之大位,血统必须纯正,二公子濠生,乃义军郭大帅的义女所生,地位高贵,下官认为,当立濠生为世子!”

    郝仁已经连续几次打断诸位手下的话语,不想继续谈论立世子的问题,不过诸位大人确实热衷于此,郝仁几次打断,都是无果。

    坐上的庆丰军后军统帅杨通知,跨着腰刀,呼啦一下从座位上站起,大有拔刀斩杀罗本的架势,怒目而视道:“罗太守此话怎么讲?杨夫人之子血统不纯?难道庐生不是大帅的子嗣吗?你要给我说的明白!”

    无怪乎杨通知发怒,杨通知乃是杨家忠心耿耿的家奴,作为杨芷玉的陪嫁而来,正是为杨芷玉打腰提气的,此时罗本以庐生并非完全汉人血统,剥夺庐生的继承权利,由不得杨通知不发怒。

    罗本也据理力争道:“大帅面前,众人都有平等谏言的权利,主公尚且没有斥责,难道杨总管想用刀子,阻止下官向大帅进言吗?”

    郝仁此时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既然各位大人都积极议论立世子的事情,想必诸位早已经深思熟虑的考虑过了世子册立问题,心中早已经各有倾向。

    立不立世子的问题,已经不是郝仁所能够掌握的了,郝仁不能只身一人,跟所有的部将作对,世子是立也得立,不立也得立了。

    而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倘若事情有一点的偏颇,很容易导致内部的分歧。

    郝仁此时只是默不作声,很平静的看着杨通知,心中却颇觉得不快。杨通知太过于无礼了。

    俞通渊的座位与杨通知临近,赶紧拉杨通知的衣袖,低声安慰道:“诸位大人只是在商议问题,莫要在主公面前无礼,还不赶紧向主公赔罪?”

    “末将鲁莽,冲撞了主公,请主公责罚!”杨通知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礼,赶紧向郝仁抱拳赔罪,又自我开脱道:“只因主公向来主张众生平等,如今听闻世子血缘问题,才一时气恼,请主公见谅!”

    “罢了!罢了!”郝仁挥手道:“杨将军是武人,不过言辞激烈些,本帅不会怪罪与你,不过,你需要向罗本太守赔礼!”

    杨通知只是默不作声,愤愤不平的望着罗本,迟迟不肯道歉。

    杨芷玉毕竟是他的主人,她见气氛尴尬,赶紧打圆场道:“杨将军,还不向罗本太守大人赔礼?”

    杨通知才颇不情愿的向罗本拱手道:“末将一时意气,冲撞了大人,还请罗大人见谅!”

    罗本知道自己打也打不过杨通知,见对方已经给了台阶,也不与其争执,拱手回礼,口称:“无妨!无妨!”此事才算翻了过去。

    郝仁也在地摊上的盗版野史上,看了一些争权夺嫡的故事,世子,乃是高危险的行业,他不想此事立世子,把自己的子嗣推上危险的境地,然而,今日不立世子是不行了。

    几个将领提出来三个不同的意见,各有依据,郝仁三个不同出身的儿子,都在某种理论框架下,都具有被立为世子的权利,事情就显得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