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杨落生先是在装裱费上狮子大开口,接着见了唐易又是这种态度,让唐易又不想给他了。本来就是有点儿冲动,很难做决定,因为吴昌硕的作品这几年涨得很猛,确实很值钱。

    杨落生见唐易没说话,也不再多说,拿过画,走到画案前伸展开来。

    画一打开,他的表情立即变了样儿,眼神中闪出了灼灼的惊喜,或者,唐易觉得,还有一种贪婪。

    盯着画足足看了十分钟,杨落生却忽然冷下脸来,对唐易道,“你怎么确定是吴昌硕的真迹?”

    唐易哑然失笑,但突然想起来,来之前,他可是对小莫说,先让老爷子看看,万一是假的就不裱了!

    不过,现在已经见了人,如果再显得拿捏不准,恐怕会让杨落生看不起自己,想问的事儿说不定也就不好问了。

    清了清嗓子,唐易朗声道:“老先生,这样大开门的东西,我就不用多说了吧?这东西拿到行里,估计也不容易出现分歧。”

    杨落生脸色又是一变,“看不出啊,小伙子,有几分眼力。坐!小莫,倒茶。”

    唐易坐下之后,对着茶杯在茶几面上轻点了两下,算是对小莫倒茶的感谢,却并没有喝,“杨老先生有什么高见?”

    “这画我吃不准,乍一看确实像吴昌硕先生的,但是经不起细看,有些部位似乎少了几分神韵。”杨落生拿起了小紫砂壶,“不过,就算是仿品,也应该是老仿中的精品了!”

    唐易眉头一皱,“其实呢,我本来是想找个红木相框,简单框起来。但吴昌硕的画作,毕竟不是凡品,又偶然听说了老爷子,所以还是装裱下吧,呵呵,只是没想到,费用这么高。”

    唐易这么说,一来是不想在真假问题上纠缠,二来是想绕到相框上,抓紧问问织锦相框的来历。

第715章 真够黑的() 
“不管是凡品还是神品,都得有个价儿不是?小唐啊,你有没有想过更实惠的,出手这幅画?”杨落生却接着来了这么一句,脸上的笑容像是硬挤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

    唐易这下明白了,这老头儿质疑这画儿不真,不是他眼力不济,而是想买!而且还不是个正大光明的主儿,绕来绕去,真是有点儿为老不尊的味儿。

    唐易本想一口拒绝,但话到嘴边忍住了,突然想看看这老头儿还能说些什么,“这个,就是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我这里有不少喜欢画儿的大客户,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我看啊,我帮你周旋一下,这画要是碰上好买主,说不定能冲到五十万!”

    这个价儿,已经是杨落生见唐易似乎懂行,咬着牙喊出的价儿了,要是碰上个棒槌,哪里会喊这么高的价儿?不过,他还是觉得唐易太年轻,还有糊弄的想法。一般的年轻人,听到几十万的高价,估计就很激动了。

    尼玛!唐易听了这个价儿,却彻底忍不住了,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已经开骂了,你是装逼还是**啊!这是当我是傻逼了?

    吴昌硕的精品,这几年的拍卖会上都是过千万的高价,这幅画尺幅不算大,但也绝对不是次品,再不济,五百万是值的!你这冲才冲到十分之一?真敢说。你以为你说值得怀疑,我就当是老仿啊?

    唐易稳定了下情绪,露出了笑容,“这个,我倒是得考虑一下。对了,老先生,我买的那个伟人标准像织锦相框,您是怎么收藏的?”

    杨落生没想到唐易突然问这个,但是他既然想买画赚钱,唐易又没一口封死,便只能应道,“噢,这是我早些年从沈阳道收的,一共收了好几个,主要是看到大部分相框的木质不错,一脚踢了。你买的这个相框是柴木的,但是织锦的质量却是最好的。”

    所谓一脚踢,就是几样东西一堆收了,一般价格上能优惠。这话说的,让唐易对杨落生又鄙夷了几分,你不就是因为相框才收的么?我买这个相框既然是柴木的,那就是最不值钱的,还跟我玩什么里根儿楞。加一句织锦质量是最好的,好你怎么不留啊?

    “是从店里收的么?”唐易继续问道。

    “不是,得有十来年了。是个摆摊的,我也不认识,偶然遇到的,后来再也没见着他。”杨落生说完,立即又问道,“怎么样?实在不行我先把钱给你,卖少了算我的!”

    卖少了算你的,卖多了是不是也当然算你的?真当我是个雏儿呢?唐易心里冷笑一声,既然是这样,那相框的来历恐怕就没法打听了,这摆摊的还不知道从哪里收来的,倒了几倒呢!

    “老先生,你说我是装裱了再卖好呢,还是直接卖好呢?”唐易兜了个圈子,盘算着要走了。

    “装裱之后能好看点儿,不过一般的裱工可就画蛇添足了。”杨落生干笑了两声,“如果你让我帮你卖,我可以免费帮你装裱,用上好的老绫子,你这几万块就又省下了!”

    是特么我省下还是你多赚啊?羊毛出在羊身上,装裱费,你恐怕会加倍从买主身上拿回来。

    “老绫子?这样吧,老先生,我再考虑考虑!”唐易起身,将画快速收起,装进了纸袋。

    “你这小伙子,就是考虑也不忙走嘛!”杨落生急忙拦住唐易,看着势头,就差动手抢了,“这样,我带你去看看,我那装裱材料可不是一般的好!”

    唐易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他也想看看这位装裱的本事到底有多高。

    杨落生推开一间卧室的门,唐易跟了进去。

    果然,里面有一张很大的装裱案子,两侧都是架子,放满了材料和工具。

    装裱案子上似乎有一张古画,唐易正待细看,杨落生却抄起一块老绫子,“你看,这青灰色,陪黄艳艳的枇杷,绝对上档次!”

    唐易看了几眼,没错,这是清代的老绫子,比这幅画的年岁还老,的确是不错。

    唐易点点头,看似在考虑,目光却又落到案子上的那一幅古画上。

    这是一幅手卷。

    所谓手卷,是横幅的一种体式,听名字就知道,方便拿在手里看。一般呢,宽有三十厘米左右,长度会达到十米左右,二三十米的也有。因为长,所有也叫长卷。

    桌上的这幅手卷,显然不是一幅完整的,因为长度不足两米。不过,残画也有不同的残法儿,这幅画,保留的是原手卷最主要的位置,而且留下了题款和朱印。应该是残画裁切之后装裱,很巧妙,看起来并不局促。

    看着看着,唐易的瞳孔不自觉地收缩,因为这是一幅明代的画作,清代的裱工!

    水墨纸本手卷,董其昌《江流叠嶂图》!

    想必就是因为缺损了一部分,清人装裱时才裁切处理了一下,成了一个短手卷。算是没有狗尾续貂,补上丢了的部分作假。

    不过,这幅画传到现在,已经有几分斑驳残破,品相看起来有点儿差。但不管怎样,董其昌的真品,那自是很珍贵的。

    唐易也不多想了,直接走到画作跟前,“这津门真是一个宝地,这幅董其昌的《江流叠嶂图》,是有人找老先生想重新装裱?”

    杨落生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怎么忘了这幅画没收起来!

    不过,更严重的,是他没想到这小子的眼力还真不赖,对吴昌硕的枇杷图言之凿凿,杨落生还猜是不是找人鉴定过了。但是这幅董其昌,他肯定是第一次见,结果仍是张口就喊了出来!

    “是啊,我就说了,名画放到我这里,肯定让你卖得不亏!”杨落生哈哈笑道。

    “嗯?”唐易端详着这幅画,突然发现,这画心的四角已经起开了,而且画面似乎喷了什么东西。看来这是要等着揭裱了,不过,从四角起开的情况来看,却并不是将宣纸整张起开,下面还留了一层!

    唐易心里暗道,这老头儿好手段!不过,也真够黑的!

第716章 以一变二() 
这幅手卷,画心的宣纸比较厚,而且不知道因为浸过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过了这么多年了,宣纸表面竟然有了点儿起层的意思。这感觉有点儿像不干胶,仿佛能从上面撕下一层来。

    而杨落生的处理手法,显然是想就着宣纸本来就起了层的特点,做点儿手脚!

    也就是说,他这次帮人重新装裱,并不是想完整地把画心宣纸揭下来,然后重新裱过。而是想从一张画上,揭出两张画来!

    以一变二!

    这种揭层的作假手法,自古有之。不过,难度也是极大的,除了要求原先的古画质量好、纸质厚,更重要的,是揭裱的人要有相当高明的技术!除了擅于揭裱,还得懂绘画,懂修复,非高手不能为之。

    高手揭层之后,以一变二,再各自装裱。拿出任何一幅,一般的专家,根本看不出来。因为本来底子就是真的,只要修复手法高明,完全可以彻底掩人耳目。

    古玩圈里还流传过一个段子,有一张价值连城的华夏古代名画,同时出现在两个大博物馆里,让彼此都知道了,一开始,谁都觉得自己的那幅是真的,对方的是赝品。结果呢,最后才搞清楚了,这是一张古画上揭层揭出了两张!因为是乾隆时期大师级的手段,修复之后两张都很完美,所以骗过了所有专家的眼睛。

    敢从古画上揭层,这杨落生的装裱功夫的确令唐易大吃一惊!这等本事,在装裱行里绝对是拔份儿的。唐易也见识了,想不到民间还有这等高人!

    不过,这能力、水平、造诣的高度,和人品的高度,常常是不能划等号的,虽然有的人总被蒙了眼,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因为一般人了解的,往往只是突出的方面。

    就拿这位《江流叠嶂图》的作者董其昌来说,艺术造诣很高,是明代声名赫赫的大书画家,而且因为后来康熙皇帝喜欢他的画儿,价格也炒得很高。但是,根据不少史料能看出,他的人品确实不咋地。

    据说,董其昌晚年住在老家松江府,当地百姓私下骂得挺狠,听这俩名儿就知道了:兽宦,枭孽。要说这古代的老百姓骂人还挺有水平的,这俩名儿多犀利。还有一段儿,说是有人拿着董其昌题写扇面儿上街了,结果扇子打开之后被人看到了内容,接着就被好几个人莫名其妙地揍了一顿,你说这得多恨董其昌啊!

    唐易还看过一本野史,说董其昌喜好房中之术,强抢民女,而且干那事儿的手段令人发指。就是在正史上,也有当地百姓群起攻之,和董府的家丁开打,拼着死伤不少也最终一把火烧了董府的记载,董其昌还因此出去躲了一阵。史称“民抄董宦”。

    眼下这位杨落生,装裱和字画上的水平,那也是很高了,同样,人品也不咋地。

    玩弄手段想买唐易这幅画的事儿就不说了,毕竟古玩行里低来高走的事儿太多了,拼的就是眼力。觉得吃亏,唐易不卖就是了。

    但是,人家拿来古画让你装裱,你却坏了人家的东西,弄出两张来。到时候给人家一张,自己又留了一张。这要是你把手里的卖了,人家也卖了,哪天两张同时出现在市场上,碰头了咋办?

    你是赚了钱了,人家让你裱画的那位,可也被坑惨了!

    想到这里,唐易看了一眼杨落生,“杨师傅,我刚才想清楚了。”

    杨落生一愣,这称呼的变化,他是听出来了,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