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老心中占据了一个很的位置。

    对于毛逐,唐易的描述是一个热衷古玩的同学,想一同拜访、学习。对此,秦老也没有排斥,毕竟,现在好学的年轻人也不多了,而且既然是唐易的同学,也算得上是方老的门生,最起码来路没有问题。

    唐易又买了两盒高档礼品,按照秦老的地址,两人打了辆车,直奔而去。

    秦老的家,是位于南郊的一片高档别墅区。这片别墅区,对于生长在山州的唐易来说,自然是听说过的,能在这里住的人,不仅要富,还要贵,说白了,光有钱不行,社会地位还得跟得上。

    什么叫档次,这就叫档次!开发商算是把这种道道给看透了。

    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处院落门前。透过大铁门,唐易看到,院内树木苍翠,花团锦簇,可谓鸟语花香。面对如此环境,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顿时感到一阵清凉,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唐易上前,按响了门铃。

    不一会儿,院子里走出了一个精明干练、目光炯炯的中年人,唐易认出,这就是初遇秦老时那个开车的司机。

    “唐易来了?”中年人打开了门,显然也认出了唐易,而秦老肯定也交代过了,唐易要来。

    “没打扰秦老休息吧?”唐易进门之后问道。

    “没有,等着你呢!”中年人说罢,走在了前面带路。

    院落,唐易这才发现,院子里不仅是树木苍翠,花团锦簇,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一处园林式庭院!一条纯白色的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最终延伸到一栋二层小楼前,而路中间,还被一条人造的小溪隔断,上面架着竹制的小桥。

    小溪的尽头,是一处荷塘。而荷塘旁边,顺势建造了一段古香古色的回廊,回廊尽头的空间面积偏大,更像是一处亭子,正对着一处假山,假山错落有致,太湖石上培育花土,花草生机盎然,有蝴蝶翩迁起舞。

    整个庭院周围,种植着高大的杉木,仿佛是庭院的保护伞一般。

    “真是洞天福地啊!”唐易心中禁不住感叹道。这是他第一次到秦老家里,心想,此地空气清新,景象别致,要是长期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想不长寿都难啊!

    回廊尽头,一个鹤发的老人正在茶桌上烹茶。缕缕茶香随风而来,沁人心脾。

    “秦老!”唐易立即上前,恭敬说道。

    “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啊,坐!”秦老摆摆手中年人接下唐易手中的两盒礼品。中年人也就此离去。

    “秦老,我叫毛逐,冒昧打扰,还望您见谅!”毛逐站在唐易身边,也恭敬说道。别说,这小子平时大大咧咧,真到关键时刻,还有模有样的。

    “你也不用客气。”秦老点点头,又对唐易说道,“你的运气看来是挡都挡不住了,又捡漏了?”

    “说起来,还得感谢娉婷,我们一起逛古玩市场,她买了一件青花笔筒,我买了一个釉里红小盘。”唐易点头。

    “这孩子!”秦老笑道,“看着你捡漏,她也手痒了。”

    “那是件同治民窑的精品青花人物笔筒,也不错呢。”毛逐接口道。

    “嗯?小伙子张口就来,也很不简单啊!”秦老看了看毛逐,“在哪里高就啊?”

    “跟着唐老板混呗,现在学历史不好找工作。还请秦老多多指教。”毛逐笑道。

    “哈哈哈哈。”秦老也笑了起来,“年轻人只要好学,我们这些老头子又岂有不教的道理?古玩文化,博大精深,不要只看到风光的一面,关键是先要能吃得苦。”

    唐易和毛逐不由得一起点头。

    接着,秦老又对唐易说道:“拿出来看看吧。”

    唐易打开锦盒,取出了釉里红双鱼小盘。

    “好东西!”秦老还未上手,只是看了一眼,就直接说道。真正的大家,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过手的东西不计其数,对于东西的好坏,往往有一种惊人的直觉,这种直觉绝不是纯主观的东西,反而应该是一种高深的眼力的瞬间体现。

    但是,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却切记不要相信直觉,那不仅不是眼力,而且是一种武断和鲁莽。

    “釉里红,乾隆官窑的精品······”秦老拿起小盘,然后又看了一眼唐易。对于秦老这种大师级人物来说,根本就不需要看底款,断代上手而知。

    他之所以看了唐易一眼,是因为他感觉到,如果只是一件精美的乾隆官窑小盘,恐怕唐易不会这么着急来让他掌眼。

    ps:算是赶回来了。新的一周开始了,厚颜求花求收藏求票票!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

第33章 百万残器() 
唐易没有说话,而是用一种热烈的目光回应秦老。

    秦老想了想,终于翻转手腕,看起了底部。

    “残了······”秦老眉头一皱,似乎有点儿觉得可惜,但是,当他的目光落到底款上时,表情中突然又露出了惊喜。

    “蜗寄!居然是蜗寄······”

    说罢,秦老拿起小碗,走到阳光照射的明亮之处,仔仔细细研究起来。

    在阳光的映射之下,温润莹白的釉色愈加显得肥美,而红色双鱼的发色也更加艳丽,光影流转,仿佛是在盘中游动一样。

    “可惜了!要不是底足圈口残了几小块,这个小盘真称得上是极品。唐英五十多岁才开始学习制瓷,短短时间就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乃神人也!不过,好在只是伤在底足,还算不影响观瞻。”秦老将小盘翻转,手指轻轻抚动“蜗寄”两字,若有所思。

    “多少钱捡的漏?”秦老复又问道。

    “呃,其实,本来是娉婷买那个青花笔筒的搭头,后来我又加了一千块钱。”唐易说道。

    “什么?!”秦老惊声道,“唐英自制的极品,居然让你这样拿下来了?!”

    “毕竟是一件残器······”唐易虽然不愿意面对,但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这可不是普通的残器,一来,只是底足微小的缺口,二来,近年来,根本就没出现过唐英自制并特意留出如此底款的东西,这个小盘,上拍的话,如果让我定起拍价,不会低于百万,如果竞争激烈,拍出几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秦老说道。

    唐英,的确是陶瓷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任督陶官的三十年,正是清代瓷器的巅峰,而他去世之后,清代瓷器便走向了下坡路。唐窑,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加上的称谓。清三代,一个唐窑,一个郎窑,都是官窑器精品中的精品。

    乾隆官窑有很多都是唐英主持烧造的,而且市面上并非难得一见。但是,唐英自制并留有特殊底款的器物,那就真是太少见了!

    就以此物为例,直径不过十几厘米的小盘子,还是有残缺,起拍价居然就能定在百万!

    毛逐嘶嘶倒抽着气,转而看了唐易一眼,心中对这个同学,也不禁暗暗有了佩服的感觉。

    “怪不得你这么兴奋来找我,原来是你老本家的东西!”秦老呵呵笑道。这自然是开了一个玩笑,唐英与唐易都姓唐,但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唐易没有接腔,心想,秦老如此开玩笑,想必还有下文。

    果然,秦老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泛古堂今年的秋季拍卖会已准备阶段,这一次主要是清三代精品专场,你如果想出手这件小盘,不妨一试。”

    “如此,再好不过,那就多谢秦老了。”唐易略微思索便应道。这釉里红双鱼小盘,如果放在阁宝多店铺出售,定然是没有上拍利润大的,而且既然秦老开口了,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儿,唐易没有道理不答应。

    而且,秦老已经说了百万的起拍价,那就必然不会低于这个数。

    “好,回头我让人去找你,填写单据,收走小盘。”秦老微笑道。

    “秦老您太客气了,现在留在您这里,单据回头找人补给我就行。”唐易连忙摆手,“我这里还带着别的东西呢,挺重的,要是带回去,路上不小心碰坏了怎么办?”

    秦老看了一眼唐易。唐易表情坚决,脸上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秦老却突然笑了:“别的东西?莫非你不止淘了一件宝贝?”

    “主要是买了些书,还有个剔红漆器。”

    “嗯,书还是要多读的,开卷有益。剔红漆器?什么年代的?”

    “我看是民国的普品,就是买着玩玩。”唐易并非不想告诉秦老实话,只是这一件漆器是一个完整器,从外表看不出什么端倪,他不知道如何解释,总不能说看到黑色宝光推断里面有宝贝才买的吧?

    “既然带来了,一起看看吧。”秦老一边将小盘放入锦盒,一边说道。

    装着书和剔红漆杯的袋子就在毛逐旁边,毛逐伸手将装着漆杯的盒子拿了出来,递给了秦老。

    秦老打开盒子,拿起了漆杯。

    “这个漆杯有点儿奇怪。”唐易没想到,秦老一上手,就如此说道。而且他能看出来,秦老说的奇怪,肯定不是因为漆杯上宽下窄的漏斗式造型。

    果然,秦老接口道:“剔红雕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这个漆杯从漆的老旧程度和雕工来看,的确是民国的产物。怪就怪在,这件漆杯上漆成型的工艺水平很高,但是雕刻技法却相对粗陋。”

    秦老这么一说,唐易心里隐隐有了一个推断。当年,此人保护漆器里面的宝贝,想必是费了思量,上漆的水平高,是因为要小心护宝,而雕刻的工艺一般,是不引人注意。

    “你为什么要入手这个漆杯?”唐易还在沉思,秦老却又问道。秦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单从表面上看,这漆杯没有入手的价值。

    “嗯?”唐易突然回转过神来,不由得顺口说道,“上漆的水平如此之高,会不会里面藏了什么东西?而雕刻的工艺一把,会不会是掩人耳目雪藏的东西不易被发觉?”

    唐易说的这些,纯粹是秦老说出奇怪之处后他思考的。他正在思索之间,秦老又突然发问,所以真是顺口就说出来了。说完之后,他又有些后悔,这是不是太牵强了?

    不料,秦老却认真点了点头,“比重是有些问题,不知用的什么胎,感觉有点儿不太对头。我对漆器也只是略知皮毛,不敢妄言。”

    唐易和毛逐听了此话,均是心中一震,以秦老今时今日的地位,居然说自己“略知皮毛,不敢妄言”,如此的谦虚谨慎!

    “或许是木胎?”唐易沉吟道,“不妨就在今日破开看看,本来买来此物,就是玩玩,这件漆器本身,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这个漆雕的工艺,是江南一带的手法,此地能工巧匠颇多,而且漆器不容易处理,可不能草率。这样,我店里有一个木雕师傅,也是从江南来的,找他试试。”此时,秦老也对这个透着古怪的漆杯起了兴趣,站起身来,要和唐易一起去泛古堂找木雕师傅。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

第34章 大巧若拙() 
'本章字数:2219更新时间:2015…03…3112:35:26。0'

    山州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人文之风浓郁,古玩行当兴盛。同时,山州经济发达,交通也极为便利,所以,除了古玩集聚,也集聚了天南海北的手工艺人。秦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