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潜伏-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小姐,将军阁下对你送去的德军报告评价极高,委托我转达他的问候。将军说,诺门罕战役即将结束,鸠山君的犹太人定居点也渐渐走上正轨,很快他们会返回上海。在此之前,还请沈小姐和同仁继续努力。”

    在外人、尤其在廖云菲面前,沈春丽不想暴露自己与佐佐木石根的亲密关系,接受小泉次郎的教训。她不得不脸色略微一肃,以示对佐佐木石根的尊敬。或许因为提及鸠山寿行,廖云菲脸上一派幸福气象!加上喝了不少白酒,脸色红红地道:

    “我计划搞几个大行动,至少也得惊动东京,以此隆重欢迎将军重返上海。还请沈小姐多多帮忙。”

    好大的口气,张嘴就搞几个大行动,而且还得惊动东京,不会是吹牛。欢迎佐佐木石根?或许是为了讨好鸠山寿行!沈春丽心里暗笑,没想到这个女魔头还是个情种,不知道鸠山寿行怎么想。她不想太严肃,故意用半文半白的语言调侃:

    “廖小姐言重,但有差遣,无不从命。”

    沉浸在幸福中的廖云菲并不介意,坦率道:

    “鸠山君和将军阁下都惦记孙惠宗,但苦于分身乏术,不得不放弃。我决定帮他们一把,可惜完全不知道孙惠宗的资料,无从着手,沈小姐能否提供点信息?”

    佐佐木石根、黄宝、松井义雄……;大概上海情报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惦记孙惠宗。可这个家伙隐藏的太深,直到现在也没有露出破绽。小泉次郎怀疑制药厂的赫德与他有关系,消息来自段文轩,而段文轩又听渡边贤二透露的。但神通广大的黄宝却不认可,沈春丽也没听说松井义雄最近有大动作。黄宝千叮嘱万叮嘱,希望她帮忙查找孙惠宗秘密,正苦于找不到理由接触渡边贤二,不想现在来了机会:

    “听说松井君委托渡边大佐正秘密寻找,有机会我试试。但不敢保证成功,渡边大佐宪兵队长出身,嘴严得很。”

    只要有星星点点的线索,凭特高课的人力和技术,在上海滩寻找孙惠宗,绝对属于瓦罐里捉王八——手拿把攥!廖云菲闻听一乐,眉飞色舞地道出自己的第二个计划,却差点把沈春丽吓死:

    “另一个筹划中的大行动,就是肃清租界里的共党。他们现在相当猖狂,依靠西洋人的包庇,几乎公开活动。为新四军筹款、筹集军火、筹集服装药品不算,还大规模组织人员去参军抗战,有时一次就达上千人。待摸清去苏北的路线后,我计划联合吉永贞子少佐,一起行动,彻底摧毁共党的地下交通网络。”

    党在上海的工作果然如火如荼地开展,可惜近在咫尺自己却联系不上,也无法参与。沈春丽起初听得心旌摇曳,后来则吓了一大跳!新四军的补给主要依靠上海,如果地下交通线被毁,岂不危险?无论如何并不能让这个女魔头得逞!

    联合吉永贞子是幌子,分功劳给才是真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鸠山寿行!要不然凭特高课和宪兵队,什么任务完不成?只听说有争功劳的,从未听说有主动分功劳的,这事儿新鲜。不过此举却无意之中给了沈春丽破坏的机会。

    面对的是以聪明著称的佐佐木石根的助手,廖云菲大概也认为自己的计划太露骨,为了掩饰讨好鸠山寿行,主动评价起**来:

    “沈小姐,你信不信?国民党不足虑,我们未来的主要对手是**。他们的士兵明白为何而战!他们因为总是处于劣势而不会泄气,因为生存而不断的学习。**打游击,要么崩溃、要么投降,而**则彻底放弃决战,把大战细化为数不胜数的细小战斗。”

    凭她?长期潜伏在南京,会有这样的见识?沈春丽表示怀疑,但廖云菲的评论绝对正确,日军上层早就达成共识。面对**零敲碎打的游击战,小鬼子的装备优势和训练优势彻底sb掉。道理一点不复杂,只是小鬼子刚开始没想到,想到了也适应不了。越是现代化的军队,分工越细,后勤兵越多。

    游击队在山沟里蹦,小鬼子的大炮和坦克根本派不上用场,快速机动也成了2b。甚至可以这样说,需要中佐以上官员协调的行动统统作废。只能遍地开花建炮楼,结果马上发现人手不够。不但如此,原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野战兵团,渐渐变成俗不可耐的治安军。离开了战斗序列,日复一日缺少监管和训练,和汉奸等人渣混在一起,战斗力断崖式下降,将来还得了?

    共产英明之处在于,不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逐渐提高,而且成功地利用游击战的软磨硬泡,有效降低了小鬼子野战军的战斗力。这就是华北治安战的战略困局,事实上,小鬼子赢得了大多数战斗,有的战役还很辉煌,比如五一大扫荡。不过,游击队判断反扫荡胜利的门槛很低,自己人活下来就行。

    只要活下来,就可以袭扰鬼子,今儿抢粮食,明儿打击税收,偶尔放两枪让小鬼子不痛快,必须中队以上才能出门,这就是**游击战术的胜利!使得小鬼子出门之外,处处敌国。面对游击队,小鬼子像用锤子在打湖水,每一下都胜利,但都属无用功。

    佐佐木石根有一次忧心忡忡地总结:**以时间、空间和人命做代价,在与日本的战斗中锻炼起来了,低水平的战斗好像是高手在给低手喂招,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新四军战术水平越来越高。

第三十一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见沈春丽一直微笑并不出声,想起人家是堂堂政经研究所战略专家,对战争走势有着独到的深入的专业认知,连佐佐木石根都佩服不已。廖云菲感到自己有些鲁班面前弄大斧、孔夫子面前卖《三字经》、关公面前耍大刀,不由得脸色一红:

    “不好意思,沈小姐,我只是想请教您,说着说着走题啦。”

    面对当前的抗战态势,曾经仔细研究也一直关注的沈春丽当然有自己的看法。战争爆发之初,蒋介石和国民党高层一度极其害怕小鬼子直接出陕西,进四川直奔他们的老巢,这是当年忽必烈南下灭宋路线。蒋介石等纯属杞人无事忧天倾!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小鬼子再愚蠢也不会放弃海空优势,跋荒山涉蜀道,把后勤补给线拉得比赤道还长,把宝贵的人力物力都浪费在征途上。最新章节到百度搜索…《天意文学网国民政府撤往四川,确实是徐图未来的高招。

    沿长江进攻!

    是小鬼子唯一的选择,也是小鬼子不得己的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发挥他们军队的现代化优势,可以说这是他们的战略。到目前为止基本贯彻到位,但效果却远远低于期望。侵华,其实是以狗屁天皇为首,一帮张牙舞爪的战争狂人以天狗吞月亮之心,原打算像吞没朝鲜半岛一样迅速吞没中国!

    正是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小鬼子才发动战争。当时,中国只能制造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的火炮,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等均依赖进口。中国陆军220万,日本448万;中国海军舰艇吨位6万多,最好的舰艇也次于日本的重巡洋舰,日本海军为190万吨,包括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9艘、重巡洋舰12艘,实力仅次于英美;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仅有305架,但因缺乏零件等原因,实际可用的只有223架,日本空军(分属于陆军和海军)则有2700架。

    此外,日本陆军的编制充实,特种兵数量大,装备较中**队精良,而且士兵训练有素,受武士道精神灌输,极其顽强。 而中**队除中央直属的70个师中的40个配有进口的新式武器、并接受德国顾问团的指导外,其他地方部队装备较差,训练也不那么严格。

    据沈春丽统计,日军一个常备师团与一个中国调整师的相比,人员是中国的2倍,步骑枪多1。5倍,轻重机枪多1。1倍,野榴山炮多3。1倍,日本师团还有炮兵车和辎重车1000多辆,坦克24辆。

    显而易见,此时中日军力上的差距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甲午战争,这也就难怪侵华日军发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之语,也就难怪欧美各国不看好中国政府。从进攻北平开始,小鬼子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凭藉背后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及远超出中**队的装备,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对此,欧美国家也对中国抗战持悲观态度,认为国民政府无法抵御日军的进攻,抗战很快会失败。

    然而中国人民的不屈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所以,目前变成骑虎难下!只要中国不投降,假以时日小鬼子耗尽资源,必败无疑。司马俊就坚持这样的观点,沈春丽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不能在研究所公开而已。

    “沈小姐,鸠山君曾提及,得到了东京方面首肯的重庆大轰炸调查报告,是他提议你撰写的。我能否请教一下,你认为战争开始之后,日军最大的失误在哪里?”

    廖云菲仍旧端着酒杯,作为一名资深的、立过大功的间谍,她曾经游走于国民党上层,应该有机会知道一些内幕。对于这类问题应该早有答案,甚至也秘密提交过报告。如今当面抛出来,似乎不是请教,而是想试探一下沈春丽的学识。

    战术得失?这问题不能回答,即使面对佐佐木石根,沈春丽也不会道出自己的真实见解,为什么要让小鬼子得到提醒呐?给他们挖坑还来不及。但又不能不回答,为了以后合作顺利,更好地获取情报,眼下必须得露一手,叫廖云菲心服口服才行。一旦这个女魔头反感,会对未来的行动带来难测的危险。

    好在沈春丽绝非一般人,不假思索地道:

    “廖小姐一定也知道我对重庆大轰炸的看法,您应该相当了解国民党上层,是否认可以下观点:日本本以为可以速胜,看法来自于对国民党上层的长期观察,中央高层蝇营狗苟、地方军阀勾心斗角,全国一盘散沙。

    但日本忽视了民众,没有想到会出现全民抗战的局面。”

    言外之意,小鬼子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侵略中国,全因为他们只把眼睛盯着中国**的上层,没有看到中国的真正力量所在。导致东京方面被蒙蔽的直接原因,廖云菲这样的潜伏特工有重大责任,他们所提供的情报:只看到中国的表面,而没看到深处!

    尖锐的看法令廖云菲顿时讪讪的,她仰脖子干了杯中酒,再次倒一杯。苦笑着摇摇头道:

    “沈小姐确实见识不凡,了不起。不过,中国确实到处是谜团,不说别的,就说大军阀刘湘吧。多少年来躲在四川称王称霸,对抗中央政府。结果,卢沟桥事变后主动到南京,力劝蒋介石抗战,慷慨陈词两小时。当时我以服务员身份在会场,那场面,太惊人啦!”

    或许当年的情景实在惊心动魄,事过多年廖云菲仍旧心有余悸,她清清嗓子,用四川话学刘湘:

    “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壮丁五百万,粮食若千万石!”

    除了因为是女声,音调不够洪亮意外,四川话字正腔圆,共鸣十足。也许意识到自己有颂扬敌人的嫌疑,廖云菲平静了一会,然后才摇摇头,低声感叹道:

    “一个为了自己的地盘,不惜与中央、与邻省、与自己叔叔大打出手的军阀。这样的人在我们看来,一旦战争爆发,只会帮日本,绝对不会帮中国。万万想不到,他居然倾尽全部力量抗战。不要说我们惊讶,恐怕也出乎蒋介石意料。”

    虽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