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以为开辟大安港,建立起牧场以后的工作要轻松很多,但是当一批批牲畜运抵大安,同时甘大彪与何勇招募的牧养人进行了一系列简单交流之后,甘大彪发现,自己在大安港的人手完全不够用了,特别是专业人才。

    李天养给予甘大彪的任务,除了让他开辟牧场以外,随着牲畜的到来,另外一道命令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尽可能快地让这些牲畜繁育起来。

    受到大元岛温热气候的影响,运抵大安港没有多久,牧场中的牲畜中,就出现了成批量的发情潮。

    这回采购的牛羊群,李天养想了一想,最终还是没有分配到笨港、鸡笼港中,而是集中起来进行培育繁殖,大安港牧场初建,怎么也不能让它空置着。

    开垦荒地虽然紧缺牲口,但是有大量奴隶存在,这四百出头的牲畜的力量,实话说还是不放在李天养的眼中,倒不如利用它们来培养繁殖更多的牲口。

    因此,到后来本已经送到了笨港的牛羊群又给运到了大安港中,这也是甘大彪都已经安置好了马群的牧场,到后来又安置牛羊的原因。

    牛羊的繁育,一年四季都可以,特别是牛群,只要是到了生育成熟期的母牛,随时都可能进入发情期,进行交配,这才安置没多久,几个牧养人就向甘大彪汇报说,有三十多头母牛出现了发情的迹象。

    马匹的发情期一般比较稳定,在北方大规模发情期的母马都是在春夏之季,这样等到生产小马得时候刚好能赶上来年的春夏,以便小马的生长。

    而因为大元岛地处亚热带气候的缘故,三月份的大安港就已经与北方的春夏之交没有多少区别,因此只是简单适应了一下环境和气候之后,好多母马就开始出现了发情迹象。

    如此以来,大安港中的牧养人手就显得不够了,特别是那种有一技之长、懂得引导马匹、牛羊交配的牧羊人,这样的好手基本上也就是北方那边居多,南方实在少见得很。

    而且,牧场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牲畜,甘大彪麾下说实话除了建筑人才以外和拓荒的人手以外,还真心有些觉得人手不够了!

    故此,甘大彪急需要从李天养手里要些人手和权力过来,为牧场的发展打基础,特别是招募有技能的牧养人和驯养人,算是此时大安港的重中之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千里之外的东江镇区招募。

    很快,甘大彪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只是比甘大彪想法更早,李天养早在何勇带回几个牧养人之后,就已经下令让何勇继续在东江岛上招募辽东牧民了!

    笨港那边虽然没有调集人手过来,但是随后齐三在山东灾荒之地招募的数千流民却在第一时间给安置在了大安港,也算减缓了不少大安港的劳动压力。

    不久,又是两批共计四千多的山东灾民被齐三给安排到了大安港,有了这总共六千多人的大明百姓加入,大安港也算是慢慢有了生机。

    去岁山东飞蝗遮天,秋收粮食十不存一,到如今开春时,整个山东已经陷入到一片饥荒之中,让齐三逮住了机会,狠狠招募了六千余人。

    新招募的牧养人和驯养人暂时没有踪影,甘大彪只能让港中仅有的几名牧养人带着一群新丁为发春的牛马交配育种,一直忙了差不多大半个月才算是度过了整个交配的最高峰!

    随后,新建牧场的配套设施,粪便堆填区、硝石作坊、皮毛作坊等等等等,甚至在咨询了牧养人的建议之后,甘大彪他们还新建了一个牛奶收集作坊。

    这段时间,除了牲畜的到位,以及人口的增加这两件大事以外,还有一件事关大安港的大事发生,那就是修建了有一年多的笨港至大安港的水泥马路正式竣工了!

    这是笨港团队第一条完全由水泥筑基铺就的马路,也是迄今为止笨港团队修建最长的道路。

    宽阔足以容纳三辆马车并行,长达数百里的水泥路,自修建那一刻开始,就投入了笨港无数的精力和资源。

    玉山部族连绵不绝,从没停止过熊熊火焰的石灰、水泥窑窖,绝大多数生产出来的水泥都被消耗在了其中,更别说其中庞大的人力资源消耗了。

    在后世的时候,看国家投入基建工程好像是很简单的意见事情,直到现在李天养自己掌权,并自己开始基建铺设的时候,李天养才发现,这份工作的艰辛与困难。

    特别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为了能够开辟道路、筹集资源,为此笨港团队几乎可以说将笨港财政的一半收入都投入到了其中,才有了这条道路的成功竣工。

    而竣工之后被命名为笨安大道,给笨港团队带来的利益有多大,光是一条,笨港与大安之间原本至少需要五天左右时间才能达成的路上通行时间,被足足缩短了一半时间,最多只需要三天左右就能成行。

    越是大规模的运输动作,越是能体现这条道路的便利程度,而开通了本案大道之后,笨港与莱克部族之间的来往时间也因此缩短了不少,且让莱克。巴顿看到了克得山寨与笨港联通道路的希望。

    自从联盟军事行动之后,莱克。巴顿就向李天养正式提交了开通笨港与莱克部族之间道路的申请,但是因为莱克部族深处群山之中,又距离笨港实在太过遥远,最终李天养以距离和地利因素为由,暂时搁置了莱克。巴顿的申请。

    不过内心里,李天养其实同样想要开辟与莱克部族之间的道路的,不为其他,仅是为了渗透到莱克部族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瓦解莱克部族意志这一条,就算付出再大代价,也是值得的。

    谁让莱克部族得天独厚,深处群山当中却拥有整个联盟中除了笨港自己以外最大的人口数量呢!

    (本章完)

第857章 蝴蝶的翅膀() 
    李天养这几天心情不错,何勇东江岛一行,不但带来了大量笨港团队需要的牲畜,而且还与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建立了一条稳固的贸易线。

    于此同时,何勇还带回来一个振奋人心得消息,就在正月里的辽东,大明按察使,镇守宁远的袁崇焕及其麾下大将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等,以及守备何可纲共御后金努尔哈赤十余万大军于城下。

    此时努尔哈赤大军已经连续攻陷了锦州、松山等七座城池,大明军队一片哀嚎,乘胜追击的后金军队本想一鼓作气拿下宁远,最后却在宁远城上无数的火炮下铩羽而归!

    甚至就连当时后金雄主,李天养少有能知道名姓的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战斗当中受到大炮波及,据小道消息说是受了重伤。

    宁远城下受挫,后金军转而攻击辽东粮仓觉华岛,妄图夺取岛上无算的粮草人口,最终为东江镇毛文龙所乘,偷袭永宁,致使后金后防不稳,最终退兵。

    这是大明朝天启年来少有的大捷,当捷报从辽东抵达京师之时,举朝欢庆,京师震动。

    何勇能够如此清楚这场战事的动静,还多亏了当时正在兴头上的毛文龙总兵官,将此事当做他人生一大辉煌成就来摆谈炫耀。

    不过当何勇一一将这些详尽的辽东战局实情回报给李天养的时候,李天养的心里其实是在深深后怕的!

    在李如意隐约的回忆当中,似乎后世历史当中是有这么一场战役的,仿佛间似乎现在辽东谣传的努尔哈赤被炮击重伤也与李天养仅有的历史记忆相匹配。

    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这场战斗中立下大功的十一门红衣大炮,差一点点就被力图给收入了囊中。

    李天养无法想象,若是当初自己真的使尽手段,将这十一门红衣大炮给收入麾下之后,还有没有这场名震后世的宁远大捷呢?

    以李天养与澳门葡萄牙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大明朝派人前往澳门采购大炮的信息,又怎么可能不会被李天养得知呢?

    当时,李天养就想着,看看是不是能从中斡旋,将葡萄牙人为大明朝采购的红衣大炮给转手买过来,最起码也要分润一半数目的红衣大炮才是。

    对于正在置换战船的洪堂来说,“杨帆式”战舰上搭载的火炮口径和威力,再也不是四百料福船所能比拟的。因此,等到新鲜铸造的“杨帆式”战船服役的时候,四百料战船上所搭载的千斤佛朗机炮,不但在威力上不足以发挥“杨帆式”战船的优势,而且在炮火数量上必然会带来很大缺口。

    虽然这几年,以成才为首的笨港研发园与匠佐坊的合作一直持续不断,火炮的铸造技术也在稳步提高,但是真要想做到像西洋人那样的大威力火炮,笨港这边还是差了一点火候。

    因此,笨港更多点时候,还是通过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采购大量的大口径火炮,但是卖方市场之下,虽然为了保持与强大洪堂之间的关系,两伙西洋人都不遗余力的保持与笨港的良好关系,可是欧洲与大明朝动辄半年以上的航程,让李天养大规模采购大威力火炮的想法落空了。

    因此,当得知大明朝官方向葡萄牙人采购十一门红衣大炮的时候,李天养就在打起这十一门大炮的主意来。

    最终李天养他们笨港还是抵不过人家大明王朝在葡萄牙人眼里有分量,因此哪怕李天养威逼利诱手段使尽,仍是没能让葡萄牙人松口。

    加上当时爪哇荷兰总督那边,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葡萄牙人贩运十余门大炮到远东的消息。只是他们误以为这批大炮是葡萄牙人用以维持与笨港之间良好关系的,为了挽回自己帝国与笨港之间关系,爪哇总督就此让人赶紧将拖延了三个多月的八门加农炮运到笨港,交付到李天养他们的手中。

    如此,有了这一批火炮到手,李天养才算勉强放弃了争夺这一批红衣大炮。

    谁成想,就是这一批大炮,竟然在历史当中留下了这么厚重的一笔,李天养都无法想象,若是自己当初真要不择手段夺下这些大炮的话,那么后世的历史恐怕就会因此出现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现在李天养仔细想想,整个人都是一身冷汗,没了大明朝战胜强敌的喜悦,更多是在脑海中幻想着种种改变历史以后带来的可怕后果而担忧。

    不过很显然,历史的滚滚车轮依然按照他固有的轨迹运行着,努尔哈赤还是在此战之后消失在众人面前,直到几个月以后皇太极继承他的位置;袁崇焕因为此战得到朝中重用,从大明按察使晋升为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随即与麾下大将满桂不和,请朝廷调满桂出辽东,历史再一次重演。

    当然,这次大战对于笨港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机遇,正因为毛文龙偷袭后金永宁城得手,这回毛文龙手上积压的各种物资人口和牲畜,也是丰富得很。

    上回何勇轻松搭上毛文龙的关系,固然有毛文龙看中前来东江岛贸易的商号缘故,但是又何尝不是因为毛文龙正愁自己手中大量斩获无处分销呢!

    何勇上回带去的银钱和粮食,只够置换这么多的牲畜,但是毛文龙手中积压的牛马牲畜却远远不止这点数目。

    因此,何勇在运送回一千多牲畜之后,就在李天养的指示下,很快再次带齐了粮食银钱出发北上,赶在其他商号没有瓜分完毛文龙手上庞大斩获之前,再与之交易一次。

    为了这次交易,李天养甚至将整个笨港的金库都搬空了,一点余钱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