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有感于宇文温临危救难,要大加封赏的想法能理解,杜士峻就是担心天子热情过头,把一件好事变成坏事,这种想法在丞相尉迟迥那边肯定碰钉子,最后闹得双方不快。

    宇文温说得好,把封王之事留待还都长安后再说,这样既没驳了皇帝美意,也让丞相尉迟迥好顺水推舟,大家都有台阶下。

    当然也许会有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想到这里,杜士峻笑道:“西阳公,血战救驾,朝廷自然是要厚赏的,说不定要更进一步了。”

    “更进一步?”宇文温闻言一愣,随后轻轻拍着自己的膝盖,“谁知道呢?”

    ‘我只想回巴州,与其更进一步,还不如兵力翻倍!’

    。。。。。。

    山南,荆州总管府,叶宛道,这条连接豫州叶城和荆州宛城的要道,沿途的方城如今为山南周军同豫州隋军的对峙前线。

    方城为西侧的周军控制,有一条壕沟将其与东面隔开。

    这是周军防御隋军骑兵挖的壕沟,虽然无法真正阻挡隋军西进,但拦截游骑袭扰却有不错的效果,同时也是阻滞对方的军事行动。

    周军沿着叶宛道东进,攻下叶城之后往东南可以进攻豫州总管府治所悬瓠,向北可以进攻黄河南岸的荥州,向西南可以进攻虎牢关,如果破关之后可以兵临洛阳城下。

    而隋军沿着叶宛道西进,可以攻入荆州总管府地界,一旦拿下宛城,便可逼近总管府治所穰城,一旦宛、穰失守,隋军可以顺着淯水、泌水南下,直抵汉水北岸。

    向东,可以进攻安州总管府的随州,进而威逼安州州治安陆,向南,可进攻汉水南岸的襄州州治襄阳,甚至在拿下樊城后,顺着汉水南下,这对山南周军来说是最危险的情况。

    所以两军就在方城附近布防,互相提防对方进攻,从年初战事平息到现在,相安无事渡过了大半年。

    方城城头,几名士兵正在放哨,如今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站在箭楼上感受微风拂面倒是颇为惬意,无所事事之下,开始小声聊天。

    “听说了么,淅州那边打仗了,隋军走武关道过来要偷袭,被官军拦了下来,如今恼羞成怒,正在猛攻关隘呢。”

    “武关道?他们被官军堵住出口,哪里还能逞强?”

    “当然不能逞强,只是方城这边要倒霉了。”

    “这又和我等有何干系?淅州在西面,我们在东面,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吧。”

    “你知道什么叫声东击西么?隋军会不知武关道难走?肯定是策应东面,也就是我们这边,东面豫州的隋军怕是要不老实了!”

    “那又如何,去年也不是这般打,他们围了方城,又能围多久,你说是吧?”

    被问到的那个哨兵没有吱声,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参加闲聊,众人觉得奇怪正要问他,却见其指着城外东面大声喊着:“隋军来了,快吹角示警!”

    众人举目望去,随即面色一变,只见东方的地平线上尘土飞扬,几乎占据两侧山丘之间的空地,其间旗帜飞扬又有许多骑兵蜂拥前进。

    隋国大军如黄色洪水,浩浩荡荡向着方城涌来。

    “敌袭,敌袭!!”随着哨兵的喊叫声,凄厉的角声响起,划破方城的宁静。

    。。。。。。

    群山峻岭之间,汉水一侧官道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隋军沿着崎岖的道路前进,他们是隋国金州总管府的军队,顺着汉水向下游进军。

    前方数里外的关隘,飘扬的是周国旗帜,如今已冒起烽烟,经由关后的烽燧一路传递,向着下游的襄州总管府传去,带去隋军进犯的消息。

    一名隋将策马而立,挥鞭一指远处的周国关隘:“安营扎寨,器械,明日攻打关隘周军也尝一尝投石机的滋味!”

    周正统三年,隋开皇二年,九月上旬,北线隋军突破太行山,袭击周国幽州总管府,围攻治所蓟城。

    九月中旬,南线隋军分三路进攻周国山南荆襄地界,山南派出驿使,带着告急文书马不停蹄的绕行大别山东麓,向两千里之外的京师邺城冲去。(。)

第一百三十章 进位邾国公() 
狼烟蜂起,马蹄声声,隋国对周国的进攻,在南北两线相继展开,幽州总管府地界烽烟起,而山南荆州地界也是旌旗招展。

    隋军全力进攻山南荆州,先前集结在豫州一带的大批隋军西进,而武关道和汉水上游方向的隋军作为策应,牵制荆州、襄州周军的兵力。

    山南的军情还未送至邺城,周国亳州总管府便已觉察到西侧豫州隋军的异动,待细作探得确切消息后,亳州总管司马消难紧急奏报朝廷。

    丞相尉迟迥下令亳州总管府、合州总管府派兵西进攻打隋国豫州总管府,驿使未出邺城,又得合州总管府、吴州总管府相继来报:长江对岸陈军异动。

    军情紧急,新一轮命令下达:合州军原地不动,与吴州军防守长江北岸,徐州军西进,与亳州军共同进攻豫州隋军,以围魏救赵之法,为山南周军解围。

    又调集各地军队,向黄河一线聚集,防备隋国东出虎牢关,沿着黄河向东进攻,若粮草准备完毕隋军未动,便率先进攻虎牢关。

    周隋战火重燃,隋军突袭太行山以东,行军总管杨素袭击周国天子仪仗险些得手,消息传到长安随即扩散,令无数人扼腕痛惜。

    又有消息传出,说此役之所以功败垂成,是因为周国宗室宇文温所致,此人当时正在周国天子仪仗中,独自一人格杀官军上百,导致局势逆转。

    一人格杀上百人,这听起来颇为惊悚,想来是讹传,不过此人十分凶猛想必是真的,宇文温之名经过长安街头闲聊传开,许多人都感慨宇文氏竟然有如此猛人。

    果然是独脚铜人宇文温哎!

    长安,皇宫内,隋帝杨坚看着面前那日行三百里的急报,叹了一口气,他的军队,差一点就把周国的小皇帝给捉了,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奈何。。。

    行军总管杨素作战时身先士卒,为流矢射中左眼,虽然流血不止依旧一马当先,虽然最后功亏一篑,但杨坚觉得必须大大嘉奖一番,以振奋全军士气。

    杨素如今按计划领兵据守真定城,城池被周军团团围住,杨坚决定再调兵东出井陉,无论如何也得保证最后能将杨素接应出来。

    看到后面,杨坚的心情随即变得极度恶劣,因为他在急报里看到了一个名字,那个名字让他觉得扎眼。

    据报,官军袭击周帝仪仗队伍时,周国宗室宇文温组织众人反抗,也就是因为此人作祟,纠结了一群乌合之众,硬是顶下官军围攻,导致杨素的奇袭功亏一篑。

    据现场将士所述,此人武艺十分了得,冲入官军之中挥刀乱砍,竟然无人可挡。

    “无人可挡。。。是朕看走了眼!”杨坚只觉得怒气上涌,宇文温这个小混蛋祸害了他的女儿杨丽华,如今又变成更大的祸害。

    按着急报所说,宇文温白刃战无人可挡,他觉得是夸大,但对方能打很可能是真的,杨坚没想到宇文温竟然是这种猛人。

    “无妨,你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

    邺城,数日之内周边兵马调动频繁,城内传言四起,有说幽州已被隋军攻下的,有说山南荆州沦陷的,又有说官军已经攻破隋国豫州的。

    更有甚者,说江南陈国内乱,官军已攻入建康,三日不封刀。

    一时间谣言四起,纷纷扰扰间,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不过新出的一个消息,倒是为众人一致确定。

    本月初,天子出巡,返回邺城途中,于洺州州治易阳以北遇袭,幸得忠臣良将浴血奋战,保得天子平安无恙,故而朝廷下诏封赏有功之人。

    战殁者均有抚恤,而生还者之中亦多有赏赐,血战立功者更是论功行赏,其中一人为众人瞩目,那便是大周宗室宇文温。

    那一战据说尸横遍野,亏得宇文温聚众死守,又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身中十余箭被创数十处,振奋士气方才击退隋军围攻。

    若不是宇文温振臂一呼,整个队伍怕是就被隋军冲散,留守之人绝无生还可能,而隋军亦会南下,追击天子。

    又有消息灵通人士称,隋军来袭之际,是宇文温率先反应过来,将天子扛下御辇由左宫伯、卢国公尉迟靖护送撤离,也亏得处置及时,才没让天子陷于重围之中。

    功高莫过于救主,兼之宇文温乃大周宗室,故而朝廷封赏的诏令很快下达:

    西阳郡公宇文温,进位邾国公,食邑一万户,其妻尉迟氏,封为邾国公夫人,其嫡子宇文维城,为邾国公世子,其庶长子宇文维翰袭爵西阳郡公。

    宇文温因功进位国公名副其实,满朝文武并无异议,朝廷的封赏很快,毕竟其夫人尉迟氏是丞相的亲孙女,所以大家也很理解。

    不光如此还有许多人在传,说宇文温此战威不可挡,独自一人砍杀隋兵上百,可谓是骁勇善战。

    一说到这里,许多人都不由自主叹道:独脚铜人宇文温果然名不虚传!!

    使邸,新晋国公爵的宇文温正在吐槽,吐槽的就是其封爵:邾国公。

    按着这个时代官方的简略行文,称呼各位“王”、“公”的名讳,都是“某王某”或“某公某”,例如故赵王宇文招,就是“赵王招”。

    蜀国公尉迟迥,就是“蜀公迥”,再如杞国公宇文亮,就是“杞公亮”,那么问题来了,按着惯例宇文温的称呼是什么?

    ‘邾公温。。。猪公瘟。。。猪公。。。’宇文温施展毒舌,开始在心里吐槽自己的新名,这名的杀伤力对于他自己来说,可比“独脚铜人宇文温”要强得多。

    “使君何故不快?莫非是担心山南战事?”郑通问道,宣旨的使者刚走,一众人等便入内恭贺宇文温进位国公,待得大家散去之后他留下来议事,只是眼下这位似乎有些面色不渝。

    “山南战事紧,只是邺城和山南相隔千里,本官急有什么用。”宇文温叹了一口气,山南的急报已经来到京城,一想着隋军正在对山南荆州猛攻,他就坐立不安。

    “使君,大行台整军备战,不惧隋军,还请安心养伤。”

    宇文温苦笑着摇摇头,他目前也就只能在邺城养伤了,伤口刚愈合没多久,虽说不是伤筋动骨,但谁都不敢放他走,以免半路上伤口迸裂出意外。

    “好歹天子没有要封王,要不本官真是成了众矢之的了。”

    “使君多虑了,陛下定是一时冲动,等冷静下来自然知道此举不妥。”郑通已知那日天子的‘一时冲动’,也为宇文温的急智感到佩服。

    “对了,这邾国是什么来路?”宇文温问道,对于封这种问题他确实不太懂,据说里面门门道道很多水很混,他就怕被封了个恶。

    周国的公爵位,有国公、郡公、县公之分,郡公、县公是以郡、县为名义封地,而国公自然是以国为名义封地,宇文温其实不感兴趣某某国,只是基于不爽,认为‘邾国’封是有人故意恶心他。

    “古时确有邾国,为先周时立国。。。”

    郑通开始掉书袋说起典故来,邾国又称邹国,于周时立国但一直没有得周天子册封,到了春秋时周天子才册封邾为子爵,位列于诸侯。

    邾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