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高太明却抬起头,幽幽开了口。

第744章 避尘金针() 
高太明一边说,一边抬头看了看天,“不过,要看老天爷帮不帮我们了!”

    文佳却也抬头看了看天,“你说的办法,今儿恐怕是实现不了!而且,避尘悬火阵已经启动,要想隔着外延阵法破阵,我的翻江尺和倒海柱恐怕也不行!”

    “如果老天爷帮我们,你的翻江尺和倒海柱就势,做出一个水性阵法没问题吧?将水性阵法的灵力灌注到一件金性法器上没问题吧?”高太明接口反问。

    “你说的我都能坐到,问题是没什么用。法器要从外延阵法冲入,必然沾染尘焰,水性阵法的灵力被尘焰包裹,到时候在山壁融合处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文佳连连摇头。

    高太明叹了一口气,“你说的我一点儿都不担心,问题是今天肯定不会下雨了!”他的意思,自然是利用下雨,就势结成水性阵法,这范围就可以盖过避尘悬火阵的外延阵法,再利用金性法器破掉核心的内阵。

    就在叹气的时候,他居然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铁盒,打开,捏起了一根针。

    一根十几厘米长,金光闪闪的针!

    唐易盯着这根针看了一会儿,大惊失色,“这东西也在古物基地?”

    文佳和孙晓伟并不识得此物,但是文佳也连忙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金性法器?”

    高太明看了看唐易,眼中也闪过一抹惊讶之色,“想不到你居然认得!我申请带出的时候,倒没想到会遇到避尘悬火阵,只是觉得如果进洞,有避阵金针能更便利些!”

    文佳和孙晓伟一起看向唐易。

    “明代的古玩大师高濂,也是一名杏林高手,在他的养生笔记《遵生八笺》记载,说处士皇甫玄有一根金针,把他插在头巾上,全身一尘不染。有个人试了试,骑着马在灰尘飞扬的的道路上奔驰,结果人和马都没有一点儿灰尘。这金针,就是传说中的避尘针。”唐易解释道,“不过,从来没有过流传下来的记载,古物基地真是神通广大!”

    “古物基地的东西多了去了。蒋主任说,你卖了一把假的巨阙,不是一直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巨阙么?”高太明收起了金针和铁盒。

    其实唐易已经领教了高太明说话风格的不客气,但是这话也太难听了!虽说唐易拍卖出的巨阙,应该是欧冶子见识了初造巨阙的戾杀之气后重新仿造的,但毕竟出自欧冶子之手,也是不折不扣的春秋重剑,甚至还多了两个错金铭文呢!

    唐易板着脸刚想辩驳,文佳却满脸喜色地叫道:“若是这金针真能避尘,那外延阵法的尘焰,对它就没有作用,同时又是金性,灌注水性阵法的灵力,一尘不染冲入内阵,必定能破掉这避尘悬火阵!”

    “可惜,今天不下雨。走吧!”高太明活动了一下脖子,“我给你们说这个,就是怕你们灰心。我们回去,看天气预报再做安排!”

    几人抬头看了看天上的艳阳,不约而同地开始向回折返。

    回头的时候,文佳嘟囔了一句,“天气预报经常不准,要是错了,这几个钟头的路又得白走!”

    “你不是可以夜观天象么?”唐易哈哈笑道。

    “你个外行!夜观天象是星象之术,这预报阴晴是气象之术,猎古门根本没这一项!”文佳看了看高太明,“高兄路子广,靠你了!”

    “我要是懂气象,还用说看天气预报?”高太明不冷不热应了一句。

    又走了一会儿,孙晓伟开始嬉皮笑脸地让高太明拿出避尘针来试试,“你不亲自试试,万一避不了尘,破不了阵,岂不是很麻烦?”

    高太明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收入古物基地的时候,是有专人试验过的!我写申请的时候,保证不私用是必要而又严肃的条款!”

    回去的原路很熟了,但是却要走三个小时上下,一路上很是乏味,唐易突然对孙晓伟说道,“孙主任,你要见识避尘的宝物,还有一样,就是不知道古物基地有没有。”

    不待孙晓伟应声,高太明就道,“没有,这东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在长安出现过,我听说,征集办的人去晚了,被人吃了!”

    “吃了?”孙晓伟瞪大了眼睛,唐易也是一惊,“怎么回事儿?”

    “老高说话太简洁,你先说说是什么宝物?”孙晓伟对唐易嚷着。

    “这东西其实现在最有用了,可以防雾霾啊!”唐易笑道,“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过一颗避尘珠,说是风霾之日,不染一尘。他说当年在京城隆福寺一个摆古玩珠宝摊子的小贩手里。摆摊子,都是直接摆在地上,这刮风起尘的糟烂天气,肯定全是土啊,结果人家的摊子一层土,这哥们的摊子居然一尘不染!”

    文佳撇了撇嘴,“嗐,没准儿就是以讹传讹。”

    “怎么是以讹传讹呢?高兄不是说了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在长安出现了呢!再说了,纪晓岚说他的老丈人亲自见到过,这记载在笔记里,应该不是假的!”唐易接口道。

    “得,高兄,你说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怎么回事儿吧?”文佳看向高太明。

    “我看过古物基地的记录。当时好像是在长安郊区,有个厂子要盖新厂房,挖地基的时候,挖出来一座青砖墓穴,有个工人从墓里发现了一颗黄豆般的小珠子,绿色,有点儿泛黄,这小珠子周围,那是一尘不染!”

    “结果呢,这个工人拿到之后,居然吞了下去!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也许觉得是宝贝,吃了能包治百病或者延年益寿什么的。最后,这避尘珠就下落不明了!古物基地也没有收入的记录。”

    高太明这次到没有太简洁,说得还算详细,主要是这东西他也没见过,讲的时候其实也带着好奇。

    几人终于走出了谷口,回到了老汉家的小院旁边。

    “我说,咱们还回县城么?干脆,给老爷子钱,在他家吃住得了!”文佳待众人把背包都放进了车里之后,开了口。

第745章 两个高手() 
孙晓伟却摆了摆手,“不妥!根据蒋主任的说法,东京史料馆的人今天不来,明天也会来!万一他们也找到这个地方,知道我们也来了,不是什么好事儿!”

    说罢,孙晓伟重新敲开了门,进去对老汉低声交待了几句,而后才上了驾驶位,招呼他们上车。

    “你刚才对老爷子说什么了?好像还亮了亮证件?”车开到了大路之后,文佳问道。

    “我亮的是一张警官证的封皮。我告诉他,其实我们来不是爬山,而是调查一起嫌犯潜逃的案子,这一阵随时可能再来,嘱咐他一定不要说出我们来过!”

    “我看老爷子的样子,好像很配合。”唐易笑了笑,虽然这也算欺骗,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的确很配合,还问我如果有生面孔来,要不要打电话告诉我。”孙晓伟也笑了笑。

    这时候,他们的手机已经都有信号了。文佳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表情立即变得非常郁闷,“今年干旱,好像未来三天基本都是晴天,只有一天是少云!”

    “你不说天气预报经常不准么?”

    “预报刮风下雨不准,预报晴天一般是够准!”

    孙晓伟却嘿嘿笑道,“凡事儿要学会往好处想嘛!要不是最近是晴天,气温高,都在零度以上,要不然下雪你们还搞不成了呢?”

    “农历年前就立春了,这是在天府省,不是燕京,年后一直在零度以上,下什么雪?”高太明冷不伶仃来了一句。

    “老高,你说话可真是够噎人的!”孙晓伟咳嗽了两声,不再说话。

    车子开回县城的招待所,天已经黑了。几人到前台向服务员打听了一下,想看看西岭县有什么好吃的特色菜,这忙乎了一天,晚饭可得好好祭祭五脏庙。

    结果,服务员毫不犹豫,“来我们西岭县,可得尝尝大团结包子和熏牛肉,你们出了招待所的门往东走,第二个路口左拐,有一家老店,叫做‘大火塘’,做得很地道!”

    几人一听,便乐呵呵去了。

    所幸他们去得晚,有包间空出来了,不然听说饭点儿根本没空座儿,大厅里拼桌都不好找。

    “先来上四笼包子,再来两盘熏牛肉!”孙晓伟接过菜单,还没看就先点了招待所服务员推荐的菜。

    结果招呼他们的小伙儿直接张大了嘴巴,“四笼?你们一共多少人?”

    “我们这不是四个么?”孙晓伟把菜单递给其他人,其他人则都摆了摆手,让他再点几个配菜就行了。

    “你们一共四个人,要吃四笼包子?”小伙儿仿佛还没反应过来。

    唐易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你们一笼包子很多么?难不成有好几十个?”

    小伙儿这才搞明白了一般,“原来你们没吃过啊!一笼只有一个!这样吧,先上一笼,你们觉得不够再点!”

    等到这大团结包子上来,他们才彻底明白过来了,不用再点了。

    因为这包子太大了!一个一尺左右的蒸笼,里面只有一个包子!而且厚度也很大,包子皮就是一张大面饼。

    包子皮没有完全封上,露出了几条“大口子';往里看去,里面有大块的肉,土豆块,还有像是炒面的东西,油亮亮,香喷喷。一个包子,四个人也未必能吃了。

    “这明明就是蒸肉!”唐易笑道,“只不过把面皮在顶上拢上了,我妈也做过,只是在底下垫一层面皮罢了!”

    不管叫什么,这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几个人又早就饿了,立即开动吃了起来。

    熏牛肉很快也上了,都是大条块,黑里透红,入口酥香,真不是盖的!

    孙晓伟还点了炸花生米、洋葱拌木耳、醋溜土豆丝、虎皮尖椒四个素菜,只是象征性地点了四瓶啤酒。主要就是吃了。

    这顿饭吃得极为可口,完事儿之后,孙晓伟一边打着饱嗝,一边点了一支烟,“就算破不了阵,跑到这地方吃上这么一顿,也值了!”

    “好大的出息!”高太明拿纸巾擦了擦油汪汪的嘴。

    当晚几个人都睡得很好,日上三竿才陆续起床。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结果没什么变化。

    孙晓伟将详细情况又跟蒋英年汇报了一下,蒋英年的意思是等,既然别无他法,而且又这么凑巧能用上避尘金针,那就不差这几天。

    同时,蒋英年告诉孙晓伟:河野治、风吕疏桐和两个高手已经到了西岭县,河野平则在蜀都垫后。而且,他们今天一早到了西岭县之后,并没有住旅馆酒店,而是直接在南郊住进了一处带院子的民房。

    这处民房极有可能是风吕疏桐提前租下的。根据蒋英年的分析,应该是风吕疏桐留守,河野治和两个高手寻找大西宝藏。

    不过,河野治只知道西岭县南部山区的大致范围,要找到那条山谷,恐怕还得花费不少时间。

    同时,蒋英年还发来了两个高手在蜀都的监控录像截图。其中一个是五六十岁的半老头子,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头顶秃得很厉害,上唇留有浓密的胡须。因为是高清摄像头,所以从截图也能看出,一双眼睛极为阴鸷。

    另一个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平头,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