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1873-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山顶上建造了大量炮位,包括一些重炮位,从德国购买的八门210mm重炮,有四门被放在了这里。

    同时山顶还建造了巨大的交通壕,不但让部队可以灵活调动,甚至能让野战炮和机枪进行机动。

    在月眉山的后面还划出大片空地,修建居住设施,计划以此安置未来从基隆撤出的百姓。

    至于基隆岭则是崖面陡峭,易守难攻,地方县志有记载“山曰基隆岭,虽不甚高,然呈建瓯之势,为守淡水之扼要也……”,只需少量兵力就足以让飞鸟难渡。

    另一方面在沪尾港和基隆港大力修筑工事,尚未完工的大屯山主炮台周围,加建了许多小型炮台,来加强整体火力配备。

    这时图穷匕首见,早在签订军火合同之前,夏云桐就计划要在大屯山上修建重型炮台,一切防御措施都是保卫这个大屯山炮台。

    只要这个炮台不丢,凭借那还未抵达的超级重炮,就可以四面轰击,震慑日军。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夏云桐忙得脚不点地,他感觉自己在全速飞奔着,向着某个神圣的目标在加速冲刺……

第四十一章 拖延() 
12月21日,竹堑城南郊,第一国立银行。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汉民大量涌入竹堑城,人口增加了数倍。城市已经显得太小了,城区的扩张很快越过了城墙的界限,在竹堑城外四周都兴建新的居民区,第一国立银行所在地就是一个新建商业地段。

    银行后面是一个小院子,地上铺满白砂,崎岖小径尽头是一座茶庭,完全是日式园林风格秘密,茶庭里正在召开一场会议。

    花房义质此时跪坐于地,神态十分的谦恭,在他前面则是陆军省第二局长桦山资纪,和海军少佐水野遵,这些军方人物是特地来台收集情报,观察局势。

    还有几人分别是岩崎弥太郎、清水右兵卫,以及西乡隆盛的代表近卫陆军大尉别府晋介。

    武士阶层把出征台湾看作重获荣光的良机,极力要求担任进攻主力,但大久保利通担心这样会让西乡隆盛掌握政治主导权,因此强烈反对,坚持必须由新建的政府军来实施,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别府晋介正是奉西乡之命来台,既是观察,也是监督日本政府军的动向。

    寥寥几人却分别代表了军方、政府、财阀和武士,各有各的打算,这让会议气氛显得很诡异。

    桦山资纪长着四方脸,有一种坚毅的神情:“这个姓夏的支那人只知道要东西,就是不肯起兵,你们外务省被人当钱袋子了!”

    他代表着政府军,有着强烈求战的**,但还是顾从大局,在出兵时机上服从中央政府指令。

    花房义质恭敬地回答:“从目前看,他对我们还算听话,当然起兵是一件大事,小心一些也可以理解。”

    他作为外务省的官员,代表着政府态度,行为最为谨慎,大久保利通对他的指令是要万无一失,一旦行动不利,他可就成了皇国罪人。

    水野遵轻声说道:“据我们的情报看,这个姓夏已经有了三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团,而且据分析,沪尾港正在修建大型炮台。”

    别府晋介激昂说道:“事已至此,你们还在犹豫,实力够强,还拿了帝国那么多的钱,为什么还不肯造反?造炮台说不定是防着我们呢!你们政府军是不是不敢动手啊,我看还是由武士来为皇国争光吧。”

    他的态度最积极,恨不得马上就开战。

    岩崎和清水一言不发,作为财阀的代表,他们在武士眼中的形象可不怎么好。

    桦山资纪冷笑道:“哼,这关系到皇国万年的基业,你们这么抢着上,只怕是为了自己吧?”

    “砰”的一声,别府晋介拍案而起,“你这是什么意思?”

    花房义质只能出来打圆场,同时表示政府决心明年三四月间,出兵台南牡丹社,只要夏云桐在此之前起兵,都可以接受。

    一番争吵之后,大家只能勉强达成共识:必须要求夏云桐订下一个时间表,在此前提下可以再赞助其一些物质。

    大家将这些意见汇总起来,向东京方面提出报告。

    夏云桐此时正在高兴,因为军械局的地雷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丁守存仿佛找回了失去的青春,没日没夜的工作,手把手带出了一批技术工人,而且还研制出第一款实战型地雷。

    这款地雷大小类似南瓜,生铁铸造,以雷管为起爆装置,以硝酸银为起爆药,内部除了火药,还装有大量的铁珠,爆炸后碎铁片和铁珠四面飞溅,杀伤半径为十余米。

    经过几次试爆,其威力和稳定性都让夏云桐十分满意,立即下令全面生产。

    但夏云桐与丁守存多次谈话,告诉他未来面临的局面,那就是义勇军的阵地可能遭到海量敌人的饱和攻击,因此还需要一款有着大规模杀伤能力的地雷,希望丁守存再接再厉,如果研制成功,就为汉民族立下了奇功!

    士为知己者死!

    丁守存研究了半辈子兵器,尤其对地雷浸淫多年,此番受到夏云桐的空前重视,提供了一切便利,这使他激动非凡,仿佛看到了自己理想的实现,梦想着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立下了军令状,一定竭尽所能,完成任务!

    由于技术工人偏少,台湾的生产能力较弱,有些原料和零部件还需从大陆采购,因此产量偏低,军械局原本每天最多只能生产几十颗。

    但是夏云桐提出了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每个工人只负责手头一项简单的工序,组合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这样能使工人变得熟练、专业,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样地雷的产量能达到每天几百颗,但即便如此也与夏云桐原先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本来他希望狂摆地雷阵,让敌人一登陆就寸步难行,现在发现只是傻想,只能集中用于重点地段,。

    想来想去,地雷大部分埋在月眉山,小部分用在大屯山炮台和基隆岭。

    12月25日,花房义质再次上门催促,要求夏云桐尽快宣布独立建国,要是等皇军先出兵,到时候就没法向他保证什么了。

    夏云桐明白,日本人打着好算盘,让自己起兵造反,先把台湾弄得一团糟,日军然后以牡丹社事件为由出兵,趁火打劫,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说不定就会直接把自己给接管了。

    现在玩的就是心理战,看谁先沉不住气,虽然义勇军暂时还没有准备好,但夏云桐了解日本人的底牌,对方要到明年三月底才会动手。

    他心里早已明确,必须等日本人先出兵,然后找一个恰当机会激怒对方,才能将日本拖入一场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错误战争。

    因此不管花房义质怎么威逼利诱,夏云桐坚持必须让大屯山炮台先完工,炮台工期为四个月,开建于1873年10月初,因此必须等到1874年2月初,自己有把握挡住大陆来援的清军,才会真正扯旗造反。

    这个理由非常正当,花房义质无法反驳。

    同时夏云桐还强调必须得到日本进一步的物质援助。

    看着这样一副惫懒嘴脸,花房义质竟无语了,

    12月27日,经过一番准备,由华夏银行副行长经元善率领的团队,开始前往欧洲,准备建立金融公司,进行市场运作。

    夏云桐对此期望甚深,他估计等到经元善等人到达欧洲,做好运营准备后,自己这里的电报网也已经投入使用,跟香港、上海联成一线,信息流通无碍,就可以在金融战场上搅风搅雨了。

    1873年过去了,1874年来了,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第四十二章 山雨欲来() 
在多次请示过东京之后,花房义质终于给了夏云桐一批物质援助,并明言这是最后的福利,包括250吨大米和一批西药。

    按每人每天1斤6两的口粮标准,250吨大米可以维持义勇军一万将士差不多一个月的供应。

    一天1斤6两大米,似乎不少,事实上这个时代生活水平低,普遍缺乏副食品,人们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一般都大的出奇,1斤6两只能维持最低消耗,根本谈不上吃饱。

    大米对于此时的日本,可以算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可见日本人用心良苦,诚意满满。

    1874年初的台北地区,正是一派火热景象,义勇军的军演一场接着一场,多达数万的民兵队伍也已经准备完成;道路、大屯山炮台防御体系、电报网、基隆港、月眉山等等,各项建设都在加速进行。

    而丁守存耗尽心血,也终于研制出了“拉发式跳雷”。

    将一个铁铸的南瓜般大地雷装入木柜中,木柜下部填装大量火药,连接地雷引信,木柜内装有用德国进口电机制作的发火装置,而发火装置内拉出导火索,一直通到防守壕沟内。

    一旦敌人进入预定位置,守军拉动导火索。牵动发火装置,则火药爆发,可将柜中地雷抛起地面两三米高,在空中爆炸,由于木柜以及地雷里都装置了大量的铁珠,其杀伤范围可达方圆几十丈,威力极大。

    这种地雷对正在冲锋的步兵队伍来说,将是一种地狱般的噩梦。

    尤其是依靠导火索发动,也不必担心敌人的侦测和破坏。

    由于需要大量材料,为保证精确可靠,还要大量进口昂贵的德国电机,因此这种地雷只能少量生产。

    夏云桐决定跳雷将主要用于月眉山战场。

    与此同时,日本的战争狂热日甚一日,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分析出兵前景,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能在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

    明治初期农民暴动与武士作乱此起彼伏,但现在农民想着参加政府军,武士们则不断集结,都憧憬着在战争红利里分一杯羹,美好的前景分散了注意力,尖锐的社会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但在由谁主导出兵问题上,政府却与武士阶层有着巨大的分歧。

    至1月11日,日本陆军已经完成了整编,将原先注重防御性的镇台,改编成了进攻性的旅团。

    东京,名古屋,大阪,仙台,广岛,熊本六个镇台,每个镇台改为一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3449人;其中每个联队为1721人,下辖三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560人,下辖四个中队,每个中队136人;

    旅团编制里还有一个炮兵大队,512人;一个工兵大队,408;一个辎重兵大队,622人。加上旅团司令部37人,因此一个旅团总兵力为5028人。

    而作为天皇御林军的近卫第一旅团,则是6275人。

    以这七个旅团为核心的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6443人。

    在海军方面,以2530吨的龙骧号、1947吨的筑波号、1500吨的日进号这三艘大舰为核心,再加上凤翔、春日、云扬、甲铁、富士山、千代田形、清辉、延城、孟春、迅鲸、第一丁卯、第二丁卯等,大小共十五艘军舰,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

    舰队司令是海军中将川村纯义。

    与此同时,武士阶层也在厉兵秣马。

    作为武士阶层的领袖,近卫大都督西乡隆盛深感必须将武士组织起来,整合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他派自己的弟弟西乡小兵卫,以及原萨摩藩的藩主岛津久光,在鹿儿岛集结士族,存储军用物质,并开设炮兵学校和步兵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