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状元-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王道:“不知尊驾是哪位神灵?”

    黄牛对着禹王道:“本尊与白泽不同,不妨对禹王直说了,我是专管神灵。修道者和人间法度的法王獬豸。”

    禹王听后忙说:“尊驾原来是不徇私情,执法如山的法王,本王久闻大名,今日有缘相见,不知法王对本王有何吩咐。”

    獬豸对禹王道:“本尊知你刚见过了白泽,白泽对你说的是仁德,本尊给你讲的是法度,乾坤更新,新朝初立,仁德法度,缺一不可。况且,天道有天条,仙道有法度,人道岂能没有王法。想必禹王正在为此事犯忧,本尊可告知禹王,半年之前,我与唐尧在衡山上相遇,他向我请教了天条和法度诸多的不明之处,我已逐条向他讲明,以唐尧的天资和悟性,想必早已参透,唐尧现在正在黄山闭关,为禹王立王法,禹王你就大可放心吧。”说完,一道黄光向远处飞去。

    禹王连遇两位神灵,对他所说的话,化解了自己内心的纠结,没想到,自己能有幸受到两位神灵的指点,他暗自庆幸,自己这次来登主峰,同时也赞叹;唐尧的能力真是深不可测,竟然有这么多神灵来帮他,这两位神灵,几百年来也很少出现,自己竟然一天遇到了两位,顿时感到豪情满怀,信心百倍。

    他快速来到峰顶,跪在地上,向上天祈祷,求上天保大夏,风调雨顺,民富国强,君安臣良。

    祈祷完后,禹王遥望远方,决定明天带领天下诸侯,祭拜天地,正式承接王位,即可迁往新都,心意已决后,禹王感到浑身轻松,与两个侍臣飞步下山。两个侍臣在后面紧赶慢赶,竟然没有年逾八旬的禹王走得快。

第七十五章 ;天下诸侯拜禹王() 
第二天上午,天下诸侯和舜帝的一些旧臣,一起向禹王台走来,由于来的人太多,只能席地而坐。侍臣将禹王的座椅放在排头的中间,背靠茅山的主峰面侗南面的沃野。

    禹王道:“本王谢过各州。邑的诸侯,前来看望本王,各位的美意,本王心领了,只是舜帝丧期刚满,本王若在此时承接大位,内心甚感诚惶诚恐,愧对舜帝的禅位之恩。”

    这时,舜帝的重臣皋陶站起身来道:“禹王此言差矣,舜帝因禹王仁德宽厚,谦恭温和,宽人律己,不惧艰辛,几十年治理洪水,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伟绩,神州天下早已万众归心,因而襌位禹王。我是老臣,也是见证人,舜帝禅位后,禹王谦恭,避位于阳城近二十年,舜帝归天。禹王又将大位让与商均,商均无德无才,不自量力,擅接大位,造成天下君臣和天下诸侯离心,禹王若再推托,天下恐生大乱。难道禹王忍心看到天下的黎民,刚脱天灾,又坠**吗?” 皋陶说道这里 ,竟老泪纵横。

    梁洲侯这时也站了起来,道:“禹王仁德,早已布满天下,天下诸侯,心悦诚服,梁洲的黎民,若没有禹王的治水之功,只怕此时还处在水灾之中,民不聊生。禹王二十年前就已承接大位 ,受命于天,我梁洲的臣民,愿拜于禹王治下,奉行王命,愿禹王早行天命,使天下臣民安心,造福黎民。”

    说完,双手捧着一个锦盒,恭敬地奉到禹王面前道:“此物非人力之为,是应运而生的天赐宝物,臣在昆仑山幸遇,神灵嘱托我华夏开国时献给禹王,唐尧可以为本侯作证。”

    禹王一听唐尧可以作证,毫不犹豫地让侍臣打开锦盒,只见一尊通体翠绿的宝物,上面有一条活灵活现的玉龙,宝物的四周,刻有祥云,禹王拿起此宝一看,见宝物上刻有四个字,字体苍劲有力,自己也不认得。

    禹王问道:“此字体本王从未见过,姜侯可识否?”

    姜侯道:“禀禹王,臣初始也不识得,去年十二月,唐公子路过梁洲,臣有幸与他相聚,拿出此宝让他鉴别,唐公子一见大惊,对臣说;此物乃天赐之宝,名曰——玉玺,是帝王之物。上面的四个字为上天之体,名曰——禹王至宝,四个字。唐公子要臣下务必保管好,有朝一日献于禹王。”

    禹王一听大喜,拿着玉玺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梁州候暗想,唐公子,真神人也,他竞料定,此宝禹王一定喜欢。

    雍州侯没想到让梁洲侯抢了先,赶紧站起来对禹王道:“天下黎民早已盼禹王早承天命,犹如大旱盼甘霖。雍州虽地处偏远,愿禹王早定大夏国,天下一统,雍州臣民,愿遵禹王之命,唯听从禹王调遣,禹王一声令下,雍州臣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说完后,也双手捧着一个锦盒,奉到禹王面前道:“此物是西昆仑的雪莲花,相传时逢盛世才会盛开,被昆仑山圣主白泽视为镇山之宝,除非天上上仙,任谁都不能取得。臣下求了白泽百日,圣主才给了我两朵,并叮嘱我说;此花是为即将到来的华夏国禹王而开,要我务必在禹王承接天命时,献于禹王。”

    禹王见最远的两个州的诸侯如此诚心,心中甚感欣慰,同时他心里也明白,这里面肯定是唐尧的功劳。但是,当下之时还不宜表封,更不能赏赐两位诸侯,只客气地说了一句:“两位诸侯有心了。”

    冀州侯此时已是心急的迫不及待,不等雍州侯离开禹王,赶紧上前奉上贺礼,并对禹王道:“冀州的黎民等同禹王给了第二次生命,犹如再生父母,禹王对冀州黎民的大恩,比西河水长,比太行山高,冀州的臣民早盼着华夏开国,普天同庆。”

    其他各州各大邑的诸侯,见让梁洲。雍州。冀州抢了先,纷纷上前献礼,争先恐后地奉承。

    这时,只见一只大鸟落在了禹王台上,大鸟长着凰头凤身,身上的羽毛,五彩缤纷,艳丽夺目,奇异的是大鸟一目双睛,背上竟然背着一个漂亮的红木匣。落地后,旁落无人,大摇大摆地走向禹王。禹王的侍臣和侍卫,赶紧上前阻拦,大鸟微抬巨翅,侍臣和侍卫像被飓风吹倒一样,跌跌滚滚地摔出了很远。禹王细细一看,竟然是相传中尧帝的功臣——重明神。赶忙站起来向重明施礼,重明也冲禹王点了三下头。禹王想走下座来,被一股大力阻挡,只得坐了下来,谦恭的请重明到身边来。

    重明来到禹王身前,竟口吐人言,对禹王道:“恭贺禹王奉承天命,华夏开国,神州天下从此乾坤更新,九州一统,禹王将成为华夏国的第一代君主。”

    禹王只听说过重明懂人言,能用意识与人交流,今日竟能口吐人言,想必是已登仙界。于是,他对重明道:“本王也恭贺重明神已登仙界,今日重明神前来,不知对本王有何叮嘱,本王洗耳恭听。”

    重明对禹王道:“我不像白泽和獬豸那样装腔作势,好为人师,我向来只办实事,今天是来给禹王送奉天承命的信物,只有禹王能看,让你的侍臣和侍卫站远点,我看着碍眼。”

    禹王听后对侍臣道:“一干人等站到十丈开外,休得惹重明神生气。”众人对重明早有耳闻,那敢惹这祖宗。

    重明用一只龙爪取下了背上的红木匣,交给禹王。禹王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柄带鞘的剑,和一个黄绢。他打开黄绢,快速地看完,然后将黄绢放入怀中,拿起剑鞘,将神剑抽了出来。只见一团耀眼的白光,晃得禹王眯了好一会眼,才将神剑看清楚,只见神剑的两面,有两条形如真形的金龙,活灵活现,剑柄也是金光闪闪,剑身两面各有四个字,字体和玉玺上的一样。

    禹王问重明:“请重明神赐教,剑身上写的是什么字?”

    重明道:“字是上天体,名曰——奉天承命,替天罚刑。象征禹王受命于天,执此剑号令天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是上天给你这天之骄子的礼物,你要顺应天意,让神州早日正名,天下早日安定,这个月全是上天给你的黄道吉日,今天,天下诸侯齐聚禹王台,正应天时。人和,你就在此祭拜天地,早日让华夏国开国吧。”

第七十六章 ;承天命禹王开国() 
众大臣和天下诸侯中,有很多知道重明的来历,见他一百多年没出现,今天突然出现在禹王台上,并且口吐人言,还给禹王送来了天之骄子神剑,一个个惊讶的眼珠子都不会动了。禹王此时也是内心汹涌澎拜,他见过虞苗的幽冥神龙剑,当初他手握幽冥神龙剑时,就曾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样一柄神剑。

    现在他看着唐尧送给他的这柄神剑,竟然如此地精美绝伦。禹王问重明:“神剑亮光闪闪,代表何意?为何两条神龙的龙头朝向剑柄?”

    重明道:“金龙是代表王道之剑,光亮代表正大光明,龙头朝向剑柄,代表禹王飞龙在天。”

    禹王听后,纵然控制能力炉火纯青,也不由得喜形于色。

    重明对禹王道:“难道禹王就不想试试神剑的威力吗?”

    禹王手握金龙神剑,向四周寻看。重明知道禹王的心意,对禹王道:“禹王稍等,我去去就来。”说完,巨翅一震,腾空而起。

    不一会,两只龙爪抱着一块几千斤的巨石,放在了禹王台上。禹王台上的众人,看到重明的神力,惊得目瞪口呆。

    禹王笑着走下座椅,凝神与神龙剑,用尽全力,劈向巨石。只见那块几千斤的巨石,被金龙剑从中间齐齐地斩断。刚才那些目瞪口呆的众人还没回过神来,被金龙剑的威力震得心头乱颤,瞪着眼,张着嘴,好久都没合上。

    这时,只听重明大声说道:“金龙神剑出世,巨石开,正应天道开国,禹王此时不祭拜天地,更待何时。”

    众人一听,方才回过神来,大声附和;顺天承命,禹王开国。喊声在群山中久久回荡,就好像四面八方都有人在喊;顺天承命,禹王开国。

    重明哈哈大笑,对禹王道:“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正义之声,一呼百应,我重明今天就主持华夏国开国的仪礼吧。”

    禹王环视了一下众人,神情庄重的道:“既是天命所归,本王哪敢违抗,又有重明神为证,本王就在此祭拜天地,承接天命,开立华夏国。”说完后,站在众人前面,向天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重明主持完仪礼后,笑着对禹王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后会有期。”巨翅一震,直冲云霄。

    禹王转过身来,对众人道:“既已开国,就应回王城,昭告天下黎民,普天同庆,即可动身回驾王城。”

    众大臣和诸侯跪在地上,齐声高呼;叩拜禹王。

    禹王大手一挥:“起驾。”

    重明这时早已飞到了新都,落在了唐兴新宅的院内。唐兴听到家人的惊呼声,赶紧走出门来,一见是重明,大声地斥责家人:“这是我的祖爷,你们乱呼乱叫什么,以后见了要叩拜行礼。”说完,恭敬地向前,向重明行了晚辈大礼,并请重明进屋就坐。

    重明对他说:“我还有要事要办,哪有工夫和你闲聊。”说完之后,将一封信扔给他,转眼不见了踪影。

    唐兴这次再见重明,听他竟能开口说话,内心震惊无比,知道自己这位祖爷,肯定是已了道成仙了。

    他急忙拆开唐尧的信,方知道禹王已经动身,信中叮嘱唐兴,做好迎接禹王的准备。唐兴见这次唐尧筹划的非常细致周全,唐兴哪敢怠慢,叫上虞苗。虞利和虞旺,认真准备去了。

    重明回到了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