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郑太太的到来,加上宝宁小可爱,张昌宗的院落里渐渐有了笑声,也或许是因为随着守孝的时日增长,依礼法可以吃的东西多起来,虽然还不能刮胡子,但是,张昌宗的气色眼看着的比先前好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幅形销骨立的样子,看着顺眼多了。

    郑氏也就这么在张府住了下来,她老人家一贯深居简出,活动范围不广,对张家的其他人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

    张昌宗守孝的日子,平淡而又充实的过着。长安城里刚回长安的太平长公主的生活,那就绝对跟平淡不沾边了。

    一到长安,便先去觐见新登基的李显夫妇,李显看到一段时日没见的妹妹,神情略有些激动,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阿妹受苦了。”

    太平公主笑道:“多谢皇兄挂念,杭州虽不如长安繁华,然比之皇兄当日去的房陵,已算是好地方,小妹并没有吃多少苦头,皆有赖于皇兄赦免的快。”

    许是因为兄妹俩儿都被他们的娘流放过,李显看太平公主的眼神透着一股亲切之意,叹道:“正因为愚兄尝过了,想到阿妹也要如此,心下便不落忍。”

    两兄妹相视一笑,倒是对彼此理解了许多,太平公主道:“回程时听说母亲这些时日身上一直不利索,小妹想去看看母亲,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李显犹豫了一下,朝韦氏看了一眼,韦氏笑道:“这是阿妹的一片孝心,自该如此的,尽可去便是。”

    “如此,多谢皇兄皇嫂。”

    太平公主的态度拿捏的不错,与新皇夫妻说了一会儿话,太平公主出来,想了想,转道去了迎仙宫。

    “拜见长公主。”

    迎仙宫里,莫成安出来迎太平公主,身边跟着的小太监和宫女,皆非旧时寝宫之人,除了莫成安,多是些陌生面孔。

    太平公主道:“本宫来看看母亲,烦请莫总管通报一声。”

第411章 天后() 
“天后有令,公主请进”

    太平公主点点头,举步入内。天后盘膝坐在宽敞的罗汉榻上,穿着普通的常服宫裙,松松散散地坐着,原本丰硕的身子,清减了不少,脸上的皱纹多了,面有病容,头发也越发的白了。

    “儿太平拜见母后。”

    太平公主按下心头繁杂的思绪,敛衽行礼。天后微微抬头看向她:“太平回来了?七郎赦你回来的?”

    太平公主道:“回母后,皇兄登基,大赦天下,否则,女儿此刻还在杭州受江南湿寒之苦。”

    天后一顿,目光锐利了几分,问:“你这是在怨我吗?”

    “不敢,听闻母亲前些时日病了,儿初回长安特来探望,不知母亲病体可曾康复了?可还有何处不爽利的?”

    明明是说着关心的话,太平公主却神情淡漠,面容整肃,也不知里面有几分真心。天后冷眼看着她,不快道:“既不愿来,何苦为难自己来?想来那些读书人也不会因此便参奏你不孝。”

    “不孝?母亲还在乎这个吗?儿以为,在母亲心中,我们这些儿女与天下人皆只是母亲的棋子,并无甚不同。”

    太平公主面色还保持着平静,但语气却不由带出几分怨气来。天后连看也不看她,淡然道:“天下人可无我儿的荣宠权势。”

    “权势?母亲心中,果是权势最重要。”

    太平公主不禁悲怆。天后淡然看她一眼,眼神带着深意:“确实重要,若无权势,莫说有你们,只怕连活命都难。若非为娘的尽心谋划,焉能有你们今日?十二娘如今年已四旬,怎么还这等天真?罢了,想来你的好七哥来日会让你明白权势是何等重要的物事。”

    “那就不劳母亲费心了!”

    “我怎会费心呢?皇帝已下令,不日我即将启程避居洛阳上阳宫,而太平你”

    天后居然微微一笑,笑容带着笃定之色:“终有一日你会明白,权势是怎样重要,若无权势,在这世间生存又是怎样艰难之事。朕的女儿,切莫天真。”

    太平公主故作平淡的表情再保持不住,眉眼不禁多了几分凄厉之色,悲声问道:“时至今日,难道母亲对女儿就无半点愧疚吗?难道母亲就不曾后悔吗?”

    天后仰头大笑起来,似乎听到什么好笑至极的笑话,笑得太平公主一身狼狈,笑够了,方才双目平静地望着她,坦然道:“不曾。若你今日就是想来看为娘落魄忏悔的,那你便来错了,为娘可不是那等人。”

    “母亲!”

    太平公主凄声喊了一句,她如何看不出来,她那母亲几乎句句实言,她心里便是那般想的,并没有任何夸大或是强撑的地方。也是,她的母亲,千古唯一的女皇帝,曾坐拥天下万里江山的女子,又怎能以常理度之?

    她究竟在想什么呢?今天这一趟过来,心里到底在期盼什么?

    太平公主自嘲一笑,行礼道:“是女儿想错了,多谢母亲教诲。望母亲到了上阳宫后多多保重,女儿告退。”

    天后注视太平公主的目光,终于柔和了少许,叹了口气,道:“为娘这一生,与你们父皇只得两女,安定思早夭,膝下只余你一女,母后自是希望你好的。”

    太平公主低头敛衽为礼,没在说什么,起身告退。刚走出几步,天后突然叫住她:“你可去看过六郎?他还好吗?”

    太平公主顿住脚步,讶然:“母亲竟还记得六郎?”

    天后淡然一笑,对她的嘲讽置之不理,只道:“六郎是个好孩子,这些年一直在我身边长大,如何能忘记他?”

    想及张昌宗自四岁拜上官为师后便常常出入宫禁,常在母亲身边行走,且极得母亲欢心,太平公主心里一叹,答道:“回母后,六郎在定州为阿韦姐守孝,他心里为阿韦姐的逝世难过,前些时日,女儿回京途中去看了看他,人瘦了许多,但精神还好,似已走出母丧之痛。”

    “是吗?那还好,这么多年,我最记得便是他的笑,六郎是个爱笑的孩子,相比起痛苦的样子,还是笑着好看些。”

    天后感叹了一句,摆摆手,让太平公主退下。太平公主心头复杂,也不想再多留,行礼后告退而去。天后坐在空荡荡的寝殿里,幽幽一叹,却没说什么。

    太平公主从天后寝宫出来,分外觉得疲累,本来还想去看看上官婉儿,这会儿却哪里也不想去了,倦怠的摆摆手,吩咐左右:“出宫,回府!”

    “喏。”

    随从直接抬起肩辇,护送主子出宫。

    贵妃宫里,原本听说太平公主今日进宫,原以为她会过来的上官婉儿,听到下面的人来报,说太平公主面圣后又去见了幽居的天后之后便出宫了,不禁一怔,看着备下的点心吃食神情复杂,闭上双目,掩去目中神色,摆手:“罢了,撤了吧。”

    在太平公主回长安没多久,在进入寒冬前,天后移驾,避居洛阳上阳宫,起驾当日,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三兄妹都没有来送行,唯有上官婉儿去了天后寝居,帮着查点行装,又一再嘱咐随行的宫人,交代他们好好服侍天后。

    然这样的一片心,天后并没有见她,甚至连看都不曾看她一眼,在宫人的搀扶下上了车驾,便头也不回的出宫去了,仿佛这不是她留恋的地方。

    上官婉儿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是,看着天后的队伍出宫城,不知怎的,竟分外的想念六郎,若是他在,那该多好。然而,不止六郎不在,便是母亲也到定州看六郎去了。

    上官婉儿怅然若失,略一愣神后,眼中划过一丝坚毅之色,不愿再想,沉声吩咐左右:“回宫。”

    “喏。”

    一行人回贵妃宫去。倒是李显和韦皇后听说她居然去给天后送行,还感慨了一句,言道上官念旧情、识恩义。

    天后移居上阳宫后,义丰便下了第一场大雪,张昌宗收到消息的时候,很是沉默感慨了一下,只交代下去,让在洛阳的人盯着上阳宫些,需要的时候,可以照看一下上阳宫里的天后。天后再有诸多不好,待他总是有恩的。

    然而,就在天后移驾上阳宫后不久,正是寒冬腊月的时节,洛阳传来消息,天后病了,长安派了太医来,也不知这个冬天是否能熬过去。

第412章 顿悟() 
女皇大行是在这一年吗?

    时间隔得太久远了,张昌宗已经有些忘记了,需要仔细想想。他的记忆力在穿越后一直很好,看书基本一遍就能记住,但是,许多不经常用的记忆,时间长了就忘了。

    薛崇秀曾戏言说,后世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能记住的东西是有限的,真正的过目不忘是不存在的,因为大脑容不下那么多记忆,会爆掉的。

    这个研究有什么科学原理,张昌宗不知道,但他确实忘记了许多东西,可是,仔细想了一阵,总算依稀想起些东西,脸上也笑不出来了,对上薛崇秀关切的目光,叹了口气,道:“好像就是这一年没的。”

    薛崇秀也忍不住叹了一下,感慨道:“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在宫里见到她的样子。”

    张昌宗点头:“我亦然。我记得我看过的有本书上写说,女皇驻颜有术,便是八十岁了也如三十许人,我一直想不明白,八十岁怎么保养成三十多的?那不是违反科学吗?后来,在金銮殿上见到坐在皇帝身后的她,才知道那些书上说的都是扯蛋,写得一点都不严谨。先人早就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小时候居然那么相信史书感觉自己当年真是又傻又甜。”

    那一言难尽的样子,逗得薛崇秀一笑,笑完了,又有些惆怅。这些年,女皇就像是一座压在大唐臣民头上的大山,现在,这座大山要垮了,感想总是十分复杂的。

    不论女皇对别人如何,其实,细论起来,待他们俩儿总是好的。女皇爱才惜才,见薛崇秀音律一道绝佳,封了她做新安郡主,按制,公主之女是封不了郡主的,而薛崇秀还是薛绍之女。但因为爱才惜才,女皇格外开恩,晋封她为新安郡主,在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子女中,格外的恩宠。

    而张昌宗,不论其他,只论对他的悉心教导,便是大大的恩情。虽然,陛下也伤过他的心,但他也不曾真正的忠于女皇。一代女皇,即将大行归天,看她以女子之身,却在这以男子为尊的世界里一世威风,临到头自是满怀感慨,她的不好也不想再提,倒是她的好心头不免惦念。

    张昌宗、薛崇秀相对而坐,俱都有些不知道怎么言说的感慨,他俩儿经历了一个传奇人物的时代,如今,眼见这个人的时代落幕,心里的感觉真是难言。彼此对望一眼,张昌宗忍不住伸手握住他媳妇儿柔软的小手,轻轻地握着,姿态却坚定:“莫若我潜过去看看,若能送上一送,也算全了彼此之间的恩义,秀儿你看如何?”

    定州到洛阳的距离不远不近的,时值冬天,赶路就更加艰难些,薛崇秀有些犹豫。张昌宗笑着握了她手一下,道:“没事的,北疆比这里冷多了,我领兵不也要骑马打仗,放心,我的马术很好的,我只是想去尽一尽心意,送陛下一程。”

    薛崇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头不满地看他一眼,道:“你知道的,凡是你想做的事情,我总是支持的,又何必这样说?”

    张昌宗笑着,眼里亮晶晶地注视着她,诚挚道:“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