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状元-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排好赶牛车的人歇脚。

    一家人回到家中,虞苗讲了这次去大邑的全部经过,外公听后由衷地说:“尧儿就是我们的福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贵人相助。”

    第二天,唐尧又让二舅将椿好的精米和今年新收的稻谷,装满十牛车,与三舅一起,将牛车护送到五十里外的官道上,方打马而回。

    外婆娘亲和二位舅母,摸着唐尧为她们挑选的织锦和布匹,个个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外婆说:“这样的好东西,我一辈子都没见过,没曾想老了还能穿在身上,现在咱们家有米铺和布庄,吃的穿的都不用愁了,像你们这年轻的身子,可有福享了。”

    唐尧对三舅说:“我们这次布庄开业,来点新鲜的,不要像米铺开业那样,即废财,又累人。这次我们多找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向四周部落去游说;布庄开业的头十天,来买布的人,买够一丈,多给一尺,多买多送,给他们分好方向,哪个方向没人来,就说明去这方向游说的人偷懒,不发给工粮。”

    三舅一听,觉着这方法实在是太妙了,就找了十几个人,给他们划分好方向,并对他们说:“十日后布庄开张。”

    唐尧趁着这几日得闲,住到了二舅的丈人家,帮他设计新坊。六天后,二舅的丈人看到他画好的设计图,像傻了一样,他干了几十年匠人,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打死他也想不出来。

    唐尧逐一给他解释说:“这个地方叫船坞,船造好后,打掉下面的楔子,船就自动放到水里去了。这边是工坊,里边有熔化炉,和加热炉。那边是木坊,是制作木制品的。这些工具都可以在自己的工坊里制作。”唐尧又告诉他说:“新坊一旦建成,我敢说是天下第一坊,到时候说不定,就连王宫的东西也要你来做。”(几年后,唐尧的话真的实现了)

    布庄开张,虞苗想也被想到这么火爆,人们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唐尧给他出了个办法:“让人排成两队,不排队的,不给加尺。另外,安排两个小二把住门,每次只放十个人进来。”

    十天让尺活动结束,虞苗算了一下花费,比米铺开张时节省了一半。

    三个舅舅对四匹马爱惜有加,在跨院里建了马厩,谁有空就出去放马,有时还两个人一起去。

第三十四章 ;唐尧报恩唐家岭() 
唐尧让二舅增加人手,多椿精米。

    这天,他向娘亲禀告:“我要回唐家岭一趟,看望老族长。”娘亲点头应准。

    唐尧用两辆牛车,装满了精米和十几匹布,还有两匹织锦,回了唐家岭。

    老族长见唐尧回来了,很是高兴,看唐要走了一年多长高了不少,老族长家的人,见唐尧送来了这么多的精米和布匹,欢喜的不行,尤其是女人们,摸着织锦,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就穿在身上。

    老族长吩咐大儿子唐富说:“将精米放入粮仓的通风处,两匹织锦,你与唐贵一家一匹,布匹每家挑两匹,剩下的尧儿有其他用途。”

    唐尧对老祖长说:“其实我也没有其他用途,只是让爷爷看着分配吧。”

    一家人吃饭时,老族长说:“听说古阳镇一年多的时间,崛起了一家大户,三兄弟棍打五虎,罢黜了大长老,家主成了五长老,没想到是你外公家,提起那个大长老,此人心肠歹毒,三十年前谋夺古阳镇唐氏族长之位,多是由他寻衅滋事,挑拨离间,致使虞、唐两族不和。并有谋当族长的野心,由于此人族内人缘太差,未能遂愿。”

    唐尧说:“他多年来,纵容五个儿子,欺男霸女,明抢暗盗,坏事干尽,横行古阳镇。去年秋收,他唆使五个儿子,到我外公家来抢粮,并诬陷我与义父勾结,谋夺族中良田,口口声声说是为族人讨回公道。并执戈想至我们于死地”

    接着又说:“ 我见他五个儿子蛮不讲理,颠倒黑白,心狠手辣,就让我三个舅舅挑断了最歹毒的三虎。四虎和五虎的脚筋,打断大虎和二虎的一条腿,并联合族人,罢黜了大长老。”

    唐富说:“这么说这一切都是你做的了?”

    唐尧回答:“也可以说是吧。”

    老族长听后,长叹一声说:“天意啊,当初起害人之心,才有今日之报应。”

    老族长和两个儿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唐尧。

    唐尧说:“咱们过去的事就不提了,我在古阳镇试种水稻已经成功,我们唐家岭不缺水,完全可以改种水稻,这样族人就可以很快富裕起来。”

    老族长说:“这件事如果你爹不上心,恐怕办起来有些难处。”

    唐尧说:“只要你老人家觉着可行,可召集五位长老,一同商议,达成盟约,不怕他不同意,他若一意孤行,何不联合族人罢黜了他,在两个伯父中选一个担任族长,此事事关族人的吃穿大计,容不得因一人而毁全族人,请爷爷三思。”

    老族长深思良久方说道:“唐家岭山坡地众多,取水浇地困难。”

    唐尧拿出早已画好的图形,放到老族长面前说:“这是整个唐家岭的地形图,我们可沿唐家岭的山边,挖几个大水塘,然后再在河边挖一个更大水塘,在河里按装上水车,每个水塘里也按上水车,待水塘水满后,顺坡而下,水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老族长和两个儿子,看着图上稀奇古怪的东西,问唐尧:“这些大轮子是干什么用的?”

    唐尧告诉他们:“这是我独创的水车,把他按在水里,就能车上水来,现在我们在河边按两个大的,然后每个水塘各按一个,最后的那个水塘不用按了,我们这些水塘不但可以车水,也可以在下雨时,蓄存山上流下来的水,土地改造完后,我可以让我外公家,提供良种,并派人来指导育苗和插秧。我外公家,一年多的时间,开了近四百亩荒地,总的收获了一万多釜,”

    老族长和两个儿子听后,两眼都放着光,看着唐尧。老族长见唐尧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已经没有了忧虑。

    唐尧又说:“我这次和我三舅去大邑谈生意,幸遇了唐兴伯父,现在伯父已与我外公家联手,他在大邑卖我外公家的米,我三舅在古阳镇卖伯父家的布,所以,今后唐家岭的稻米,除留下自己吃的,不愁卖不出去,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改造,明年二月完全可以赶得上插秧,我们还可以,趁着这次改造稻田,把唐家岭能开垦的荒地,全部开垦出来,一部分分给人多田少的人家,一部分留作族田,这样唐家岭不出两年,一定家家有余粮,户户猪满圈鸡满棚,成为神农山里的强盛部落。”

    唐尧的这一番话,连已过百岁的老族长都激动了起来,两个儿子更是激动万分。

    唐尧又说:“两个伯父可以跟我去古阳镇,看看我外公家,是如何开垦改造山坡地,和安装使用水车的。你们去了,不用急于回来,就住在我外公家,直到觉着全都弄懂了后再回来。今后唐家岭的强盛,都在你二人身上了。”

    随后,唐尧又与老族长聊起了唐兴,老族长说:“唐兴年轻时,因是尧帝的长子长孙一系,素怀大志,一心想将唐氏一族重塑辉煌,我们俩年龄相差很大,但志向相同,所以感觉很亲近,谁知以后失去联系,竟三十年之久了,没想到他已遁入商道,实在是可惜了。”

    唐尧说:“我在大邑初见他时,一报自己的名字,他就一脸的疑惑。他问我名字的由来,我将我出生时的状况说了一遍,他就对我说;你说的不对,老族长当时肯定不是这样说的,我见他语气坚定,只得将实话对他讲。

    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这就对了,岭伯怎么无缘无故的将祖先的名字随便赐给一个孩子。”

    老族长听后,微微一笑。

    唐尧又说了如何救治族亲爷爷的经过。

    老族长听后,惊讶地说:“他爹也在大邑?那他们一家肯定遭遇了大的变故,若非如此,一家人怎么会离开大都,来到这大邑。”

    唐尧听爷爷说完后,道:“若如爷爷所料,伯父遁入商道也是情非得已,定是遇到了大坎,而不得不藏起了自己的志向。”

    老族长听后,点了点头说:“可惜我已老了,不能去大邑见他爷俩了,你就替我问候他们吧,他们如果有事,你要尽全力而帮。”

    随后又聊到了唐霸的事。唐尧对爷爷说:“我说要罢黜我爹,并非记恨当初他对我们娘俩所做的那些事,而是完全为了整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发展与强盛,要的是领头的羊,而不是看门的兽。我爹接位族长几年,没有给部落带来一点福,看看现在的唐家岭,还是老样子,甚至还不如从前。而我外公,仅当了个五长老,就无偿的为族人提供良种,传授他们种稻谷,并帮有田无力的族人代种。将自家的稻米接济贫困人家,用稻草修缮,因贫困年久失修的房屋。这两边一比,我爹还有什么资格再当族长,唐家岭这族长如果再让他当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够强盛起来。”

    听了唐尧这一番说辞,有理。有据。有节,老族长心里豁然开朗了起来,他决心等两个儿子从古阳镇回来,与众长老商议;罢黜唐霸。

    他看着唐尧一脸正气的样子,发自内心的高兴地说:“我的尧儿长大了。”

第三十五章 ;唐家岭改天换日() 
十几天后,唐富。唐贵两兄弟,回到了唐家岭,并又拉回来两牛车精米。

    老族长问儿子:“如何多了一辆牛车?”

    大儿子唐富说:“这辆牛车是唐尧的外公送的,我们觉得太贵重,坚辞不要,谁知那虞亲家就和我们急,并说是你老人家救了她女儿的命,还替他养了这么一个好外孙,感激还来不及呢,这点东西算得了什么。我们推辞不掉,只好收了。”

    老族长问虞家的状况,唐富接着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唐尧外公家,比唐尧说得还要好,现在稻田有四百亩,据他外公说;今年第二季,可收五千釜以上。家里的大院子和大房子,像听说过的王宫一样,并且牛马成群,后院中是猪满圈,鸡满棚,还开着两个在古阳镇最大的米铺和布庄 ,我看方圆百里也无人能及,现在还在造大船,就连尧儿他大舅母。二舅母的娘家,也跟着他外公富了起来。”

    接着又说:“你知道他外公家的两块地在哪里吗?就是镇西山洼里那块十年九不收的荒地,还有河边那片荒坡,被他家里改成了梯田,按上了水车,水被一层层车上了坡顶,然后自流到梯田中,这么神奇的办法,真不知尧儿是怎么想出来的,还有那水车,最大的可四人踩,中等的两人踩,小点的一人踩,真是太奇妙了。现在全古阳镇的人都知道,虞山有一个会神术的外孙,无论多么难的事,也难不住他,不但给他外公家带来了福,也给全镇的人带来了福,现在古阳镇的人,把尧儿视为神明。”

    老族长听后,对两个儿子说:“你俩傍晚将一车米,和尧儿带来的布,每家一匹,给各个长老家送去 ,并告诉他们,明天中午,来我家议事,到时你俩把今天对我讲的话,重新对他们讲一遍。”

    第二天唐家岭的五大长老,齐聚在老族长家中,从昨天晚上听说老族长召集议事,他们就感觉到,要有大事发生了,若不是有大事,老族长是不会召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