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知行摆了摆手,“这个你放心,金银珠宝对我们两个没儿没女的孤老头子来说,根本没什么吸引力了。”

    唐易有些尴尬,这说的好像自己探寻崇祯秘藏是钱一样,其实根据他的推演,这里面基本不可能是什么金银珠宝。但是想了想,终究没有解释。

    所谓清者自清,等到谜底揭开的那一天,一切都会不言而喻。小說就在黑=岩=閣

    “我想想,书中关于九龙合璧,好像还有一句‘双目窍开’,而后好像是‘水道暗开’!不过,时间太久了,具体我还真记不清了·;·;·;·;·;·;”陆知行回忆道。

    “能记住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您看,陶碧云是否会让我看呢?”唐易这才开口。

    文佳此时心里却在暗暗盘算,水道,原来是走水道!崇祯秘藏在五座山土位的山中,土克水,原先的九龙合璧机关阻止了水道,直到“双目窍开”,原来是打通了暗藏的水道!从五座山的形势来看,看来水道应该就在土位的山悬崖面!

    这样一来,即便陶碧云不给看半本《寻龙要术》,也是可以一试了!

    陆知行沉吟了,复又开口道:“这本书你之所以看得这么重,无非是你掌握了太多东西,就差这本书上的画龙点睛之笔。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除非想参研风水之术,否则,这本书是没用的。我想,她应该会给你看。”

    “陆先生,您难道对崇祯秘藏不感兴趣?”唐易却问出了这句话。

    “谁说我不感兴趣?不过我已经说了,要只是金银珠宝,那就没意思了。这样吧,我帮你一把,给陶碧云说说。就说你的朋友文先生是个风水大师,很感兴趣。到时候若有什么大秘密,你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就行了。”陆知行这时候已经显得有些淡然。

    “那就多谢陆先生了!”唐易见此事告一段落,便斟酌着又说起了另一件事:“陆先生,也是巧了,我在河野平那里发现了雍正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他当成真品,我却并不看真。”

    “看来,你的眼力又提升了啊!”陆知行笑笑,“那是特殊用途,你懂的,不用试探我。我和老鬼做了俩,一件有很明显的内印,另一件想必就是你看到的那一件。”

    唐易也笑道:“我只是想光明正大地把高仿艺术品推向市场。”

    “我没看错,你是个很正的人,想做高仿艺术品,堵死赝品祸害人的暗流。这件事,不要说你,就是十个你合起来,也是螳臂挡车。不过,就算是愚公移山,也算是有了希望。我还要建一个窑厂,陶碧云投的钱其实是倭国人的钱,你明白了?”陆知行的意思,自然是陶碧云拿了倭国人的钱,回馈的却是陆知行做的高仿。

    “我明白。”唐易发现,陆知行今天的话很多,而且还都不是废话,信息量很大。看来,昨晚和陶碧云黄立三在一起,定然是商议了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否则也不用都关了机。而且选在晚上,关机不会惹人怀疑。

    “你是个聪明人,聪明得和你的年纪太不相符。好吧,你不是一直想问我,我师父去世的前十年,我干什么去了么?这次一并告诉你吧。”陆知行已经喝了不少酒,但是思维还是很清晰。

    “那您当时为什么不说?”唐易忍不住问道。

    “因为当时我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现在我看出来了,对付东京史料馆,阻止古玩精品外流,是你的志向之一,虽然你现在还不够强大。”陆知行一针见血。

    唐易这才点点头,“看来,陶碧云和东京史料馆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大的局。我猜,参与布局的,恐怕不止你们两个。”

    “你说的太严重。只不过是有点儿秘密的往事而已。”陆知行将酒杯举到唇边,看着三个听众,“喜欢絮叨往事,说明人老了。同时对着三个人絮叨秘密的往事,那就是老糊涂了!”

    陆知行当然不糊涂。这三个人,鬼叔和他认识几十年了,而且一步将是他的左膀右臂。唐易对很多事知道的不比他少,而且是个很沉稳的人,他能把文佳带来,就说明是绝对信任文佳的。所以,他肯面对这三个人说,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很可靠的人。

    秘密压在心底,是很痛苦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喜欢听又听得懂而且可靠不泄密的听众。

    这三个人当然也不会当陆知行老糊涂,都竖着耳朵听着呢。

    “我师父去世之后,我先是到去了欧洲和倭国,主要是参研了那些个博物馆的物件。后来听说陶碧云日子过得不好,便又回到了瓷都呆了两年。陶碧云是我师父的女儿,这两年我主要是帮衬她了。后来,我看她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已然完全可以独立了,就准备离开瓷都。这两年,也是我指点阿鬼的两年。”

    说到此处,陆知行看了一眼鬼叔,鬼叔的眼神中也似起了几分唏嘘。

    “就在我要走的时候,有一个人来到了瓷都,找到了我。那个时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古玩已经有点儿要热的趋势了。这个人自称是一个不公开的部门0503的人,专门和古物打交道,他想让我帮忙。”

第418章 古物基地() 
听到这里,唐易和文佳俱是很惊讶,0503居然还找过陆知行!但是,他们都忍住了没出声,怕打断陆知行的讲述。

    陆知行却有意无意地看了唐易一眼,“看来,你也知道0503?这也不奇怪,总部就设在你们山州嘛!不过现在改名了。”

    “嗯,我知道这个部门,不知道找你的具体是哪个处室的人?”唐易应道。

    “不是处室,是基地。这个人自称是0503古物基地的负责人,既不告诉我姓名,也没有出示证件,而且,我当时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所以,根本不想答应他。但是,他却让我看了几张照片,登时让我改变了主意。”

    原来,0503还有古物基地!唐易心里一阵波浪翻涌,看来这个部门在山州的,只是常设机构,没准儿在其他地方还有什么设置!另外,是什么照片,居然能让陆知行改变主意?

    “我这一辈子,什么瓷器没见过?但是他拿出来的照片上的瓷器,我还真就没见过!”陆知行的目光迷离,仿佛又重新盯在了当年照片上:

    “这是一件柴窑弦纹樽!”

    柴窑!

    “你们想必都知道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最起码画册上肯定见过,这东西太有名了!但是,如果见了这只柴窑的弦纹樽,哪怕只是照片,也会产生一种草鸡和凤凰的对比感觉。”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被认为存世的只有一件,堪称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这件弦纹樽,最牛逼之处就在于个儿大,高近13厘米,口径达18厘米,直口圆筒平底,由三个变形兽足支撑。这么大个儿的汝窑器,这弦纹樽是独一份儿!

    而且,这件弦纹樽的美感也很强烈,樽外壁上中有七道弦纹,其中在中部有三道,靠近口部和底部的地方各有两道,这七道弦纹使得原本高雅古朴的樽,更显得庄重肃穆。

    大个儿的是独一份儿,小个儿的还有一件。就在几年前,在华夏举行的一场国际秋拍上,突然又出现了一件造型类似的弦纹樽,虽然个头儿要小得多,但在上拍之前的估价,就已经是天价。拍卖画册上,破折两端都是八个0,晃得人眼晕。

    就是这样的重器,在陆知行口中,对比柴窑弦纹樽,居然比喻成了草鸡见凤凰!

    “您说的柴窑弦纹樽,也是七道弦纹?”唐易问道。

    七弦应用到瓷器上,是很风雅地借用了古琴的概念。我们常说的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有古籍载: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刘长卿的《弹琴》中也曾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句子。

    “对,是七弦。不过,柴窑弦纹樽,比故宫的汝窑弦纹樽造型还要大。我仅仅是看了柴窑的弦纹樽,当就觉得,这汝窑的弦纹樽,肯定是仿了柴窑的样式。而柴窑的弦纹樽,才是这一器型的开创者!”陆知行说道。

    “找你的这个人心思缜密,早就设计好了!看照片的感觉再强烈,也没有陆先生想见到真品的心理更强烈!”文佳微微笑道。

    “没错。后来,我就跟着他去了0503的古物基地。我真的见到了柴窑真品!”陆知行说道。

    “这个基地在什么地方?”唐易和文佳几乎是同时问道。

    “好像距离瓷都很远,先是坐了飞机。但是落地时一看就不是民用机场,所以也看不出是在哪里。机场本来就挺偏僻,来了一辆车,拉着我们上路,但是路上也没个路牌,车子后来进了山,这个基地就在山坳里,大铁门很普通,挂了一块“闲人免进”的大牌子,进了里面,才发现更像个疗养院。说实话,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哪个省哪个市。”陆知行解释道,“不过我记得,柴窑弦纹樽是放在一栋楼的地室里,那地室很大也很高。”

    唐易这时心想,这基地够隐秘的,不过既然能有柴窑这样的东西,不隐秘哪成?

    同时,怪不得陆火圣做过一块柴窑的瓷片!而上次他显然对自己刻意隐瞒了!唐易心里翻江倒海,一来,世上真的有柴窑流传!二来,陆知行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见过实物才烧出了瓷片!那这块瓷片的颜色,已经无限接近柴窑真品!

    “莫非您闭口不提的那些年,都呆在这个古物基地?难道把您软禁了?”唐易突然问道。

    “如果非要说软禁,是我自己把自己软禁了,光是一件柴窑弦纹樽,就够我研究很久了。”陆知行苦笑,“除此之外,这个基地有吃有喝,住的房间也很舒服。”

    “那让您去了,究竟是要您做什么呢?”唐易又问道。

    “不光是我,十好几个人呢,这些人我都不认识,想必肯定是隐藏在民间的高手,根本没有报纸电视上那些所谓的专家。至于干了什么,你也别问了,不光是你,谁都不能说。”陆知行笑了笑,“不过,其实我不说,你自己可以猜嘛,找了这么一帮人进去,能干什么?”

    唐易想了想,其实这也不算难猜。

    这么一批高手到古物基地,很可能是去鉴定了。因为0503,也就是现在的特殊古物征集办,东西肯定不光是考古发掘出来的,还有一些其他渠道来的东西,这些东西的鉴定,恐怕还真得群策群力。

    比如这件柴窑弦纹樽,不知道是从什么渠道征集来的,的专家都没见过柴窑,怎么鉴定真伪?找民间的隐藏高手,也算是一个办法。而且从陆知行的说法来看,最起码他认定是真的了。

    不过,这件柴窑直到现在也没公布于众,想必虽然陆知行觉得真,但国家还是没有盖棺定论。

    国家设置一个古物基地,进行鉴定分类整理,这算不上什么秘密,看起来和文物局的类似。但是,古物,比文物的范围要大得多!这个基地却又藏在了深山里,而且不让陆知行知道在哪里,说明里面的古物都不是一般的古物,要么应该是像柴窑弦纹樽这种级别的,要么具有特殊的意义。

    唐易猜出了大概,又见陆知行执意不肯说,便也不再浪费脑细胞,但是还有个关键问题是要问的,“您去过基地这件事,和您现在干的事儿,到底有什么关系?”

第419章 关键玄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