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必定会触怒丞相,到时恐怕还会火上浇油,到时引火烧身,悔之晚矣。”

    杨修固执地站在原地,他摇了摇头,“多谢子扬先生,只不过家父身陷囹圄,我身为人子,岂能不尽一份心力?即使不能为父求得多少赦免,也希望丞相能准许修替父受罚,还望子扬先生能在丞相面前替家父多美言几句。”

    刘晔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走了进去。

    众人一起走了进去,曹操连忙起身相迎,各自就座后,曹操长叹一声,“下邳之败,皆是操之过耳!如今损兵折将,兵无战心,诸公以为,我当如何?”

    “回丞相,吴铭之势已成,急切之下不能图之,不若对内先稳固司州和兖州发展,对外则先平青州,收复雍凉,再图荆襄徐扬,方为上策。”荀彧仍然第一个站了出来,向曹操谏言道。

    曹操点了点头,“文若先生此言确实有几分道理,只是吴铭实在是吾之心腹大患,若是不加限制,他日恐怕更是劲敌。”

    “丞相,嘉有一计,可让吴铭不能稳坐江东。”

    曹操闻言大喜,“奉孝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听闻吴铭以尽收吴郡,严白虎授首,如今正图会稽。等到会稽再平,怕是便要兵锋直指豫章郡。而豫章郡却与荆南四郡相接,如今荆南四郡尽在孙策之手,丞相可先以天子之令加封孙策为扬州刺史,吴铭虽占据江东大部分郡县,却仅仅是徐州牧,名义上不能久占扬州。而孙策将门虎子,如今文有周瑜、鲁肃、寇准、江东二张为其谋,武有高肃、赵毅、刑道荣、程普、黄盖、韩当等为其爪牙,可谓人才济济。若是封他扬州刺史,孙策岂肯将江东六郡富庶之地尽皆让于吴铭之手?到时孙吴两家必定水火不能相容,二虎相斗,丞相便可尽享渔翁之利。”

    郭嘉侃侃而谈,让曹操原本一筹不展的眼角一下子舒展开来,他抚掌而笑道:“奉孝啊奉孝,此计甚妙!若是能让孙吴联盟破裂反目成仇,实在胜十万大军!”

    众人尽皆点头称赞,此计确实可以极大牵制吴立仁的发展。

    “诸公还有什么补充?”

    “丞相,如今袁术大势已去,汝南、南阳、九江等富庶之地若是任由吴铭占据,那吴铭更会如虎添翼,不如丞相遣一上将,领数万兵马,趁机收服汝南、南阳等郡,一来能壮大自身实力,二来可以抑制吴铭的势力发展。”

    “哈哈,公达此计也妙,公达之论,正合吾意,诸公以为如何?”

    献计之人真是荀彧之侄荀攸,也是曹操颇为依赖的重要谋臣。

    “我等叹服!”

    曹操捋了捋胡须,满意地说道:“今日之论,让操如拨云见日,有诸公助我,区区吴铭,又有何惧!”

    这时,刘晔上前一步,轻声说道:“丞相,杨修还在外面等着,不知丞相是否要见?”

    “呵呵,杨修为其父求情,诸公以为操该如何回他?”

    荀彧连忙上前说道:“丞相,杨公海内声望过人,若杀之恐为天下之人诟病,属下以为杨彪不可杀。”

    “哈哈,文若之言,吾岂能不知,此举只是为了给他一点教训,让他能老实一些。既然杨修来为其父求情,那我便给他一个答复。”

    说完,他拿起笔,在一支竹简之上写了一句话:彪乃土中人,接着他将这支竹简递到刘晔手中,“听闻杨德祖乃聪慧之人,子扬将这支竹简交给他便好。”

    刘晔拿着竹简,颇为不解:刚刚还同意荀彧之言,又写了这样一句话。可是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走出去将竹简交到杨修手中。杨修看到后,不由得脸色大变,连忙向刘晔问道:“丞相这是何意?难不成要杀家父不成?”

    刘晔连声说道:“德祖莫要着急,丞相只是让我将者竹简交给你,未必有其他意思。”

    这时只见杨修紧锁眉头,盯着那支竹简,片刻之后,忽然哈哈一笑。(未完待续。)

206、曹操求计为陈氏 孙策受封取豫章() 
“滴!检测到杨修急智技能触发,杨修智力暂时+10,当前杨修智力提升至90。”

    哈哈,自从检测到杨修这个技能后,便一直没有听到系统再提示过,上次自己出的脑筋急转弯,也不知道杨修想到答案没有。吴立仁猜测,此时历史上杨修解谜的故事是不是要上演了。

    刘晔颇为惊奇地看着杨修“德祖,为何如此发笑?莫不是惊吓过度,害了失心疯?”

    杨修摇了摇头,将那支竹简紧紧握在手中,向着曹操正门拜了一拜,接着旁若无人的离开了。

    刘晔回去复命,将杨修的一言一行据实回复了曹操,曹操听完,由不得哈哈一笑,“杨德祖聪颖过人,确实名不虚传!诸公可知‘彪乃土中人’之意?”

    众人唯唯,只说不知,请丞相解惑。

    曹操呵呵一笑,“土中加人,其实便是生字,吾之意,便是说杨彪能生,杨德祖必是猜到,所以才会如此表现。今日议事,暂且到此,诸公可自行离去,奉孝暂时留下。”

    荀彧、荀攸等人躬腰退下,郭嘉留了下来。

    “丞相还有何吩咐?”

    曹操看着郭嘉笑了笑,“奉孝可还记得陈氏之事?”

    郭嘉一听,不由得笑着点了点头,拱手答道:“自然记得。”

    “如今已过一年多,密道已经建成,不知何时才能与陈氏共赴巫山?”

    曹操说的自然是吕布的小妾陈圆圆,当初收服吕布之时,曹操便看上了陈圆圆的美色,当时曹操因为刚收服吕布,不敢轻举妄动,郭嘉便献计。而今,吕布手下旧部已经彻底为自己所用,曹操于是旧事重提。

    “丞相,此事极易,如公达之言,可以遣一亲信上将屯兵濮阳,伺机收复汝南之地,如此可派吕布为副。只要吕布调离许都,丞相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曹操点了点头,呵呵一笑,“如此吾可以了此心愿耳!”

    郭嘉嘿嘿一笑,点了点头,走出了丞相府大门。

    第二日,吕布便收到曹操的命令,令其为副将随曹仁一起领三万大军,进驻濮阳,伺机收服汝南全郡。吕布回到家还没有多久,便又要出征而去,不免有些心烦意乱。如今吕布有两妻一妾,正妻严氏,育有一女;次妻曹氏,原为徐州曹豹之女,生的也算天姿国色,因为其可怜的身世,吕布去年新纳后,颇为得宠;而其妾,便是爆表出世的陈氏陈圆圆。陈圆圆因为只是孤儿出身,所以被吕布纳做小妾,但是她的美丽确实一度让吕布痴迷。后来纳了曹氏之后,才算让他分出部分宠爱。

    严氏一脸幽怨说道:“夫君,这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叙天伦之乐,便又有再次出征,妾身实在不舍得。”

    严氏虽为正妻,如今有曹氏和陈圆圆这两个美人在,他便很少受宠,只有他生了一个女儿,才算让吕布对她还有一丝眷恋。

    “丞相之命,不敢不从,三位夫人,好生在家待着,切莫轻易出门,等为夫回来。”

    三女一起点了点头,吕布整装完毕,拿起武器,便径直出门而去。

    和吕布一起离开许都的,还有派往长沙郡的使者,宣读册封孙策的圣旨。

    长沙,治所临湘。

    “臣谢陛下大恩,必定尽忠报国,不负圣恩!”

    听完曹操派来使者宣读完诏书之后,孙策不由得面生喜色,豪气油然而生,他让人将使者送到驿馆休息,而自己便和手下众文武一起商量这次曹操册封的原因。

    “恭喜主公官封扬州刺史!”

    众文武一起高声喊道,所谓水涨船高,孙策升任刺史,他们自然也会跟着有所升迁。

    “哈哈,多亏了诸公的倾心相助,大家同喜同喜,虽然是天子下诏,但是我们都知道,如今天子之令便是曹操之令,诸公以为,曹操此举到底是何意?”

    孙策虽然很兴奋,但是他并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他和曹操也并无交情,这一任命来的奇怪。

    寇准此时笑了笑,上前说道:“主公英明!曹操此举无疑是因为徐州吴铭日益强大,曹操三番两次征讨吴铭,均大败而回;如今吴铭先破刘繇于丹阳,征讨袁术于九江,又攻破严白虎之吴郡和和王朗之会稽两郡,可以说,扬州六郡,吴铭已占一半。而曹操此刻却封主公为扬州刺史,明显是想让主公和吴铭二虎相争,他好坐收渔人之利!”

    孙策听完,拍案而起,大声骂道:“这曹阿瞒竟然如此歹毒,实在欺我太甚!”

    “主公息怒!”这时周瑜走了出来,满面春风地说道,“虽然曹操居心不良,但是主公却可以趁此机会扩充地盘,壮大自身实力,实在有百利而无一害!”

    周瑜的话让孙策连连摇头否认,“公瑾或许不知,当年家父新丧,长沙危急,吴铭不远千里亲自赶赴长沙为父吊孝,与我结盟。若是让我率众攻之,岂不是背信弃义之小人行径?策虽愚钝,却深知此事断不可为。”

    周瑜听完,哈哈一笑,上前谏言道:“主公此言大谬!志在天下者,岂能为一口头之盟束缚?况且如今未必要和吴铭直接交战,陈庆之新占会稽郡,下一个目标必然便是豫章郡,主公可以先他一步占领,若是吴铭敢强攻豫章,那便是他先撕毁盟约,对主公名声并无丝毫影响。”

    “哈哈,知我者,公瑾也!此言甚合吾意!那明日便整备兵马,出兵豫章!”

    孙策虽然不愿意现在便于吴立仁交恶,一方面他不想让人把他当成无信义之辈,另一方面,相对吴立仁,他更不想曹操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他现在已经是朝廷亲封的扬州刺史,即便刺史朝廷的任命并不是那么好使,但是有此任命,那么取豫章便在情理之中。

    “主公且慢!”

    孙策一看,正是鲁肃,孙策不解,问道:“子敬有何话说?”

    “主公容禀!豫章乃扬州之地,欲取豫章,不如先礼后兵。主公既然身为扬州刺史,取豫章本是分内之事,不如先作书与豫章太守朱皓,朱皓其父朱隽,乃汉之忠臣,若晓以大义,或会识时务,便会开城投降,如此主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尽占豫章之地;若其不从,则主公便可以不从天子之令为由,起兵伐之,所谓师出有名,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令从。”

    听完鲁肃的话,众人也纷纷点头,周瑜也笑了笑,“子敬之言,却有几分道理,那便让平仲先生作此书,尽快送往南昌。同时,兵马还是要整备,毕竟在这乱世之中,没有足够的实力,天子命令,形同虚无。若是其不明时势,也好尽快出兵伐之,迟则生变。”(未完待续。)

207、白袍将意取豫章 黑衣相乱入三国() 
“公瑾所言甚好,那就准备明日出兵,我要亲自领大军进攻豫章。”孙策兴奋不已,他骨子里就有一种好战的天性。

    孙策的性格周瑜自然十分了解,他此时不便说什么,只是向张昭使了使眼色。张昭会意,上前奏道:“主公岂可轻出!刘表陈兵江夏郡,正对长沙虎视眈眈。刘表所忌惮者,唯主公一人,若是得知主公不在,必定尽起襄阳大军,以向长沙。若长沙有失,我等何处安身?请主公三思!”

    孙策已经注意到周瑜和张昭之间暗送“秋波”,他笑了笑:“既然我已将三军交给公瑾,那么一切还是听公瑾调遣,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