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大旗主和贵族头目们若是听到了后路被围等消息之后,肯定会有其它想法,而且多尔衮更担心的是,东江镇明军突然封锁住自己回家的路,想必对于内防空虚的大清国内也有所行动,若是再有国内的些微不好消息传来,绝对会造成王国军队从上至下的骚乱。

    自己为了这南侵,将王国八旗麾下部族战士拉出来大半,王国之中所余战士保卫家国却是空虚了些,前来部族战士门担忧家国、部族之危下,难免会军心动摇的。

    “传令下去,派鳌拜带领一万镶黄旗战士以及五万汉军继续西进,其余大部随我回转大明顺意府!”

    在心中计较了一番之后,多尔衮心中有了定计,开始调兵遣将。

    来时队伍基本都是空空如也,搜刮所得等物资财货都被多尔衮和八旗贵族们给囤积在了大明顺天府京师皇城之中,如今归去只是,其所拥有的驼队又一次膨胀,比来时差不多多出两三倍的数量,整只大军显得臃肿而缓慢,拖慢了整个军队的节奏。

    后路被围的消息,已经被多尔衮传瑜给了麾下的众多将领和随军大臣,有鉴于他们军队已经在往回撤,加上舍不得已经到手的诸多财富物资等因素,军中虽然多有骚动,但是总体而言却是还处于平静状态,情势还在多尔衮等掌控之中。

    然而好景不长,当又一封加急密保,在十日之后送交到距离顺天府还有几日路程的多尔衮大军之中以后,多尔衮还算沉静的心情终于有了波澜,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东江镇兵分两路入侵大清国土,并一路推进抵达辽阳与清溪两座拱卫盛京的门户,让原本就有些预感的睿亲王多尔衮心情渐渐沉重下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东江镇的明军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却一直一来都在示敌以弱,悄然隐藏着,直到己方军队大军南下,国中空虚之时才突然发难,光是千里急报上所描述的战损情况就已经有些触目惊心了。

    

第1390章 敌人来了() 
“终于来了!!”

    山海关高大雄伟城墙女墙之间,红堂远征军指挥官吴杰眺视远方渐渐升腾而起的烟尘,发出感叹到。

    此时距离洪堂军队突袭攻占山海关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洪堂专业的工程部队不仅将洪堂军队曾经所破坏等各种工事给修缮一新,甚至海趁着女真大军未至等这段时间里,重新加固了一些城防,让山海关至遵化一线的明长城防线越发坚固。

    当然,这样的修缮花费的是从大员岛上源源不断运送过来的水泥、钢铁资源,即便其中一味重要原材料石材在当地可以就地取材,可是其中花销依旧让洪门财政部感到肉疼。

    打仗从来都是打的经济,不管是粮食、无踪、弹药、军饷、乃至抚恤,无一不是需要源源不断的金钱往里填充,开战仅一个月,洪门财政支出就超过百万两银子,足见其中的庞大消耗了。

    天边升腾的烟尘,最终化为一道道飞驰的骏马骑士,朝着京师与关外建州盛京之间最短的山海关疾驰而来。

    崇祯十八年九月十三日下午,天边一杆杆顶着细长黄色三角龙旗从远至近飞驰而来的骑兵军队,在距离山海关两里左右等地方停了下来,吴杰站在女墙之间的垛口间,用手中望远镜对其骑兵之首望去,一名年纪三十出头,眼冒睥睨之光身材雄武有力、身穿一身金黄灿烂地锁子甲武将正拿着一只千里镜朝着山海关内望来。

    似乎是心有所感,吴杰心中就已经认定眼前之人必是大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本人无疑,而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就在吴杰发现对面主将之时,对面那位拿着千里镜观察山海关的武将,似乎也同样发现了站在城头观察对方的自己。

    城外被吴杰所发现的青年武将,确实是从匆匆赶来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本人,在接到了建州盛京危急的消息之后,多尔衮这一支攻入大明关内等大清主力终于稳不下来了。

    其实多尔衮本人并不算太过着急,只要他手中有这三十余万大清军队在,即便建州那边被人荼毒一空,他也能利用手中军力重新反盘,甚至他海能名正言顺地坐上这大清皇帝的龙椅之上。

    但是多尔衮不着急,并不意味着他麾下的十三万多八旗子弟兵不心急火燎,多尔衮可以冷血地放弃他在建州当中的族人很多亲眷,可是八旗旗主和贵族、八旗的子弟兵们,却未必割舍得下建州之中的亲人、地盘与利益。

    大明国土固然更加富庶,也更适宜生养人口,可是对于八旗子弟来说,建州以北的光大荒野之地,才是他们八旗部族的根,他们的祖先、亲人和部族都还下那里,就算手中拥有再多的利益,也未必有家人荷部族重要。

    多尔衮想要隐瞒建州那边发生等战事是不大可能的,盛京那边派来的密使除了直接面见多尔衮的那一骑以外,八旗几大旗主身边也有密使来报,最终这个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八旗军营之中。

    之前为了身边搜刮来等巨大财富而行军缓慢的八旗军队,终于在盛京报急的情报之下,整支大清军队开始抛弃拖慢步伐的各类辎辅,交由步兵为主的汉军将士来押送,而几乎以骑兵为主的八旗军和蒙古军战士,则骑着战马不顾一切阻碍朝着来时的路,迅速回防。

    若是绕过遵化与山海关一线的洪堂军队阵地,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等选择,虽然很可能因此走上一些远路,多行十余日的路程,但是好歹他们八旗军队不用正面硬撼有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洪堂军队。

    可是这一年多来,大清军队在多尔衮亲王的带领下,从建州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广平府,铁骑之下,除了当初据险而守的洪承畴一行辽东老对手以外,就再没有一支能够经得起大清铁骑摧残的对手,甚至连让大清军队感到有些麻烦的对手都没有。

    一路南进,直到黄河南岸,大清军队所遇到的明军队伍,几次简单交手不是轻易溃逃就是直接投降,而在唯一一次兵临城下劝降一座小城池的明朝官兵却无果之后,攻下这座人口不过万余人的城池,多尔衮一句三日不封刀的迁怒之言,让这一座小城变成了一座鬼城,自此以后,基本上就再也没有了敢誓死不降等明朝官兵了。

    就算明朝官兵自觉有职责所在想要反抗,可是却架不住城镇之中那些名望甚高的士绅地主之流带着百姓们来劝说求情,最终为了不殃及百姓的明朝军人,要么选择出城与敌人一战,或是就此带队离去,将一座座城池送给大清人手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城池都是如此,大明养士多年自然还是少不了愿意为国尽忠的忠臣存在,少数城池依旧如第一座被屠城的县城一样,举城百姓与将士同仇敌忾共同守护他们共同的家园,可是在强大的大清军队面前,主力早已不再黄河南岸的这些被抛弃之人,除了一片忠心以外,还能拿什么来抵挡大清人那如山一般的铁骑摧残。

    一座座敢于反抗的城池化为灰烬,似乎在察觉到大明人其实很软弱的弱点之后,多尔衮为了不让这些杂兵游勇牵制住自己的脚步,同时也为了尽量减少军队伤亡,对于这些心怀故主的城池百姓很多军人,同样冷血地下达了屠城之令。

    残酷的镇压政策,让大明人那仅有的一点点抵抗勇气化为了无有,一座座城池在大清人的招降声、或是一次次简单的试探当中,被对方掌握在手中,让其不但没有因为攻城掠地而损失太多,反而招降了不少的汉军充实来说自己的军队。

    反倒是在民间,还有一支支民间义军揭竿而起,利用熟悉的地形等优势对大清军队进行骚扰袭击,让他们所掌握的地方不靖,以此证明这里依旧还没有归化于大清。

    但是如此种种的战斗经历,让大清人渐渐滋生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夜多了几分对大明军队的轻视与鄙夷,最终这一支大军径直朝着距离回家之路最近的山海关扑面而来。

    

第1391章 攻城与出击() 
“快快快,给老子顶上去!!”

    “再敢退一步,老子砍了你们的头!”

    辽阳城上,一张汉人面孔的将官对着女墙之上缩头缩尾的士兵们发着怒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城墙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

    距离这支突然杀过来的东江镇明军到达辽阳城下,已经有六七日时光了,城上城中到处都是一片硝烟的气息,同时还有那腐尸、血肉烧焦的复杂气息。

    即便是像辽阳这种拱卫盛京的门户所在,其实女真战士的数量其实也不会太多,譬如现在辽阳城中也就只有七千多女真与蒙古战士为主力的驻守大军,其所部佐领是出自镶蓝旗的斐力。

    因而,实际上真正站在辽阳城中帮助守卫城池安危的,更多还是出自归驸大清的汉军之手,比如现在的吴赖其人,带着辽阳城中为数最多的汉军三万将士日夜奋战,才在尚可喜所部的猛烈攻击当中坚持了下来。

    城外一波接着一波下着钢铁弹雨,将城池上一块块青砖击得粉碎,稍不小心一块横飞的碎片就可能会要了一名战士的性命,就连吴赖本人脸上好渗透出淡淡血迹的伤痕,也是出自碎石的误伤。

    城中的女真蒙古战士,并不负责第一线的交锋,他们的人数有限且战斗力比之汉军强上不止一筹,故而更多作为压阵的监督官和临战到处支援的救火官。

    也是有这么一支对大清忠心耿耿的驻守军队时刻盯着汉军将士,否则以汉军将士们的传统,早就一块丢下手中华武器,高举双手向底下的明军投降了。

    同样都是汉人,吴赖就怎么夜没有想到底下这群不怕死的汉人兄弟怎么就能做到如此的无畏与英勇的,要知道这性命可是只有一条,丢了就将化作一具具腐烂的躯体,再也无法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的东西了。

    可是在辽阳城下的这群东江镇明军将士,或许依旧有少数人会顾惜他们的性命的,在攻城之不利之时依旧有人率先逃离城下,但是总体而言,更多的汉人战士却是发挥出大无畏的精神,面对城墙上各种危险都一往无前,哪怕临死之前都还想着能咬上大清守军一口,仿如一头噬人的野兽一般。

    城池已是摇摇欲坠了,大清将领和当地官府一直给汉军将士们大气加油,说援军已在来的路上了,这也是吴赖他们苦苦支撑的重要原因。毕竟辽阳作为拱卫盛京的西门户,若是被明人占领了,那么他们就再也没有了顾忌,直起东进,攻打大清盛京王都了,对于大清人来说,却是一件重挫他们内心骄傲与自信的一件事情。

    然则,吴赖却不知道,他们苦苦等待的援军,虽然已经出了盛京城,除去留守盛京的五万军队以外,剩下的八万大军由礼亲王代善亲自带领,却是朝着清溪城所下的地方前进,反而暂时放弃了辽阳城。

    礼亲王代善他们做出选择先去支援清溪而不是辽阳,原因有二:

    其一是攻打清溪的明军更少一些,由吴超所带领的洪堂本部军队只有两万,从数量上而言更为适合速战速决。毕竟大清此番聚拢的军队,是他们暂时能够动用的所有力量了,不管是要给清溪解围,击败明军一支分兵,还是出于稳妥起见,攻打清溪都是一个合适的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