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可惜,洠в姓飞踔烈笆芳窃亓苏庖坏恪

    好在,现在有一个人知道了,还是个学历史的,也相信了他。

    唐易忍不住大声说了出來:

    “洪承畴,我读懂了你的忏悔,九泉之下,你也该瞑目了…至于崇祯秘藏,我去看看也不为过吧?”

    “卧槽,你鬼叫个啥?”毛逐推门进來,对着柜台后面的唐易嚷道。

    “你可回來了,看着店,我去看几样东西。唐易把血书迅速卷了起來,又把笔毫安置到了笔杆上。

    毛逐并洠в凶⒁馓埔椎亩鳎仁前寻诺搅艘槐撸蟮沽艘槐攘艘淮罂诓潘档溃骸坝钟惺裁春枚鳎俊

    这次去瓷都,毛逐捡漏了一把“黄锡”,心气顿时就显得不一般了。

    唐易将血书放进了包里,拿着这支诸葛笔递给毛逐,“你看看。”

    倒不是他不想把血书的事儿告诉毛逐,只是关系到崇祯秘藏,这事儿事关重大,而且还未成形,现在确实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毛笔倒是个老东西,年头不短了,不过看似很普通啊…”毛逐拿着笔坐下了,看了看之后说道。

    “你眼力进步很快啊,这是一支诸葛笔,不过确实是太普通了。”唐易接口道。

    “多少钱?”毛逐又喝了一口水。

    “一万。”唐易道。

    毛逐含了一口水,半天才咽下去,“不会吧?这东西的市场价也就是这个数了,你这种吃肉不吐骨头的,肯吃这么大的亏?”

    唐易淡淡笑了笑,洠в兴祷啊

    毛逐拿着笔走到唐易面前,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笑着说道:“我明白了,你这是放长线掉大鱼,你是看上了人家别的东西了吧?这么着急要去,看來那个才是大漏…”

    “哎?我以为你会说我有钱烧的,是个装逼货呢…”唐易笑出声來,“我给你说实话吧,那几样东西他不卖,我只是去看看,而且看看还要给一万…”

    “什么?…”毛逐瞪大了眼睛,半晌洠祷啊9艘换岫蝗凰档溃骸叭媚阏饷锤行巳ぃ隙ú皇且话愕亩鳎庋桑形绯苑故奔淙松伲愀辖粼迹颐窃绯苑梗亓说昝盼颐且黄鹑ァ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r405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272章 徽墨传说()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好吧。”唐易点点头,“他说,是一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不过,既然这支笔是普品,也难不成这套文房四宝也是普品。”

    “再不济也是老东西,文房里的东西,沾沾书卷气也好。”毛逐嘿嘿笑道,“我请你吃饭,米饭把子肉伺候。”

    唐易笑骂:“中午这热天,吃把子肉,你胃口真行…”

    把子肉是山州的一种特色食品,是将三层带皮五花肉切成厚约一厘米的大片,经过酱制,然后焖熟,口感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软可口,肉汁可以浇在米饭上,酱香浓郁。一般把子肉店的肉都是焖好的,放到瓦罐里文火保温,所以去了就能吃。

    “又好吃又快…”毛逐停了停,“还不贵。”

    “好吧…”唐易电话约好了中午见面,老人满口答应了。临近中午,唐易关了店门,和毛逐到附近一家口碑不错的店铺,点了米饭把子肉,配了炸辣椒、五香豆腐干、炝土豆丝等几个小菜,很快便吃完了。

    随后,两人打车直奔老人家中。

    老人在留下联系方式的时候,只留下了一个“李”的姓氏,后面则是一连串的电话码。唐易一直称呼他为“老人家”,也洠谝狻

    老人住在一处开放式小区,老楼。楼层不错,三楼。

    “李大爷,打扰了。”毛逐嘴快,老人开门后,立即说道。

    “來,快进來坐…老伴出去买东西了,就我自己在家。”老人连忙说道。进门之后,唐易发现,老人家中陈设简单,但是却很干净。

    “洠Т蛉拍苑拱桑俊碧埔捉藕笪实馈

    “洠в校颐浅苑乖纾习槭浅粤朔共懦鋈サ摹!崩先巳锰埔缀兔鹪诳吞撤⒆拢澳忝堑茸牛胰ツ枚鳌!

    老人很快拿了一个精致的红木书箱出來。

    唐易打量了一下,“李大爷,您说的文房四宝和这个书箱,是一起传下來的吧?”

    “洠Т怼!崩畲笠呛切Φ馈

    唐易心说,果然,这书箱从形制、工艺和包浆來看,应该是清中期的物件。也就是说,或许书箱里的东西是更早时期的,但是李大爷的祖上可能是陆续得到的,最后一件东西是清代得到的,凑齐之后,才专门配了一个书箱。

    打开书箱,里面的东西一目了然。笔确实是一支诸葛笔,只不过材质也是紫竹狼毫,笔杆未有雕刻。笔毫很饱满,像是从未用过。唐易特地抽拉了一下笔毫,果然能抽拉出一截,这是诸葛笔的一个特点。

    而且,唐易是想探探,这里面是不是也藏着什么东西。这么一看,洠в小

    砚台,则是一块宋代的歙砚,荷塘蛙鸣,荷叶状的砚池,旁边还雕刻了一只青蛙,材质优良,工艺精美。

    而宣纸做成的小册子,从纸张來看,更像是明代的东西。书目处留有空白,里面已经印上了红色的条格,但是上面干干净净,也从未用过。几样东西年代不一,这也印证了唐易开始的想法。

    甚至还有可能,一开始只配齐了那一支带有血书的笔毫秃了的诸葛笔,后來又发现了一支,但是原先那支又不舍得丢掉,一并放进了书箱。书箱的笔槽,多放一支笔的地方,还是有的。

    “精品啊…”毛逐忍不住叫道。因为相对黑乎乎的墨锭,其他三样更容易吸引人注意,所以唐易和毛逐都是先看了这三样东西。

    确实是精品,开门到代的东西,而且保存十分完好。

    不过,当唐易细细审视这一块长方形的墨锭的时候,宝光浮现,直觉顿生,立时就觉得其他三样东西,实在是洠Хê驼饪槟啾取

    这条墨锭是扣着放的,朝上的一面是漆黑的光面,但是翻转过來,那景象就大不一样了。

    墨锭另一面,是先雕刻后描金的一龙一凤,龙大凤小,龙仰凤俯。龙的非凡气势,和龙凤呈祥的祥瑞之气相得益彰。就在这龙凤呈祥下方的龙凤之间的空隙处,有一方印文,看起來也是先雕刻,后经描红。

    印文是小篆,虽略有模糊,但仍能辨认。

    “廷珪制贡。”唐易轻声念道,而握着这块墨锭的手,有坚硬细密的爽滑之感。

    毛逐小心接手,嘴里念叨着:“廷珪······”突然瞪大了眼睛,看着唐易,声音略带颤抖:“李墨?”

    毛逐的表情,怀疑大过于惊讶,而唐易,却冲着他坚定地点了点头。

    李大爷显然不知道“李墨”是什么來头,心想我也姓李,祖籍又是徽省,这块墨是徽墨,莫非祖上出过制墨的名人?不对…我从來洠副埠妥姹菜倒此┑谋砬椋Ω檬歉龃笥衼硗返娜耍磥聿皇亲嫔系拿怂啤

    确实不是。

    “李大爷,既然你祖籍徽省,听洠倒赜诨漳囊桓龃担科涫狄簿褪抢钅拇怠!

    “惭愧,我只知道徽墨是唐末宋初开始声名大噪,至于具体來历,还真不知道。”李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虽然我姓李,这李墨,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徽墨的由來,确实有一个传说,虽然不像木鱼石那般美丽。

    “來,喝茶,既然來了,那你就给我讲讲…”李大爷给唐易和毛逐倒上茶,端起了小学生的架势。

    唐易一看,也便洠в型拼牵攘艘豢诓瑁擦似饋怼

    唐末战乱,动荡不已,北方易水有一个墨工,名叫奚超,带着家眷为躲避战乱渡江來到了歙州。这个歙州,在宋代才改名徽州。五代十国时期,歙州的隶属几经转变,后來隶属于南唐,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后來败亡的国家。

    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就是产自歙州。奚超來到歙州之后,这地方又多了一个特产……徽墨。

    奚超住下之后,就被歙州满山松林所吸引,制墨需要松烟,这是多好的自然制墨条件啊…于是,奚超拿出看家本领,同时改进了捣松、和胶、配料的制墨技术,据说他在松烟之中还加上了一些特殊材料,就此造出佳墨,开创了徽墨的历史。

    “不过······”唐易指了指墨锭上的红色印章,“真正让徽墨名声大噪的,还是奚超的儿子奚廷珪。”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r405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273章 天下之宝()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见唐易略有停顿,李大爷忍不住开口问道:“你刚才讲了徽墨的來由,不管是奚超还是奚廷珪,都是姓奚,为何你却一直强调的是李墨?”

    “因为他后來改姓了。”唐易笑了笑,说道:

    “奚廷珪从小学习制墨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父亲技术的基础上,制作手法更为考究,而且还在松烟中加上了珍珠、玉粉、龙脑等名贵材料。据说,制墨时,还要和上生漆器捣上十万杵。”

    因为当时歙州隶属于南唐,所以奚廷珪就成了南唐的制墨官。

    “李后主李煜,当皇帝不行,诗词书画却很有一手,他自然很重视制墨,对于奚廷珪这样的人才,直接赐了国姓,姓李。奚廷珪成了李廷珪,这就是后來传说的李墨。”唐易笑道。

    可以说,李廷珪墨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峰。宋代,李廷珪墨就已经十分昂贵,也屡屡出现在御赐物品之中,后來,李墨耗尽,竟然有了“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也”的说法。

    “据说,宋代有个制墨名家叫潘谷,偶得半锭李廷珪墨,竟然大呼‘天下之宝’,跪下磕头…”唐易介绍道,“在徽墨之前,墨是丸子状的,奚家利用墨模,开创了条块的新墨型。”

    听到此处,李大爷的身体似乎在微微颤抖,“这······天下之宝······我······”

    毛逐也似乎难以置信,“这李墨,确实只是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在清代,就只剩下了一块李墨,还是被乾隆皇帝收走了。而到今天为止,这块李墨仍旧在台岛故宫,这是收藏界公认的传世的唯一一块李墨。你确定,现在这块也是李墨?”

    唐易低头想了想,“这块墨本身毫无破绽。当然,其实要真正鉴定李墨,最好是试上一试,据说一块真正的李墨能用几十年,还有人说,李墨沉水数年不变。可是,总不能真的磨墨或者沉水试验吧?”

    毛逐和李大爷全都沉默了。

    确实,这东西要想真正认定,恐怕得汇集专家,來个“三堂会审”,可是,这又不现实。

    且不说李大爷不想卖出祖宗传下來的宝贝,就是想卖,也得先认定。而一旦此墨被认定为真品李墨,再出现在拍卖会上,超过千万的价格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横财突如其來,李大爷一家恐怕也会发生想不到的变化,这种变化,未必只是财富的暴增。

    “廷珪制贡,从这四个字不难看出,这是李廷珪为南唐对外进贡制作的。”唐易此时又缓缓说道。

    南唐为谁进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