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在大明-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老朱输的不冤。

    “伯温,朕输了,输光了三十万!”

    老朱很生气。大明二百万的税,他一把就输了三十万。正常人都会生气,更何况他是皇帝。

    “陛下,这么说十三皇子确实是有本事的了。”

    刘伯温已经从前方回到了南京。南京的阵局起了变化,作为布阵之人,他自然是要飞奔而回。

    就连对朱桂的试探,也是他出的主意。当然,这主意是有私心的。毕竟是他的阵局出了问题,他需要一个人来转移一下皇帝的视线。这样他才好调查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十三皇子这么狠,一口气赢去了大明15%的税收。

    果然是敢坐龙椅的皇子,一般人哪儿有这么胆大的。

    那可是皇帝,他就不担心晚上睡不好觉吗?咱们这位皇帝可是连大臣夫妻间的悄悄话都偷听的。

    他就一点儿也不怕?

    这是刘伯温第二次在朱桂身上失算了。他这个聪明人,频频失误,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第53章 哭穷() 
不过一个聪明人,未虑胜先虑败,这是本能了。所以刘伯温有的是转移自身失误的办法。

    “陛下,这么说十三皇子确实是有本事的了。”

    当爹的都是希望儿子有本事的,朱元璋也是。刘伯温早了解了朱元璋的心态,所以他这么一说,朱元璋果然忘了追究刘伯温瞎出主意,害他没了三十万贯的失误。

    “小十三的本事……”听到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自语道,“这小子在我眼皮底下长大,竟然没人知道他学了一身的本事。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也许只是在自言自语,然而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却是吓出了一头的冷汗。

    朱桂不是其他皇子,这是位敢坐龙椅的主。蒋献也一直派人监视他,甚至蒋献敢保证朱桂没有师父。至少他的任期内没有。

    至于上一任指挥使,那人搅和进了胡案,他的一切都已封存。有没有什么教导十三皇子,哪怕他是现任的指挥使,也没有权力查看。

    “陛下,这事儿,王妃知不知道?”刘伯温给朱元璋出主意道。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是好长时间没有见惠妃了。”

    朱元璋立即摆驾去了郭惠妃宫,而刘伯温想了想,去找马皇后了。

    这也是刘伯温聪明的地方。

    地下的事,他需要继续跟进,到底是哪儿出的问题。

    但是正因为出了问题,刘伯温才不愿意找朱元璋。没办法,这是个暴虐的皇帝。如果不想死,最好不要表现的太无能。而女人不一样,她们很感性,很少会处决人。

    夫人路线,永远是解决一些问题的不二法门。

    朱元璋去见郭惠妃,其实也是一种夫人路线。

    当郭惠妃叫来了朱桂,朱桂便明白了。

    “母妃,这是父皇非要跟我下棋给的彩头。”朱桂说。

    无耻!老子什么时候非要给你彩头。

    郭惠妃叫来朱桂,朱元璋没走,他躲在了屏风后。他不想听事后报告,等不了了,所以他偷听。可是朱桂一开口,差点儿没气死他。

    他下棋是想给彩头的吗?

    他是朱元璋,不仅对手下扣,对儿子也没大方多少。

    一个皇帝,一年只给儿子四千多两,怎么看,也称不上大方。也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们有差事在身,不管是打仗,还是治理地方,总有一份体面。

    而到了永乐朝,连这份体面都没有,也就只剩下生孩子了。

    至于清编明史,拿老朱儿子们的俸禄说事,不过是为了我大青果的皇粮庄稼造势罢了。即:老百姓养八旗是应该的。

    事实上,朱元璋的扣巴是一视同仁的。他根本不会,也不可能一口气给朱桂三十万两。就算是太子,如果不是为了太子的体面,朱元璋也不会给他钱。

    就是这样,父子俩为了钱,为了税收也没少争吵。

    当然,他们争吵的时候,无一不有着正大光明的理由。

    太子要钱是为了治理国家。老朱不给钱是留着打仗。说的大一点儿,这就是“马放南山”与“忘战必危”的两种治国理念。

    这是多么高大上。

    所以哪怕太子再顶撞老朱,太子依然是太子。

    可是朱桂一开口。“自己非给他的?”

    他怎么就说的出口?那可是三十万两,亲王一辈子的俸禄都用不了门三十万两!

    无赖!不要脸!忒不要脸了!

    不仅老朱觉得朱桂不要脸,就是郭惠妃也有些脸红。

    好在话说到这里,菜已经上来了。

    中国人有饭桌上聊天的传统。而这一传统,老朱是推行者。他当了皇帝之后,没少请手下大臣们吃青菜豆腐。

    而今天这一桌,满满的是朱元璋的小心思。基本上没有肉。

    并听郭惠妃忆苦思甜道:“哀家还记得,那个时候,你还小,才三四岁的光景,那个时候,陛下还没有做皇帝,咱们还没有住在皇宫里,住在将军府里,那个时候啊,陛下让咱们过日子要节省一些,不能花太多钱,这钱得拿去打仗,驱逐鞑虏。将军府里的饮食和用度都紧巴巴的,想吃山珍海味那是想都别想,可就这样,为娘努力耕织,让你们兄弟偶尔吃点肉,你们就很开心了。

    等陛下登基,咱们一家住进了皇宫里,这日子是宽裕了,吃穿用度等等各方面也不紧巴巴的了,可是再怎么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道了,当年咱们吃些素食都能吃的开开心心的,可现在,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也吃烦了,最想念的,还是当初那个时候吃的东西。

    桂儿啊,你看看这道菜,这道简简单单的清炒绿叶菜,是哀家年幼之时最喜欢的菜,哀家出身小门小户,如果当年寻常人家也能吃到的新鲜菜,你外公也就不会起兵了……”

    听着郭惠妃忆苦思甜,并不断为朱桂夹着菜。

    朱桂真心想说:娘,我现在是练武的,消耗有点儿大,要不,咱来份荤的?

    不是朱桂没血没肺。实在是郭惠妃的忆苦思甜,距离朱桂太遥远了。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你与他讲元末的黑暗,真心没有共鸣。

    不说朱桂没原朱桂的记忆,哪怕朱桂拥有原朱桂的记忆,三四岁的记忆,哪儿还有?

    而且,您老人家的记忆是不是记混了?您确定您说的不是蜀王?自己出生时,不是已经洪武七年了吗?

    不过好在哪怕是简单的素干,简单的绿叶菜,简单的青豆,简单的焖黄豆,都味道极好,比起过去吃些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也不差多少。

    看来皇宫的御厨也还是可以的。完全不像鞭子说的,皇宫的御菜很难吃。

    是辫子们嘴太刁,还是厨师到了我大青不出力了?

    这是史学家的问题。与朱桂而言,好吃,那就多吃点儿。反正三十万两,他是不会退的。

    这是老朱非要给的,他为什么要退。

    郭惠妃还在不断的絮絮叨叨。

    “你别看你父皇当了皇帝多么风光多么威武,但是诺大一个大明,哪儿不需要钱。你的哥哥们,一年不过四千两,就这,都给不齐,要折色……”

第54章 钱啊() 
朱桂一边听着自己的母亲絮叨这些他完全没有记忆的事情,但是心却还是忍不住的发酸。

    皇帝的亲生儿子,连油水都要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那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大明的大青巾真的是拿皇家不当人。真以为人可以像泥塑一样,每天吃香就可以了?

    “母妃,您放心。以后每月儿子都会给一份供奉到宫里。”朱桂下了决定道。

    怎么说都用了人家儿子的身体,给些财物,不过分。

    “我儿,母妃在宫中不用什么钱的。而且皇后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郭惠妃可不是为自己要钱,毕竟宫中提倡俭朴,她也不想被人说闲话。

    “凭什么皇家就要当做过苦日子的榜样,而那帮大青巾却是个顶个的有钱。”

    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朱桂不是穿成了皇子,大青巾的屁事儿,他是一点儿也不想管。

    可他现在是皇子了,他不为别人考虑,也要为自己考虑。就像他知道的,凭什么大明的王爷但凡干一点儿什么,他们便喊打喊杀的。

    而他们自己,玩凉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屁事儿没有,依然高高在上。

    这是一个大问题,后世都解决不了,朱桂也没有解决它的信心,但是至少,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

    “桂儿,你要怎么做?千万别乱来!”郭惠妃担心道。

    在她看来,她的这个儿子,除了乱来,是没可能有钱的。

    “母妃,您放心好了。这个世界的钱,很好赚的。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朱桂自信满满的走了。郭惠妃只能向老朱求情:“陛下,这孩子也是一番孝心,还望陛下不要处罚他。”

    “处罚?不会的。”然而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道,“如果他可以往宫中送钱,朕不仅不会罚他,还会奖励他。”

    “奖励?陛下愿意封还桂儿的王位?”

    这是郭惠妃最关心的事了。虽然大明的王爷不值钱,清朝的王爷,能达到一万八千两白银,有些特别受宠的亲王享受双俸,就是三万六千两,简直不知道怎么花完。至于其养八旗入关人口不多的时候每年一百多万,后来发展到每年五六百万,从康熙万年开始年收入就超过两千万两,到了乾隆年间已经能达到六千万两,清末达到了上亿。

    而明朝的历史也随着我大青果不断的花银子,加着“0”,甚至有清编明史的史官对我大青圣皇说,这点儿银子还赶不上明朝道士皇帝炼丹的燃料银。

    然而问题来了。大明一朝的税自始自终,也就最高三五百万两。这一年上亿银子的燃料费,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大明朝真要这么有钱,还会有野猪皮什么事儿。

    总之,清编明史太玄幻,一会儿几十万两,一会儿上亿,而且是随着我大清的花费,不断在明史上加着“0”。

    不过郭惠妃可不知道我大清会玄幻了他们。她只知道别的妃子的儿子们是王,她的儿子不是。这是她必须为儿子争取的。

    “当然可以,只要他干的好。”

    朱元璋笑眯眯道。比起郭惠妃,老朱才是老油条。

    别人不知道商人多有钱,他朱元璋可是知道的。

    当年,沈万三帮朱元璋犒劳三军,朱元璋说我有100万军队。沈万三说:每人1两黄金!

    朱元璋要修南京城,政府没钱。找到沈万三,沈万三说,一半城墙我包了!

    结果,国家修的那一半南京城墙,完工迟,质量差。

    沈万三包揽的那一半工程,质量好,进度快!提前完工

    朱元璋冷冷一笑,把沈万三抄家杀头!

    这一抄,老朱便抄上瘾了。整个江南的富商都倒了霉。

    其抄家得了多少。我大青的明史太过玄幻,已经不足以采信,但是到老朱死,这笔钱都没花光,是朱棣迁都北京,才帮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