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石溪缓缓离开桌子,踱步到了窗边,“真是造化弄人·;·;·;·;·;·;”

    唐易不明就里,他感到金石溪今天很奇怪,一开始匆忙认定是假画,现在又玩起了深沉,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唐易一时也没有打断金石溪的状态,站在一旁,静静地等着金石溪再度开口。

    “罢了,我也不瞒你了!”金石溪子回过头来,“你知道我为什么只看了几眼就说是假画么?”

    唐易沉吟道:“莫非,金先生见过没被破坏前的整幅真迹?”

    “你说对了一半。这幅画的用笔和意境,我一看就知道是李思训的手笔,但是正因为是李思训的手笔,我才以为这幅画是一整幅,所以根本就没有细看,还以为只是模仿得惟妙惟肖而已。因为,一整幅真品,是不可能的!”金石溪摇了摇头:

    “我没见过整幅,我见过后半幅。”

    唐易恍然大悟,以金石溪的眼力,见过后半幅,自然能看出这是前半幅。他还以为是整幅的仿品,只露出了前半幅,所以有点儿先入为主,匆忙认定了这是一幅假画。

    他却没想到,这幅画正是只有前半幅是真的,后半幅是拼接的!

    “不过,金先生,就算您见过后半幅,万一这后半幅被人收走,同时又收来了前半幅,合二为一,那岂不是就是一幅完整的真品了?您这还是应该仔细看看啊!”唐易犹豫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虽然唐易说的有些戏剧化,但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哪怕是微乎其微的。

    “这个可能不存在!”金石溪居然直接否定了,而后,走到办公室一角的保险柜前,慢慢开启起来。

    柜门拉开,金石溪侧首对唐易说道:“因为,后半幅在我手里!”

    唐易大惊,金石溪居然有这幅画的后半幅?!

    没想到,自己这番前来讨教,居然碰上了这么一个结果!

    李思训《秋山行旅图》,真的面临了合二为一的机会!这难道就是金石溪说的造化弄人?

    唐易子就想到了《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的山水画,背景是美丽的富春江,用墨淡雅且极富变化,山水疏密得当,曾被称为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在明朝末年,这幅画被收藏家吴洪裕所得,吴洪裕喜欢这幅画到了一种难以自拔的程度,临死前竟然令将画烧了殉葬!所幸,被他的侄子火中抢出,结果此时画已被烧成了一长一短两部分。长的是后半部分,称《无用师卷》,短的是前半部分,称《剩山图》。

    最终,《剩山图》收藏于浙省博物馆,《无用师卷》收藏于台岛故宫博物院。数年前,两段《富春山居图》终于合二为一,在台岛展出!关于《富春山居图》,有很多传奇故事,感兴趣的可以请教度娘,在此不多赘笔墨。金石溪一开始状态还算正常,到了拿出后半幅《秋山行旅图》的时候,手竟然有些颤抖了。金石溪缓缓将后半幅放到了前半幅旁边,一言不发,目光久久不能平静。

    后半幅不像唐易的前半幅那样被修整拼接过了,直接就是半张残画,从中间而断。看起来和《富春山居图》火烧不同,像是被剪断或是砍断的。

    而就在应该题款的偏右靠上部位,果然有李思训的题款,很简单:秋日行旅,前路未知,心有念,挥笔入神。李氏思训。

    方还有一个朱红的阳文小篆印章:右武卫大将军。

    李思训除了被称为华夏山水画“北宗”,他的字也是很出名的,落款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唐易看后很快就断定,确是真迹无疑。

    就在题款右侧的空白处,还有一方方形的印章:嘉庆御赏之宝。

    除了这方“嘉庆御赏之宝”,再也没有其他皇室或者名人的收藏章。

    “怪不得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幅画!这幅画想必是嘉庆皇帝在位最后几年得到的,而且估计很快就流出了皇宫!”唐易忍不住说道。

    本来一言不发的金石溪听了唐易的话,猛然回头,脸上写满了惊异:“你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你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幅画?”

第385章 一刀两断() 
“是啊,第一次。您当时看了前半幅就说是《秋山行旅图》,我还有些吃惊。”唐易应道。

    金石溪看了看唐易,没有说话。

    唐易笑了笑,“其实推断出我说的这些并不难。这幅画显然是一幅珍品。而且盖了‘嘉庆御赏之宝’,那就是清代的嘉庆皇帝曾经收藏过。不过,这么一幅名画,如果被清宫珍藏,肯定会录入《石渠宝笈》附注,而且名扬天,名头未必会比《富春山居图》小。这幅画我却从来没听说过。”

    “所以,那就是不仅没有录入过《石渠宝笈》,而且在清宫的时间很短暂。《石渠宝笈》从乾隆到嘉庆,一共出了三编,最后一编是嘉庆二十一年。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那么这幅画应该就是最后这四年收的,而且没有被接来的皇帝收藏,不然也不会没有传出名头。那就是很快就流出了皇宫喽!”

    金石溪骇然,随后竟兀自有些寡淡地笑了笑,“你不仅眼力过人,这对历史的洞察也高人一筹啊。既然来了,我就告诉你这幅画的来历吧!”

    “这幅画,原先是我的祖父收藏的,当年确实是一整幅画。民国年间,我的祖父在书画木器方面堪称一代宗师,本来在燕京,后来因为一次变故来到了山州。世事难料,家学传承出现了变化,书画方面的造诣,我的父亲传承得不错,木器方面的造诣,则不如我父亲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姑。后来战乱,我姑姑远嫁江浙,只知道嫁给了一户姓周的人家,再无音讯。我的书画,最初就是父亲启蒙。”亲小說書名+黑*岩*閣就可免費無彈窗觀看最快章節

    “这幅画,本来我祖父刚得到的时候,确实是一整幅画,是一个大收藏家的儿子从家偷出来卖掉的,而且根据他的讲述,确实是嘉庆末年从清宫流出来的东西。后来,我祖父从燕京到山州,因为带了不少珍品,只有他和一个小厮,所以选择了走水路。结果,水路上居然也遇到了土匪,一艘匪船把我祖父的乘船堵住了。”

    “三名土匪上船,将东西抢掠一空。这幅画本来是藏在一卷竹席之中,土匪没有发现,我的祖父本来很庆幸,结果,土匪在离船的时候,竟然将这竹席踢到了水中!”

    “我祖父当时就急了,跳水去。土匪自然生疑了,一卷竹席还用得着如此拼抢?肯定藏着东西!他们将我祖父救了上来,打开竹席,发现了这幅画,抢夺之时,我祖父抓住了卷轴的一端,抓住另一端的土匪眼见我祖父抓得紧,大怒之一刀劈来,我祖父侧身一闪,手里抓着的这幅画也带到了一旁,结果这幅画就被一刀两断!”

    “这时候,突然河道上传来惊叫:带枪的官军来了!听到声音,另外两个土匪立即跳到了自己的船上,准备逃离;而拿着半幅画的土匪并未罢休,拿着刀仍旧想抢,这时候,我祖父带的小厮拼死抱住了这个土匪,另外两个土匪也不停催促,这个土匪才拿着半幅画逃离。只是,这个忠义的小厮,被土匪离去时一刀杀死。”

    金石溪不仅说了这画的来历和一分为二的经过,而且把自己的家庭也顺带介绍了一些。

    书画木器的一代宗师,姓金?

    唐易这时候脑中划过一道电光,不会这么巧吧?这接二连三都是五古封灯的人?

    难道金石溪的祖父,就是木门长老金木林?

    金石溪见唐易面露惊讶,同时又不作声,便立即说道:“我说的,都是先父告诉我的,应该没有虚言。不过,我今天告诉你了,的确是因为机缘巧合,你还得帮我保密。”

    唐易点点头,顿了顿,终于小心问道:“金先生,恕我冒昧,令祖父的名讳可是上木林?”

    金石溪此时脸上的表情已经很难形容了,“你,你怎会知道?”

    唐易心叫道,果然是啊!

    “金先生,其实我对令祖父知道的并不多,我只是碰巧知道了五古封灯而已。不过,料想令祖父既然离开燕京,远到山州,想必告诉后人的也不会多,但是有关掌门,五门长老,玄门护法想必应该说过。”唐易尽量连贯地说道。

    “没错!”金石溪看着唐易,突然抬手指着他,“对了,还说过掌门姓唐,虽然没说名讳,但是你也姓唐,难道·;·;·;·;·;·;”

    唐易虽然怀疑唐掌门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辈,甚至怀疑过是不是自己的曾祖父,但是现在毕竟没有什么证据,而且这事儿更不能随便拿来说,他缓缓摇了摇头,“金先生,你的祖父可能没告诉你,唐掌门也叫唐易。”

    这句话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但是在金石溪听来,那就是再明确不过的否定了,哪有和祖辈重名的?

    “噢!”金石溪点了点头,“我的祖父曾说,这位唐掌门曾经对其他长老说过什么谶语,虽然和他无关,但是想想不舒服,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具体名讳,只说姓唐。”

    唐易正要接口,金石溪突然又问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说来话长。不过,玄门护法姚广圣的关门弟子是我的朋友,现在就在山州。”唐易答道。

    “玄门护法的徒弟?那也得是个老头子了吧!而且,这种人一般接触不到,你们怎么会成为朋友?”金石溪仍是有些疑惑。

    “金先生有所不知,这姚广圣足足活了120岁,去世时间并不长。他的这个徒弟只有二十多岁,很小就拜他为师了。”唐易解释道:“不过他在燕京名头很大,我们也是通过燕京的一个朋友认识的。”

    “噢,原来如此。”金石溪的情绪渐渐平复来,“坐休息会儿吧,你看咱俩一直站着。”

    唐易点点头,和金石溪一起坐到了桌边。

    坐之后,金石溪仍显得心事重重,他从抽屉里拿出烟盒,递给唐易一支,然后自己也拿到嘴边一支。唐易掏出火机,顺势给金石溪点上了,接着自己也点上了。

    “谢谢!”金石溪抽了一口烟,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唐易,有件事儿,你看,这幅画·;·;·;·;·;·;”

    附注《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共编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共二十八函。这是一部书画著录史上的集大成者,书中的著录作品汇集了清代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不是书画大家就是书画研究专家。

    这本书现在也有出版物,不难买到。

第386章 很难估价() 
见金石溪吞吞吐吐的样子,唐易立时就明白了。金石溪这是想要买他的半幅画了!

    但是,这样的已被自己认定的千古珍品,哪怕是半幅,他自然也是不舍得出手!

    “金先生,你是想收了这半幅画?”唐易干脆挑明了。

    “按说我不该启齿,这样的唐画,即便是半幅,也不多见。只是,本是我祖传之物,而且两个半幅恰好又遇到了,不能真正合二为一,实在是可惜啊!”金石溪轻声说道。

    不得不说,如果金石溪只是单纯说要收这半幅,唐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