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料。唐先生这一次捐赠,恐怕倭国内阁文库的人要睡不着觉喽!”

    显然,匡海生对倭国内科文库独缺这两卷的事儿也很了解。

    “匡处长,我在古玩街开了一家小店阁宝多。”唐易客气道,“如今这文物鉴定都是高科技,什么测纸,碳十四,匡处长手里握着一把金刚钻,有机会还请多多指教。”

    “唐先生是行家,还用的着科技手段么?”匡海生摆摆手,“虽然我负责科技处,但我还是更喜欢用经验来判断。”

    唐易略略沉思,接口道,“匡处长的意思是,仪器是死的,只要程序符合了,鉴定结果就是真的,但在古玩鉴定中,却还有很多特殊的情况,比如碳十四,只能确定大致时间,同时代甚至相差百年之内的仿品,就没法鉴定。”

    匡海生不由得又看了唐易一眼,初见唐易,他本以为这个小伙子识破宋刻本,只不过一时运气,但是这一番话,却说明他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这基本上就是他想说的。不过,面对众人,匡海生怎能输了气场,便接着说道:

    “还有更的一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造假作伪技术的进步。研发一种科技仪器,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但是一旦面世,造假者马上就有应对之策,比如碳十四检测,早就被造假者攻克了。”

    匡海生面相儒雅,侃侃而谈,也让唐易不由高看了几分。

    不过,此时刘馆长的脸上,却露出不悦的表情。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

第133章 征集文物()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刘馆长清了清嗓子,唐易这才注意到他的表情。

    确实,他俩有点儿喧宾夺主了。匡海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我能说的也就这些了。大事儿,程序上的事儿,还得刘馆长安排啊!”说罢,便笑着看向刘馆长。

    刘馆长被匡海生捧了一下,表情舒缓了一些,“哪里哪里,以后我们图书馆有些技术问题,还得麻烦匡处长啊!”

    随后,刘馆长顺茬开始主持讨论捐赠仪式的细节。

    最终,大家基本议定了捐赠仪式的时间在一周后进行,同时趁着学生放暑假,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还将联系学校邀请一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出席的人,除了唐易和韩家老太太,还有文化厅的分管厅长、文物局的分管局长,方老也在邀请之列。届时还将通知各大媒体,捐赠仪式之后举行新闻发布会。

    唐易听了,略略有些不快,捐赠仪式没问题,但是他不太喜欢新闻发布会,因为到时候他肯定会成为记者追问的对象。不过,既然图书馆方面这么安排了,而且符合一贯的程序,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从图书馆离开,匡海生开了车,执意要送唐易和韩家老太太,推辞不过,只好上了车。

    “匡处长办公事,开私车,觉悟太高了。”上车后,唐易笑道。

    “我从家里直接来的,没去单位。”匡海生也笑了笑,“唐先生只对软片有研究么?”

    所谓软片,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古玩中的字画、善本、服饰之类的东西,是与瓷器、玉器这些硬物相对而言的。

    “匡处长,你还是叫我小唐吧。”唐易应道,“各门类都有些涉猎,不过学艺不精,在匡处长面前那肯定是班门弄斧。”

    “小唐?呵呵,那就小唐吧。我听说你店里重器不少啊。”匡海生说道。

    唐易一惊。看来在见面之前,匡海生是做了功课的。本来嘛,能捐出宋刻本的人,用脚趾头想想也肯定不是普通人,匡海生在这圈里又有些人脉,哪能不打听一下?

    其中就有人告诉匡海生,这个叫唐易的老板,虽然年轻,但是眼力十分毒辣。只是,匡海生没有具体打听唐易的年龄,他觉得再年轻也得三十多岁了,但是没有想到,唐易居然只有二十三岁。

    “都是捡漏来的,没几个钱。”唐易回答道。

    “噢?”匡海生一愣,旋即说道,“这年头还能捡漏,几乎已经是天方夜谭了。那只能说明,小唐你真是好眼力啊。”

    “眼力一点儿没有也不行,但最主要的是运气,眼力再好,碰不上好东西管什么用?”唐易应道。

    匡海生握住方向盘的手微微动了一下,略有沉默。而后,他突然说道:“不知道小唐你现在忙不忙?我们局里昨天刚征集了一件文物,但是还没最终确定,处在鉴定期,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

    唐易一听,心想,这太不对劲儿了。

    首先,匡海生和自己不过是刚刚认识,对于自己的的水平,那也只能是道听途说,怎么会发出如此邀请?其次,这文物局征集上来的文物,哪有请一个社会人员单独去看的道理?

    不过,不管匡海生有什么想法,听到征集到一件文物,唐易的好奇心是先起来了,心想先问问是什么东西,再决定去不去也不迟,“不知道是什么文物?”

    “是一件宋瓷。”匡海生说道。

    “哪个窑口?”唐易又问了一句。

    “龙泉窑。”匡海生仿佛看出了唐易所思,又解释说,“这文物征集邀请社会专家来品评,本来在文物局就有先例,有时候还会举行小型的讨论会,我们要珍惜国家财产嘛。你先看看,有什么看法直接说,也不要有什么顾虑。”

    “好吧。”唐易终于点了点头,“那先把老太太送回去。”

    将韩家老太太送回家之后,唐易和匡海生来到了文物局。文物局设有专门的鉴定室。鉴定室的钥匙有两把,一把由办公室统一保管,另一把就在匡海生的身上。作为科技处处长,他的权力可谓不小。

    匡海生一边打开鉴定室的门,一边说道,“这青釉石榴尊,我今天也得也仔细看看。”

    “等等,你说什么?青釉石榴尊?”唐易突然说道,“宋代的龙泉窑青釉石榴尊?”

    匡海生对唐易的惊讶似乎早有预料,“你是不是觉得没有看的必要了?”

    龙泉窑,是一个很著名的窑口,因位于浙江龙泉而得名,又以烧制青瓷而闻名。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清代停烧,历史长达七八百年。创烧于北宋的龙泉青瓷虽然比不上“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但是优质的龙泉青瓷,从古至今都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匡海生说有一件宋代的龙泉窑瓷器,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居然是宋代的石榴尊。

    石榴尊作为一种瓷器样式,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外形像石榴而得名。尤其是在瓷器样式丰富无比的清代,石榴尊这种器型十分盛行。

    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石榴尊却是首创于明代早期,虽然元代也有一些类似雏形,但要说宋代石榴尊,那可真是闻所未闻。在圈里如果这么说,多半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稍微有点儿瓷器常识的人第一感觉就会是:这肯定是臆造出来的!

    所以,唐易才会惊讶,匡海生才会有后面的一句问话。

    不过,以匡海生的身份和水平,又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所以,当匡海生问了一句之后,唐易立即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宋代就有石榴尊的器型。”

    “哈哈哈哈。”匡海生笑了起来,“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但是我却看不出什么问题来,所以说,我今天也得仔细看看。”

    鉴定室分为两部分,一处库房,一处外间。匡海生从库房拿出这件不大的青瓷石榴尊,摆到了外间的桌上,唐易盯着审视良久,仔仔细细全方位看了一遍,不知不觉,眼睛就瞪大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i734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134章 钧窑花盆() 
这件石榴尊,胎骨厚重,胎土淡灰,底足露胎的地方,赭色窑红;从釉上来看,玻璃化光泽很强。尊上的是蕉叶纹,风格趋于奔放。如果不看这只尊的器型,从胎到釉到纹饰,是典型的北宋时期的龙泉窑风格。

    只是,眼中没有看到宝光,脑中也没有产生感觉。

    但,这件石榴尊做得也太逼真了。如果说唐易的实际鉴定能力还没有到很高的境界,那么匡海生和文物局的专家们,又怎么说?

    “除了器型不符合历史记载,我还真是找不出毛病。”匡海生也是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而后一边说,一边看着唐易。

    唐易露出一丝苦笑,“胎,釉,纹饰,我也看不出问题,不过,我感觉是新的。”

    “釉面没有火光,包浆柔和,痕迹自然,你觉得是新的,不会只是因为宋代没有这个器型吧?”匡海生问道。

    的确,在鉴定古玩的时候,如果器型特征不符,一般人直接就一票否定了,也用不着再去看什么别的。但是,唐易自然不是根据这个,如果能看到符合的宝光,即便是宋代没有出现过的石榴尊,他也会认定是真品。

    而匡海生当然不知道唐易的“独门秘笈”。

    “浩浩千年的历史,后人又能了解多少?如果只是因为没有出现过这种器型,就草率否定,显然不符合文物鉴定的要求。反过来说,这还有可能成为一件实证,证明北宋就有石榴尊这种器型呢!”匡海生笑道。

    除了宝光,唐易再也找不出看假看新的理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匡海生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但很快也很隐蔽,他笑着又追问道,“如果不是因为器型,你还会认为这是一件新的么?”

    “会!我断定是新的,并不是因为器型,而是因为感觉!”唐易突然抬头,坚定地说道。

    “噢?”匡海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等等。”说罢,他起身又进了库房。

    “看看这个!”匡海生这次拿出来的,是一件紫红釉钧窑花盆。

    看着这件花盆,唐易的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买下卵白釉枢府瓷的那个老宅子。毛逐当时发现这个老宅子的时候,还说看到一件花盆,像是钧窑的,只是那人却说有买主了,难不成······

    看到唐易陷入深思,匡海生不由得又提醒了一句,“你看看这花盆。”

    唐易闻声,收回思绪,凝神仔细观看起来。

    宝光浮现,一丝入眼,感觉顿生。

    钧窑,宋五大名窑之一,因为窑址在钧州境内而得名。在宋代的时候,钧窑烧造出现一种首创,就是在釉料中添加了铜,烧出了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如霞光丽天,绚丽非凡。而在北宋后期出现的钧窑花盆,专为宫廷养殖奇花异草而用,当属钧窑中的精品。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不过,这里得简单说一下,由于宋代“官钧”的名声太大,后世仿造之风汹涌澎拜,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这其中,又以明代“官钧”最为传奇,其存世稀少,技艺精湛。

    甚至有学者提出,所谓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钧”,其实是明代产品,不过自然也有人提出反对。

    “明代仿宋钧瓷,造型大气,紫口铁足,窑变釉色,紫红中夹以蓝色,泪痕纹很自然。”唐易说着,顺手拿起了放在一边的放大镜,看了一会儿说道,“这铁绣花的确漂亮!”

    一边听唐易说,匡海生一边缓缓吸入一口气,虽然这都是明代仿宋钧瓷的特征,但是在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