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古至今,华夏大地对于周边属国的态度,从来都是万邦来仪,我自巍然相迎,却从没有因为己方的强大而做出过对属国的任何不利的行动,在这方面,大明朝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自郑和下西洋,带着强大的大明水师经过苏禄苏丹国的时候,与当时苏丹国的第二任国王友善见面之后,大明朝与苏禄苏丹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融洽。

    这让洪门派出的勘探队,在棉兰老岛上的行动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李天养头上那顶官帽,让其麾下这支勘探队在苏禄苏丹国的国度里自由行走,同样没有收到太多的刁难。

    而当他们在棉兰老岛南面一条小溪水当中,无意中发现了天然形成的狗头金,并随之在其周边发现大量砂金矿石,终于验证了李天养关于吕宋群岛上有着巨大金矿存在的事实。

    这一发现,其实是在崇祯二年八九月份得时候,从发现矿脉那一天开始,勘探队随后又在棉兰老岛南面的诸多地区,发现了更多点砂金矿资源。

    但是这一秘密,除了勘探队的成员以外,就只有远在大元岛上的李天养等数人知道,就连一路护送保护他们的狂鲨帮众,以及苏禄苏丹国国王派来的人,都不得而知。

    李天养本心只是想要提前布局,等到他父亲李德年岁渐老,基业被自己继承之后,那么他就能够随后开始发力,来开发这片富裕的财富资源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李天养的计划再好,可也比不得这现实变化点速度,李天养现在面临的局面是:在一个自己已经到手的金矿脉,与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自己所用的,蕴藏丰富的金矿之间,李天养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鸡笼山矿脉的暴露,没有一个重磅的转移目标的话,未来很可能会让洪门陷入到一个水深火热的地步。

    最简单的,当大元岛上蕴藏金矿资源的消息泄露出去之后,别的团队或许碍于洪门现今在南海强大到实力,就算眼红洪门所得财富,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从洪门手里夺食的能力。

    但是他们只要将这个消息往上面一捅,让大明朝朝廷知道这个金矿矿脉到存在,对于此时国库空虚,急需意外财富来填补各种支出到大明朝朝廷来说,他们必然会让李天养交出鸡笼山矿藏到开采权。

    李天养交还是不交呢?

    交出去吧,作为现在一年能够生产数万两黄金稳定财富的收益来源,同样需要庞大财政支出来稳定迅速扩张速度的洪门来说,那等于是卡住了他们财政收益的一道大口子,李天养心里自然是千百个不愿意。

    可要是不交出去吧,那么凭现在崇祯皇帝穷得叮当响,求爷爷告奶奶地向自己手底下得官员们纳捐的手法来看,这个一年能够带来数十万两白银收益的矿脉,那等于是在饿急了眼的崇祯皇帝面前,摆上了一个鲜美的大肉包子,李天养就是再有手段,也恐怕不能打消崇祯皇帝将矿脉收尾国有的决心。

    除非李天养决定跟大明朝分道扬镳,就此各自不相顾,以现在大明朝左右难支的局面下,李天养有百分之七十点把握,崇祯皇帝不会,也没有精力对大元岛上的洪门团队动用武力手段。

    但是洪门之前在大明朝的诸多布局,恐怕就要落空了,齐心堂在江南各地的商号、“有间”客栈开设在各省的分号,恐怕大明朝就不会宽容地让洪门舒坦地继续在各地发展了。

    最终的结果,同样是李天养所不愿意看到的。

    (本章完)

第1020章 广为邀请() 
    如果此时洪门放弃对于吕宋金矿的追求,而是将其放出来,让一直在暗中窥视大元岛的诸多势力,知道这个财富所在地的话,那么他们就能达到转移焦点的目的。

    而且,消息是由洪门释放出来的,矿脉是洪门先发现的,加上本身洪门在南海海域当中的实力,由洪门来主导对棉兰老岛黄金砂矿的开发,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仔细想想,这反倒能够让洪门与周围的海客团队结成一个整体,大家有了利益的关联之后,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洪门虎视眈眈,暗藏坏心。

    同时,洪门也能借此提前获得本该在无数年之后才能获得的利益,虽然因此洪门所获利益恐怕要削减不少,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当那些不管有意无意,总是对洪门报以各种态度的团队,同样拥有了开采金矿的机会之后,那么洪门在鸡笼山的金矿即便暴露出来了,那么也不会像现在那样会被众人所仇恨着。

    当然,这样做的深层次里,还有一个对于华夏文明有着莫大的好处,那便是能够激起吕宋西班牙人与大明朝海客团伙之间的矛盾,最终都结果必然是彼此干个你死我活。

    那时候,背后有着洪门、狂鲨两个海主支撑的大明海客集团,面对西班牙人的胜算,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八成以上。如此一来,最终吕宋群岛的主宰权,落入到大明人都手里,也是必然的结果。

    而掌握了东西方航线枢纽的大明海客集团,自然而然便成为了未来华夏大陆与西方航海人交锋的第一线,只要掌握了这一枢纽,也就意味着华夏大陆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用担心来自海上敌人的入侵。

    同时,当多金的棉兰老岛信息传到大明朝商人和民众们耳边的时候,也能激发起这些人对于财富的欲望,恐怕会让大批的大明百姓和上任南下淘金,为大明朝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减负,吸引数量极多的流民之辈前来讨食,无形中会降低大明朝中的正愈演愈烈的农民暴动规模。

    而气候宜人的吕宋群岛上,大量未开发的肥沃土地若是开发出来,对于此时大多数产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大明粮仓来说,这些地方种植粮食一年可以达到两季、三季,完全可以缓解北方因为小冰河气候带来的不利因素,作为大明朝的候补粮仓。

    不过,李天养只想到了前面有关于洪门切身利益的几个要点,并没有想到更深远的意义,但仅是他想到的这几点,就已经让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取舍了。

    洪门再一次向周边各海客团队发出请帖,邀请他们前来参加洪门早已有过的军事阅兵典礼。

    距离上一次阅兵典礼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正好是李天养准备举兵清扫南海诸多海贼,并向当时在南海的诸多团伙正式展露洪门的肌肉。

    而这次的阅兵,除了继续向这群对手们展示洪门越发强大的肌肉以外,同时也是借机将吕宋群岛上发现金矿得事情向大家坦白。

    吕宋群岛毕竟不是大明朝的土地,若是洪门真的要向在场的众多海客团队们坦白的话,那么李天养必须要保证这砂金矿被大家开采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将其告知大家就好了。

    要知道,此时吕宋最大的岛屿还是在强大的西班牙人手中,除了洪门以外,说实话就连看起来颇为强大的李德狂杀帮,在洪门眼中,也不如西班牙人多矣。

    人多口杂,若是贸然将这个惊人消息泄露给大家,保不齐这个消息很快就会被西班牙人所得知,到时候以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经营数十年光景的实力,大明朝这些海客们想要从西班牙人手里夺食,那难度可想而知。

    如此的话,那李天养祸水东引的计划,从跟本上来说,就是个失败透顶的计划,平白便宜了西班牙人。

    而若是由洪门出兵对付西班牙人的话,且不说大明朝对外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光是西班牙人强大的实力,李天养就算对自己的团队再有信心,他也舍不得让好不容易才休养生息两三年的洪堂队伍去跟人硬碰硬。

    故而,李天养就必须出面,由洪门作为主导者,引导大明朝诸多海客团队一起发力,联合起来去跟子办呀人较劲儿,不一定要让对方战败,但一定得让棉兰老岛上丰富的砂金矿脉为大明朝所用!

    洪门此时发出的请帖,所蕴含的能量可不再是以前那样,对于大型商会来说可有可无了,当徽商、潮商、晋商等等大明朝中的各大商号接到了来自南海大元岛上所发出的请帖的时候,各家商号东主或亲自动身,或派出手下心腹骨干,纷纷带着厚重的礼物前去大元岛基隆镇拜会李天养。

    一时间,大元岛基隆镇上热火朝天,每天都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各方东主、掌柜们乘坐海船前来,其中不少商人之间也是久闻其名,只是天各一方,不得见面尔。

    各种南腔北调共聚一堂,此时洪门上下才对李天养当初执意将京师官话作为洪门统一的官方语言表示理解。

    大明朝实在太大了,各种方言数不胜数,甚至一省之间就有十余众不同语言,此时大家共聚在鸡笼镇中,让负责招待的洪门成员各个都感到头大。

    好在作为商人掌柜和东主,京师官话是必须学会的一门功课,或许他们官话说得并不标准,但是洪门成员仔细倾听,加上心中的几分揣测,倒也勉强能够在日常交谈当中,为这些贵宾们解惑。

    七月初开始就有相近是东主们来到基隆镇中了,而直到八月中旬,洪门发出去的请帖对象们,才真正全员汇聚在了基隆镇中。

    最后一位重要来客,却是远在吕宋群岛的狂鲨帮三当家甘兴志,代表狂鲨前来参与这次聚会,他们的最终到来,也预示着洪门接下来的阅兵仪式拉开了帷幕。

    (本章完)

第1021章 第二次阅兵() 
    邀请自己父亲的帮派参与这次阅兵,自然是接下来的行动中,需要狂鲨帮给予重要支持,谁让狂鲨帮现在的地盘就在吕宋群岛呢。

    身为地主,不管是出于道义还是规矩,洪门都有必要跟狂鲨帮打过招呼,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之后,才好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通过他们的实力范围,南下棉兰老岛。

    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洪门自己在大元岛上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进行发展,未来短时间里除了派出一定量的武装力量对西班牙人进行压制意外,其他方面却是不可能派出太多的人手去开采金矿,获得太多利益。

    那么,作为地头蛇的狂鲨帮,则正好可以弥补洪门在这上面的难题,由他们来分润洪门所失去的利益,将其纳入自己的怀抱。

    反正,日后等到李德年纪老迈之后,狂杀帮也将会有他李天养的一席之地,到时候这些利益还不是又兜了一转,回到洪门手中了吗?

    八月二十,大明朝各方代表刚刚在基隆镇热热闹闹过完中秋佳节,一大早便在洪门成员的指引下,来到基隆镇外五里新开辟出来的大型码头上,那里早已搭建起一片纵横数十丈高的观礼台。

    基隆镇的商业贸易蓬勃发展,之前的码头面对越来越多的海船出入港口,已经有些过于紧凑了些,因此李天养在征得万良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的建议之后,又在原码头的基础上,再次拓宽了码头和港口。

    现在的基隆镇,喇叭口形状的天然避风港内,足以同时容纳三百多艘千料左右的海船进出停靠,同时还搭配着洪门自制的重型装卸器械,卸载或装运一艘两千料海船的货物,比在月港等其他埠头上,要快上一倍不止,而其所需人力更少。

    午时准点,当基隆镇上空里许高度突然炸响一朵红云之时,早就蓄势待发,等待已久的洪门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