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在这些日子私下教育说服少年的途中,陈村叫玉墨的女孩带着好姐妹和弟弟妹妹们加入了进来,虽然在嘴上还对李天养无依不饶,但其实心里倒是对他们一群人佩服的紧,越发喜欢跟着大家一起聚会了。而少年们,在这段日子里的实例教育下,虽然对女孩们的到来还是不以为意,倒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十分排斥了!

    李天养也抓紧机会给大家灌输着自己从未来带来的思想观,毕竟只有亲身经历过得东西才会让大家有切身体会,这样才能更加深入人心,难以忘记。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让大家看看这个残酷的世界,哪怕是再不忍,李天养也逼着大家看着这一暮暮惨痛的事例。

    收容逃难的难民人数早已经超过了谭门本村的人口,再说以这样的灾难,生存机会更大的也更多是青壮的男丁们,1600多的难民里就有近半的人是青壮,让谭门村里的几个主事压力倍感沉重,生怕一个不注意就引来祸患。尽管大家在尽量从难民召集人手来帮助大家管理难民,然而这样的人本来就没有几分战力,而且又是从难民里召集的,大家也不敢太过放心地使用,只能掺杂在村民的队伍壮壮声势。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村里的粮食也不是给人白吃白喝的,除了老人小孩儿和生病受伤的人以外,其他的难民想要吃饭,就得帮助村里干活做事。这样一来,有了这么多的劳力加入,村里房屋修建的进度倒是快上一大截了。从震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村里就已经建起来了十多栋小院,要不是砖瓦窑跟不上的话,怕是还能建起十余栋来。而且在自家和村外的难民营地里,大家还修建起一排排竹木结构,头顶茅草地简易房屋,隔成一间间分给一户户人家,倒不再一起挤在帐篷里了。

    还有更大的收获就是,在这些各处而来的流民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手艺与技术人士。光是水平比比村里郎中技术要高超的医者就有4…5名,铁匠、瓦匠等生活类技术性公众更是多达数十人之多,虽然由于场地与当前环境的原因,还不知道他们的水平如何,但是矮子里拔将军,如此多的人里总有几个技术出众的吧!

    而在这些技术人员里,最让李德几个人上心的则是一名懂得制作鸟铳和三眼铳这种火器的铁匠、一名粗略懂得制作弓弩的匠师以及三名知道制作船只的船匠!也不知道这样的人士是怎么跑到琼州这块穷乡僻壤来的,让李德几人是又惊又喜,把他们当宝贝一样供着,单独给他们提供了一栋刚建好的青砖小院里,千方百计想着把他们留住。

    要知道弓弩和鸟铳这样的武器在明朝的时候属于管制武器,不想刀枪棍棒那样随处可见。任何人私自收藏与制造都是官府所不允许的。而在当时的明朝,海战更多开始向远程械战发展,以明朝水师为例,其主力战船为大型福船,船首配有大发贡炮一门,千斤佛郎机6门,迅雷炮20门,其余还有虎蹲炮啊,火筒啊数十门,更别说弓弩,鸟铳之类的单兵武器了,故此像李德这样的海贼碰到水师的战船只能落荒而逃。

    而野心颇大的他们,当然不会只想着守住自己这三分地,现在水手有了,那就剩下武器了,他们当然也想像水师那般武装自己,只是人家水师的武器,很少流落在民间,只能高价从那些毛子手里买上几门,如今有了这样技术人员,李德他们当然更是喜出望外了,有这样的心情那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其他生活类的技术工种,李德他们就不那么上心了,就跟其他的人一起管理,有了什么需要才会想到把他们利用起来,平日都是当个普通人力对待。

    对于这个,李天养想了几天,计上心头,死缠烂打跟自家老爹和几个叔伯磨了好久,才让他们同意李天养从中挑选几人,让他们教授李天养他们一些技术。这个时代对于这种技艺还是有一定的歧视,毕竟儒家独大,对于这些奇淫巧计都是不削一顾的,所以民间平民也是多有抵触的。

    李德几个对于李天养发疯带着一群少年去学这些在他们看来没什么用处的东西,那当然是颇不以为然的,只是奈不住他带着几个小子一直死缠难打,最近又人手充足,不需要村里的少年们过度参与,再加上大家伙一堆的事情等着处理,哪有时间陪小子们在这小事上消磨,也就随口答应了。

    有了李德几人的应承,李天养也扯着虎皮朝难民中搜选,选找在他心目中最需要的东西。虽然有着专门的登记,众多难民以前做过什么,有什么手艺,识字与否,在册子里也能一目了然。但是李天养也担心这里有人刻意地隐瞒自己的手艺,还特地在难民里宣传说如果被他看重了的话,每日除了每人的伙食外,他们还另外给对方一份薪水。

    还别说,如此一来,还真有人故意隐瞒又在食物的诱惑下选择展出来的技艺者。

    (本章完)

第69章 教学() 
古代平民之家虽然抵触手艺之人,但又不得不否认这些工匠的生活水平又远远比大多数的平民之家要好上许多,大抵都是小康之家,这就造成了这些手艺人基本都是自己家族一代传给一代,从不愿意外传。即使有人前来拜师学艺,大多数的师傅也是多有藏私,不愿把真正核心的技巧传给徒弟,这就造成最后我们很多祖传的技巧因为没有传承下来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所以才会有人想着敝帚自珍,等这次灾难过后再靠着这门手艺攒下一份基业来,这本就是人之常情。但是要知道李德一行几人虽然发粮赈济他们,也多是为了自己村子的安危考虑,但是他们也不是真正的慈善家,哪里会让大家吃上饱饭。对于那些处理干活的青壮们,李德他们也就是每人每天五两杂粮的标准,而老弱妇孺更是只有二两多一点的粮食,这点粮食哪里能让大家吃饱肚子,也就勉强为生而已。

    但这也比官府里发放的稀粥要好上太多了,难民不但不敢埋怨,还时时在嘴里感激谭门上下的慈悲心肠,这,就是古代底层的百姓,只要还能勉强生存,他们都会唯唯诺诺,甚至带着感激的心情继续生活下去。

    大人们能够忍上一忍,但是他们的孩子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都会跟在父母的身后喊饿,让大人们在背后偷偷抹泪。所以李天养如此昭告,当然把那些本还想着敝帚自珍的人们给吊了出来。没成想,还真让他找到了好几个让他感兴趣的技艺,就连能够铸炮的铁匠都冒了出来,虽然都是一些诸如虎蹲炮之类的土炮,但是在李天养报给李德他们以后,让几个大男人一跳几尺高,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如此一来,李天养的计划更是没人反对了。然后李天养从中选出几个他心目中的好技师,一个叫做何勇的水手,有着一手祖传的过洋牵星术,而且为了取信与李天养等人,还把自家保存的牵星板给取了出来,让李天养十分好奇,没想到在这古代,航海定位技术就已经如此厉害了。

    其实这也只是李天养孤陋寡闻而已,在明朝懂得牵星术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算是少数,常年来回东洋南洋的商船基本都有几名懂得此术的航海士,要不然怎么来往两地!就连李德他们的队伍里,都有着好几个懂得此术的人,只是大家敝帚自珍,不远对外相传而已。

    还有一个,则是名叫张晟的男子,据他自己说对于炮击颇有心得,还把他缺了两只手指的左手亮了出来,据说就是因为放炮的缘故才没了两只手指的,而当李天养等人问他如何懂得放炮的,他却又讳莫如深,死活不愿多说。李天养倒也不好勉强他,把他提了出来,虽然现在没有大炮,自己也没有决定到底以后该做什么,但是周围兄弟们以后也会用到,尽早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再说也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搞到一门土炮也说不定呢,要知道他们刚刚才帮助李德他们搞到一个懂得铸炮的铁匠。

    然后他又从中选了两名医师和一名木匠,这些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以后才选择下来的。从哪以后,李天养的小伙伴有难了,每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

    早上起床早操一个时辰,然后就是跟着夫子读书两个时辰,接下来吃完午饭以后就跟着何勇学习如何使用牵星板,再听着张晟介绍大炮,为了逼真,李天养还让木匠根据张晟的口述描绘做了几个木制的假炮模型。不过看样子张晟是真的玩过大炮的人,经过他描绘制作成的大炮倒是被李德和张冲几人一眼认了出来:长嘴的是佛郎机炮,既短且粗带着两只短脚的则是虎蹲炮。

    有了这些模型,张晟教授起炮术来倒是不像一开始一样让一众少年摸不着头脑。不过这种技术倒是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下教授,如果有心人看到的话,怕是会胡思乱想了。本来以为医生的得到,让李天养学到早就想学的诸多止血急救的方法,倒是没想到这些中医对于急救的很多知识反倒不如李天养这个半吊子的玩意,让他好生失望!至于让他带着一群人改行去学中医,脑子没病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哪有那个功夫和时间去学这玩意!

    要知道一个中医学徒从开始学医到出师所要花费的时间可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有那时间他们干点其他的不好多了吗?李天养只是大家学点战场受伤的急救知识而已,未来这群少年里十之八九是要去继承父业,刀口舔血的,学上一些急救常识在关键的时刻或许能救上一命!

    有心想要把两个水货医师赶回去,但是看到村里的小女孩们远远地围观着少年们的学习,但又不敢太过靠近,这让李天养倒是想出了让村里女孩儿们读书学医的想法。这段时间村里不缺人手,倒是让村里的少年少女们空闲下来了,村民们肯定不会放着好好的外村人不用,硬要让自家的孩子干活吧!

    村里的女孩们多时因为从小就被家里严厉管教,没有自信,才养成这种唯唯诺诺的性格,如果她们能有机会学到一些东西,或许就能帮助她们改变一些,反正现在她们也多是无事可做,正好有时间来学些知识!

    想到就做,从来都是李天养的性格,就像偷酒一样。

    “过来过来!对,说你们呢!翠花,把她们都带过来!”李天养让大家继续学习,自己跑向女孩们,把二十几个想要开溜的小女孩们拦了下来。

    “跑什么跑!我又不会吃了你们!”李天养没好气地看着这群女孩子,一群丫头岁数都大,最大的翠花也不过才10岁而已,至于其他岁数较大的女孩们则没有她们幸运,估计是在村里不是照顾老人,就是在厨房里帮厨。

    (本章完)

第70章 女孩() 
“我问你们,想不想学读书识字?”李天养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和,脸上和蔼。

    一群小女孩儿有些心慌害怕,但又带着一丝惊喜,窃喜,还有一分羡慕和希望,而最多的却是渴望。如此多的感情融入一双眼眸当中,让李天养不由想起当初希望工程公益广告里的那一张女孩的照片。只是那张照片上的只有一双眼睛,此时则有二十多双盯着李天养,让他觉得一阵阵心悸,又生出许多怜悯之情!

    女孩们不敢搭话,既想又怕的心情左右着她们,实在是李天养看不下去,直接帮她们做了决定:“吴杰!甘大彪!带几个兄弟去把前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