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崇焕其人,李天养虽然知道对方是位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可是每次他派人前去与这位大人攀交情、搭关系,却总是被对方拒之门外,直到现在洪门也没有与这位督师有着多少交情来。

    但是却不妨碍李天养去了解这位督师的为人,了解对方的喜好。

    现在想想,这两位辽东重臣,走到如今这一步,似乎也并不是没有预兆的。

    袁崇焕其人,科班进士出身,从底层一步步爬到如今的位置,若说其没有能力,那必然是假的,但是在李天养所了解的对方脾气秉性当中,情报人员着重说明了对方几个大缺点:自视甚高、刚愎自用、性情暴躁、好大喜功。

    说他自视甚高,洪门外卫情报人员是有切身体会的,他们打着福建水师提督李天养的名义前去拜见袁崇焕,换回来的却只有一句话:“南北方官属不同、文武有别,且去!”

    当然,这里或许带有外卫人员的主观意见,但是刚愎自用这一点,却是朝堂诸公皆知的事情。

    原本袁崇焕在辽东巡抚之位时,就只因为政见不合的缘故,强行请求朝廷将大将满桂调离辽东,最终大明朝一员大好虎将被召回京中。

    其时经略王之臣同样大有智慧,知道满桂的能力和作用,奏请朝廷留其在辽东大用,因此而被袁崇焕敌视,双方再不合,逼得朝廷只能下令将两人分开,一人守关内,一人管关外。

    从此事上,就不难看出其人刚愎的性格,容不得人有所违逆。

    至于袁崇焕其他几个缺点,却是李天养在朝中的援手,户部侍郎南居益大人提供的。

    相对于自己还显浅薄的情报来源,在官场当中摸爬滚打多年,见人见事都很深刻的南居益大人,可比李天养要更加清楚这位位极人臣的督师的为人了。

    而毛文龙其人,李天养他们虽然难以打听到太多关于他的喜好、起居,但是从日常生活当中,依然不难判断出其人其实也是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之辈。

    你而且底层出身的毛文龙,还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便是对于银钱的贪婪。

    其实说毛文龙贪婪,也大半是冤枉了他,因为对于深处后金腹地的毛文龙来说,想要养活东江岛上这十余万人的城池,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朝廷财政困难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几年几乎就没有全饷发放给东江镇将士过,甚至不少时候连粮食都会停运,逼得毛文龙不得不自己筹措粮饷。

    因此,在东江自己的地盘当中,毛文龙广征大明内陆的商人前来东江岛交易,什么赚钱他就买卖什么,高丽参、马皮、兽皮布帛等等,看在袁崇焕这样的文官眼中,自然讨不得好去。

    同时,东江镇深处后金腹地,对于来自袁崇焕发出的命令,可以说是听宣不听调,每每艘会让袁崇焕觉得有他还不如没他的想法,以加强自己掌控辽东的力度。

    两相对比,这两人之间性格为人上的强烈冲突,最终使得袁崇焕走上了暴力手段斩杀大将的道路上,也让历史再一次书写了李天养后世中那一段让人们争议不断、议论纷纷的故事。

    (本章完)

第994章 己巳之变() 
    诛杀了毛文龙的后果,来得如此之快,出乎了袁崇焕这位督师的想象。

    没了皮岛这个插在后金腹地的死硬钉子之后,后金仁终于能够发动全力来突破大明朝漫长的边境线了。

    崇祯二年十月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之后,这回皇太极他们突进的方向,绕过了防守严密的宁锦防线,在蒙古向导的带领下,兵分三路突破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

    其实,袁崇焕督师也对后金仁的动向有所了解,并曾提前警示过京师诸公,但是却没能得到重视。

    皇太极自天启年间开始,就已经加紧笼络蒙古诸部了,并开始将其纳入八旗军的编制当中,故而此时他们从蒙古草原入侵,并不算是什么意外之事。

    唯一让京师诸公动容的是,这皇太极所率领的八旗子弟,从十月底开始出兵,短短月余之间就已经杀到了京师外围防线。

    京师数百年来第一次被人逼近眼前,朝中诸位大臣皆慌了,请崇祯皇帝移师南下的有之,请崇祯据城而守者亦众,最终崇祯皇帝展现了他的勇气,凄白着脸下达了固守待援的命令。

    距离京师最近的勤王大师分分来到,可是无一不是被皇太极所率领的后金八旗军以逸待劳,打得落花流水。

    直到匆匆来迟的袁崇焕,开始整合数万计的勤王大师,在京师附近拦截住了皇太极的八旗子弟,让京师当中的文武大臣和崇祯皇帝松了一口气。

    李天养他们这边接到京师那边快马加鞭汇总过来的情报之时,已经是十一月份的中旬了,等到随后源源不断的情报被送到洪门手中,李天养紧急召集各部参机处的成员和忠告层的洪堂阶层,打击坐在一起商议讨论着未来后金人的动向。

    李天养很蒙圈,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后金仁这么生猛就打到了京师那里了,按照他那点模糊的记忆当中,这崇祯皇帝不是应该被李自成这个农民起义军攻破紫禁城,吊死在京城当中某一座山上的吗?

    不是说最后后金人突破大明朝关外防线,是因为出了吴三桂这个叛徒吗?那现在吴三桂此人还没有影子,这后金人就突破了大明朝的防线,难道李天养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又或者因为他这只穿越的蝴蝶到来,形成的蝴蝶效应,已经大到了改变历史走向的地步了吗?

    这不应该啊!

    李天养心中充满了满满疑惑,与此同时,他又跟身边这些参谋人员一起,讨论着战事可能的走向。

    以军事而论,李天养现在的军事能力未必就比得过洪门这些年来一直在着力培养的参谋人员和领军人员。

    在李天养还在为大明朝京师的安危而担忧的时候,其麾下的董浩然、安先铭等人在源源不断的情报送达之后,做出了京师有惊无险的决断。

    在预判接下来京师战事走向的同时,李天养他们也在讨论着是否该趁此时机,跟着其他的勤王之师一样,派兵去为京师解围。

    这是一个投机的行动,也是一次向京城那位皇帝表忠心的机会,不管是做做样子,还是真心实意想要去救援京师,李天养其实都想派支军队北上的。

    参机处的结论,也让李天养打消了心中最大的犹疑,当即拍板派出一支水师北上天津卫,为崇祯皇帝排忧解难。

    不过洪门好不容易才休养生息一两年,现在突然又要开始加入惨烈的战事当中,李天养心里又着实有些舍不得。

    这洪门洪堂所部的战事,刚刚才好不容易将过往损耗的战事给补充完全,现在这一仗虽然按照参机处的意见是有惊无险,可是那对手毕竟是后金女真人,真要跟对方打个照面,洪门损失恐怕不会太小。

    李天养既想在崇祯皇帝面前表表忠心,免得等到京师解围之后,小皇帝和朝中重臣们会因为自己的不作为而有所不喜;他又想这次出兵最好能够不损及自己团队的利益,洪门根基还是浅薄了一些,可没有太多的人手拿去跟人拼命!

    最终占据上风的还是后者,李天养因为对历史的模糊记忆,让他并不知道这后世历史当中赫赫有名的己巳之变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因此他此时正无比担忧后金会趁机开始大肆入侵攻占大明朝幅员辽阔的疆域,拉开大明朝覆没的序幕。

    此时此刻,李天养自己事希望自己手中的洪门团队越强越好,哪里又舍得让他们出去为别人流血呢!

    别人以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李天养却认为那只是因为那个人没有足够的本钱,而此时洪门手中,却恰好有这么一支军队,完全能达到李天养既想向小皇帝表忠心,又能无损洪门团队实力的要求。

    大家恐怕也都同时想到了,那就是澎湖水师那近六千人规模的水师军队。

    水师这几年再李天养手里,底层战士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以前有一顿没一顿、粮饷从来没有按时发放过的情况,自从李天养上任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唯一有些不好受的,却是水师当中无休止的操练锻炼,就连下雨天爷从来没有停止过,相比之前无所事事的情况,自然是要艰苦得多。

    不过看在粮饷和待遇不错的情况下,大家也都忍了,认真地完成着这日复一日的操练。

    当然,那些个水师旧部将领们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以前大几千偷奸耍滑、擅离职守、吃拿卡要等恶习,在李天养上任之后,用一具具曾经同僚的尸体,逼得大家不得不提着小心和谨慎,很快就改变了过来。

    有关系的、受不得气的将领,早就寻着各种关系调离了澎湖水师,对此李天养从不阻拦,还好言好语地为其送行;剩下来这些没有门路的、自愿留下的,则纷纷开始严格执行起李天养从洪堂操守中简化了一部分的章程。

    一时间,澎湖水师风貌大变,到如今几年持之以恒的训练,除了还没有真正见过鲜血、上过战场以外,这群曾经的乌合之众,也有了一番正规军队的模样。

    (本章完)

第995章 离间计() 
    李天养其实也舍不得放这支水师队伍出去的,但是相比而言,澎湖水师如今虽然同样算是自己手中的实力,可依然不如洪堂让李天养更心疼。

    而且,澎湖水师这些年除了一直操练之外,就只是小打小闹地追缴过一些流窜到澎湖地界的海贼之流,真正的大战场他们也还没有经历过。

    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死战场的军队,就算再试刻苦训练无数时日,他总归伤口少了一些精神上面的东西。

    这在洪堂水师跟澎湖水师的将士拉到一起来,轻易就能比较得出来的。

    因此,李天养也希望这澎湖水师能够在生死战场上去磨砺一番,将他们的刀口给开开刃、见见血。

    最终接到李天养命令北上的澎湖水师队伍,足有三千人,算得上是洪门休养生息以来的大动作了。

    随同这三千将士一起北上的,还有三十余艘洪门四百料战船,虽然不看好这支北上军队的前景,可是李天养也同样不希望他麾下这支水师损失太过巨大了,因此还是给他们安排了一条逃生退路。

    若是凭澎湖水师自己的家底,想要整合出这三十余艘配置良好,保养极好的四百料站出去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此时的巡抚大人朱一冯大人能够动员福建上下一起为其筹措。

    临出发之前,李天养还是有必要跟自己的长官朱一冯大人打个招呼的,否则哪怕此时此刻李天养出兵的理由充分,事后他也少不了会有一些瓜落。

    而且,在李天养他们失去了阉党这个强大靠山之后,李天养也有必要跟自己上面这些个长官们打好交道,否则毛文龙都督的前车之鉴,可能就会发声在李天养他们的身上。

    李天养的请令,在此时同样忧心京师战局的朱一冯抚台看来,完全可以说是跟他的想法一拍即合。

    他不是没有想过从福建卫所驻兵当中抽调精锐北上的,可是沿海这些年能战敢战之兵,早几年就已经全都被调往了关外等地,此时留守在福建诸卫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