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状元-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定,开上古以来,帝王的第一伟绩,几百年来证明,黄帝是一位千古以来最英明的君王。”

    禹王听后,面带喜色道:“先祖圣皇,英明神武,万民拥戴,但与现今天下的转折有何相关?”

    唐尧回答说:“黄帝家教绵长,禹王一脉相承,受命于天治理洪水成功之时,舜帝曾当着文武百官,历述禹王功绩;整治滔天水患,解君之忧,解民之危。辛勤为国,辛勤为民。不骄不纵,不居功,不争名,无畏艰险,无言勿听,独断不用。专心一道,三过家门而不入。节俭持家,格守天道,敬畏民心,实乃国之福命。”

    唐尧顿了顿接着又说:“而禹王当时已表明了自己的治国方略,提出了;举国之力丰富五行之物,以养万民。以正德,利用,厚生三件为一统。以宽宏而又坚栗,柔顺而又卓立,谦厚而又严谨,多才而又谨慎,训服而又刚毅,正直而又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善良的九德。勉励臣民,威罚犯臣。犯民。我想禹王现在不会把这些都忘掉了吧。”

    禹王听后,沉默不语。唐尧暗想,看禹王此状,内心已被自己说动,我何不借此机会再加上一把火。

    禀禹王:“臣下最近夜观天象,见南方紫薇璮中,帝星暗长明少,而靠近他的另一帝星,在逐渐地明多暗少,不久天下恐生大变。”

    禹王面色一肃,问道:“你能演算出时间吗?”

    唐尧回道:“臣下已演算多遍,最多不出三个月。”

    禹王听后,复又不语。

    唐尧在一旁见到,知道禹王已经动心,接着说道:“臣下知禹王是仁德之君,不忍在国丧三年期内更新天下,臣有一策,不知禹王是否愿听?”

    禹王略带迟疑的对唐尧说:“可以说来听听。”

    唐尧暗喜,禹王虽有迟疑,但心结已被打开,于是大胆的说:“这三年期间,禹王不妨将王权假手于他人,臣下以为,舜帝的儿子商均最为合适。”

    禹王看着唐尧没有说话,且目光中带有狐疑。

    唐尧面色坚定而淡定地说:“请禹王放心,紫薇璮中,根本没有商均的位置,而商均的身体一直孱弱,若无自知之明接受王权,有违天道。”

    唐尧暗想;这时候得用一番让禹王深信不疑的话,彻底地打开他的心结,他想起在二十一世纪上高中时,所学的孟子的一段话,就想把这段话,借师父之口说出,打动禹王。

    他对禹王说:“师父常常教诲于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普益其所不能。这些难道不是禹王一生的真实写照吗?”

    禹王听后,沉思了良久说:“老神仙至理名言,果然非凡。”

    唐尧见其已接受,心中大喜,又对禹王说:“商均之才,做个邑侯尚且力所不为,他若不知天高地厚,强揽王权,不仅有违天道,身体也不堪其重负,不出两年,必定夭折。”

    禹王一听,唐尧连夭折这种话都直言不讳对自己说了出来,心中那点少许地疑虑顿消。问唐尧:“这三年期内,本王当如何行事?”

    唐尧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轴黄绢,双手奉于禹王面前,说:“臣下要说的话都写在上面了。”

    禹王并未将黄绢打开看,而是对唐尧说:“你远道来见本王,并非就此一件事吧?”

    唐尧心中一惊,看来这古代帝王的智慧也是高的吓人,就连自己这四千年后的双料博士,也自叹不如。

    他稳定了一下心神,从怀中又掏出一大一小两个黄绢,对禹王说:“臣下的一切事情都在绢中。臣下三人,住在城北客栈,随时听候禹王召唤。”

    禹王听后,微微颌首。

    唐尧见时机已到,无需再对禹王多言,就和唐兴和虞苗,向禹王施礼后,退了出来,回到客栈。

第四十七章 ;登崇高指点江山() 
三人回到客栈,吃过饭后,唐兴首先说:“今日一见禹王,果然非同凡响,宝相庄严,智慧非凡,若我和虞苗二人,肯定无言以对。”

    唐尧说:“我们的事已尽力,就顺应天命吧,下午我们启程去栎邑,登崇高山(现在的嵩山)去看看我们的将来吧。”

    唐兴又说:“我们走了,如果禹王召唤我们怎么办?”

    唐尧说:“放心吧,十日之内,禹王绝对不会召唤我们的。”

    三人打点行装,准备出门。唐兴还是不放心,交代小二说:“我们出门有事,如果有人找我们,说我们过几天就回来,”

    然后打点了小二。小二忙不迭的答应。

    三人傍晚住进了栎邑的客栈,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向崇高山进发。进入群山后,一路上大树参天,珍禽异兽,时常在林间穿梭。五彩雉鸟,绕飞在空中,发出天籁般的啼鸣声。飞流瀑布,犹如晶帘,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河溪蜿蜒,时见各类动物在河溪边饮水。

    三人来到一处绝壁旁休息,唐尧盯着绝壁看了一会,忽然两眼放光,只见他快速的攀到一处岩壁上,仔细地观察了起来,他竟然发现了岩壁上的元古层,他在这元古层中发现了;黑云母和麻粘石,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产生在二百亿年前,元始地质瑰宝,心中暗想;不知道这些宝贝,能不能留到四千年后,这些宝贝,对研究地球环境的形成太重要了,而且从元古到后古,这段地球地质的形成中,也是各类稀有金属的成矿时期,只可惜,当下这个时期,根本无能力采掘。

    由此看来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好像是规划好了一样,在哪个时期赋予人类什么样的东西,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唐兴二人见唐尧痴痴地看着岩壁,就问:“你在看什么?”

    唐尧说:“我在这里看到了,比混沌时期还要远的时期,还看到了这里面藏了许多宝贝,可惜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把它拿出来。”

    两人看他说话时非常认真,知道他说的不是戏言,只是自己不明白罢了。

    唐尧下了岩壁,三人继续向山顶攀走,唐兴已开始气喘吁吁,唐尧虞苗一左一右的搀扶着他,唐兴顿时感觉自己像飞起来一样。

    中午以后,三人来到了崇高山顶,唐尧指着崇高山南,和左右群山环抱的那片平原地说道:“你俩看到了吗,那里就是我们将来施展身手的地方,我们要在那里建起一座,华夏大地上从来没见过的王城,这座王城,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

    唐兴和虞苗,突然感觉眼前的这个唐尧,变得好陌生,他就像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一样,说出来的话,他们一句也没听懂,过去唐尧给他们的感觉是神秘,今天唐尧给他们的感觉是上天下来的神,来改变人间的。两个人默不作声,任由唐尧在那里指点江山。

    唐尧发现他俩没有什么动静,顿时感觉到了缘由。心中暗想;刚才自己登高望远,一时兴起,有些忘乎所以了。他心念飞转,对唐兴和虞苗说·:“刚才我说的话,你们听不懂没关系,三年以后,你们就明白了。”

    唐尧贪恋这崇山的美景,一待就是六七天,饿了采野果,渴了喝溪水。唐尧告诉唐兴和虞苗:“这里几千年后,将是人们向往的圣地,(嵩山少林寺)可惜的是,那时的人就看不到现在的美景了。”

    唐兴虞苗二人,稀里糊涂的点着头,自从来到这崇山,他俩觉着唐尧的话像说天书一样。

    第八天,三人才走出群山,在栎邑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赶回了阳城。唐兴进门就问小二有没有人来找,小二回说没有。

    三天后的一个上午,来了一人,对他们三人说:“主上请你们现在就过去。”

    三人又来到大院,进厅后对禹王施礼。

    禹王满脸笑容对三人说:“本王近几天有些琐事缠身,慢待了三位。原来你们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唐盟主,一个是古阳镇五长老的三公子,最年轻的这位是唐家岭的仁。孝。德。才兼备的唐公子。”

    禹王说完后又对着唐尧说:“这是你向本王要的东西,本王已悉数如你所愿,你就拿去吧。”

    唐尧从侍臣手中接过后,施礼谢恩。并对禹王说:“臣下请禹王放心,我三人一定排除万难,一报禹王信任知遇大恩。”

    禹王微笑着颌首。对一旁的侍臣说:“中午我要留三人一同用饭,你去安排吧。”

    饭后,禹王问:“你三人这几天都去了哪里?”

    唐尧答:“回禹王,臣下三人这几天去了崇高山,我站在崇高山顶,仿佛看到了我奉上禹王的那幅画卷,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唐兴见唐尧与禹王像打哑谜一样,也忍不住地说:“禀禹王,唐尧还说他看到了混沌之前的景象。”

    禹王哦了一声问唐尧:“将你看到的景象也给本王说说。”

    唐尧笑了笑对禹王说:“回禹王,我只是对他们故作神秘而已,我所看到的景象,我一说禹王就明白,我只是在山崖的岩石中,看到了元古时期的动物化石,推算出它们应该是在那个时期所生罢了。”

    禹王听后说:“本王在治理洪水的那些年,时常带人开山凿石,经常见有那些带有动物的石头,当时并没有在意,还是你有心。”

    唐尧说:“禹王那时一心在治水一道,那会分心想这么多,这些都是我平常跟着师父,在山中采药时,偶尔见到这些石头,出于好奇就问师父,师父就给我讲了这些东西的形成和大概的时间。”

    禹王说:“今日难得一聚,我也想听听老神仙的高见。”

    唐尧这时心念飞转,只能将一些二十一世纪,地球环境的形成研究进行简化,借老神仙之口说给他听。

    唐尧一脸恭敬的对禹王说:“师父说;在混沌之前,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大地,是处在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冰封时期,气候寒冷,毫无生息,不知过了多少万世,大地上的冰开始融化,从而大地又变成了一片海洋,这时气候逐渐变暖,各种生物逐渐出现,这一段时期不知又过了多少万世,大海中的火山爆发,火山的熔浆虽然毁灭了生物,却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山川和大地,而那时的有些生物,恰好被火山的熔浆包裹起来,历经了数万世,才形成了,我们看见的有生物形状的石头。”

    禹王听后,满眼地赞许之意,说道:“真不愧为老神仙,说的至情至理。”

第四十八章 ;闻王命吓坏唐兴() 
三人回到客栈,唐兴对唐尧说:“原来你早已料定禹王会去查证我们,所以放心地去游崇高山。”

    唐尧说:“禹王历来主张;妄言勿听,哪能凭着我的一番言论,就能轻易相信,如果我所料不错,他不但派人去查证我们,而且,自从我们三人来到阳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说不定就连这城北客栈,都是禹王的眼线,如若不然,禹王怎能隐居在阳城而不受外扰。”

    唐兴听后,一脸的惊讶,说:“那岂不是我们住在这里的一言一行,都已被人监视。”

    唐尧说:“君子坦荡荡,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住在这里,对禹王,口不说不敬之语,动不做不利之行。不但对我们无害,反而对我们有利。”

    唐兴略一沉思,恍然大悟。说:“你说得非常在理,难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