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唐易和文佳的表现来看,倒像是两个人看上了这张圣旨!文佳的摇头,是在演戏,而唐易接过来询问,又是在配合。摊主的眼珠儿转了转,“您二位这是谁要问啊!”

    “我!”唐易道:“这东西您从哪里收的啊!”

    摊主一听,心想,这可能是个棒槌啊,便笑道:“这是我从一个大户人家收瓷器的时候搭的。不过这户人家可了不得,明清两朝,都出过大官儿!您看,这嘉靖大罐,佛头青注:指嘉靖青花蓝中带紫的发色多漂亮!”

    摊主这一句,摆明了是把唐易当成想捡漏的半瓶醋了,哄一口这户人家的老瓷器,其实是想引着唐易往这张圣旨是真的上面靠。

    唐易早就看到那个嘉靖大罐了,瓷里村出来的东西,但是他现在没心思跟摊主讨论这个,“你就没看看这圣旨上面的?”

第421章 上门看货() 
“哎呦,我哪比得上您这样的文化人啊,我小学没毕业就地了,现在瓷都晚报我连一篇报道都读不来。”摊主呵呵笑着说,“这圣旨都是繁体字,我哪能看懂啊,管他真的假的,您要想买,便宜出了就是。”

    唐易瞥了一眼摆在摊子一角的一摞翻印的古代鉴定类书籍,心想这真是把我当成憋着劲儿捡漏的棒槌了啊,接二连三的招儿勾引我。还一篇报道都读不来,蒙人蒙的挺起劲儿啊!

    本来唐易是看中了这老轴和老绫锦,留还是有用的。同时,唐易也很奇怪,这作假的太搞笑了,弄了这么好的轴和绫锦,却附上了这么不讲究的,所以才问问。

    结果,摊主还以为他真当成真品要买了。

    唐易没工夫和他啰嗦,“我就是看上这老绫锦了,开个价儿吧!康熙圣旨,康熙年间哪有魏东亭这个人啊!你真当我棒槌了!”

    一听这话,摊主心里哆嗦了,心想敢情这是个行家啊!他得来一幅老轴老绫锦,卖上好价钱,他确实是临时找人做的圣旨,这又是满文又是印章的,做旧还挺麻烦呢。现在,却因为这个露出了马脚,想想还不如不动呢!

    不过,这他还真的没觉得不妥,不然也不会拿出来忽悠人。

    康熙年间没有魏东亭这个人?怎么会?这康熙王朝可是历史正剧啊,那里面,魏东亭的戏份可是很重啊!,谢谢!

    “我说,真假咱们别论,您说康熙朝没有魏东亭这个人,这又是从哪儿看来的?”摊主心想,既然都这样了,索性问个明白。

    唐易笑了笑,“我给你讲讲,你这幅东西便宜卖给我呗?”

    “好,你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圣旨我送你,就当我交学费了!本来,我光收来我就花了两百,还不算·;·;·;·;·;·;”摊主刚想说作假的事儿,话到嘴边算是打住了。

    一幅清早期的宫里出来的老轴老绫锦,而且成色很好,生生被瞎折腾了,唐易心想,你这学费该交!“你是看了康熙王朝吧,那是改成电视剧,里面虚构的人物很多,比如康熙身边的太监李德全,原型应该是梁九公,再比如这个魏东亭,原型应该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

    “哎?你说是就是啊!”摊主听唐易这么一说,心里真是有几分信了,但是嘴上还是硬邦邦的。

    “我给你说啊,曹操知道吧?魏国知道吧?曹魏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个连称,首先呢,用魏来代替了曹。再者呢,康熙朝的江宁织造曹寅,你可以查查,字楝亭,这楝字的右半边,和东字类似,所以用了东亭。由此看来,是故意用魏东亭来替代曹寅。”唐易一口气说完。

    这子,摊主彻底没话说了,“哎呀,小伙子,别看你年轻,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行家,这圣旨给你了!”

    “得,人家捡漏多少还得花点儿钱,你这倒好,一分钱不花,白捡!”文佳在一旁故作忿忿不平。

    唐易笑笑,却掏出了两百块钱递给摊主,“交学费是该交,不过你交的是作假的部分,这收来的钱,还是得给你!”

    这倒不是唐易装大方,在瓷都毕竟不是山州,两百块钱不多,买个安稳还是值的。

    摊主倒是一愣,他是真没想到在说好了的情况,唐易还能再给他钱。唐易把钱硬塞到他手里,拿着圣旨准备转身离去。

    “等等!”摊主算是收了钱,“小伙子,你这事儿办的地道!你要是有空儿,跟我走一趟,我有个大件儿,你看看要不要!”

    “噢?”唐易看了一眼文佳,文佳耸耸肩,“去看看呗!”

    “好!那就看看吧!”唐易点头。

    摊主让隔壁相熟的人帮忙看摊,带着唐易和文佳来到了古玩市场附近的一栋居民楼。

    “我老家是瓷都农村的,在古玩市场摆摊也有十来年了,说实话,这市场里的瓷器,基本都是假的,可是我上个月收来的这件儿,我看真。”上了三楼,摊主掏出钥匙打开防盗门,带着两人进了屋。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摊主带着两人进了其中一间卧室,从床底拖出了一个大皮箱子,打了开来。

    皮箱里一共两件瓷器,乍一看,都是明代的。其中一件,是万历五彩鱼藻纹葵口洗。

    这件瓷器,从名称上就很容易理解,这是一个笔洗,口沿是葵花状的,纹饰是游鱼水藻。

    这件五彩鱼藻纹葵口洗的直径不是很大,应该在二十五厘米以内,画工也不算很精到。不过,即便是这样,如果是万历官窑,那真品怎么也能值上个几百万。

    “这东西,我从一个同行手里来的,看了好几次才出手,真正的万历五彩。你看看怎么样?”摊主将这件葵口洗拿到了桌子上,向着唐易一伸手。

    唐易点点头,却又看了一眼皮箱里的另一件瓷器。

    但是,既然摊主说的是这件葵口洗,那只能先看看了。

    以鱼藻纹做为“洗”的纹饰,是很生动的,想想,笔洗里放上水,纹饰上的鱼和藻泡在水中,趣味子就盎然了。

    唐易先看了底,“大明万历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没问题。又看了看胎和釉,也没问题。

    只是,这釉上的五彩·;·;·;·;·;·;唐易看了看摊主,“您多少钱收来的?”

    “这·;·;·;·;·;·;”摊主自然不想说出收来的价格,在他心里,这是一件能卖上好价钱的东西。本来,他完全可以编一个价格,但是他认定了唐易是行家,所以一时还真不知道编多少好了。

    “你别误会。”唐易见摊主状态犹疑,干脆直接说道:“这好像是后挂彩。”

    所谓后挂彩,一般是用在釉上彩的瓷器上。物件呢,是本朝本代的,但原先是素器,或者脱彩严重,这样的东西,是卖不上价儿的。所以,就会有人在原物件的基础上,重新施彩烧制,而后再做旧。

    后挂彩的东西,如果做得好,是很容易让人打眼的,胎对,釉对,如果对彩的研究到不了十分高明的地步,很可能就掉进去了。

第422章 出戟花觚() 
摊主一听,立即傻了眼,连忙找了一个强光手电过来,准备再看看。

    “不用手电。”唐易将葵口洗的一条鱼对着窗户,迎着阳光,指着对摊主说道:“这件葵口洗原先不是素器,而是脱彩了,你看这条鱼,是可能是唯一剩的原彩,你再看其他的鱼,是后挂彩。”

    各行各业都有高手。有时候高手的一两句指点,胜过你琢磨十天半个月。

    仔仔细细对比了半天,摊主终于一坐到了凳子上,颓然道,“这可是三十万收来的,难不成要打了水漂?”

    唐易安慰道:“怎么是打了水漂呢?万历官窑,就算是脱彩严重,也能值个十万二十万的。”

    此时,摊主却突然眼前一亮,“对啊,既然我都看不出来·;·;·;·;·;·;”

    唐易一听,就知道摊主这是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打眼了,肯定还会有人看不出来,这物件完全可以不按脱彩瓷器处理,而是可以当万历五彩完整器卖出去,卖好了不仅不赔,还有的赚!

    想到这里,唐易无奈地摇了摇头。东西是人家的,他说什么,人家未必会听。这件东西,又不知道最后是哪个冤大头来买单了。

    “唉,本想到让您看个好玩意,结果这是让您来给掌眼来了。那就算了吧!”摊主显然不想在怎么处理这件葵口洗方面多说,立即转移了话题,这是准备送客了。нéiУāпGê一已更新

    “客气了。箱子里另一件青花缠枝纹出戟花觚,也是明代的款儿吧,正德的?”这时,唐易很是时机地问道。

    花觚,说白了就是花瓶。外形和尊类似,其实就是从尊演化而来的。为什么叫觚不叫瓶?也正是因为这个,不管是尊还是觚,都是从仿青铜器开始的,所以这名字也是从青铜器上来的。

    “出戟”可以象形地理解,就是这花觚的觚身上,出来两块,像是方天画戟的两边一样,不过一般都是很简单的一块瓷条状突出,肯定不会有方天画戟的两边那么复杂。

    出戟花觚看起来是很漂亮的,有的是两侧各出来一块,有的是周围出来四块,这么一来,就使得瓷器显得很有质感,更有青铜器的古意,装饰效果很好。

    这皮箱里的另一件,就是一件正德青花缠枝纹出戟花觚。高30多厘米,口径十几厘米,足径小,十厘米左右。长颈,圆腹。花觚嘛,口大脖子长,放花枝方便哪,肚子也得圆,蓄水方便哪。

    这件花觚,颈部腹部足部的两侧,都出戟了。颈部腹部,画的是缠枝牡丹,足部分两层纹饰,上面是如意云纹,面是蕉叶纹。整个造型和画片,那真叫一个漂亮!

    “您可真是行家,大行家!这件,我也是打了眼了!”摊主看着这件出戟花觚,叫苦不迭地说道。唐易的眼力他算是彻彻底底服了,所以他干脆实话实话了。

    “您看这么一个花觚,多漂亮!正德的款儿,釉色光亮,青花亮丽,保存得真是完整,跟特么新的一样!这是我从一个老农手里收来的,他说是家里挖井挖出来的,结果一点儿都没磕碰。且不说他是不是讲故事吧,这东西我一上手,就觉得是真的!”

    “要不是我一时太兴奋,那老农也不会咬着两千块钱的价儿不松口。但是,要真是正德官窑,两千算什么啊!我当时那心里啊,跟抹了蜜似的。结果呢!拎到这市场上,不管是送到店里,还是摆在摊上,大大小小的专家起码也有十几个人看过来,都一水儿地说是高仿!还有人说,看着新就新吧,上面一点儿痕迹和包浆都没有,怎么也蒙不出去!”

    “最后,我干脆放家里了,别拿出去添堵了。慢慢地,我也觉得是打眼了,哪有这么好的运气,两千块钱捡到一件明正德的官窑器呢!”说到最后,摊主竟然叹了一口气,点上火,抽起了闷烟。

    抽了两口,才想起没递给唐易和文佳,连忙又抽出两根。

    “不会。”文佳伸手挡了,而后小心拿起这件出戟花觚看了起来。

    唐易在这个空当自己掏出一根烟点上了,“你不是也在圈子里混了十几年了嘛,有句话叫‘真赛假’,看着新,不一定是假的!”

    “我当然知道了。但是这花觚釉面乍一看挺对,但仔细一看,就跟玉一样,还真是一点儿痕迹和包浆都没有,这个我真是没底了。当时我就是看收来便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