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八仙过海梅瓶!

    八件梅瓶在地上一字摆开,唐易冲陆知行伸了伸大拇指,“陆先生,真被您说中了。”

    八件梅瓶,每一件上有一个八仙人物,画片上下也分好几个层次,分布缠枝纹等纹饰,中心才是人物画片。大量留白,分两面,正面是人物,反面是暗八仙。

    所谓暗八仙,有人称道家八宝,其实是八仙手里的东西: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曹国舅的玉板、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鱼鼓、韩湘子的洞箫、何仙姑的荷花。

    唐易一边看一边说道,“很多史料里说,暗八仙在康熙年间才开始盛行,从这八件梅瓶上看,最晚元末明初就应该有了。”

    陆知行一边看一边接口道,“其实清代的所谓盛行,是说把暗八仙单独拿出来用,这八件梅瓶,正面是人物,背面是所持之物,不算是单独用,其实是一种配合性装饰,所以那些史料说的也不算错。”

    唐易点点头,“这么一套八件的元青花梅瓶,真要是亮相出来,那得是多大的动静?”

    这时候,小顾突然指着韩湘子的梅瓶说道,“唐哥,这韩湘子到底是吹箫还是吹笛子,这上面的图案看着是箫,但是我还看过的其他的韩湘子的图案形象,都是横吹啊!”

    这梅瓶上的韩湘子,什么也没拿。不光韩湘子,其他七仙也是这样。正面人物都是空手而立,有点儿肃穆,背面才是暗八仙,展示应该所持的宝物。

    韩湘子梅瓶背面的东西,看起来的确是箫。但是很多民间绘本上,韩湘子的形象是横吹的,所谓横吹笛子竖吹箫。小顾才问出了这个疑惑

    “在很多传下来的文字描述里,说的都是韩湘子吹箫。但是呢,很多民间绘本上却是横吹的形象。小顾,你观察得很仔细啊!”唐易赞许地看了看小顾,“不过,在古代,是有横吹的箫的,这个我看过史料,不过没见过实物,想来是应该有,但是没流传下来。再就是,八仙都是传说,民间版本众多,所以出现这种分歧,也不奇怪,真想较真,那恐怕费力不讨好。”

    说着,唐易拿着管钳,又来到另一口铁箱的跟前蹲下了。

第1072章 分宝饭局() 
下一页

    这时候,鬼叔和冯青山还在盯着八件梅瓶,一件件投入欣赏,没理会唐易在说什么,干什么。

    陆知行却一直在听,频频点头,“小顾啊,这个解释,算是很周全了。以后,你跟着我学技术,有理论上的东西,还得多请教你唐哥啊,这方面我也不如他!”

    小顾重重点头。唐易呵呵一笑,连连摆手,接着拿起管钳,把第二只铁箱的铁锁拧断了,一看冯青山和鬼叔还在看那八件梅瓶,不由开口道:“冯老爷子,鬼叔,先看看这口铁箱是什么东西吧,然后再一并欣赏!”

    冯青山和鬼叔的视线,这才离开了八件梅瓶,转而开始看着唐易面前的那口铁箱。

    东西一件件摆出来了。

    一对菊花纹压手杯。两只造型一致,菊花纹略有不同,摆在一起呈现对向呼应之势。

    一件牡丹花卉纹葫芦瓶。

    一件莲池鸳鸯菱口大盘。

    一件龙纹象耳瓶。

    一件大罐。这件大罐,和鬼谷子下山大罐很相似,形体和上下的纹饰都很像。当然,画片儿不一样,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件件精品。

    这么多的元青花精品,就这么密密匝匝地摆在地上,若不是有陆知行和唐易这样的高人认定,鬼叔和冯青山饶是有基础、有眼力的圈里人,断然也不会相信,这竟然全都是真品!

    这个“守白”,在元青花还未被全面认知的时候,居然收集过如此数量的精品,实在是太惊人了!

    就算是陆知行,也是叹为观止。

    众人都忘了吃饭,边看边议论,一直到了下午,众人才觉得饿了。

    这时候,唐易仍对着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大罐看来看去。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什么事儿?”陆知行在一旁问道。

    “这只大罐,像是明初的,不过技法仍旧是元青花的技法。”唐易点头道。

    “这个不奇怪,元代在瓷都设立浮梁瓷局,为朝廷制作瓷器,后来元末战乱,瓷都被占。这个时间段,到朱元璋在瓷都设置御窑,中间的青花器,都可以看成元青花。”陆知行道。

    这一点,唐易倒是赞同。不说别的,这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画片儿,应该只有明初才有。

    因为三英战吕布,是出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在《三国志》里,没有“三英战吕布”一段。因为参与讨伐董卓的人里,不但没有刘关张三英,甚至连公孙瓒都没有。《三国演义》中讨伐董卓还有一段“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干的,那这一段应该也是艺术化的东西。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流行开来,也需要点儿时间。所以,这个元青花大罐用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个画片儿,应该是明初的东西。

    这在当时,算是很时尚的。

    其实,唐易说这个,不是在考虑陆知行说的问题,他考虑的是,朱元璋在瓷都设置御窑厂之前,一直有采用苏麻离青钴料的青花器,发色很正常;但是设置洪武官窑之后,青花器的发色出现了问题!

    洪武青花比较少见,而且不带底款儿,也比较难辨认。但是能确定的东西,一般颜色偏灰一点儿,也有的呈现淡蓝色,但绝不是苏麻离青那种蓝,给人感觉就好像有些国产青料一般。

    但是到了后面永乐、宣德朝的青花器,又出现了类似元青花的那种发色,蓝得有特点,相对很容易就能认定使用了苏麻离青。

    唐易说出这个疑问,陆知行笑了笑,“你没有动手提炼过青料,有这样迷惑很正常。其实呢,洪武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的确是用的剩料和次等料,元朝亡故之后短时期的乱世,当时进口青料的通道没那么顺畅了!”

    “噢!”唐易立即就明白了,“我说呢!那到了永乐、宣德朝,通道重新顺畅,又有好的原料供应了,并且提升了工艺水平,所以又有了那种类似的发色!而宣德后期又用回国产料,这说明,苏麻离青的产地,原料也告罄了!”

    陆知行点点头,“大体就是这么一回事儿,不过历史这东西,有时候真相很难猜测,这只是给我的推断罢了!”

    “我说,先吃饭吧!”鬼叔此时忍不住提议道。

    众人一听,饥饿感顿时更加强烈了。

    随后,他们在保险柜里放好了这些东西,便一起出去吃饭了。因为今天这事儿,陆知行给厨子和值班看守人员放了假,让他们出去自由活动,晚上再回来就行。

    进了饭店包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唐易敬了冯青山一杯酒,这才说道,“老爷子,这样你看行么?这东西,说白了是你的东西,我们只是帮忙。我看呢,一套八仙过海梅瓶你留下,另外那六件器物你再挑两件,剩下四件,我们四个人,一人一件就行了。”

    冯青山一听,连连摆手,“说什么呢?说好了对半分!你当我什么人了?虽然这些东西值钱,但我老冯是见利忘义的人吗?”

    陆知行笑笑,“我的藏品里有元青花,再说元青花的技术我已经掌握了,东西我不要。”

    小顾也立即说道,“我还小,又不懂,拿了不是暴殄天物么?我也不要!”

    鬼叔迟疑了一下,“那我更不好意思要了!”

    唐易看了看陆知行,知道他是真不想要,一代宗师,能去贪图这个便宜么?

    至于小顾,进入古玩圈时间太短,给他东西,不一定是好事儿。

    鬼叔和他们有点儿不一样,毕竟是江湖上混的,真正的元青花重器,恐怕手头也没有,而且这场戏鬼叔的功劳最大,不给他一份儿说不过去。

    “冯老爷子,你也别客气了,我看就这样吧,剩下的我们再商量怎么分。”

    冯青山突然笑了起来,“这怎么好像‘分赃’大会似的!”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可不能这么说,应该是分宝饭局。”唐易接口道。

    推来挡去,冯青山最终只同意拿下这一套八仙过海梅瓶,剩下六件留给唐易他们,“不能再少了,你们好几个人,这样也好分,我要一套,足够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1073章 笔洗已成() 
不等唐易接茬,冯青山抬手朝唐易摆了摆,又说道,“这件事儿,给我触动很大,我这个老头子,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我决定,这一套八仙过海元青花,名义上是我的,但是过一阵我欣赏完了之后,我要放到你博物馆里!我要学一学这个‘守白’前辈!我的东西,借用你的博物馆展览,没问题吧?”

    说完,冯青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都别说了,就这么定了,老头子我脾气不好,别让我翻脸!”

    唐易早就知道冯青山是个性情中人,喜欢意气行事,不过,面对这样的重器,或者说这么一大笔财富,能做到这一点,仍是让人刮目相看!

    陆知行抿了一口酒,没说话。这件事儿,实际上是一件很大的事儿,这十四件元青花精品,价值太大了。说价值几十亿,一点儿也不离谱。

    所以他没法说话。只能看唐易和冯青山如何决断。

    不过,他和冯青山初次见面,倒是让他有所惊讶。他没想到这个老头儿还真是颇有风骨,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里面的元青花,拿出任何一件,就够吃一辈子了!冯青山虽然不缺钱,但是谁会嫌钱多呢?

    唐易他是了解的,现在的身家若说纯资金,可能不算太多,但要算上藏品,那绝对是很惊人了。

    这件事儿,唐易自有他的规矩,人家冯青山得来的青花镇尺,线索在青花镇尺里,不管他的作用多么关键,那终究只是帮忙。

    但,冯青山既然这么说了,而且态度直接而又坚决,没有半分伪态,再磨叽再叨逼,就没意思了。

    “这样,老爷子,陆先生做个见证,其他的东西,我就放在陆先生的窑厂,你什么时候再想拿了,陆先生是中间人,不会阻拦。不过,我也不矫情,这里面,我这就拿走一件,还得有一件鬼叔的。”唐易看了看鬼叔,“鬼叔,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再拿走,不着急。”

    这句话,算是给了鬼叔一个坡。让鬼叔当场挑,他肯定不好意思,等这事儿告一段落了,放在窑厂里的东西,他再挑就好开口了。

    鬼叔笑了笑,没说话。这时候说话不合适。说不要,像唐易说的,太矫情;说要,又显得端不住架子,毕竟是个老江湖了。这就算是默认了。

    冯青山也点点头。实际上,既然唐易说放陆知行这里,他也不会拿了。

    唐易也没客气,直接挑走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大罐,拍了拍,“鬼叔,你不挑,这件我要了,回头和冯老爷子的东西,一并先运回山州!”

    鬼叔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要挑这件。”

    唐易的大罐和冯青山的八仙过海,想从瓷都运回山州,必须找专业的古玩托运公司。事先封装好,打上封印,然后根据保值的钱交运费就行了。

    对此,冯青山还有点儿不放心,不过这算是最稳妥的办法了。打上封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