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顾景舟曾经送给他爷爷的,他爷爷曾经得到过顾景舟的指点,他的紫砂手艺,就是他爷爷教的。”

    “他爷爷叫什么名字?”

    “隋东林。”

    “是他?”陆知行放下了酒杯。

    “怎么,您知道?”

    “岂止知道。”陆知行悠悠说道,“这个隋东林,是个很有天分的人,紫砂技艺自不必说,在瓷器制造方面,他似乎天生就有种直觉,对收缩和重量拿捏得特别准。”

    重量好理解。做瓷器,重量不对,那肯定不行。行家里手鉴定,有时候拎起来一试,不用看就知道真假。这是原料用量的问题。

    关于这个收缩,是因为一件瓷器,制胚的尺寸和烧成成品之后的尺寸,它是不一样的,会产生收缩,成品比胚小一点儿。如果你要高仿一件瓷器,高二十厘米,那么胚子就得做二十厘米多一点儿。

    但是,多少合适呢?这就要复杂一些了,瓷泥、温度、釉料等等都得通盘考虑,才能做得准。

    “这个人四十多年前,来过瓷都。”陆知行接着说道:“那时,他还是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当然了,我年纪更小。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我师父,来瓷都,就是为了上门拜师。”

    “我师父不同意,但是此人很有股韧劲,说难听点儿是赖皮劲儿。最后我师父被纠缠不过,就拿出了一只民国的青花小瓶,说你原样做一件我看看。”

    做出来之后,陆知行的师父陆火圣,让陆知行先称了称重量,量了量高度,竟然一般无二!

    陆火圣着实吃了一惊,说,“小隋啊,你之前跟谁学过?”

    隋东林说,“我之前是学做紫砂壶的。制瓷我没有师父,是自己看书琢磨,外加到窑厂里跟窑工们一起干过。”

    陆火圣一听,“那你做一把紫砂壶我看看。”

    结果,隋东林就带了原料和工具来,在陆火圣面前,做了一把紫砂壶。

    陆火圣一看,又吃了一惊,说,“小隋啊,你这紫砂手艺,完全进得了一流的行列了,你师父是谁?你跨门拜师,你师父同意么?”

    结果隋东林说,“我做紫砂,没有正式的师父。”

    陆火圣连连摇头,“小隋,你连最基本的诚信都没有,请回吧。”

    隋东林急了,“我确实没有正式的师父,不过,顾景舟先生指导过我,但不算入门弟子!”

    陆火圣一听,“怪不得!既然顾先生指导过你,为何不收你为徒?”

    “这个他老人家没说。我猜,可能是因为我之前就有做紫砂的底子,他觉得半路授业,有种种不便吧!”隋东林说道。

    陆火圣却笑了笑,“恐怕不是这个原因。你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隋东林不解地看着陆火圣:“请您赐教!”

    “因为你成名心太重!你学紫砂,找到了顾先生;学制瓷,又千方百计来找我。在这一行里,成名,应该只是一个副产品,是自然而然的东西。如果单纯为了成名,心切心重,后患无穷啊!”陆火圣语重心长。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隋东林似乎一下子恍然大悟。

    最终,陆火圣没有收他为徒,但是和顾景舟一样,点拨了他一些制瓷的诀窍。在隋东林离开瓷都之前,陆火圣对他说,应该再次拜访顾景舟先生,看看他还有什么建议。

    后来,隋东林捎信给陆火圣,他的确又去拜访了顾景舟先生,顾先生送了他一把紫砂僧帽壶,却并没有直接说什么建议。而隋东林也悟到了,这是用这把壶来提醒他:重修行、轻名利!

    隋东林此后,不仅只专心做紫砂,而且不留名号,成为一个隐藏在民间的大师级人物。而且不仅看淡了名声,也看淡了钱财,收入大部分做了善事。

    “怪不得!”唐易道,“他让小顾不要着急入紫砂行,要再磨砺三年!”

    陆知行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复杂,“你说的这个小顾,有时间让他来见见我吧!”

    “陆先生您答应了?”唐易一喜。

    “谁说我答应了?先见见再说。你现在是窑厂的大股东,我敢驳了你的面子么?”陆知行面无表情地说道。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陆知行是因为种种巧合,加上听了唐易肯定了小顾的品质,心动了。

    “哈哈哈哈。”唐易笑道,“陆先生,我还有一件事儿没说,这件事儿,绝对是您最感兴趣的!”

第973章 单独建窑() 
下一页

    陆知行看了一眼唐易,“你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说话留点儿余地,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事儿?”

    “这倒也是。”唐易缓缓说道,“世事无绝对,就说这散尾火甲吧,谁说就一定灭绝了呢?”

    “什么?!”陆知行拿着酒杯的手一抖,酒杯“啪”的一声掉在了桌面上。

    此时,老鬼也是脸色骤变,“陆先生,这是不是就是您说的,和您这辈子剩下的唯一的心愿有关系的?”

    “柴窑······”陆知行的眼神恍然间透出唏嘘,“瓷器中唯一可以称皇的,那就是柴窑!我在古物基地呆了这么多年,破解了柴窑天青釉的秘密,没想到,其中的关键,竟然是已经灭绝的植物!”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做将来。

    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御窑,成为了一段传奇。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只闻其名,不见其物。

    后来的瓷器中,业有不少号称“天青釉”的,汝窑的天青釉算是最为提神的,但是仍旧无法和柴窑相提并论。

    没有发现窑址,没有传世的完整器,就连瓷片都很罕见,片柴值千金。

    古物基地所藏的柴窑弦纹樽和一片瓷片,一直没有公布于众,因为只是在技术上认定了,还没有综合全面的证据。同时,有些东西还得借助其继续研究。

    不过,以陆知行的水平,自然是肯定了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古物基地沉浸好几年。

    对一个痴迷瓷器的一代宗师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柴窑的诱惑力更大。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用这个来形容陆知行的心情,再恰切不过。

    这歌词是外行写的,这首《青花瓷》里用“天青色”确实不太搭调。青花,天青釉,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釉下彩,一个是单色釉。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这时候,唐易看了一眼鬼叔。

    陆知行回过神儿来,“阿鬼不是外人,我的很多东西,现在都是他在打下手,你说吧!”

    “至少,散尾火甲这世上还有八株存活!”

    陆知行一下子站了起来,来回踱了两步,复又扭头看向唐易,“在哪里?”

    “就是陆火圣先生曾经去过的天寿山后龙!”

    “那——”陆知行沉吟片刻,“应该就是在崇祯秘藏的地方了?”

    “没错!”

    “那应该很安全。”

    “嗯。陆先生,您真有把握做出柴窑?”

    在确定了散尾火甲的这些个事情之后,陆知行这才缓缓坐下,语气也平缓了一些,“我曾经送给你一块仿柴窑的瓷片,你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唐易想了想,“不纯,不透!”

    陆知行连连点头,“就凭这四个字,唐易你在瓷器鉴赏方面,就可以称得上绝顶高手!没错,柴窑天青釉的难点,就在于‘雨过’的纯净感,‘云破’的通透感,没有原料,技术上始终无法突破!”

    唐易接口道,“散尾火甲虽是木类,却具备火性,融入釉汁,烧的时候,火性充分发挥,熔去杂质,才能造就釉色的纯净和通透。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只要有了散尾火甲,陆先生就有做出柴窑天青釉的绝对把握。”

    “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陆知行说到这里,突然笑了笑。因为唐易之前说了他“绝对感兴趣”,他就用这个否定了,结果唐易说出来的,还真是他绝对感兴趣的东西。

    “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陆知行又道。

    “那就试试吧!”唐易点了一支烟,缓缓说道。

    “不着急。”陆知行也点了一支烟,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一直期许的东西,真到了眼前,反而不那么着急了。唐易有些奇怪,但也不是很奇怪。因为陆知行并非常人,现在也定有他的考虑。

    “我建了三个窑,几乎能烧制所有的瓷器类型,唯独没有能烧制柴窑的。因为我本来不抱希望了。但你来的很及时,还追加了投资!现在,正好为柴窑天青釉单独建窑!”

    陆知行说着,看了看唐易,“既然你说的八株散尾火甲很安全,那就好说了。根据我的研究,散尾火甲取下枝叶,必须在五天左右的时间之内用上,不然火性散失太厉害。所以,先建窑再说。”

    “原来如此!”唐易点点头。

    陆知行突然又站了起来,“我现在就去设计一下。这个窑不能太大,一次能烧制两件就行。你们吃你们的,唐易你晚上暂时先住这里吧。明天我们再聊聊!”

    说完,陆知行,便匆匆走出了小餐厅。

    “嘴上说着不着急,其实比谁都急。”鬼叔看着陆知行的背影笑了笑,举起酒杯对唐易说道,“你随意吧,上脸挺厉害。”

    唐易喝了一口,“今晚睡这儿了,多喝点儿多喝点儿吧,算是庆祝一下。对了鬼叔,陆先生说的这个小窑,你估摸着多长时间能建成?”

    “普通的如此规模的小窑,真要足工足料,三天之内就行。不过,柴窑比较特殊,就算陆先生设计好了,我估计怎么也得半个月以上的工期。”鬼叔想了想,“这都是我猜的啊,不如明天问问他,他肯定就有数了。”

    唐易点点头,鬼叔突然又问道,“这事儿,上头知道么?”

    “做成了再说吧!鬼叔你还得多担待。”唐易道。

    “你放心,这事儿我绝对守口如瓶。”

    “其实,就算你说出去,估计也没人信,会觉得你编故事,吹牛逼。”

    “哈哈哈哈,那也不能说!”鬼叔笑着夹了一口菜,到了嘴边,忽又停住了,“对了,这事儿不能说,但有件事儿我忘了跟你说了。”

    “不会是不想让陆先生知道吧?”

    “他还真不知道。我听说,那件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黄立三已经出手了!”

    “什么?”唐易心想,上次他来瓷都,陶碧云、黄立三还秘密商谈过,因为河野平不再和黄立三打交道,所以黄立三想通过陶碧云把这件大罐卖给河野平,还提出赚了钱三七分,他七,陶碧云三。

    但是这件事儿没有谈拢,这件大罐就一直压在黄立三手里。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974章 带瓶上门() 
黄立三想卖给河野平,恐怕是不可能了。他会卖给谁呢?

    鬼叔看了看唐易,“别看我,我也不知道卖给谁了,不过好像不是卖给倭国人。”

    “肯定不会卖给倭国人。不过,黄立三在这件大罐上也肯定不会吃亏,不仅要当真品卖,而且也不可能把价儿要低了。”唐易沉吟道。

    “坊间传言,卖了一个亿。但是这个价儿,也不算高,甚至有点儿‘处理’的意思。”鬼叔道。

    “这样的坊间传言不可信。都不知道卖给谁了,价格怎么会准?”唐易看了看鬼叔,“鬼叔,你怎么不告诉陆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