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司马六先行告辞,约好晚上来接。老庞和侯如海下午都有客户,都先忙去了。这会客室里,就剩下了唐易和文佳。

    唐易对文佳说道,“这孱陵大钥,我怎么总觉得和咱们有点儿关系呢?”

    “你是因为这和东京史料馆有关系吧?”

    唐易揉了揉眉头,“桂南。楚地。这藤本雄当时身在桂南,想想鬼子的行进路线,去过楚地也有可能。这两个地方,难不成有什么联系?”

    说着,唐易掏出手机,开始搜索。结果,还真就让他搜到了一条信息!

    1974年,考古人员在桂南某地,发掘出了一件文物,是秦朝的一支青铜矛头。

    这矛头长不过十几厘米,矛头最粗的直径只有三厘米左右。据介绍,矛头的刃部呈叶状,血槽很宽,用来安装矛身的孔上,就阴刻了两个字:

    孱陵!

    这说明,这矛,应该是在孱陵制造的。不过,在桂南出现也不能算意外,因为大秦帝国在统一过程中,兵器是随部队运行的,有可能拿着孱陵造的矛,打到桂南。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就没有什么紧密性了。

    1974年发现这个东西,是官方的正常考古发现。唐易还搜到了,在此之前,民国年间,也发现过带有孱陵字样的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不过不是在桂南,而且是网友上传的信息。

    唐易想了想,还是没什么头绪,便拿起电话,给方老打了过去。

    “唐易啊,有日子没联系我了啊!”方老笑道。

    “方老您忙么?”

    “不算很忙,我在古代史研究所呢,最近在整理秦汉时期的一些史料。”

    唐易一听,秦汉时期,还真是巧了!便立即把自己想问的事儿说了出来。

    “孱陵这个地方,在秦代是生产过青铜兵器,你说的孱陵矛,就是其中代表。不过,你说的‘大钥’,我是真没听说过,这样吧,我帮你查查一些史料,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正好我最近整理出来不少关于青铜器的,还没详细看呢。”

第987章 铜器家族() 
下一页

    唐易挂了电话,顺势点了一支烟。文佳围着唐易转了一圈,“我说,我发现你有个特点。”

    “什么?”

    “你总是会在一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东西上较劲儿,结果呢,最后还就真能翻腾出一些有用的线索来!你要说运气吧,也不是,毕竟你有思考。你要说不是运气吧,可特么谁会去想这些东西?”

    唐易抽了几口烟,“这事儿,只是我有种感觉而已,其实我也没想太坚持。如果方老都查不到什么东西,我就不使劲儿了,咱们还是好好合计去七星岭复原玄黄神灯的事儿。”

    文佳点点头,重新坐下说道,“司马说要找几个当红花旦,你拒绝得挺干脆啊,真不想?”

    “当然想了!不过想和干是两码事儿。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唐易转而看向文佳,“你呢?我看你也就是调侃一下罢了。”

    “我是很想,但是我们玄门中人,不能乱来的。”文佳笑了笑。

    晚上,司马六安排了晚宴,结果晚宴上又带来几件古玩,让唐易掌眼。

    拿出来的时候,他似乎也有点儿不好意思,“唐总,我这不是借机占便宜啊,实在是忍不住。”

    “我理解。”唐易的确是理解这种心理,有些东西一直吃不准,找人看了又众说纷纭,这心里的梗儿确实难受。

    吃完了饭,唐易和文佳先行一步,老庞和老侯倒是喝得挺嗨,他俩年纪也大,和司马六称兄道弟起来,至于饭后安排什么节目,唐易和文佳也不会问了。

    第二天,唐易和文佳去了文佳藏宝的村中小院,所有玄黄神灯的“零件”都在这里。

    本来,那件房子文佳下了禁制,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两人在院里又合计了一下,首先是装运的问题,无央仙藤做的灯架相对大一点儿,不过包裹后装在一个大纸箱子里、在车的后备箱倒也能放下。主要就是一路上开车的防范问题了。

    本来,唐无心想带着丁丁一起去,可此时两人又商议了一下,虽说保护丁丁不成问题,而且唐无心一开始的想法是带着丁丁掩人耳目。不过,丁丁毕竟是个孩子,而且现在已经和廖沫儿说要去水塘村了。最后两人决定,还是不带为好,这事儿需要和唐无心再说说。

    午饭两人就是在村里吃的,吃完午饭,就在村边山脚下溜达的时候,方承恪教授的电话来了!

    “这么快?”唐易看了看电话,他知道方老做事极讲效率,要是没有十足的进展,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

    “方老。”

    “唐易啊,你小子运气不错,我找到一本宋代刊刻的杂记。”方老呵呵笑道。

    “宋代的?这青铜孱陵矛,不是秦朝的么?”

    “亏你还是学历史的,当朝的事儿,当朝的记录肯定不如后世的有延展性。再说了,秦朝还是用竹简,我就是找到秦朝的史料,也是后世乃至现代编纂的了!”

    唐易一想,是啊,自己是有点儿没转过弯儿来。

    “这本杂记介绍的很详细,出乎我的意料!”方老道,“这样,我拍下这部分的图片,给你传过去!”

    “太感谢方老了!”

    “你是我的学生,这是在治学,还不是我应该做的吗?什么时候在社会上混得累了,回来继续攻读学业,我随时欢迎!”

    方老的话,说的唐易一阵阵心暖。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虽然踏足古玩圈之后和方老交流得少了,但是方老对自己的关爱,一直不曾减退,不过有些事儿是埋在他心里罢了。

    收到图片之后,唐易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拿着手机看了起来。这杂记里记述的内容,其实是宋代桂南的一个铜器家族,但是确实从秦朝的源流开始说起。

    这本杂记上说,秦朝时候,曾经设置孱陵县。孱陵位于楚地,楚地本来就是连接东西、承启南北之地,而孱陵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位置更利于控制南方,最起码向南不用再越过长江天堑了。

    所以,秦朝时,曾经在孱陵设置青铜兵器冶炼的一个基地。当然了,基地是现在的说法,杂记里用的是“营次”。

    虽然战国晚期开始,铁器已经应用,但是秦朝时,铁器的冶炼技术不算很成熟,铁器主要还是作为农具。而兵器要求成本低、能普及、具有可靠性,所以秦朝的兵器还是集中在青铜上。

    秦朝一统全国,向南进军,其中不仅使用了大量孱陵制造的兵器,而且还带了一批孱陵的青铜器冶炼师,以备进军兵器不足时再行制造。

    秦朝向南,打到桂南和粤南,基本就到了头了,有些兵力是要撤回去的。不过,有几个孱陵的青铜器冶炼师,却留在了桂南。因为身份特殊,所以在当地是很有地位的,日子过得不赖。

    再回头说孱陵,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立下大功,孙权就此封他为孱陵侯,设置了孱陵侯国。看到这里,唐易汗了一下子,这么重要的史实,自己居然忘了,看来还是用功不够啊。

    这个孱陵侯国,仍旧有一些青铜器冶炼师的后代。不过当时的兵器,已经是铁器为主,所以他们转向制造一些青铜器实用器,比如什么酒器、食器,还有锁具。

    西晋太康元年,晋灭吴,废孱陵侯国为县。这个时候,这帮青铜器冶炼师受到牵连,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曾经合力为吴国制造过几件象征权力的青铜鼎。

    为此,有一些青铜器冶炼师逃离孱陵,因为祖上的原因,他们和桂南的孱陵青铜冶炼师后代还有联系,最后逃到了桂南安了家。

    所有的青铜冶炼师家族几经繁衍,大部分丢了手艺,但是有一家姓赵的人家,不仅家族人丁兴旺,而且成了有名的铜器家族。

    在宋代,青铜器已经没落,主要用来铸币。而赵家的铜器,在宋代也成了以紫铜为主。而且,在少数高档次的紫铜器上,会阴刻上“孱陵”,这算是一种纪念。现在看来,倒像是一个品牌了。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就在宋代,赵家曾经做过一批紫铜密码盒!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988章 新的线索() 
根据杂记里的说法,这批紫铜密码盒工艺极为繁复,因此制造得不多,而且在当时,是赵家的一位技艺空前绝后的家主主持制造的,他死后,后代技术不过关,就再也没有制造过。

    这密码盒需要用密码打开,如果密码输入错误五次,里面设有自毁装置,盒子连同藏在里面的东西,就会一起被毁掉。

    这批密码盒的密码,全部采用了唐诗中的五言绝句,五个密码轮,每个轮上,上下左右共有四个文字。

    这批密码盒本来就制造得不多,其中还用纹饰分了两个,为龙虎两纹。龙纹的工艺最高,安全性最好,体积不大,做得很少,杂记上说不会超过一手之数。虎纹的体积大一点儿,超过了两手之数。因为体积大,所以安全性和自毁装置的毁坏系数不如龙纹的高。

    看到这里,唐易一下子站了起来,对文佳说道:“看来,就是这个了!”

    不难推断,这赵家的紫铜龙纹密码盒,应该就龙纹紫匣!有龙纹,是紫色的,密码设置方式也能结合条幅里的线索对上。

    而“千钓人江灭”,无疑是罗赞手里那个龙纹紫匣的密码。当然,“龙纹紫匣”这个名字,可能是白姓古董商自己起的。因为这本杂记里,并没有这么叫。

    但不管怎么说,和氏璧传国玉玺,装到龙纹紫匣里,的确多了一分安全性。

    不过,王镇南的祖父的日记里,并没有提到这龙纹紫匣上阴刻有“孱陵”的字样,而这本宋代杂记里,也没有提是不是在龙纹紫匣上阴刻了“孱陵”。

    但是,却在与龙纹紫匣相关的另一件东西上,留下了“孱陵”二字!

    因为这几件龙纹紫匣的特殊性,那么能用它的人,必定是要放置十分重要的东西,第一次调整密码,自然是由主人来的,所以说只要从赵家出去,那么赵家就不知道密码了。

    但是,如果主人忘了密码怎么办?岂不是里面的东西就会拿不出来?所以,赵家当时的家主,还在做这几只龙纹紫匣的时候,留了一手。

    留下了一把通用的钥匙。

    不管龙纹紫匣上有没有阴刻“孱陵”二字,但是这把钥匙的尾端挂孔两侧,却阴刻了“孱陵”这两个字。

    这把钥匙和龙纹紫匣密码盒同是紫铜所制,被称为“孱陵大钥”。

    所谓大钥,是指这几个龙纹紫匣都能打开,是通用的钥匙的意思。

    留钥匙的事儿,是当时赵家家主的主意,世代保存,一旦有龙纹紫匣的主人忘记密码来求解决,钥匙就能起到作用。

    这本杂记,关于这部分内容,到此就结束了。而这几只龙纹紫匣和这把孱陵大钥的去向,却没有提。

    唐易收起手机,“这龙纹紫匣,本来制造得就不多,存世的,肯定更少了!白姓古董商手里那一个,是孤品也不一定。至于这把孱陵大钥,更是扑朔迷离,因为桂南赵家,我从来没在史籍里见过,要不是方老说的这本杂记,恐怕根本想不到,居然能和我们掌握的线索联系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