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1873-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寻芳为了慰问新建的“义勇军”,特意送来了一块金字匾额“拱卫桑梓”,以及一大堆财物,其中尤其有一座手掌大,整块玉雕成的“送子观音像”,可称得上是罕有的珍宝。

    夏云桐收下了全部礼物,并派人致谢,心中却在冷笑:妄想摸底!

    这一年国事纷纷扰扰,两宫皇太后暂时结束了垂帘听政,十八岁的同治皇帝大婚后亲政,上来第一件事就是准备花费巨万,重修圆明园,为此与主政的恭亲王奕?、大学士文祥等人吵得不可开交。

    内阁军机们早已是焦头烂额,看到夏献纶上奏“凤凰岗大捷”,总算松了一口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否则又要调兵遣将,筹措粮饷,费时费力。

    因此到了7月21日,朝廷终于下旨嘉奖,尤其是夏云桐更是大加赞誉,叙功第一,堪称“能员”,擢为淡水厅实授同知,这也算是破格恩典了。

    彭远春总算得偿所愿,被下旨调回大陆任官,临走时千恩万谢,因为在那封回奏上,夏献纶不但对其无能胆怯只字不提,还很是说了几句好话,也算是回报了他的配合。

    经过一番酝酿,夏云桐开始筹备建立一家银行,作为未来的中央银行,袁闻柝做过一些财务工作,目前没有合适的金融专家,只能矬子里面拔高个,让他暂时组织筹备。

    从7月中旬开始,夏云桐开始在汉民中选拔少年,标准是生性淳朴、吃苦耐劳,而且能识字,有一定的文化底子,最好是懂水性。

    早在来台之前,夏云桐就与沈葆桢商量好了,将来他推荐一批学生,通过沈葆桢的安排,能够进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贝锦泉也答应会让这些学生在其船上实习。

    夏云桐希望能培养一批苗子,为将来能到欧洲海军学习打下基础。

    鸡笼城,就是未来的基隆市,原为凯达格兰族聚居之地,格兰在闽南语中发音近似“鸡笼”,由此得名。

    此地是一片温暖湿润的小盆地,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港湾,入口处有桶盘屿横扼门户,成为天然的防波堤。

    鸡笼原本只是个小渔村,1860年天津条约后,正式开辟为商埠,人口渐多,此时已经成为一个人口近万的城市,但在行政区划上,还只是淡水厅下属一个只管渔税的河泊所,连县都不是。

    鸡笼城南有一座小高地,名叫寿山,是城区的制高点,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山侧都是开垦的水稻田。

    7月23日,是鸡笼城的大日子,就在寿山之巅,辉煌的奠济宫正式落成,成为鸡笼城的地标性建筑,这是漳浦移民为纪念先祖而建,开光仪式时万人空巷,几乎所有居民都来看热闹,寿山脚下水泄不通。

    主持仪式的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正是颜家的家主颜寻芳,被一大群家丁簇拥着。

    他人如其名,一向自命风流,刚讨了个年纪可以当孙女的姨太太,在鸡笼城更是欺男霸女,随心所欲,连当地的吏目都得看他脸色,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嘉庆以后,政府开放了移民活动,有力量的人士,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开垦的特权。所谓“垦户”,得到了垦照,在官方特许的条件下,他们可驱迫番民,甚至夺取番民的土地,招纳大陆的“罗汉脚”(单身汉),大规模地开辟田园。

    在这些有势力的人士手上,台湾的土地制度发展为三级制:垦户是业主,第二级是从他们手上分领的租户,领导劳工,组成垦殖团体,在这些垦殖团体下面,才是劳动的佃户。

    垦户、租户、佃户,三个阶级,分层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那些垦首,领有垦照的势豪之家,可以拥有数万亩的土地;每年收的租税,可以达到十几万石。这种土地制度,毋宁说是原始封建体制。那些大垦户,俨然是一方诸侯,手下的人,都是他的子民而已,像颜家这样的四大家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十七章 一统() 
自从听说日本武士被歼灭,颜寻芳一直忧心忡忡,担心罪行被发现,患得患失,在家里躲了一个多月。

    眼看着局势平静,淡水厅又收下了自己的礼物,颜寻芳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又出来活动活动,他暗中庆幸自己的谨慎,与日本人的合作只有石田芳夫和箱田六辅知道,即便有一般武士被俘也供不出自己来。

    临近中午,奠济宫钟磬齐鸣,香火鼎盛,正是仪式的**,这时一阵喧哗声传来,“兵备道巡查使,淡水厅同知夏大人驾到!”

    一声接着一声,由远及近,人群自动分出一条大道来,从山下涌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名年轻官员,清秀的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正是夏云桐。

    颜寻芳震骇几乎难以自持,他在鸡笼城呼风唤雨,眼线耳目到处都是,今日夏云桐带人到此,自己竟然没得到任何消息,这简直是突然袭击啊!

    虽然心中有鬼,颜寻芳还是强自镇定,主动上前道:“草民颜寻芳见过同知大人。”

    夏云桐亲切问道:“你就是多行善举,泽被乡里的颜老先生?”

    颜寻芳听着言语和蔼,心中大定:“不敢,不敢,正是老朽。”

    没想到夏云桐猛然脸色一变:“大胆的狗东西,本官到此地巡查,地方官吏尚未吭声,你一介布衣敢来聒噪,可见平日何等嚣张跋扈,本官今日绝不宽纵!”

    说着一挥手,身后的义勇军士兵一拥而上。

    事情变生突然,周围的人都来不及反应,颜寻芳脸上笑容还僵在那里,就已经被几个大汉摁在了地上,身边家丁更是被打得落花流水,百姓们个个目瞪口呆……

    第二天,官府贴出了布告,说颜寻芳平日里横行乡里,多行不义,如今夏大人到此为民申冤,两日后将召开批。斗大会,任何人都可以上台,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翻身的时候到了!

    这种审判方式可谓空前,将大堂搬到了光天化日之下,这是借鉴了前世红朝,从形式上看违背了法制,被审判者完全无法为自己辩护,结果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但在特定时期,这却是一个天才的政治手段,发动群众,启发阶。级斗争觉悟,所有上台参加批。斗的群众,不管自愿不自愿,实际上已经签下了投名状,再也没有了回头路。

    经过了两天的大力宣传,批。斗大会在奠济宫前隆重召开,颜寻芳在台上神情萎靡,全无昔日的威风,台下的口号声则如海浪般咆哮,

    “打死颜老贼!”

    “拥护夏大人!”

    口号统一、整齐,当然也有人组织的,这才有效果,有感染力,本与颜寻芳无冤无仇的,在这种狂热气氛中,也会被煽动得义愤填膺。

    人们敬畏权威,畏惧高层,而打倒权威、推翻高层却能让人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快。感,尤其有了正义口号的装饰,有了所谓革。命理论的掩饰,暴力也被赋予了正当性。

    此时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吐口水的吐口水,扇巴掌的扇巴掌,恨不得将其剥皮抽筋,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狂热和激情……

    颜家已经被连根拔起了,所有的现银、田亩、商铺都被抄没充公,资产总额价值百万,相当于全台湾一年收入,可见其豪富,尤其是八斗子煤矿潜力巨大,在夏云桐的心目中,就是未来的能源基地。

    突袭打掉了颜家,林家的林文明显然听到了风声,唇亡齿寒之下,龟缩在自己的“林家花园”里不敢出来了。

    林家花园始建于林氏祖先,位于枋桥的中心位置,世人有言“先有林家花园,后有枋桥”。

    名为花园,高墙厚垒,深壕宽沟,几百家丁日夜巡守,十足一个军事堡垒,硬啃的话难免伤亡重大,不过夏云桐自有办法。

    几天后,一个年轻人被带到夏云桐的面前,此人是前些日子“严。打”中被逮捕的黑帮头目,披头散发,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显得很倔强,因为瞎了一只眼,江湖上绰号“目仔少爷”。

    “你就是目仔少爷?”夏云桐问道。

    “目仔少爷”知道很多黑帮分子都被游街后处死,只有自己被义勇军抓来,却是好酒好菜伺候着,今天又被同知大人亲自接见,是福是祸,实在费解。

    “不敢,正是小的,不知大人有何教诲?”

    夏云桐点点头,前世他看过一本历史,提到过这个未来的勇将,各项特征都符合,年轻、武艺高强、独眼龙,此时还在汉人底层厮混,直到十年后在中法战争中大显身手,如今他要提前将其挖掘出来。

    “林朝栋,你愿不愿夺回林家花园,恢复你枋桥林家少爷的身份?”

    这一句问话震得目仔少爷两眼发晕,脸色发白。

    原来目仔少爷原名林朝栋,本是枋桥林家的继承者,父亲林文察死在福建,二叔林文明趁机夺占其家产,还要谋害其姓名,林朝栋只好沿着父亲秘传的地道,逃出了林家花园,浪迹江湖,混成了黑帮头目,还练就了一身武艺。

    为了自保,他不得不隐姓埋名,从未将身世告诉他人,今天被一口叫破,真是如闻晴天霹雳,不禁喃喃道:“大人如何得知小人根底?”

    夏云桐微笑着,心想:这可没法跟你解释,未来中法战争时期,有许多支民兵队伍参战,战后大多被解散,只有林朝栋与张李成两部,因为作战出色被保留了下来,而现在林朝廷是个黑社会分子,而那张李成更只是个唱戏的小生,可见人生之奇妙。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只问你愿不愿意?”

    林朝栋咬咬牙:“为何不愿,小人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万般无奈。”

    夏云桐两眼放光:“虽是首次谋面,但我却看出你是个忠义之士,可愿随我干出一番事业!”

    林朝栋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大人明鉴,小人不过一江湖匪类,却得大人这般器重,士为知己者死,愿随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7月26日夜,凌定国率领两百义勇军,在林朝栋的带领下,沿着其当年逃生的秘道,一举潜入林家花园内部,而孟楚虎率领三百义勇军在外接应,固若金汤的林家花园瞬间土崩瓦解,被俘的家主林文明也被凌定国当场斩杀。

    林家由林朝栋继承,而他除了保留林家花园和清茗堂,其余土地、商铺、银两统统捐献了出来,因其忠勇,被委任了骁骑校。

    现在,夏云桐终于控制了整个台湾北部。

第二十八章 拉拢德国() 
曾经有人评论普鲁士不是一个拥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拥有国家的军队,那么义勇军也将拥有相似的地位,因为在未来的博弈中,最终生死还是要依赖义勇军在战场上的胜败。

    工商业的发展是为义勇军提供军备预算和物质供应;

    交通业的发展是为了让义勇军更灵活机动,更有后勤保障;

    教育事业是为了义勇军得到更高素质的兵源。

    最终形成以义勇军为基础的独立王国,这就像前世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名义上是“********”,实质上是“枪指挥党”,谁是中央军委主席,谁就是党的实质最高领导人。

    夏云桐将义勇军扩充到一万人,按照新的军制可以编成五个团,再加一个夏云桐个人千余人的加强警卫营。

    五个团暂时由孟楚虎、孙雄飞、罗大成、甘利千和凌定国五人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