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唐易掏出手机打了过去,结果很快就放下了,“刚才就是他挂了电话!现在又关机了!”

    小柳心想,怪不得又给老头儿送鱼,又给老头儿送帐篷,合着你们买了人家的东西啊!小柳一边想着,一边安慰唐易道,“唐总别着急,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唐易摇摇头,一挥手,“走吧!”

    “哎?”渡边急忙道,“那咱们的交易?”

    唐易停住,忽然看了看渡边,“咱们的交易?”而后想了想,又对渡边说道,“渡边先生,你能帮我个忙么?我可以再多加钱给你!”

    唐易刚才都抖落清楚了,渡边自然也明白了,“没问题!唐先生,那两把青铜剑也走咱俩的交易合同,一并说是美国佬给我爷爷留下的就是了!”

    唐易立即露出“惊喜”的笑容,“渡边先生真是个明白人!这样,如果我明天上午九点之前,我还是联系不上他,就联系你,把这两把青铜剑也放到合同里!五万美元加两成是六万美元,我再追加一万美元,一共七万美元,算是答谢金了!”

    渡边一听,这凭空又多赚了一万美元,而且不用不好意思,顿时乐开了花,“唐先生别客气!钱的事儿好说!”心里却在念叨着,“可千万别找到这个人啊!”

    “那我现在先去忙了!”唐易随后匆匆告辞,渡边拿起秤杆和贝壳,“唐先生这两样东西先带上,算是我送给你的!”

    唐易连忙摆手,“还没交易呢!这个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交易完了,我一并带走!”

    渡边也没有再坚持,把唐易送走了。

    路上,小柳好奇地问道,“唐先生,那两把青铜剑,比这个掐丝珐琅瓶还贵重吗?”

    唐易压低声音,“这是你们司马老总买的,当时都没让你看到,所以我不便多说。明天的合同还得靠你,看到合同上的名称和图片,我建议你到时候也别多问。按说,我应该跟他说了才告诉你的,刚才太着急了!”

    唐易给亮了这么个幌子,小柳哪还能再张口?其实他还有一个疑惑,就是当时司马六、唐易、文佳三人在岛上,他和小高都不在,他们三个不通倭国语,是怎么从岛上老人手里买的?但是这个他当然也不会再问了。

    唐易编了这个谎言瞒着小柳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是他们通倭国语,也就不用小柳了,现在却必须要用。好在小柳算是司马六信任的手下,只要在倭国不多嘴,东西回了华夏,就没啥事了。

    回到酒店,文佳仍在司马六的房间,唐易关上门,做了个OK的手势。

第1202章 最显眼的() 
下一页

    司马六笑道,“你走了之后,文大师拿着手机,用一个算卦APP算了一卦,说:阆苑一时春,庭前花柳新,声传好消息,草木尽欣欣!”

    “啊?”唐易大笑,“你还用手机算卦?”

    “一时心血来潮,玩了一把。”文佳也笑了笑,“结果来了个这么好的签,天时地利,这事不成都不行!”

    唐易道,“嗯,现在只有一点,就是他琢磨一晚上,有可能会坐地起价。不过,明天见了他我就说青铜剑的货主找到了,但是得拖三天,不过我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嘛,还想按照原计划来,那他就不加了。”

    “嗯,虚虚实实,这样也能显得更真。多花点儿钱,能把这两把剑顺利带走,也算值了!”司马六心情大好,他最害怕的就是文佳说的偷渡,他是个正当生意人,又到了这个年纪了,求稳的心思更重。

    第二天,一整天唐易都在和渡边忙乎这事儿,签合同、转账。这个合同弄得很细致,还有彩印的图片。

    同时,这事儿司马六不嫌麻烦,从冲绳县还找来一个律师做了公证,既然明着来,那就不妨更彻底一点儿。如此一来,渡边签了字,再说别的,那就成了他违法了。

    办完之后,渡边要请唐易吃饭,唐易婉拒了,推说马上要离开,要回去收拾东西。渡边也没有过多勉强,得了这么一笔钱,乐呵呵回家了。

    西表岛的拍摄完成,接下来是要去冲绳岛再玩两天的。但是司马六提出,因为国内突然有事儿,他们乘坐的游轮要提前回去。

    dudu1;

    游轮是公司出钱包的,他说回去自然就能回去,这是提前又不是拖后。一个导游跟着另一艘游轮去了冲绳岛,梅导则跟着唐易、文佳、司马六还有小柳、小高返程。

    离开的时候,没什么麻烦,合同和公证书都在,检查顺利通过。

    他们是下午走的,第二天中午刚过,回到了海州。

    海州的检查相对复杂,虽然有交易合同和公证书,但是东西被暂扣了,要等省文物局的两个专家来共同鉴定一下。如果是真品,需要备一下案。如果是赝品,那就更省事儿了。

    专家得第二天才来,他们不得不要在海州住一晚。梅导自己先行告辞离开了。

    从港口出来是下午,找了一处距离港口比较近的酒店入住之后,距离吃饭的时间还早。司马六便提出在海州的古玩市场逛逛。

    但是这天不是周末,时间又是下午了,要想逛,只能是古玩城。司马六兴致很高,还给小柳和小高放了两天假,自由活动,完事儿了自行返回燕京就行。并表示回燕京之后还有奖金。

    小柳和小高很高兴,也知道这时候了,他们再陪在司马六身边就是“添乱”了。巧了,小高有个战友,现在是一家大型会所的保安的头儿,两人告辞之后,兴冲冲去找小高的战友去了。

    海州这个地方,是山海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比省会山州的现代化气息要浓郁,国际化程度也高。不过,古玩市场的热闹程度却比不了山州。dudu2;

    唐易倒是知道,海州最出名的古玩市场,位于乐昌路的一处地方,不过只有周末才有。至于古玩城,这些年新开了好几处,最老的,算是山海路古玩城。

    而且,山海路古玩城,算是最靠近市中心,在沿海的老城区。

    海州的城区,繁华程度,有点儿从南向北递进的意思,靠海最近的城南区,向北是城北区,再向北,城方区、城山区。山海路古玩城,就位于最繁华的城南区。

    三人简单商量了一下,眼下就这么点儿时间,直接打车去了山海路古玩城,简单逛逛正好找个馆子吃饭。

    进了古玩城,相对比较冷清,不少店铺是关着门的。据说是新开的古玩城对老古玩城有一定的冲击,加上不是周末,又是下午,人肯定也比平时少。

    几人逛了一下,开门的大致是一些卖玉器和文玩产品的小店,就连司马六也有些索然寡味。

    逛着逛着,司马六眼前一亮,终于看到了一家比较大的店面开着门。牌匾也很气派,三个隶书大字:通古行。

    进去之后,唐易发现里面的东西使不少。也大致分成了几个区域,有瓷器,有字画,有木器,还有一溜柜台,主要是玉器。店铺侧后方是一个长方茶几,上面有整套的茶具,有个五十多岁的微胖男子正在招呼其他两个稍微年轻一点儿的男子。

    dudu3;

    看起来,这个微胖男子应该是通古行的老板,那两个男子是客户。

    店里门口一侧,还设了一个款台,有个年轻女子坐在后面,看来是负责专门收账的。而且店铺里侧还有个不小的后门,是防盗门的样式,看来内室也不小。

    从这些配备上来看,这个店不仅规模不小,而且应该是赚钱的。这时候除了老板招呼的客人,没别的客人。店里的两个伙计本来都是闲着的,一看来了三个人,立即都上前来招呼了。

    坐在茶几上的老板见来了客人,起身拱手,远远喊道,“有事儿怠慢了,慢慢看,给您们打折!”

    “您忙您的!”唐易挥了挥手,而后又对两个伙计说道,“我们先随便看看。”

    三人便开始分头看了起来,两个伙计不远不近地跟着。

    如今,不管是古玩城还是地摊,真东西的比例肯定是要少于仿品和赝品的,只不过有的古玩城店家,对于一些能卖上价儿老仿,可能会提前说明,因为坐店会有些大客户,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再就是还有个声誉问题。

    唐易是挨着看的,司马六却奔着店里最显眼的东西去了。显眼不一定之珍贵,就比如这个,一是因为硕大。

    这是一个青花葫芦瓶子,高达六七十公分,就放在店铺瓷器区正中一个木质底座上。

    显眼还有另一个原因,青花发色比较艳丽。这瓶子上,基本上是花卉和缠枝纹打底,同时,葫芦上下两个圆球部分,各有四个青花圈,对着四个方向,里面都有字。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1203章 道士皇帝() 
上面的四个字是:国泰民安。下面的四个字是:万世清平。

    这个青花的发色很艳丽,蓝中带紫。这种颜色,文字不太好表述,如果形象一diǎn儿,有diǎn儿像紫药水发亮的那种感觉。这是嘉靖朝青花发色的一个典型特征,行里俗称“佛头青”。

    这是嘉靖青花使用西域所产的回青料出现的效果。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嘉靖青花都有这个效果,因为嘉靖朝同时所用过的青料有三种,还有陂塘青和石子青,很多时候都是掺乎着来。

    这个佛头青,是最上等的发色。

    青花瓷器是古玩中很受关注的一个小类,喜欢青花瓷器的玩家都知道,明代的青花瓷发色,早中晚三期,基本出现了从浓重艳丽到舒雅清淡,再回到浓重艳丽这么一个过程。

    早期的代表就是永乐宣德,中期的代表就是成化弘治,晚期的代表,就是嘉靖万历。到了明晚期,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了,这有diǎn儿像西方同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华夏的萌芽不仅没长成,后来又被相对落后的后金铁骑践踏,清末又从封建王朝又沦落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

    因为明晚期商品经济发达,艺术品的热烈就有根可寻了。

    司马六看了一会儿,立即把唐易叫了过来,压低声音,“看真啊!”

    唐易仔细瞅了瞅,微微diǎn头,然后招呼伙计,指了指葫芦瓶的底部。

    伙计知道这是想看底,两人一起上来,扶住瓶体,准备让他们看看。这个要求很正常,看瓷器很重要的就是看底,虽然东西挺重,但是也得让人家看仔细了。

    这时候,微胖老板好似忙完了,走上前来,笑道,“没款儿,不过上了亮青釉。”

    唐易一听,就知道这老板是个行家。嘉靖青花,官窑的器物,底部多施亮青釉,但是官窑绝大多数是带款儿的。民窑呢,不带款儿的多,但是底部处理往往比较粗枝大叶一些,露胎的情况更为多见。

    既施了亮青釉,又不带款儿,这个正常来说是有diǎn儿矛盾的,但也有不正常的情况,要么是官窑特殊的无款情况,要么是民窑罕见的精作情况。

    因为“官搭民烧”在嘉靖朝实行过,所以民窑精作也是有基础的,个别民窑精品从胎釉到发色,都能和官窑比上一比。

    但再精也是民窑,单从市场行情上来说,官窑民窑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能看到的情况,老板自然不会骗人,看了底部之后,就和他说的一样。

    唐易看了看司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