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便跟着守门奴才进去。歌风楼内,环境十分优雅,各种布置看似普通,实则无比精致,价值不菲,堪称是低调的奢华。

    武松心中暗道这不奇怪。毕竟,李师师乃是大宋第一名妓,更何况,她还是宋徽宗赵佶的相好!

    武松没有太多心思去观赏这些布置,心中更多想的是李师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虽然,他猜测那天第二顶轿子中的人,应该就是李师师,但他还没有见过李师师的真容。前世的记忆告诉他,李师师必定是无比美丽的,否则也不可能胜出三宫六院,得到宋徽宗赵佶的恩宠。

    说实在的,他对李师师的美貌,还真有点好奇,有点期待。

    这当然不是因为他垂涎美色。可以说,无论是潘金莲、林冲娘子还是方金芝,其实都算得上是倾城秦国的大美女,而且各有千秋。现在他和潘金莲两情相悦,当然也不会对其他的美女动歪心思。

    但他毕竟是个男子。对李师师这样的名女人的美貌感到好奇,也正常不过。

    李师师的住处,位于歌风楼深处一个特别优雅的地方。还在外边,便听得里面出来一阵管弦之声,有人在伴着管弦唱歌,却显然不是李师师,而是个男声。

    原来,李师师的房中,此时还有其他男人。

    武松心中顿时有点意外,心想该不会是宋徽宗赵佶吧?

    转念一想应该不会是。毕竟,赵佶恩宠李师师只是传说,作为一个皇帝,流连妓女青楼,当然是上不得台面的。宋徽宗虽然昏庸,也不至于会在这种地方来接见一个将军。

    如果不是宋徽宗,那会是谁呢?也是,李师师毕竟是个青楼女子,房中出现其他的男子,也不奇怪。武松不及多想,待那个带路的奴才通禀了一声,便踏步进屋。

    一进屋子,武松不觉眼前骤然一亮。

    眼前的这个女子,实在是太。。。。。。怎么说呢,一时间,武松觉得漂亮、美丽、娇媚、艳丽等等这些平时用来形容女子的词,都不太贴切。

    眼前的女子,秀眉又黑又长,如果长在别的女子脸上可能显得突兀,但在她那双明亮的双眸映衬下,却反而使得她的脸上平添一种独特的神采,让人过目难忘。

    她的腰肢纤细而丰韵,身段挺拔而袅娜,比起潘金莲、林冲娘子和方金芝来,又别有一种韵味,让人一看就产生想拥抱的冲动。

    实际上,历史上与李师师有过恋情的词人秦观是这么描绘李师师的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另一个与李师师交情深厚的词人周邦彦则是这么写李师师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可见,李师师美貌的突出特色,一是眉毛好看,二是身子很苗条。

    。

第二百七十九章 美成先生() 
整体来说,平心而论,李师师的美丽比起潘金莲来,还有不如。潘金莲的那种纯洁澄澈之神韵,是其他女子都很难有的。

    但是,李师师也有她自己的特色。武松记忆里突然一闪,想起了前世似乎有个女明星,叫许晴。

    对,就是许晴。想起这个名字,武松才意识到另一个事实:其实,李师师看上去已经不是很年轻了。

    虽然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她的美貌气质完全可以让人忽略她的年轻,但她毕竟已经不是青春少女。

    真想不到,号称大宋第一名妓,皇帝也沉迷的女人,其实已经是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

    李师师本来正坐在窗前听箫,箫声婉转,如泣如诉。见武松进来,李师师连忙起身相迎,却笑如春风。

    她不着痕迹地令下人收走武松带来的礼物,亲自给武松看座上茶,刹那间便化解了武松的陌生感。

    武松不由得暗道:这个女子,真的很善于接待人啊。

    这时,房间内原来的管弦箫声,也停下了。武松已经看到,坐在房内吹箫的那个男子,原来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老者坐在桌子边,见武松进来,并未起身,反而脸有不快之色,似乎是在责怪武松打扰了他的雅兴。

    这时,李师师忙为武松介绍:“这位乃是美成先生,号清真居士!”

    武松一听,连忙站起来,很是欣喜地对老者行礼,道:“原来是您!在下武松,久仰大名!”

    武松说对这位老者久仰大名,是发自内心的。

    穿越过来之后,前世的许多东西都越来越淡忘了,但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东西依然有些留存。比如说,对这位美成先生。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着名词人、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集大成者,负一代词名。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武松前世就读过周邦彦不少的词,对他那首蝶恋花尤其喜爱:

    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剪水双眸云鬓吐。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

    武松这世是个将军,前世却很喜欢文学,很许多人一样,尤其喜爱宋词,穿越过来,苏轼已经去世,李清照还没见到,辛弃疾还没出生,有时候还正觉得遗憾呢。

    想不到,会在这里意外遇到周邦彦,这真比见到皇帝高兴多了。因此,他的尊敬,是真心的。

    白发苍苍的老者,确实正是周邦彦。其实,宋朝重文轻武,有名气的文人一般是不怎么看得起武夫的。而且,这个时候的周邦彦,年岁已高,人生却正在走向低谷,

    他虽然名满天下,但由于不愿与蔡京奸党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被贬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为官。

    仕途不顺,他干脆更加醉心声律,居然经常悄悄进京,留恋李师师的处所,可以说是在和皇帝宋徽宗争女人。

    这个人,其实还是很牛的。加上现在官运不畅,因此更加愤世嫉俗,不轻易给人以好脸色。何况,武松来得还不是时候,打断了他和李师师听箫的雅兴。

    不过,武松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尊重,还是让他很受用。毕竟,这个时代重文轻武,文人固然瞧不起武将,武将却也往往瞧不起文人。像武松这样,能够真诚尊重周邦彦这种失意文人的武将,还是不多的。

    这时,李师师又为周邦彦介绍武松:“这位就是我曾经和你提起过的,那位效仿当年太祖皇帝千里宋京娘,在清河县勇救民女,又为了这位民女的失踪而不惜三次拒绝接旨的武松武将军!”

    武松颇感无奈。他调动新禁军在汴梁城内到处寻找潘金莲的举动,倒一下子使得他和潘金莲的故事被传开,成为汴京城里的名人了。

    周邦彦这种人,风流蕴藉,却最看重这种男女之间重情重义之事。

    因此,他对武松的态度,也更加好转。虽然还是没有起身,却神情缓和下来,冲武松点点头,却对李师师说:“我们还继续对谱么?”

    李师师便笑着问武松:“但不知武将军今天光临寒舍,来到奴家这种烟花之地,有何见教?”

    武松道:“不敢。武松打扰二位了,却是专程来谢谢师师姑娘搭救之恩!”

    李师师一听,略顿了一下,随机又春风满面,道:“想不到我说了几句好话,真能起作用,还这么快就传到了武将军这里。将军为了红颜,不惜派军人翻遍汴梁城,还敢拒接圣旨,这份情义,却也是奴家最为钦佩的。只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实在不用放在心上。对了,你那位金莲妹子,现在有消息了么?”

    武松道:“也有了一点消息,安全倒是应该没问题了。”

    李师师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有开封府全力寻找,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人的,武将军不必太担忧。既然如此,将军可愿意留下来,先听听美成先生为新曲填的新词么?”

    武松本身就喜欢周邦彦的词,当下自然答应。

    周邦彦淡淡地看了一眼武松。就他而言,是不太相信武松这样一个武夫,真能懂得他词中真韵的,以为武松不过也是附庸风雅而已。

    当下,他又吹起箫来。李师师听了一会儿,便张开小口,用天籁般的声音,和着那箫声旋律,轻唱起来: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李师师正唱着,武松却突然也忍不住合着旋律,轻声唱道: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舒展。”

    一曲唱罢,却见李师师和周邦彦,都十分惊讶地看着武松。

    23

    

第二百八十章 内忧外患() 
周邦彦道“我这首词,才填下没有多久,并未流传开来,何以武将军就能吟唱了?”

    武松闻言,心中暗道,这下不好,光记着前世自己喜欢宋词,情不自禁跟着唱出来,搞不好露陷了。忙道“刚才来的路上,便听道师师姑娘在唱这首词。我的听力和记忆力都还侥幸不错!况且先生这首词,意境悠远,格律严谨,曲丽精雅,令人顿生同情,曲调也极其优美,所以请恕我无知大胆,居然敢跟着师师姑娘吟唱,打乱二位的雅致了!”

    他这番急中生智的辩解,本来不是太经得起推敲。但是,当他说出“意境悠远,格律严谨,曲丽精雅”几句,李师师和周邦彦顿时都为之一惊,忍不住对望了一眼,对武松这样一个武人,居然能如此准确地概括处周邦彦词的特点,感到十分惊奇,倒忽略了武松是否真能仅仅凭借来时路上听倒几声哼唱,就能完全记住词曲。

    李师师道“美成先生此词,情真意切,寄托着他自己的遭遇。武将军说令人顿生同情,难道你也像美成先生一样,正遭到排挤,怀才不遇么?可你明明才刚被皇帝钦命为新禁军总指挥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啊!”

    武松叹口气,道“知我者,谓我心忧!”

    李师师问“武将军还有何忧?”

    武松道“今天虽然是初次见到二位,但二位本身是品格高雅之人,也罢,武松就不揣深浅,胡言乱语几句。武松承蒙当今皇帝破格选拔是不假。以武松的浅薄才干,这或许已经是超出我应得的了。但是,另一方面,当今天下,内忧外患,我虽然不才,却也恨不得能够有更大的平台施展,以免处处收到掣肘,以为国分忧、为民排难!”

    李师师点点头,问道“当今天下明明是太平盛世,一派繁华,武将军却说是内忧外患,这又是何意?”

    武松道“所谓名为太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内忧朝廷奸佞当道,排挤忠良,像美成先生这等杰出俊才,尚且只能外出流荡,官员因循守旧,一味迎合上意,贪污贿赂,压榨百姓,长此下去,难免会动摇国本。外患金人狼子野心,虎视眈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随时可能大举兴兵,而我大宋军队臃肿软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