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7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会!”长谷横草伸手又和文佳握手。

    进入房间,唐易发现这是一个套间,外面像是茶室的结构,里面还有一间,双开门,能看到酒桌。酒桌是正常的高桌,没有倭国的典型特色。

    “来,先喝茶,稍事休息。”长谷横草招呼道。

    没有服务员,门关上之后,长谷静真竟然开始斟茶倒水。

    喝了几口茶,长谷横草看了看唐易身边的那只小皮箱,道,“上次逛古玩集市,除了我看到的,唐先生有什么收获没有?”

    “有一块汉代的玉璧,普品而已,不知道长谷先生有没有什么收获?”

第1361章 打个借条() 


    “我是一无所获。”长谷横草笑笑,“不及唐先生运气好。”

    唐易随手拿起了皮箱,“那就看看这件吧!”

    长谷横草和长谷静真均是明显一顿。

    这小皮箱里的东西,可就是柴窑葵口笔洗?

    虽说之前看到也有猜测,但还没聊到这上面呢,居然就拿出来了?

    此时,唐易却已打开了皮箱,从里面拿出一个锦盒,将锦盒放到茶桌上,又打开了盖子,“长谷先生,请随意!”

    果然是葵口笔洗!

    长谷横草的手似乎有点儿颤抖。他很认真地带上了白手套,看了起来。长谷静真把一个放大镜摆到了旁边。

    鉴定古玩的工具,是有很多的,最常用的,当然就是白手套和放大镜。

    本来,按照长谷静真的想法,即便真带了,唐易也应该是吃完饭才会把东西拿出来让长谷横草看看。甚至,都不一定会带过来,这次来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而已。没想到,唐易玩得挺开。

    “能抽烟么?”唐易忽而问道。

    “请随意!”长谷静真说道。而长谷横草,精力已经完全投入到了这件葵口笔洗上。

    有过对某种东西痴迷经历的人,是不难理解这种状态的。

    长谷横草足足看了半个小时,以至于忘了吃饭的事儿。

    最后,文佳干脆对长谷静真说道,“我好像有点儿饿了!”

    长谷静真只好上前附身打断长谷横草。没办法,长谷横草做东,总不能让文佳自己先吃吧?

    “是我失礼了!”长谷横草其实每一处都看过了,只不过是沉浸在欣喜当中不能自拔罢了。

    进入里面的餐桌落座,长谷静真把装着葵口笔洗的锦盒就放到了一旁的一张长条桌上。

    唐易看了看,菜式一半倭国的料理,一半华夏的几道经典菜。而酒水也准备红酒、清酒、啤酒三种,没有白酒。

    长谷横草的状态恢复过来,没有继续提葵口笔洗的事儿,都是东道主的言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长谷横草倏然切入了正题:“不知道唐先生对这件葵口笔洗有什么看法?”

    “青釉,好东西。”唐易淡然说道。

    长谷横草抿了一口茶,看向唐易。长谷静真也看向唐易。文佳却没管他们,自己很有节奏地吃喝着。

    结果,唐易就此停了口。

    过了足足十秒左右,长谷横草才有些惊讶地开口,“唐先生,说完了?”

    “对啊,看法就这个。”

    “那这具体鉴定?”长谷静真跟了一句。

    “鉴定不了。”唐易道,“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瓷器。”

    可不是从来没见过,陆知行以前也没做过高仿柴窑葵口笔洗。还有一件梅瓶,可也不是笔洗。

    但是在长谷横草听来,那就不一样了。是啊!柴窑从来就没出现过,怎么能说见过?而且柴窑太过神秘,这真假鉴定没有任何可借鉴的东西,又如何真正鉴定?

    “恕我说句托大的话,这东西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柴窑!”长谷横草轻声说道。

    这本来是心照不宣的事儿,要不是当成柴窑来交流,长谷横草这样的角色,怎会如此?

    但是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唐易笑了笑,“这话我实在没法接!”

    这时候,文佳却不冷不热接了一句,“能让唐易说出‘好东西’三个字儿的,可真是不多。”

    长谷横草和长谷静真对视一眼。长谷横草缓缓开口道,“那好,这些东西就不谈了。唐先生,这件葵口笔洗你能否割爱?”

    唐易掏出一支烟,点着了才说道,“能啊!”

    长谷横草和长谷静真又愣住了。虽说他们知道唐易既然带来,就有出手的可能,可是却都没想到,唐易说得如此直接和轻松。

    长谷横草仿佛被唐易感染了,干脆直接问道,“那价钱方面?”

    “这个我还没想好。”唐易应道。

    好嘛,我就说嘛,看起来很痛快,关键在这里呢,憋不住是个什么离谱高价!长谷静真一边想,一边开口道,“总有个心理预期吧?”

    “真的没有!”唐易掸了掸烟灰,“这样吧,这东西先留在长谷先生这里,正好也进一步鉴定鉴定,多了解下是个什么成色的物件。这样也相对公平。”

    “什么?”长谷横草面露喜色,“真的?”

    “我都带来了,再拿回去也没麻烦。没交易之前,保证安全就行。”唐易很轻松地说道。

    “好!唐先生真是爽快!”长谷横草不住点头。

    “那么,我们需要抵押什么东西,或者多少资金在唐先生那里?”长谷静真又问道。

    “不用,打个借条就行。”唐易仍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啊?”

    长谷横草和长谷静真面面相觑,这也太随意了吧?之前要个高清视频和图片都拖来拖去,怎么现在反倒?

    就算是为了在江户寻求长谷家族的庇护,也没必要这样啊。因为,即便高价卖给长谷横草,交易前百般小心,这也是个天大的人情!这样的东西,卖给谁都是个好价钱,而且都知道长谷横草痴迷单色釉,柴窑又是单色釉瓷器中的巅峰!

    唐易的脸上却突然严肃起来,“长谷先生的借条和亲笔签字,怕是几个亿也值了吧?”

    这算是马屁么?

    不太像。

    但长谷横草却舒坦极了!当然,这舒坦,也有“柴窑”葵口笔洗的作用。

    “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文佳此时开了口。

    “好,我这就去准备纸笔!”长谷静真就要起身。

    “东西又飞不了,不用这么着急吧?”唐易笑道。

    长谷横草朝长谷静真点头示意,随后举起了酒杯,“唐先生,之前只是听闻你的名气,如今见识了你的眼力和大气,实在是值得一交!”

    唐易不等长谷静真翻译,就举起了杯子,等翻译完,开口道,“说实话,长谷先生,我不太喜欢贵国,不过你这种对艺术品的态度,是我欣赏的。”

    长谷横草脸上微露尴尬,不过转瞬即逝,“对,艺术是无国界的!”

    文佳一边举杯,一边心里嗤嗤发笑,“多牛逼的一个人物,结果对着一件高仿跟傻了似的!”

第1362章 名不虚传() 


    一时间,长谷横草和长谷静真的喜悦,在席间弥漫开来。如果只是达成意向,那还有变卦的可能。但是留在手里,只是打个借条,那基本就是成交了。而且,长谷横草的主动性还很大!

    吃完了饭,打了借条。唐易没墨迹,提出了告辞。

    长谷横草听了,突然说道,“唐先生如果今天有时间,有几件东西我想让你看看!”

    “可是长谷先生的藏品?”唐易应道。

    “是的,而且有两件我还吃不太准。”

    “这?”唐易犹豫了一下。如果只看东西,纯欣赏没什么,但是这么一说,长谷横草是想让他掌眼了。

    长谷横草一看,连忙道,“时间不会太长,唐先生想说就说,不想说,都是藏友,一起欣赏下也是好的。”

    “看看吧!”文佳笑道,“既然都是藏友。”

    唐易看了一眼文佳,这厮反常地积极,心思唐易自然也明白,“那好吧。”

    众人又一起到了外间。这时候,有两个穿黑西装的男子,各抱了两个锦盒进来。看来是早有准备。

    一一打开摆在了桌上。

    看了前面两只盒子里的东西,唐易也被震撼到了。

    一件南宋官窑琮式瓶,一件北宋哥窑鼎式炉,这都是大开门的真品!

    “长谷先生,这两件重器,单拿出任何一件,都可以笑傲瓷器收藏界!”唐易说道。绝非刻意夸赞,他也没必要刻意。这五大名窑,岂是浪得虚名?

    长谷横草面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实话实说,这是我收藏的最顶级的东西了,既然唐先生说没问题,那就是真没问题了。”

    话虽如此,但是唐易看的时候,他没有流露出半点儿担心,很显然,这两件,不是吃不准的东西。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藏友”面前,总是有想“显摆”的心理的。

    唐易笑笑,这两样东西,他手里都没有。收藏就是这样,你可能有更顶级的器物,但若说每一类东西尽囊括之,也是不可能的。

    接着,唐易看了第三样东西。

    从器型和釉色上来看,这是一件宣德霁红釉盘。

    红釉的瓷器,元代就有过,和这个釉里红差不多同时出现,只不过釉里红是釉下彩,红釉是颜色釉。但是元代的红釉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存世量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朱元璋很喜欢红釉,这才带动了红釉的发展。

    这种发展,到了宣德年间,达到了一个顶峰。圈里的瓷器爱好者都知道,宣德红釉的颜色有一个俗称,叫做“牛血红”,如同刚刚凝固的牛血,颜色很沉稳。

    这只盘子的颜色,恰是如此。

    唐易拿起看了看,却微微皱了皱眉头。

    “唐先生,莫不是有问题?”长谷横草问道。

    “长谷先生可曾听过一句话?”

    “哪句?”

    “色红如日,用白锁口!”

    长谷横草点点头,“这就是说宣德红釉器物的。这只盘子,也是周身红釉,口沿留白。”

    “这白不是上釉和烧造时形成的,因为宣德红釉的技术已经失传了。”唐易接着说道。

    在宣德以后,红釉就停止了生产,明代也偶有几个时期有红釉的器物,但和宣德红釉是没法比的。直到后来清代,才有出现了一种著名的红釉器物:郎窑红。这是因督陶官郎廷极的名字而来。

    唐易这句话的意思,自然这就是件仿品了。

    “那依唐先生的看法,这白口是?”长谷横草问道。

    “这是先经过打磨加工,而后二次处理形成的白口。难度很大,迷惑性很强。华夏民国年间,曾有几件此类宣德红釉的器物流出海外。”唐易解释道。

    “但这白口的痕迹和包浆,和釉面一样自然!”长谷横草接着说道。

    “如果不做的一样,怎么能叫高仿?”唐易笑笑,“长谷先生可以换一种方法,在弱光下看,可能就会明白。”

    一般鉴定,都是光越亮越清晰越好,强光手电也是必备工具之一,但是唐易却说弱光,让长谷横草微微有些惊讶。

    不过,他片刻也没耽搁,直接找来一块软布,遮挡了大部分光源,仔细观察起来。

    结果,在弱光之下,那盘子的白口,不仅不自然,而且似乎感觉有些刺眼了!

    “我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