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9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复河南山西失地是第一步,而就在崇祯二十四年开春之际,崇祯皇帝再次下召,开始了对大顺朝的又一次征伐。

    在皇位上已经有二十四年了,崇祯皇帝也从当年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了一个满脸胡茬与皱纹的中年大叔。

    虽然没有经历过民间疾苦,可是一个王朝琐碎之事,天灾人祸等大事,依旧让崇祯皇帝操碎了心,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

    而在他内心当中,仍旧还有一份奢求,那就是在自己归西之前,好歹让从他手中丢失的国土,重新收复回来,这样他才好去见朱氏皇朝的列祖列宗啊!

    然而,他对身体,随着年岁的增长,却是一日不日一日了,到如今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昏厥、无力等现象,让其心知肚明,自己的时日恐怕已经不多了。

    崇祯二年出生的朱慈烺自从一岁时被立为太子之后,其地位就没有动摇过,这固然让王朝皇权之争变得顺利,但是从小被以继承人身份来培养的他,性格上固然中正平和,可是却也只是一个守成之主,而非进取之君。

    为了朱氏皇朝后世基业,崇祯至少需要再自己还活着的这些年月里,将大顺和大西两大农民逆贼給剿除,如此方能震慑洪南海王李天养此獠。

    征服镇压南海王,至少在崇祯自己看来,他是看不到希望了,着洪门的基业远在南洋之上,大明朝这些年外忧内患,朝中最后一支水师都拱手让予洪门,想要重头再来,那是需要时间的。

    而崇祯自己,却是最是没有时间的人,甚至他如今让内务府随时预备太医,就怕一个闪失之后,自己就长眠不醒了。

    大明朝王师大半军队,都在五省总督孙传庭手中,得到了朝堂内阁授与的旨瑜之后,孙传庭便尽起手中大军,共计三十万之众,自山西临汾与河南洛阳起兵,分两路杀向了西方陕西长安的大顺朝地盘。

    大顺朝这几年的日子很不好过,大将刘宗敏、田见秀先后战败被孚,然后直接被恨其入骨的大明官府枭首,震慑人心。

    山西与河南地盘尽失,加上农民军政权不善经营的缺陷,让大顺李自成所统御的地盘生灵涂炭,土地荒芜久已。

    百姓们从一开始支持大顺王朝,主动起义加入到大顺之中,到后来开始抵触与反感,到如今能够以一地民生来抵挡大明入侵,靠的就是尽起民间百姓,强拉壮丁入伍,才有一口喘息之机。

    其实就算没有大明朝春季的出征,等到秋收之时大顺朝想必也会自己灭亡了,因为其朝中已经没有多少耕种之民存在了。

    一路攻城掠地,慎重远比孙传庭他们计划中还要顺利,两路大军便在长安城下,将大顺朝李自成一伙人給团团围住了。

    一个月的攻城,整个长安城在三十万大明大军的攻打下,直到城陷之后,几乎没有多少活口了。

    自此,一直肆掠大明王朝数十年的大顺李自成以下三百七十七口重要臣属,无一能够逃出长安城,成为了大明朝孙传庭手中俘虏,押送至南京候审。

    崇祯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大顺朝长按城陷,大顺帝李自成献帝皇玉玺,受孚。

    本章完

265 大明的下一个对手() 
“罪人李自成,叩见陛下!”

    南京城王宫大殿之上,让崇祯皇帝恨得牙痒痒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大顺朝开国皇帝李自成,如今却是一脸落魄地跪拜在奉天殿前,毫无一代枭雄的豪迈之气。

    “……”

    之前甚至恨不得当场宰了对方,生食其肉的崇祯皇帝,此时望向让大明朝在破灭边缘飘零了无数年月的罪魁祸首,一时间反而越发的沉默了。

    或许是多年的荣华富贵已然销蚀了李自成的雄心壮志,此时此刻的他看起来却是彷如一个祈求一线生机的困兽,在大明六部官员手中,任人拿捏而不敢有丝毫反抗之心。

    甚至连最起码的些微视死如归的勇气,李自成都拿不出来,否则在长安城破之时,李自成其实有大把时间,完成对自己生命的了结。

    当然,至少在气节上李自成做得,或者说演得还算不错,面对崇祯咄咄逼人的眼神,李自成却也依旧没有跪拜行礼,抬着头高傲地站着。

    “大胆,见了陛下还不下跪?御前侍卫何在?杖刑!”

    一边的内阁首辅史可法却是看不下去了,当场厉喝一声,几个魁梧侍卫几大脚便将李自成狠狠地压倒在殿堂之上,颜面无存。

    “罢了罢了,留着这家伙突然碍眼,拉出去午门问斩吧!”

    千百般滋味在崇祯心中流过,曾几何时自己也差点落得跟对方一个模样,看着对方便彷如看到了自己皇室战败之时的残局,崇祯再也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高高在上藐视一番的心情,挥挥手就此决定了李自成,以及他的亲族一百余人的性命。

    “现在大顺逆贼既除,当乘胜追击,令五省总督孙传庭即可西进,直捣黄龙清剿大顺残余部众,并为接下来的西征大西张献忠逆贼做准备!”

    大顺灭亡来得并不突然,在举国皆欢的情况下,大明内阁的朝臣们却是冷静得很,刚刚结束了对大顺皇帝对处置,随后便开始筹谋计算着大明朝未来的下一步布局。

    “准,不过众位爱卿也费费心,给予孙传庭爱卿以及一众将士的奖励早日下旨!”

    或许是年纪越老,这思想也成熟了很多,在北京城动不动就罢免官员朝臣的崇祯,到了南京城后做事风范却是变了番模样。

    “臣遵旨!”

    以史可法为首的一干朝臣,躬身应答,随即一次朝议就此虎头蛇尾地过去了。

    而在天府之国的成都所在,大西朝大顺皇帝张献忠此时已是获知大顺李自成这个前任首领势力灭亡,李自成被孚的消息了。

    “众位爱卿以为,如今我大西该如何应对大顺灭亡之事?”

    为了这一次震惊天下的大事,张献忠将麾下爱将大臣一起,共商大事。

    “汪爱卿,严爱卿,有何高见?”

    张献忠虽没有太多文化,又极为崇尚军功,但是对于有能力的文人也是极为重视的,特别是对他亲自册封对左右臣相。

    “微臣以为,陛下大可不必太过担忧,前人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固然我大西因地理问题,这些年受困于此,但是以守势而言,这也是极为有利于我军部署。”

    左丞相汪兆麟上前一步,虽面色沉凝,但是却也底气十足地给予答复。

    “而今剑门关在我大西朝将士之手,又有孙可望将军亲自把守,便是大明朝数十万大军叩关,也非是数月之功可下的。”

    “但是我朝也当未雨绸缪,提前向民间征兵方为上计!”

    而在另一边,大西朝右丞相严锡命也上前谏言,提出自己的看法来。

    “大顺朝乃我大西朝对抗大明之屏障,有他存在故而这些年大明多以其为目标,而今大顺灭亡,大明上下必以我大西为对手,倒是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其实在大顺朝长安被围之时,大西朝上下便有了两种声音,一种自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们瓦上霜;而另外一种则认为大顺存在对大西有利,兼且大顺李自成曾是农民起义军首领,于情于理大西都不应坐视不管的。

    而这两种意见的两位代表,正是以左右丞相为首的文武官员。

    最终还是左丞相汪兆麟和孙可望为首的保守派获得了胜利,但是深究其底,还是因为他们揣摸到了张献忠本人的意思。

    张献忠自从农民军起兵以来,便是为人属下,纵使他心比天高,雄心壮志,却也抵不过实力、机遇不如别人。

    李自成自闯王时起,便是天下农民起义军公推的领袖,张献忠为了生存与积蓄实力,也跟在李自成身边打拼了无视年月。

    但是随着自己的羽翼丰满,实力地盘逐渐强大起来之后,张献忠便甩开了李自成,自己出来单干了。

    然而哪怕自己一手一脚打拼出来大片江山,建立起了大西王朝,自封为帝王,可是在民间百姓们的流言与野志之中,却依旧让那李自成高他一筹,将大西视做大顺的附庸。

    这却已成为了张献忠心中的一块心病,凭什么自己苦苦挣扎奋斗,到头来却依旧无法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凭什么他李自成在外登高一呼,便有贤王之称,难道这天下人都眼瞎了不成?

    心病堆积下,张献忠却已是对近邻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多有不满,只是碍于他们双方之间有着共同的强大敌人大明官府,若是自己同盟相斗,便宜的必然是一旁虎视眈眈的大明王朝。

    彼此交恶固然不对,但是当大顺朝被大明军队步步击退,直到退无可退之时,张献忠却也没有想过要派出大军出川,救援大顺,而是在左丞相的建议下,坐视对方覆灭在自己眼前。

    而自己却也不是没有收获,汉中、陇南、天水等原本属于大顺王朝的版图,以及驻守其中的农民军将士,在大顺长安城被围,随之攻陷之后,张献忠却是只派出了几名特使,给予稍许利益,便将这几个重要城池的将士給拉拢了过来,不费吹灰之力便收获将士数万,百姓无数。

266 洪门等待的契机() 
攻破了长安城后,五省总督孙传庭麾下地盘,却是再有扩张,让其心满意足对同时,也有几分惴惴不安。

    为人臣子,当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如今他孙传庭作为朝中快要功高震主的存在,若是再不懂得惜身,那么倒霉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有他那庞大的家族,以及他麾下一干亲信。

    而当朝廷最终下达谕旨,名义上阙拔孙传庭爵位至公爵,以早前先王收回的曹国公赐封,同时给予最高镇国大将军之俸禄,其中恩宠,朝中无人能比。

    但是随着西北大顺朝被击败灭亡,在提拔了孙传庭,给予应有奖赏之后,同时朝廷又收回了他五省总督之实权,取而代之以早就名存实亡的川陕总督加身,却是无形中剥夺了孙传庭不少实权,明升暗贬。

    对此安排,孙传庭底下不少心腹极是不满,为其打抱不平,但是在孙传庭心中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越是对孙传庭收权,打压他的实力,同时依旧让其独立在朝堂之外,主掌一国之军,这却说明崇祯皇帝对其的信任有加,并未因为这些年自己的功高震主而多有忌惮。

    为此,孙传庭很是打杀了几个出言不逊,无视君上对心腹之辈,让其麾下将士再不敢胡言乱语,这不但是身为臣子应有的觉悟,同时也是在相崇祯皇帝表露心迹,证明自己对大明朝的忠心耿耿。

    “之前朝中兵部下达的指令,在座各位想必都已经清楚了,我部身负皇恩浩荡,当竭尽所能报效陛下。”

    在打压遏制住麾下心腹那些小心思之后,孙传庭同时召集麾下文武,开始布局接下来的计划。

    “大顺李自成逆贼覆灭,本应该是十数年前便应该完成的事情,只是我等臣子无能,使得对方直到如今才最终灭亡,大家不应该心中窃喜,反应该扪心自问,惭愧的才对!”

    孙传庭底下的将士,自从战胜乐大顺朝,生擒了李自成贼首之后,便已有些飘飘然了,不但军务懈怠,甚至连文官底下动作也开始频频犯错。

    “而且,如今我大明之外,尚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