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路桃花传-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昶在智广大师的残存思绪中感受到了后悔与惭愧之情,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百余年来树妖始终不能影响到月影界外面,或者是不愿老和尚的残魂终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住了树妖的凶性与杀心,使其只在月影界,最多只是金阁寺范围之内“狩猎”。

    总体来,这还是位不错的老和尚这是黄昶的感受。虽然自己也是昆仑山弟子,但在他看来智广大师为了维护自家产业而做出的冒险决定并不算什么错误,只不过失败了而已。在他前世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往往可以干出更加激烈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黄昶将自己在记忆中得到的讯息禀报给长青子,后者听了以后微微一笑:

    “那位智广大师啊……倒还有些印象呢。那时候我还只是一名低阶炼气士。某日忽然被一位宗门前辈指派,前往镐京城龙原道观前的大广场上伺候。当时满心纳闷,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本门修士和外宗道友切磋,让我们这些白衣弟子去开阔眼界的。”

七十五 好东西(四)() 
说到这里时,长青子又额外解释了几句修仙界竞争激烈,昆仑派虽然号为天下第一宗门,理论上仙山笼罩之地,则尽数为其掌控之土,其间出产理应归于昆仑。但在很多时候,也还是会遇到要与别派门徒或散修竞争的局面。如果昆仑派完全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只一味牛气哄哄的仗势压人,什么资源都要独霸,那也称不上名门正派,白道魁了。

    西昆仑在这方面的处理方式还是比较公正的让修仙者之间各凭实力说话,通过相对平和,不至于造成死伤的切磋和赌斗来决定竞争目标的归属。镐京城的龙原道观算是西昆仑山在凡间下界的总院之所在,每隔数年都会在这里与别派修士进行一次大切磋。

    西昆仑山会保证切磋的公平性,而以昆仑派的名望,在外宗修士和散修之间也还比较被信任。西昆仑修士若是在外面和人结了梁子,或是有什么要争夺的资源宝贝,都可以通过这个机会用赌斗的方式解决掉。

    “当时我才刚刚晋入内门不久,作为前途远大的白衣真传弟子,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但到了那边,见到了法元期前辈与禅宗佛门阿罗汉高僧的较量,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此再不敢骄傲自大。炼气修士的**凡胎,在真正仙人面前压根儿算不上什么,更不用说练成了金身的佛门罗汉还记得正是这位阿罗汉,连败我西昆仑两位法元仙师,当真是威风凛凛,战力群!”

    那位智广大师便是当时的参与者之一,也正是因为在与西昆仑修士的赌斗中获胜,他才能以禅宗弟子身份,却在大周王朝境内开辟道场不过这项权利仅限于他自己使用。如果他能成功立下道统传承,那西昆仑也将不得不承认金阁寺这独立小宗派的存在。只可惜他失败了,那昆仑山如今收回此地也是理所当然。

    长青子在与黄昶交谈几句,化解了刚刚结束入定的不适之感后,便带他离开此处。这一回他们是从莲池月影那边正大光明离开的。离开前黄昶抬眼四顾,莲池周围的那些水阁依然屹立,围廊上纱幔依旧,但已经没有了动听的音乐与漂亮的女鬼,当然,僵尸鬼怪也都不见。

    瞽叟大师和老瘸腿等人就驻扎在外面的金阁寺今后将要改名作“金阁观”了,但也算是保留了一分创立者的初衷。好在佛家寺庙跟道家观阁本身也没太大差别,西昆仑山又不敬仰仙神,无非在大雄宝殿原本供奉佛祖的地方立上“天地”二字碑牌,也就够了。

    这几天外面的事情挺多:腐朽破烂的房屋要重新修造起来,年久失修的庭院也得重新整理,当然更重要是在那处莲池周边,月影界的出入口要用阵法遮护起来林林总总,甚是繁琐。

    当然这些杂活儿就不需要天师堂自己干了,自有工匠杂役处理,某些关键位置还需要昆仑山上专司营造的堂口总负责其实就是天工堂,除了法器外他们也有一摊子是分管宗门基础建设的。昆仑山上那些外观看起来小巧玲珑,实则内部空间却无比宽广的小二层楼就全是出自他们的手笔。寻常凡间下院一般还没资格要他们出手,但这里因为有个小洞天,情况比较特殊,才特地破例一回。

    至于建成之后的日常主持与维护,则是由天师堂自行安排内外门弟子和护法道兵前来。此地作为天师堂为数不多的直属下院之一,又拥有独立的小洞天,在天师堂内非常受重视。瞽叟大师甚至考虑要不要派一名法元仙师常驻此地,以免再重蹈先前主人的覆辙那树妖只是降服,而未消灭。于是西昆仑山现在也面临着与当年那位智广大师同样的问题:菩提树妖与月影界是融为一体的,想要保留月影界就不能消灭树妖,但只要树妖还活着,难保哪天就控制不住,再闹出大麻烦来。

    当然西昆仑的底蕴之厚重绝非一个孤身和尚能比,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眼下只是先让老瘸腿在此临时主持,再加上一名银甲尸将辅助,两名法元级别的高手镇压之下,那树妖本事再大也翻不了天。

    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在听闻昆仑山要在此地建立一处道院,用以长久镇压此地妖氛之后,也都表现出了一万分的支持之意。从郭北县令到当地豪侠,无一不是对此欢欣鼓舞前段时间黄昶带人消灭的那大批僵尸可把他们吓坏了。谁知道自己的家园竟然是建立在那么危险的幽冥之地旁边!那段时间几乎人人夜不能寐。

    总算昆仑仙师行事周全,事情了结之后也没说一走了之,而是打算在此地建立道场,长久镇守,那总算能让人放心了。更有先前与黄昶等人合作过的那一干武者侠客,一个个更是心头火热追求更强力量乃是人之天性,修士和武者的巨大差别在这几天中他们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虽然自身由于天赋不足,已经是错过了修仙的机,但能够与仙门扯上关系,无论如何都是好事情。别的不说,修仙者所用的符器,丹药,在武者中间也一样是大受欢迎的。

    那位金刀大侠秦越就当即表示想要把家里的几位子侄送过来,哪怕只作香火道童都可以。就连他自己,如果仙师们允许的话,在道观做个护法弟子也是极好的。

    连堂堂先天级别高手都如此热衷,那些寻常武者还不个个趋之若鹜!一时间找人拉关系的不计其数,天师堂那几位法元仙师他们肯定巴结不上,只能找几位合作过的炼气修士。可是那位最能做主的黄仙师不在,郡主娘娘金枝玉叶的也不敢去打扰,于是在这几天中,看起来比较好说话的吴大牛,以及出身于武林世家,跟本地武林人士还能扯上点关系的金荣和慕容英都被缠得要死,倒让罗春等人在一旁看了好几天笑话——

    新书上架一个多月了,再次向各位读者请求订阅,月票。或者哪怕在其他网站看的,麻烦到起点主站来收藏一下,有事没事点击一下正文,给几张票,本人亦是感激不尽。

    这些话放在正文,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一起被“转载”。

七十六 收尾工作(一)() 
黄昶才刚一出来,这些麻烦就立刻被推到了他的头上,好在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本就是极为擅长的,与那些武者侠士们交流一阵子,总算是把事情揭过去本来这事儿他也做不了主。最多推荐一下担任外门护法的人选,收不收还要取决于天师堂。

    此外又有本地官员前来拜访,法元仙师当然懒得敷衍,又全交给黄昶应付……诸多杂事纷至沓来,倒让黄昶比先前更加忙乱了许多。所幸毕竟只是些收尾工作,在忙乱了一两天后,也差不多都完成了。

    本来长青子和瞽叟大师这两位是根本不必在此逗留的,当天就可以离开法元仙师自己能飞,行动起来就非常自由,不必象炼气期弟子那样非要等宗门飞舟才能回山。但在临走之前,他们却还有一件事情要办……

    数日之后,在刚刚换上新匾额的金阁观中,举办了一场盛**事。一方面是作为金阁观的开山典礼,另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济幽度化多年来被那树妖转化为僵尸妖鬼的众多不幸亡魂。

    一般来说超度亡魂这种事情总是佛门更擅长一点,但道家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斋醮科仪。西昆仑掌教长青子亲自下场主持,包括天师堂的那两位法元仙师也从旁辅助,所以这场斋醮科仪虽然人数并不多,规格却极高。黄昶等五名炼气士虽然还没接受过这方面训练,但因为属于昆仑弟子,便也被安排穿了道装,混在人群中跟着举旗幡摇铃铛。

    另外则是有一批从湓阳郡下院抽调过来的外门道士构成了这场斋醮科仪的主力将来他们也会留在金阁观,充当外围装点门面的人员。至此一切算是走上正轨:大周朝又多了一处道观,而西昆仑山也增添了一处凡间下院。

    到了仪式的最后,金阁观外火光冲天,却是昆仑弟子将月影界中搜检出来的僵尸遗骸尽数焚毁。虽然天师堂中一直很缺尸体,而这些经过树妖多年培育的僵尸理论上是极好的尸兵“材料”,但西昆仑天师堂只能对为非作歹之徒施行“废物利用”,这一条根本原则却不容更改。

    所以那么多上佳“材料”都只能烧掉了,甚至包括那位智广大师的遗骸:一位佛门阿罗汉的遗骸!对于研习炼尸之道的修仙者来说绝对堪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极品“材料”。但在这里,哪怕天师堂首座瞽叟大师,老瘸腿夏元吉等人也只是脸上一片肃穆,静静看着这具高僧骨骸在火焰之中化为一滩灰烬,以及若干粒光彩熠熠的舍利子。

    “我记得这位智广大师并非散修出身,其师承门派乃是洛口龙门山白马寺,也是传承久远的佛门大宗。如今虽然坐化于此,他的骨灰,舍利,以及那卷经文宝册都理应送还给白马寺阿昶,你既然得了智广大师的一部分法力遗存,这便是你的因果,日后抽空去跑一趟吧。”

    长青子在这方面果然无愧于天下第一仙门的掌教,决断十分大气。而黄昶也赶紧答应下来,不过倒不必很着急反正都过了一百多年,再拖延个两三年也无所谓了,等黄昶艺成下山之后再去不迟。

    做完了这件事情之后,西昆仑掌教和天师堂首座就真的没什么事了,瞽叟大师当日便离去。而长青子却又特地留下来一段时间他大约是怕年轻弟子们产生误会,专门把黄昶等五人召集起来,花费了不少时间,向他们介绍了一番关于西昆仑天师堂的沿革历史,以及行事风格,以表明昆仑派绝非那等表面上坚持正义,暗地里装神弄鬼的虚伪之徒。

    昆仑派年代悠久,传承广阔,所谓“天下道统,半出昆仑”:一方面当今仙侠界中许多门派的道法传承都是出自昆仑山。另一方面,昆仑本身也十分注重吸收天下各门派之长,即使那些邪魔外道的伎俩,只要有用的,也都有专人负责研习,并不因其属于旁门左道而有所歧视。

    炼尸驭魂之道虽然听起来比较恐怖,但在“仙门六艺”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乃是仙道功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大类。要知道当年在远古蒙昧时代,人们笃信死后可以重生,保存好此世皮囊对未来的重生至关重要,而维持魂魄不灭则意味着长生不死……炼尸驭魂之道便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到了崇尚巫蛊造陵的殷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