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夔纹觥,陈澄之足足修补了个把星期。完活儿之后,单连城彻底惊呆了,这哪里能看出来半点修补过的痕迹!这分明就是一件完整精美的文物!一时间对陈澄之惊为天人。

    同时,单连城家里,还有些不能熔炼的青铜器残件,通过这些东西,陈澄之也顺带研究了一下,也扩大指点了单连城锈色方面的知识。

    单连城有手艺基础,只是不懂青铜器的仿古做旧,这一个星期,让他产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同时,也对古代青铜器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

    最后,他摆下酒席,央求陈澄之收他为徒!

    陈澄之没有答应,“连城,咱俩萍水相逢,也算有缘,我教你这么多,纯粹是兴之所至。我的师承断然不能告诉你,也不想收徒。你的手艺底子不赖,这青铜器的一些要领也都知道了,你要真想学,我给你点几本书,你到市里或者省里的书店买来,好好研究一下。”

    陈澄之说的几本书,都是关于青铜器历史和纹饰的。

    单连城苦苦哀求,但是陈澄之执意不肯,不过他好像很喜欢单连城,临走的时候撂下一句话:日后如果有困难,可以找他,不过能不能找到,就看造化了。

    而且,陈澄之也告诫了单连城一番:如今古玩的态势,已经露出好转的苗头,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红大紫之势。这手艺,到时候就是大横财的手艺。你现在的水平,加以时日,必定能做出以假乱真的东西,我不指望你一件也不做,但是我希望你一年不要过一件,不然,说不定就是祸患。

    以假乱真,坑人害人,要是一件不做似乎最好。但是陈澄之本就是江湖中人,对这个禁忌不大。而且他也看明白了,对单连城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才退而求其次,设了一个限定。

    只是陈澄之没有想到,事情的展不仅出了他的预料,也出了单连城的预料。这个所谓的缘分,竟让让狼烟村成为一个高仿青铜器之村。

    陈澄之走后,单连城倒是没有立即出手夔纹觥,花了两年的时间,苦苦钻研青铜器。同时,他还拉来了他的外甥加入。他的外甥,是个高中肄业生。本来成绩很好,快高考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重病卧床,不得不休学下地。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平时是单连城多有帮衬。

    他的外甥心灵手巧,最关键的是比单连城懂得多,化学和历史成绩很好,这也是制作青铜器的一个很好的辅助。

    两年之后,单连城卖掉了夔纹觥,赚了一笔。舅甥两人便就此开干了。一开始,他们是收来残破的青铜器修补再卖出,后来干脆做起了高仿青铜器。

    第一年,单连城还遵循陈澄之的告诫,只卖了一件高仿。但是,第二年,他做的一件青铜鼎卖了个大价钱,而且由此跑市里和省城趟开了路子,这贪欲便控制不住了。

    参观博物馆,参研古物图谱,逛刚刚兴起的古玩市场。单连城的生意越做越精,最后不仅仅是以假乱真,而且还学会了很多招数。比如把做好的青铜器提前埋在地里,做局吸引古玩商贩,当面挖出来。再比如做好后放到邻村熟人家里,自己假装牵针引线带过去购买。

    县长的月工资还没涨到一千的时候,他做的品相上乘的一面青铜镜,已经可以卖到一千多块。

    后来,有南方甚至港岛的客户前来,明知道是高仿,也花大价钱来收货。

    来狼烟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村民都知道了怎么回事儿。村民们没觉得不光彩,反而都开始向单连城“讨教”,同时开始研究青铜器的资料和画册。

    还有个在县里打工的小伙儿,利用在工厂学到的翻模技术,进而研究古人的“失蜡法”,加入单连城的团队,研大型青铜器。做的东西从几斤到几十斤到几百斤,逐次升级。

    九十年代,古玩市场开始升温,而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狼烟村的青铜器加工作坊,已经将近上百家。

    当时的黄铜价格,大约五块钱一斤,做一个两三斤的青铜器,成本不过十几块钱,但是随便卖卖,就是几百上千。而单连城的东西,尤为抢手,价格更高。

    其实,做一件仿古青铜器,细算下来也得几十道工序,但是在金钱的驱使下,加上单连城碍着乡里乡亲的面子,不太好意思不指点,大量的村民硬生生就这么钻研透了。

    同时,也有一些外来的懂技术懂市场的人加入。还有,什么石蜡、漆料、砂纸一类的“配套供应商”也就此出现。一个村民为“研制造”主体的青铜器产业链,就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成形了。

    陈澄之的话,已被单连城抛在脑后。

    钱越赚越多,不过,这时候,单连城遇到了第一个坎儿。

    警察上门了。

    既然是高仿,古玩商贩收走之后,肯定会继续出手,中间几经轮转。最后有漏出来的,被警方以贩卖文物抓获。这个顺藤摸瓜本就不难,警察上门找到了单连城,也现了狼烟村的产业链。

    这里面,就属单连城最出名,而且从不“批”,听说他还从地里刨出来文物卖过。所以,警察的重点调查对象,自然是他。

第1155章 徒弟做局() 
♂,

    <;!……章节内容开始……>;    不过,单连城倒是没有出大事儿。

    混了几年市场不是白混的,他还顺带学习了文物法,而且也搞明白了很多名堂和路数。他一口咬定,他是做工艺品的手艺人,人家当成古董当成文物,这和他没关系,他也没办法。他一直在认真做的东西,叫做“仿古艺术”。

    而且,他还拿出大画家卖画的价格来回应,那宣纸和笔墨能值几个钱?他们也是卖艺术品的,咋就能卖那么贵?

    至于从土里刨出来,他说是怕被偷藏起来的。

    说这么多其实就只有一点管用,那就是这东西真不是文物,确实是工艺品!涉嫌贩卖文物的罪名不成立。你要说涉嫌诈骗吧,这艺术品确实不好估量定价。

    不过,单连城也不是一点儿代价没付出,这里面,还有个涉嫌扰乱市场秩序,他做好的“工艺品”和制作工具被没收,而且还被罚款了。

    但这些对单连城来说,根本没什么,另起炉灶就是了,继续干。

    后来,文物部门的人也来过,但是单连城和所有的村里作坊,都是一样的话。

    再后来,警察和文物部门的人干脆不来了。没法来,这帮人都以民间艺人自居,而且能加工过程也让你看,明明白白不是文物,这个怎么处理?

    到了本世纪初,古玩市场已经算是大热了,古玩商贩进狼烟村,那也不用偷着藏着了,大摇大摆,美其名曰批发工艺品。实际上呢,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流向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场。

    狼烟村开始出名了。

    甚至在几年前,单连城和外甥在家看一个鉴宝节目,有个人拿着一件青铜器让专家鉴定,说花了十几万买的。不等专家说话,他外甥就指着电视屏幕说道,“这个,应该是三棒子家去年做的!

    他外甥话音刚落,有个专家也是慧眼如炬:“带上这件东西,你去中原狼烟村,随便敲开一家的门,就有可能打听出来是谁做的!”

    这个时候,单连城的心里一揪,当年陈澄之的告诫好似又在耳边响起。

    唉,这个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啊!

    看着单连城的表情,他外甥还安慰了一番,“师父,咱们做的是工艺品。害人的都是古玩商,不是咱们!”

    没错,他的外甥,就是他的大徒弟。正式磕头拜过师的,此后,他的外甥就称呼他为师父,而不是舅舅。

    他的小徒弟,就是后来加入的那个翻模技工,技工的年纪比他外甥要大七八岁,但是拜师学艺,论的是入门早晚,所以他还是师弟。

    既是外甥,又是大徒弟,所以他对外甥格外用心。当然,小徒弟也教,但是保留得更多。

    整个村里,那么多人做高仿青铜器,但是这水平,从未有人超过单连城。

    单连城有一本秘籍手记,其实就是手抄的笔记本。这是他当年详细记录的陈澄之的指点,还有这些年来他自己摸索的诀窍心得。

    这本手记,单连城从来不给别人看,哪怕是他的外甥大徒弟和翻模技工小徒弟,也只是听他醉酒后说起过,从未一睹真容。

    他的外甥兼大徒弟,好几次提出想看看这本手记,但是单连城却说:我又没孩子,迟早都是你的,急什么?

    说实话,这个大徒弟脑袋瓜子很灵活,尤其善于创新。仿古的东西,学什么像什么,就是其他的工艺品,也能卖上好价钱。比如看个古代影视剧,哪个东西好看好玩,他就能照着做个工艺品来卖。

    而且,他就此还联系过一些影视剧组,帮人做过道具。后来,还上网利用空间、朋友圈卖货。

    这些,都是单连城想不到的。

    狼烟村最火爆的时候,大约是七八年前,村里做高仿的基本都发家了,小楼鳞次栉比,小车进进出出。

    但是,就在最近这几年,行市却一天不如一天,这两年,更是江河日下。一多半作坊居然关张了。因为市场已经出现了精细化的要求,普通的高仿越来越不受欢迎了。而且对于青铜的市场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高级货的顺利出售,除了货源逼真,还得做出一系列的凭据,比如海外回流。

    不过,单连城作坊的生意却仍是一枝独秀得好。除了手艺高明的问题,也和大徒弟的善于营销有关系。

    而这个大徒弟,这个外甥,野心也越来越膨胀。他迫切想得到那本手记,而且对于这个作坊还是单连城“一手遮天”的情况越来越不满。

    他出手了。

    整个过程,唐易听了之后,也是不得不感叹单连城的这个大徒弟实在是用心歹毒。

    对于陌生人来说,做局成功与否,要看高明不高明。但是,单连城入的这个局,其实和高明不高明没关系,因为即便不高明,他也万万想不到,他的外甥,他一手培养的大徒弟,居然会害他!

    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单连城这次被警察真正找上门,从家里搜出了一件实打实的青铜器文物。而且就在院墙边的草垛里!

    所幸两个徒弟又作证又疏通关系,弄了个取保候审,没有关进看守所。回来之后,大徒弟还和小徒弟一起,像模像样的陪着师父分析到底是谁加害他。这草垛里有东西,从墙外扔进来也能行。

    单连城一开始甚至还怀疑过小徒弟,大徒弟毕竟是自己的外甥,最后让小徒弟先走了。大徒弟陪他喝酒到半夜,两人都喝醉了。

    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衣衫不整,旁边同样有个衣衫不整的大姑娘,大呼小叫:“连城大爷你不是人!”

    哐啷一声,门开了,冲进来数名男性村民,都是大姑娘的亲人。包括大姑娘的爹和二叔,还是单连城在村里的老伙计。

    这时候,大徒弟也“迷迷糊糊”过来了,说自己喝大了在柴房睡着了。

    最后,大姑娘的爹、二叔,单连城和大徒弟进屋私谈。大姑娘的爹提出两条路:公了,那就以qj为名扭送派出所;私了,就让单连城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今天来的大姑娘的全部亲人把钱分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