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双-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蛮人的斗争虽然为人痛骂谴责,但进入文明的人类,本质与实质,大抵差不多。区别在于手段,是温和还是粗暴。

    贾琮这匹蛰伏的狼,消灭了新的猎物,又冒出来了更强大的猛虎,等他搏斗。

    ……

    “琮叔、芸弟,实不相瞒,这东府的宅子,实则是空了。我这族长,还不如不当的好。芸弟前儿差遣的那桩庄子事务,朝廷一收为国库,也没了,他正愁无事可做了。”贾蔷长叹一声,倒有一种英俊的忧郁,贾芸虽是愁眉苦脸,却很稳静,没牢骚满腹的样子。

    贾琮能在他们之中,取得主心骨位置,主要归功于贾琮的功名,他们博的是贾琮的前途,这显而易见。

    贾蔷一开始不是兼祧,因为那时贾蓉活着,兼祧是一房担两房。但也有类似的意思了,一个宗族需要族长,即使贾蔷是名义上的,祭祖、族谱、宗籍等事也需要这样一个人。

    但他少了大权,贾府主要的钱财来源,是庄子,原著黑山村的乌进孝便是东府的庄头,贾珍失去了爵位,庄子没收也就名正言顺,然而目前东府也不是一无所有,祖茔是不会没收的,承祧的贾蔷、居住西府的惜春、一部分未逃亡的下人,至少也有衣食保障。

    西府的大权是在王夫人手中,她的陪房周瑞,管着春秋两季的地租子,此外鸳鸯父母金彩夫妇在金陵老家也有这些经济来源。像黑山村这样的庄屯,西府也有八九个,供他们挥霍无度,这种祖宗留下的大树不会长久,是不难想象的。

    诚然,真正使四大家族大厦将倾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小矛盾,主因是掌权的男人。有明以来,当官的大多数都是地主,跻身士大夫,上述的经济来源唾手可得,同样,丢掉官位爵禄,这些东西也将荡然无存。所以,庄屯算不上贵族在朝廷社会的立足根本,他们的立足根本是名声、威望、皇家的宠信度。

    “是啊,如今东府名存实亡,希望能对西府当头棒喝,皇上留了情面,这座公府依在。蔷哥儿你坐镇未尝不好,西府那边也放心,于你也有个衣食着落。珍大哥、蓉哥儿不许入城停灵,东府太爷尚在,这么说蔷哥儿兼祧也合理了,要维持礼数,东府玄真观的太爷,你得常去瞧瞧。”

    贾琮琢磨道:“至于芸哥儿嘛,东府这边派不出事来了,但你好歹攒了点家用,我有个主意,西府我说不上话,你挤不进去,不如暂时倒卖花种,我那个山海书社也需要,应该不会亏本。”

    参股山海书社,荣国府不知,明面上都是罗高才、郑夜寥在做。下年贾元春不出意外要封贤德妃了,贾芸也可进来监工大观园。

    贾芸心里感激,却不说出来,谈了一会,贾芸道:“琮叔快要科考,再参加秋闱了吧?都八月了。”

    贾琮点头,贾蔷笑道:“祝琮叔旗开得胜,我们做侄儿的,也好沾光。”

    贾琮心下苦笑:“你们局外人不知当事人的苦,今年癸酉科乡试,就当磨练,整个直隶上万的考生,哪有那么容易考中,而且……我还得先去宛平过科考……”

第110 带回三个尤物() 
精致小巧的东路贾赦花厅,修于东路靠西一面,厅外秋菊盛开。

    王熙凤穿家居服陪席,头戴紫貂昭君套,白白的、毛绒绒的,覆盖到亮晶晶的耳坠上面,上身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银鼠披风,下摆大红洋绉银鼠皮裙,不失美艳高贵,但脸色病恹恹的,似是病未见好。

    贾琏面目英俊成熟,兀自出神地手拿葡萄,慢悠悠地嚼着。

    贾琏派小厮买了鲍二家的回来,不与王熙凤同床好些时日了,时常找借口,偷偷另觅房间,与鲍二家的夜夜承欢。那种欢乐,与王熙凤不同,别有滋味,王熙凤虽是人前大大方方,夜里行事却是忸怩,不爱玩花样,加之夫妇俩吵闹争端一开,闺闱之乐便少了,琏二爷自是不满现状。

    贾琮头戴幞巾,身穿装了绵的长衫,时下丝绸装绵谓之衫,不装绵谓之袍,足蹬缎靴,与哥哥嫂嫂交流都和和气气,外人见了,都会认为,这家人好亲密、好温暖。

    “琮儿那些钱使光了么?也该省检些,东府落难,我们也不好受啊。”邢夫人聒噪道:“平时世交、王公来往,过生日、过节、庆贺,礼物应酬都是要钱的。”

    “还有剩余,今年不用母亲破费了。”贾琮揽揽宽袖。

    邢夫人面色才好看些:“这才好,老爷,我看琮儿去科考、秋闱都不用再破费了……嗯,我听说琮儿常去西小市与同年聚会?莫非你在外开了店铺?”

    “不过是同年品文,讨论时文,以资上进,大家共同出钱,儿子哪有钱开店铺?”

    邢夫人笑笑不语,端坐道:“秋桐、小红,都是我们赏给你的,不可怠慢,老爷瞧瞧是不是该让琮儿收个通房丫头?免得他在外收不住心。”

    小红是邢夫人答应的,成了她的人,她要以此拴住贾琮。

    贾琏偏头暗笑,王熙凤对视丈夫,美眸翻个白眼,小声嘀咕:“说句实话,你不是这么过来的?老太太还说,当年二老爷也是这样。”

    贾母训斥贾琏欺负王熙凤之时,说“馋嘴猫”,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见贾赦、贾政小时候没少玩丫头,不过贾政克制一些,才有赵姨娘、周姨娘俩小妾,贾赦则是小老婆一大堆。

    贾琏说不过妻子,贾赦瞪视贾琮,老脸微微动了动:“琮儿还是沉稳的,他的下人咱们都问过了,晴雯也还未开脸,总要选个妥当的,等过了十二三再说也不迟……今年科考、秋闱,你自己有把握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邢夫人止住不语,唯有顺从贾赦,贾赦不管的,她才伸手总揽,王熙凤心里冷笑:“今年他不但过不了,而且……哼,你们当姑奶奶的气是白受的么!”

    “科考,儿子倒是有信心。秋闱乡试,就当磨练,想等下一科或者几科。”贾琮答道。

    贾赦郁郁寡欢起来,明知贾琮乡会殿连过是不现实的,但儿子先前给了他希望、振奋、神佛保佑的印象,他自然而然想象贾琮会更加勇猛。此等落差,贾赦有些失望。

    王熙凤稍有得意、宽心,就连贾琏也不自觉地放下心来。

    ……

    葡萄结果之前,需要修剪枝蔓,一般选在夏季,此时院里葡萄已经吐绿,常过来的迎春不时要观赏观赏,温软柔和的二小姐喜欢拿针穿花玩,尤其是茉莉花。

    贾迎春受不了处暑秋分的日头,丰泽的肌肤老爱见汗,和宝姐姐一般,她只得不断拿扇子扇风,偎在西厢房外屋檐下,看着琮弟举石锁、练箭。

    弓箭张力分为几石几石的弓,那种弓贾琮是拉不开的,只能于墙角一端练习张力小的。举石锁也是量力而行,四五十斤内锻炼,贾琮对武艺、内功不抱幻想,只是让身体有精力、健康一些,若要保护自身周全,将来配备火枪是首选,不过这个愿望还遥远。

    “琮爷……”孙福跑过来墙角边,低声汇报:“教坊司今儿有消息了,明发告示,皇恩浩荡,先选一批乐籍除籍从良,珍大奶奶也在此列……不过她可没去处,回娘家是难过下去的……”

    贾琮放下石锁,风吹湿透衣衫而凉飕飕的,指示道:“知道了,你去尤家说予二姐、三姐一声,我去接她,别传出去。”

    孙福走了,龙傲天在院子大门外眨巴眨巴眼,他才回来不久。

    “又要出府游学了?”贾迎春递给她手帕,“大半时间在路上,去南城不远么,你索性在那儿长居得了。”

    “我先去洗澡了,回来再和二姐姐说。”

    ……

    这回是欠了豫亲王人情了,赦免一部分乐籍,除籍从良,这种命令唯有求皇上开口,才能办到。

    而实际上,全部赦免教坊司乐籍,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教坊司的女人,人生轨迹大多固定了,她们专门是为了迎合男人培养的,手无缚鸡之力,不像寻常妇女会纺织、种桑、养蚕,大多也没资产、靠山,就只能暗地里再卖身或者卖艺了。

    马车在街道上从东城行到西城,尤氏与他并排而坐,贾琮询问道:“你在东府处理过家务、账目,你家应该没有多少余财,不如先到书店帮忙记录,也算有个容身之所,将来我再想想办法,行不?”

    “二妹、三妹她们呢?”尤氏咬咬嘴唇,复杂一言难表,是这个人害了自己……虽然长远来说不算害,却又救了自己,但眼下无依无靠真是恐惧不安,茫然道:“多谢。”

    ……

    贾琮先到书店后院作坊观看雕刻、印字,科考时日无多了。

    三进西面一间小屋,全是木板、横梁、木柱搭起来,炕头、里外间俱全,与宁府院子不可同日而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氏走了一圈,二尤才进店来,三姐妹抱成一团大哭。

    尤二姐喜极而泣道:“原来那个贾琮心地还不坏,到底帮了大姐。”

    尤氏端坐炕上,心道:“我如今投靠他,贾琮斗死珍大爷、蓉儿,算是夺人之妻,怎么不坏……不过当初他全为了秦氏的事,东府也是该完了,珍大爷不放过儿媳妇,我也咽不下这口气,要怪就怪我遇人不淑,嫁错了人,琮弟确实仁至义尽了。”

    心里想着,尤氏没说出来,终究与二尤不甚亲密,由于她和她们没有血缘关系,当初周济,多半是面子原因。尤三姐也暗怪自己错怪了贾琮,桃花眼一转:“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那个贾琮,倒像是有前途的人,姐姐不如暗地委身于他,也好过……”

    “三妹莫要说这种话!”尤氏又气又愤又脸红:“倒是二妹看看,要不要嫁那个指腹为婚的张华?娘亲还健在,趁家里还有点余财,你们好好想想。”

    尤二姐欲言又止,张华家道中落是一,之后张华游手好闲赌博喝酒是二,嫁过去毫无前途,也不长久啊,三尤物的依靠,在哪里?

第111章 宏伟蓝图() 
西小市山海书社店铺集书店、作坊、马厩、士大夫游乐场所于一体,分为三进,三开间,规格大小、装饰,没有一样违反朝廷礼制规定,显得低调、神秘。

    店铺户籍的挂名人,是罗高才、郑夜寥,深宅大院的邢夫人有所耳闻,却也不知贾琮是主心骨。大顺勋贵几乎没有亲自出面经商的,挂的都是奴才、远亲的名义,他们在背后遥控。

    就是这家不大不小的书店,在西小市打出了名声,因为他们最先刊刻大顺第一神童贾琮的作品、时文集。

    出名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批阅时文,注定是热销的,贾琮为宛平小三元获得者,必然要引起人学习、观摩。当然批阅时文也要精准、有特点、一针见血,起到指导作用,不然可不好卖,反而落了自己的名声,哪一行都不容易的。

    批阅时文这事,贾琮从六月院试完毕便着手做了,隔三差五地挑选或优秀、或落榜的考生时文,指出原因,汇聚成集、刊刻出榜,名曰《贾子礼评八股文》。

    摇晃着啜一口茶,点评完几十篇,贾琮做做眼保健操,推窗眺望西小市,山海书社位于十字路口的西北方,距离宣武门还不是很近,但向北可见城洞、守门官兵、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西小市这边也有四牌楼,便在南面,与东四牌楼对立,四柱三间斗拱、戗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