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路桃花传-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回给黄阳刺激颇大——若是一般农家子弟,皮厚点,忍忍也就过去了。可黄阳是读书人,自尊心很强的,内心处便深以为耻。于是他也就是在十几岁少年时,跟着父亲去混了一次,以后便再也不曾去过。哪怕后来跟着父亲一起进入到褒国官场,作为下吏同样可以跟去围场了,也往往将机会让给妹夫或是同僚,自己却再也不曾前往过。

    在他内心之中,大约是想着有朝一日,要正儿八经作为姒氏的客人前往吧——本来他是打算用几十年时间,继承父业后慢慢能熬到那个地位上。然而现在,这个机会就在眼前。

    姒家送来的这张贴子镶金包银,乃是最高一档。黄氏全家人都可以过去,包括家族武者,仆从等等……到了那边也会有单独的营地和猎场,相当于将黄氏与褒国其他世家同等对待了。

    黄家本身人丁单薄,要说凑起这么一摊子还有点难度的。但他们也可以找人来帮忙——这在秋猎中也是很常见的现象。事实上每年到了这时候,所有收到姒家邀请帖子的家庭都会变得热闹起来,很多都是好几家联手,组织起一股大势力,以此在秋猎之上展现力量。好让封君姒氏看到:自家有能耐成为一股政治势力啦。

    大周王朝,正是标准的“封建”王朝模式:姬氏为大君,敕封姒氏等小君。而姒家除了直辖褒南城以及褒云山周边外,对其余地方上的很多权力,也不得不委托出去,交给那些附属家族来守护和管理,即所谓“建立屏藩”。

    ——封土建屏,便是封建。

    …………

    那些家族有的是修仙者建立,有的则只是兵家武者后裔。但无论如何,他们能从姒氏手中得到分封,一方面肯定是对姒氏比较忠诚——至少在当时比较忠诚。但修仙家族对于凡人的忠诚其实并不太看重,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存在超凡力量,一两个高手便能决定战争胜负,凡人数量再多,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依然有限。

    姒氏能否保持强盛,终究要取决于褒云山中那些法元级别族老的数量和质量,跟外人的忠诚关系不大。所以姒家挑选屏藩,首先还是看你们的实力如何,有没有统治和稳定住地方的力量。只要能表现出这一点,哪怕桀骜一些,姒氏也不是不能容忍的,反正关键核心只在一两个人,他们只要笼络住这一两个人就好。

    随着世事沉浮,潮起潮落,类似于姬氏,姒氏这些修仙大族尚可以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可一般的小家族就未必有这能耐。祖上创立的基业,子孙不肖,糟蹋了。或者哪怕没什么大的错误,几代继承人都比较平庸,慢慢败落下去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姒家对此通常不予干涉,你衰落了,你灭亡了,那就换一家上来,只要能保持住地方稳定,姒氏并不在乎是谁统治那里——它的宗主国,大周王朝对于其属下诸侯也都是类似方式,姒氏不过效仿而已。

    很自然的,有死必有生,新生的力量也在不停崛起。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通过种种手段,取代原来那些老的家族,得到姒氏的认可,成为新的屏藩。而这些变化,往往都是在秋猎之中展现出来的。

一一二 秋猎(二)() 
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那些有单独营地和猎场的家族来说,姒氏秋猎还真是一场激烈的角逐呢,只不过大家追捕的并非普通猎物,而是权力和地位。那些已经拥有屏藩地位的大家族需要尽量表现出自家的强势,以免引来别家觊觎。

    而那些已经有了相当实力,但缺乏相应地位的新晋家族,自然更要想方设法,在秋猎中表现足够抢眼,希望能引起褒国之主的注意,告诉他们:“我已经足够强壮,有能力帮你守地盘啦,赶紧给我相应地位吧!”

    以黄氏的小身板儿,家里面才这么区区几个人,要说现在就想加入到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还为时过早了点——人家能独占一营的,至少要能组织起上千人呢。黄父自己大概也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不过姒氏给他这张最高规格的请帖却是理所当然,因为黄家虽然人丁单薄,却拥有这种权力角逐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项资源:高端武力!

    ——所以黄昶才会觉得楼老头儿应该是把他的底透露给姒家了。拥有一件上品法器以及诸多护身法器的自己,在褒南城绝对是可以横着走的。就是姒家把那些家族老祖请出来,再动用族中秘宝,估计也只能将他击败,而不太可能彻底击杀。可他的昆仑弟子身份,特别是“昆仑山掌教弟子”这层关系,又决定了姒家根本承受不起他的报复——说穿了就一句话:姒家惹不起他。

    以前是只有黄昶自己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和姒家的交往中自信得很,对那个苏三总管的挑衅更是毫不客气,表现得相当强硬。现在么,姒氏似乎也终于认识到这一点了,那么他们自然要对一位顶尖高手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这张帖子便是证明——无论黄家人手是否充足,无论他们有没有力量单独掌控好一块营地或是一座猎场,姒氏都要将其当作一方豪强对待。

    …………

    回家以后,黄氏父子颇为高兴的将请帖展示给全家成员看。这样一张轻飘飘帖子,在褒国便意味着他们家已经晋入最高层次的那一批。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因为黄昶的缘故,但黄父对此并没有什么抵触或不满——自己儿子有本事,做爹的当然也光荣。

    不过在另一方面,黄父也知道自家毕竟太单薄了。褒国之主虽然给面子,送来的是最高规格请帖,给出了十足的善意,将黄氏和那些大家族一样同等对待。可他自己却并没有这样的底气。

    于是黄父在欣喜之余,又写了一封回帖,派人送给褒侯府负责操办此事的人——听闻是二总管白氏。说了些感谢的言词。同时也表示自家是首次参与这等盛会,不好居于人前,得一营帐足矣,单独营地就不必了。

    回帖送过去后不久,侯府那边便以惊人的速度给了回音:果然是修改了安排,不再让黄家单独自居一营,而是作为姒氏宾客,与姒家主枝人员一起活动——估计这原本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毕竟和黄家拉近关系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么。只是出于礼貌才不得不给了个高规格的标准。如果黄氏就这么大大咧咧接下,没准儿人家反倒觉得他们太狂傲。

    眼下么,姒家给了面子,黄家这边也知情识趣,于是双方皆大欢喜。不久之后白二总管却又竟然亲自上门,向黄父说明这次秋猎的安排与座次——黄家的营帐距离姒氏主帐极近,而且周边是谁家也都排列妥当——他们果然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估计连黄父的反应都在预料之中。

    姒家三位总管,赵大是上一代褒侯的近臣,在姒无忌接班之后虽然保留了大总管名号以体现主家恩典,但更多只属于一种荣誉地位,而不怎么实际管事了。这位白二总管则是现任家主姒无忌的直属部下,当年的追随者之一,如今正在当权之时。而那位苏三总管么,便是小侯爷姒天都的私人,属于准备跟着主人一起接班的下一代。

    ——由此可见姒家三位总管的排序和定位都非常明晰,完全跟着姒家主人走的,老中青三代俱全。白二其实才是真正的实权派。褒侯府中许多事务都是交给他来处理,包括秋猎这种大事也是如此,每日自是忙得不可开交。

    但即使如此,他却专门抽空,亲自上门向黄父解说。这其中的寓意,同为官场中人的黄氏父子以及拥有前世思维的黄昶自然都明白。所以对白总管在言谈中表现出的亲近之意倒也并不意外——拉拢是谈不上了,他没这资格。连姒家都不敢做此想,只能说是表示善意,结个善缘。

    人家既是专门前来,黄昶自也要给些面子,出去和他见了一面。听闻白总管有一子侄今年亦将参加昆仑拜山大典,倒是颇为惊讶。当然仅仅参加拜山大典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能真正进入山门之中,成为昆仑弟子,那倒是可以跟黄昶叙一叙同门交情了。

    现在么,还只是泛泛而谈,随便聊一些关于昆仑拜山的家常话罢了。那白二既是伺候人的,对于谈话节奏和尺度之间把握的自是十分精熟,与黄昶一番闲聊下来,言辞间既不十分巴结,也能保持足够的热度,同时充分表达出友善和适当的倾慕,其间分寸拿捏极准。

    既然这白二聪明,黄昶也少不得透露些“干货”给他:作为拜山成功的前辈,多少有些经验可谈。当然正儿八经考题肯定是不能泄漏的,但一些注意事项总可以提醒些:比如当时不必携带太多物资,够用一天就行,保持体力很重要。以及在拜山途中最重要的便是“坚守本心”四个字……这些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凡间那些专门收钱指点如何拜山门的道士们还能说出一大堆注意事项来。但既然是黄昶这么郑重提起,那白二总管回去之后自然会细细思量。

    而作为投桃报李,白二总管也将秋猎中要注意的事项给黄家父子细细解说了一番。其它也就罢了,最重要一点是人不能少——人多了才能撑起场面啊!

一一三 秋猎(三)() 
按白二总管所言,黄家主动放弃单独建立营地,无疑是明智之举——秋猎第一幕便是诸家集会,姒氏校阅诸营,每一营的家主都要出来露面的。到时候其他世家动辄就能出动到上千人,旌旗招展绣带飘扬,那一刻的赫赫声威,本就是各大家族竭力争抢的目标。

    黄氏如果也在其中,哪怕仓促间能聚起百十号人,肯定也不如人家操演多时来的整齐,哪怕你黄世兄本领高强,堂堂修士总不能跑到校场上去亮个相?那只会沦为别家的陪衬。所以还是作为主家宾客,到时候充当检阅者为好。

    不过即使作为主家宾客,也不可过于寒酸了——姒氏内部,各个房头支系其实也是有竞争的。包括其宾朋挚友,到时候也都是一拨一拨,成群结队。除非是那种自己没势力,投靠了别人的,那倒是可以自己一个人潇潇洒洒的过去,但也要站在其支持的阵营中,以壮声势。

    可你们黄氏既然是以家族名义出面,那肯定不能依附谁家了,而且恐怕也没哪一家敢接受的——白总管说到这里时只是一语带过,但黄昶却完全能理解他的意思:以自己的能耐,到时候若当真站到了姒氏哪一支系的队列之中,恐怕都会引起姒氏内乱的。

    所以到时候黄家肯定是要单独成队,那这人数就肯定不能过少了。大约多少合适呢?白总管也给了个参考:至少百人以上,最好还要能配上坐骑,装备也要齐全,这才不至于在喧嚣人群中显得单薄弱势。

    …………

    等白二总管告辞之后,黄家内部便也就此展开了讨论,要说在短时间内凑出上百号人,光凭黄氏一家肯定是做不到的——他们老黄家原本只是寒素,格局提升起来也没几年。从当年寒门到现在勉强算是中产小康,还正在往“大户人家”发展的过程中,距离“世家”都还有很长一段路。全家上下连使用仆役都没太习惯呢,更不用说私兵护卫了。

    黄家这些年来真正不管杂务,只负责家中安全保障的,其实只有俞天望俞师傅一人而已。并没有建立起专门脱产的私人武装,也没这必要。但这一次,他们将要去参加的秋猎,接受姒氏检阅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