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树干一切开,他就闻到了一股不一般的香味儿。

    海南黄花梨,只是民间俗称,学名降香黄檀。因为他有一股降香味儿。什么是降香味儿?这个很难说清楚,味道在刚切开料的时候最明显,似乎有点儿辛辣,却浓郁醇和,又有点儿缥缈的感觉。

    这文字很难形容,就算两个人一起闻同一块木料,恐怕说出来的描述也不会一样,总之,这是一种非常耐闻的香味儿。

    不同品质的海黄,香味儿是不一样的,新料和老料,油梨和糠梨,刚切开的和放置时间长的,香味儿都不一样。

    高手,从香味儿中,甚至能判断海黄的品质。

    张路闻了这股香味儿,就知道这根海黄料的油性很足。

    从切面来看,花纹的确是一般。而所谓的一般,其实就是因为不明显造成的,细密,柔顺,没有起伏漂亮的图案。

    但,这也意味着,密度不是一般的好!

    这根海黄,是名副其实的“沤山格”。而树龄,之前也被低估了。

    沤山格,是琼岛人对最好的海黄心材的称呼。大体意思就是“沤”在山里土里很久了,所以才能出经典好料。

    “是啊,花纹确实一般。”张路心里冷笑,面上微笑,“好在够大,做家具合适。”

    老谢点点头,“今儿算是一起发财了!”

    唐易心想,就这密度,在海黄里算罕见的了,那可不止四五百斤了,重量有可能多两成左右。

    协助工人们捆扎、搬运的时候,老谢也感觉到了,实际分量比目测的还要重。

    “剩下的树,能出的时候别忘了通知我啊!”临走的时候,张路真的塞给老谢一个大红包。

    “必须的!”老谢乐滋滋。这种事儿,当然是固定一个买主最好。

    张路已经提前联系好了物流公司,一粗一细两根木料,连同一些小料打包,直接送到了物流公司。处理完毕之后,张路和唐易则直接又包车返回了琼岛省会。

    “这老谢光知道花纹,却不知道这根料子如此罕见的密度和油性,比花纹好的还稀罕!”路上,张路对唐易说道。

    “沉水油料,确实比好花纹还难得。”唐易笑道。

    如果把水的密度看作是1,那么海黄木料的气干密度,一般在0。9左右,所以是不沉水的。这也被一些入门者作为区别海黄和紫檀柳的办法,因为紫檀柳密度偏大,一般情况下沉水。

    只有极少数密度大的海黄老料油料,才能沉水。海黄的密度和油性密不可分,密度大的,油性一般也大,油性大的木料,不管是做家具还是做珠子,效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痴迷海黄,都是从花纹开始的。花纹好的当然漂亮,但是如果因为花纹放弃了密度和油性,有点儿舍本逐末了!”张路叹道。

    “现在和田玉市场也有很多人有这个情况。喜欢艳丽的皮色,却忽略了玉质本身。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市场就是这样。”

    张路递给唐易一支烟,“这个油性,从表面上看,感觉还不是那么强烈,但我可是做过实验的!”

    “噢?”唐易点上烟,“你不会点了吧?”

    “还真是。有一次,自己想车个珠子,手艺不行啊,结果把一颗2。2厘米的珠子车坏了,我一时兴起,正好想看看油梨的油性,就把这颗珠子点了!”

    张路说的这颗珠子,其实油性只能算中等偏上,结果,就是这么一小颗珠子,点燃之后,他看着表,足足燃烧了将近六分钟!

    “这还不算,就在珠子燃烧的时候,能看到里面的油脂似乎沸腾了,异香扑鼻!那烟是白的,一点儿都不呛,而且也不熏眼。”

    “烧完凉了之后,成炭了吧?你猜怎么着?”张路对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我用手一捏,本以为就捏碎了,结果呢,还是很坚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特别是古玩一行,光看书是没用的,不来来回回打眼吃药,不亲身体验个几遭,想成为高手,门儿都没有。当然,唐易除外。

    到酒店住下,已经是下午,两人准备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立即动身前往杭城。

    简单吃了点儿饭,张路看看表,“去古玩市场看看?”

    “你这瘾很大啊!”唐易笑笑,“走吧,坐了一路车,也正好活动一下。”

    出了酒店,张路想了想,“这里的古玩市场,和蜀都是没法比,我知道有两个古玩城,不过没意思。公园路湖边,倒有个古玩市场,幸亏今儿是周日,可能有摆地摊的,咱去看看?”

    如果没有既定的目标,这逛摊儿的乐趣,自然比逛古玩店要大。

    两人到了市场,发现的确有摆地摊的,不过从空出的位置来看,人已经撤了一部分,还有的摊主正在收拾摊子,准备闪了。

    各个古玩市场,一般都是上午乃至早晨热闹,这都下午了,还有一些摊子,那就不错了。

    说是古玩市场,其实文玩产品占了相当一部分。因为琼岛的特点,这里有三种文玩产品最多,第一自然就是海黄,另外两种就是砗磲和星月菩提。

    砗磲是出自海洋,琼岛的地理位置在那儿。星月菩提,是因为琼岛的特产毛感料。毛感是琼岛的一个地名,这地方是高山区域,多雾,日照时间短,造就了高品质的星月菩提籽。

    卖星月的,都嚷着是毛感籽,但实际上,越南籽,琼岛其他产地的籽,也都被堂而皇之叫成了毛感籽。

    因为这三样东西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加上不少摊子已经撤了,唐易和张路逛了大半个市场,也没发现什么值得上手的东西。

    就在他们索然无味要离开的时候,唐易发现了一个摊主正要装起来的物件。

第776章 黑漆螺钿() 
这是个黑漆漆的小方盒子,基本上算是个正方体,边长在十厘米左右。顶上有盖,斜边,底部略略多出一圈,类似底座,上面还有纹饰。

    盒子四面,好像还有彩色的图案,不过相隔两三米,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要收摊了?”唐易笑着走上前去。

    摊主是个年轻人,看样子不会超过三十岁,圆头圆脸,红扑扑的脸盘,不过眼角略略下耷,喜感降了不少。

    “是啊,有看上的,给你个收摊价!”摊主点点头。

    “你手里那个木盒是什么木头的?上面画了什么?”唐易伸手指了指。刚才和摊主交流的时候,其实他已经看清楚了,这是个黑漆盒子,之所以说木盒,自然是先看看摊主懂不懂。

    “外面是黑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木质,花梨的也说不定啊!”摊主把盒子递给唐易,“这不是画的,这是镶嵌的,螺钿!”

    唐易一听,看来这摊主懂点儿,但也不是很懂。漆器的确有胎,木胎也有,但怎么可能用花梨做胎?真正懂行的,就是忽悠人也不是这个忽悠法儿。

    黑漆镶嵌螺钿,自古有之,唐宋发展起来,元明已经很成熟了,到了清代,技艺达到鼎盛。不过,这属于古玩里的杂项大类。没有单独分类的东西,一般来说精通的人就相对少一些。

    螺钿这个名称,本来是一种工艺。螺,螺壳,贝壳;钿,装饰,镶嵌的意思。但是后来,被叫成了专属名词,就是指螺啊贝啊鱼骨啊,这些个东西。

    似乎是因为错误的叫法开始转化的。不过,语言就是这样,用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了,得适应普罗大众的需求。比如“每况愈下”,最开始是越到后来越清楚的意思,结果慢慢成了越来越差的意思。

    “螺钿不是白色的么?怎么会有颜色?”唐易一边接过来细看,一边继续试探了一句。

    螺钿其实不全是白色的,比如血砗磲,是红的,比如金丝贝,带金黄。不过,这上面镶嵌的东西,五颜六色,一看就不是天然的。

    这个盒子,是个印盒。

    不是我们普通见到的小印盒。那种小印盒,里面可以直接装上印泥。那种小印盒,在古代叫做印色池,很形象,也很有味道。

    印色池在古玩市场并不少见,瓷制的,玉制的,漆器的都有,多为小型扁盒,圆的方的六角八角都有。

    这个黑漆镶嵌螺钿印盒,是个边长十厘米左右的正方体,显然不能直接放进去印泥,不然用到后期,那还不得盖一次章弄一手红?

    这个印盒,可以再放进去印色池和印章,甚至放个小型的镇纸也没问题。

    打开盒盖,里面上漆的工艺也很到位。这个印盒,保存得真不错。

    “有颜色,兴许是染的吧,不过我看是件老东西,能到清代。古代的染色工艺,肯定不会掉色的!”摊主如此回应唐易的问题。

    “噢!”唐易点点头,心里却有数了。螺钿一般都知道,镶嵌也一般都知道,但是具体工艺分类,就不是那么多人知道了。

    尤其是螺钿的镶嵌技法,太丰富了,光是大类就有硬钿、软钿与镌钿三种。简单来说,硬钿是用厚螺片,软钿是用薄螺片,镌钿是指镶嵌后螺片高于表面。

    这黑漆螺钿印盒,用的是软螺钿,而且采用了“点螺”的工艺。这种工艺,需要把螺壳磨到不足半毫米厚,并且采用精细的切割,有点有丝有片,再很巧妙地镶嵌在黑色的漆底子上。

    古玩圈里玩瓷器的,都知道“蛤蜊光”,是一种多彩的光泽。实际上,螺壳贝壳,很多都有这种多彩的光泽,尤其是夜间,反光很漂亮。黑漆上闪亮的螺钿,五光十色,的确赏心悦目。

    不过,这印盒四个面儿上的图案的颜色,不是这种光彩,是真彩色。怎么产生的?可不是染的,是在镶嵌之前,把颜色衬在了下面。因为“点螺”的螺片非常薄,所以能完全透出颜色。很巧妙,难度系数也很高。

    见唐易似乎挺喜欢,摊主一边收拾其他东西,一边说道,“看好了给你便宜点儿!”

    “你开个价儿,我看看到底有多便宜!”唐易笑着递给摊主一支烟。

    “这件东西,平常我都不摆出来。这个市场,玩花梨的多,玩古玩的,也都是冲着瓷器玉器。我不给你打谎了,一万凑个整数拿走。”摊主摆摆手,“不会抽。”

    唐易点了烟,看了看张路,“最低多少钱?”这句话看似很普通,但是一般却能区分老虫儿和新手。新手看了喜欢的东西,往往着急报一个价格,或者说“再便宜点儿”,还有的直接回一百二百这种看似稳妥实则离谱的价儿。

    着急还价或者说“再便宜点儿”都容易吃亏,直接叫离谱的低价儿,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外行。不轻不重面不改色问出“最低多少钱”的,通常都是老虫儿。

    “哥们儿常玩儿啊?”摊主也笑了笑,“没跟你叫虚的。这东西,我是从粤省收来的,来价儿就不低。”

    此时,张路也拿起这个印盒看了起来。本来他没太在意,但是细看之后,他也被吸引住了。

    盒子周身都有纹饰,工艺十分细腻。最重要的是,四个盒面上的四幅图案,有人有物,形象鲜活,色彩逼真,栩栩如生。

    只有图案,没有文字,张路只是看出四个故事,倒是没看出到底是什么故事。

    唐易想了想,“图个吉利吧,八千,我也是一口价儿,根本没压你,你要是觉得不行,直接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