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这么算了?”唐易脖子一梗,语声陡然提高,肚里一阵憋屈,脸上写满了血气方刚。

    “吃一堑,长一智,花钱买个教训吧。等我身体好了,再琢磨个活计……”

    不等老爸说完,唐易就接口问道:“难道就没办法把钱要回来?”

    “要回来?古玩这行,全凭眼力,基本没有包真包退的事儿。而且瓶子都砸了,能退也没得退。除非,做局让他钻进套子,把钱再套回来。”唐中峰虽然自认倒霉,但也是心有不甘。

    做局让徐宽入套?唐易咧了咧嘴,这法儿不错,但难度太大了,徐宽那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货,又精又滑,给他做局设套,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而且即便是做局,哪那么容易找合适的东西啊!唐易不由一阵气馁,但心头的憋屈感却是少了几分,最起码,还有捞回来的可能不是?

    “行了,你知道这事儿就知道了吧,以后见了徐宽小心着点。跟我说说,他都拿咱们店里什么抵债了?抵了多少钱?”唐中峰问道。

    提到这件事,唐易刚刚下去了些的火气又蹭地冒了起来,连忙把情况大体说了一遍。

    唐中峰听完,眉头紧蹙,喘息加剧,一只手紧紧把住了床沿,显然是气得不行。

    “中峰,别动气,身体要紧!”易素梅见状,忙在一旁劝道。

    “徐宽这王八蛋,太他妈黑了!”唐中峰史无前例地爆了粗口。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杂碎。”唐易骂着掏出借条,当唐中峰的面撕了个粉碎,扔进了垃圾篓。

    易素梅见儿子和老公都火气腾腾的,急忙劝道:“你们爷俩都别窝火了,咱以后不干这个了,干点儿其他的,也就和徐宽这种人打不着交道了,眼不见心不烦,都别生气了。”

    唐易喘了几口粗气,见老爸也气得不行,急忙劝道:“爸,没事儿,咱迟早都能讨回来。给你看件东西,你肯定就不气了。”说话间,唐易从包里掏出了小盒子,递给唐中峰。

    “什么东西?”唐中峰仍是气乎乎的,问了一句后打开盒子。

    当看到里面放着的玉件时,唐中峰的眼睛顿时亮了,心头的怒气立即抛到了脑后,一把拿起玉件,翻来覆去看过几遍,带着兴奋地朝唐易说道:“这是一件汉代的刚卯啊!和田白玉质地,32个字,跳刀游丝,绝对是一件真品!你从哪得来的?”

    “我在咱们店的一处货架上看到了一件阴沉木的圆雕弥勒,姿势有些怪异,手指向大肚子,经常听您说肚憋油,感觉分量也不太对,所以就想看看,结果底儿能打开,然后就掏出来的这个东西。”唐易解释了一遍后,又小声地说道:“爸,你看,这刚卯上是不是浮动着宝光?肯定值不少钱吧?”

    唐中峰有些纳闷儿,低头看了看,“哪有什么宝光?”

    “爸,你不常说珠光宝气,宝上生光吗。这刚卯是汉代的吧,也算是宝贝了,宝上生光,难道你没看到刚卯上的宝光?”听到老爸的话,即使早有心里准备的唐易还是咯噔了一下,但仍旧不甘心地又问了一句。

    “傻小子,宝上生光就是这么个说法。玉件瓷器,表面细滑,倒是能微微泛光,那也是反光的原因,书画上你能见到光?你上了十几年学,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这件刚卯没入过土,包浆确实有润泽的光感,但这又不是夜明珠,怎么可能发光?更别说什么宝光了,那都没影的事儿!”

    “原来,真的是只有我自己能看到。”听了这番话,唐易心里彻底接受了能看到宝光的事实。不过,他没有辩解,这种事儿说出来估计老爸老妈也不信,而且还会担心,所以,他默默地将自己眼生异变的事儿放进了心底。

    就在这时,一名小护士走了进来,“36床,不是给你说了吗,已经欠费8000了,怎么还没去交费?”

    “马上去,马上去。”说着,易素梅对唐易说道,“唐易,那一万块取了吗?赶紧先去交了吧。”

    “护士,能晚点儿交吗?我的银行卡丢了!”唐易却对护士说道。

    “最晚明天上午10点!我们每天上午结算,交不了只能让出床位。”护士说完,径直走了出去。

    “丢了银行卡?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看着你爸,我抓紧去补办吧。”易素梅有些着急了,银行卡是她的户名,必须她去补办。“妈,先别着急,刚才骗她的,您听我说。”

    听唐易说完过程,得知一万块给了徐宽之后,愁云立即上了易素梅的脸。

    “有了这件刚卯,一万块钱算什么!”唐中峰突然笑着说道。

    “这指肚大小的玉,能值一万块钱?”易素梅瞪大了双眼。

    “你太小看这件刚卯了,你看这上面一共刻了32个字,一万连一个字也买不来!”唐中峰道,“现在家里急等用钱,这样,唐易你拿着这件刚卯,再跑一趟古玩街,到五德斋去找张老板,你喊他叔就成,他一准儿会收!”

    “好,爸,卖多少钱?”唐易问道。

    “这件微微泛青,白度达不到一级,玉质也略有棉纹,但是胜在保存完好。这样吧,张老板曾经帮衬过我,先让他看着给,咱们保底50万。”龙少峰原本脸上的阴霾已经一扫而空,红光涌上了脸庞,有了这笔钱,慢慢倒腾几年也许还能东山再起。易素梅也高兴起来,立即催促唐易快点儿走。

    “好!”唐易把刚卯装进盒子,又返回了古玩街。

    当天不是周末,加上天儿太热,古玩街上的大部分铺子,这时候已经关门了,所幸,五德斋还开着。玉有五德,五德斋是专门经营玉器的店铺,老板张七星在古玉鉴赏方面也算是一个专家了。

    “你好,想看点儿什么?”五德斋里开着空调,凉爽得很,一个年轻的伙计走上前来问道。柜台后面靠里位置,一名身着宝蓝色T恤的中年男子正坐在茶桌前泡茶,留着精神的板寸,衬得国字脸更显方正,剑眉星目,面色红润,可算是仪表堂堂。

    “我找张老板。”唐易对伙计说道。

    “噢?我就是,小兄弟有何见教?”中年男子站起身来,走到了柜台边。

    “张叔好。我叫唐易,是我爸唐中峰让我来的。”唐易微微一笑。

    “你就是唐易啊,经常听你爸提起你,小伙子挺帅!”张七星立即把唐易让到了里面,拿出一只茶杯,“来,尝尝我刚沏的观音王。”

    唐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香气直沁心脾,不由精神一振。放下茶杯,唐易从包里拿出了小盒。

    “看来,你爸是让你给我送宝来了?”张七星爽朗一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嗯,张叔,您先看看吧。”唐易把小盒拿出来,放到了桌上。

    打开盒子,唐易就注意到张七星的眼神起了变化。拿起这件小小的刚卯,张七星仔细审视起来。屋里的光线一般,张七星随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个强光手电,对着刚卯竖面上的文字照了起来。

    “跳刀游丝,妙啊。”张七星问道:“唐易,这样少见的传世品,你爸从哪里得来的?”

    “呃,我爸收藏很久了,要不是缺钱,也不让我拿出来了。”唐易回答道,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我爸说让您开价。”

    古玩街上,传言极快,唐中峰的事儿,张七星自然是知道了。古玩一行,打眼,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正常,吃亏上当者,往往是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但唐中峰这事,想捂也捂不住,张七星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以唐中峰的人品,断然是不会故意卖假货的。

    “好东西啊!”张七星叹道。

    按说,喝彩是闲人,褒贬真买家。但是,一来,这件刚卯确实不错,二来,唐易在张七星眼里还是个孩子,再加上唐中峰现在这个境况,所以张七星就没有掩饰。

    “既然你爸让我开价,我也不能太寒碜不是。这样吧,如果白度够了,又没有棉,这件开价一百万也不为过,但是玉器就是这样,品质差一点儿,价格差很多,我出个吉利数,60万,你看行不行?”张七星说道。

    “张叔,我爸说了您开价儿,您开多少就是多少。”唐易心想,既然开过了保底数,那就干脆点儿。

    “小滑头,我出这个数,肯定高过你爸说的底价了吧?这东西行情价,也就是50几个数。”说到这里,张七星顿了顿,呷了口茶,道:“你爸的事我也听说了,大家都在这条街上刨食,所以我也不压你价,多出的几个数,也是等你爸东山再起的时候,也好多点儿本钱。”

    唐易听得一阵心暖,急忙感谢道:“多谢张叔。”

    “这东西我就收下了,告诉我卡,我这就给你转账。”张七星哈哈一笑,将刚卯收进小盒,小心放了起来。

    唐易告诉了张七星卡,张七星在店里的电脑上操作着转了账。

    就在这个时候,吱呀一声,五德斋的门又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小伙子,白色的短袖衬衣,略显短的西裤,黑红的脸膛,看起来很是憨厚,身上背着一个黑色的大书包。

    伙计上前,还没开口,就听年轻男子问道:“老板,你们这里收古董吗?”

    “可以,先看看东西吧。”张七星刚拿下刚卯,心情显然十分之好,丝毫没有在意小伙子土里土气的打扮,直接说道。

    小伙子把书包放到柜台上,拿出被厚厚的报纸包着的一件东西。小心地扒开报纸,一件黄绿色的瓷壶出现在唐易眼前。

    “咦?”唐易集中精神盯着那瓷壶看了看,发现壶的上方,居然也飘出了一片宝光,不过和刚卯上飘动的深黄色宝光不同,这片宝光是深红色的,厚度倒是差不多。

    PS:首日三更上万字,求收藏!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4章 陌生青瓷() 
'本章字数:2751更新时间:2015…03…2822:55:19。0'

    “唐易,你也懂瓷器?”张七星见唐易发出了惊奇声,不由问道。

    “我不懂,就是觉得挺。”唐易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此时,一丝深红色的宝光又飘进了他的眼睛,瓷壶上方的宝光却薄了一分。

    “噢。”张七星点点头,他本来也觉得唐易这么年轻,应该不会在瓷器方面有什么研究,唐易这一说,他便又把注意力放到了瓷壶上。

    这件黄绿色的瓷壶体积不大,高20厘米左右,壶口却开得很大,倒像是一个盘口。壶肩有俩半耳环,釉色自然就是看到的黄绿色。不过,这釉,和平常看到的瓷器有所不同,显得非常薄,而且给人感觉是刷上去的,有些地方不太均匀,而且细细看去,釉面下还能找出气泡和杂质。

    “你这东西哪里来的?”张七星看了一会儿之后,问小伙子。

    买卖古玩的时候,其实经常听到这句话,买家问,卖家答,即便卖家随口说一个,买家也无从考证。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来路不正的东西不收。所以在回答时,听到最多的一句,也往往是“祖传的”。

    这小伙子显然不通此道,犹豫着问道,“买东西还得问这么详细吗?”

    张七星看了看小伙子,耐心解释道:“要是来路不正的东西,我们可不能收啊。做生意总得守法不是?”

    “那不会,这是我奶奶陪嫁带过来的,现在老家要盖房,缺钱,我带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